第一百二十一章 收服賈詡
字數:6752 加入書籤
賈詡沉默著並未回答。
“起來吧。”
張明也意識到讓賈詡跪拜那麽久的確不是合適的待賢之道,雖然賈詡目前隻是一介草民,但也有屬於他的驕傲。
賈詡起身拍了拍膝蓋,隨後直視著陛下,口中說道
“陛下,草民麵見陛下,自然不可能空手而來,草民有一份大禮送給陛下。”
張明倒也挺意外,身為皇帝的他,也想知道賈詡的大禮究竟是什麽?
“哦,你所說的大禮究竟是什麽?”
賈詡清了清嗓子,鎮定的說道“陛下,進攻長安城的總共有八股勢力,其中徐榮勢力已經歸降朝廷,李蒙,王方勢力已經撤回涼州,因為李侍中的謀劃,牛輔勢力在驪山處路遇呂將軍部隊,已經被殲滅,張濟勢力因為草民的勸說,投奔荊州牧劉表處,另外還有三股勢力,李傕,郭汜,樊稠,而這三人才是真正的董卓嫡係勢力。”
賈詡將牛輔軍在驪山遭遇埋伏的全部功勞都給了李儒,憑借此投名狀才換來李儒對他的保護,以及之後的引薦,當然這一切也是因為賈詡對李儒的了解,李儒此人特別在乎功績,想要攀登高位,所以賈詡才以如此巨大的功勞換來了李儒對他的關心。
“李傕掌握著董卓最精銳的部隊,郭汜,樊稠作戰勇猛,手下將士驍勇善戰。若他們三軍合在一起,對朝廷而言,依舊是巨大的威脅,所以草民略施小計,讓他們三人自相殘殺。”
“首先,草民告訴李傕可以派兵占據陳倉城池,借助陳倉城,郿城,阻斷涼州和朝廷的交流,甚至還可以南下漢中之地,有了此等好處,李傕對陳倉城必定竭盡全力的進攻。”
“草民告訴李傕的自然是最真實的陳倉現狀,不然又怎麽能騙的了狡詐無比的李傕,然而陳倉城的堅固又豈是李傕軍可以輕鬆拿下的,即使沒有朝廷的支援,陳倉城想要守住半月也沒有太多問題。”
“如果隻是這樣的話,那等郭汜軍,樊稠軍抵達陳倉時,三軍一同進攻陳倉城,那陳倉城依舊是保不住的,畢竟陳倉城經過董卓的肆虐,如今的城內防守力量已經大不如前了。陳倉城等不到朝廷的支援,況且如今的朝廷也無力支援。”
“守城容易,但攻城困難,一般而言,沒有兩倍以上的士兵,基本上是不可能攻下一座城池的,更何況是陳倉城,即使是已經削弱過的陳倉城,所以李傕軍勢必會被陳倉城阻礙一段時間,而這一段時間之後,郭汜軍和樊稠軍便會抵達。”
“草民在郭汜心中種下了一個謠言,在他軍中也散布了一些謠言,有了這些謠言,再加上李傕不告而別,拋棄原本已經商議好的郭汜,所以如今的郭汜必然不會信他。”
“可惜的是郭汜軍隊士兵不及李傕,即使不再信任李傕,也不敢找他麻煩,所以草民讓郭汜帶上了樊稠軍,郭汜軍和樊稠軍加在一起就可以輕輕鬆鬆的超越李傕軍隊。”
“有了樊稠軍助力的郭汜,回涼州路上看到一直在進攻陳倉城的李傕軍,然後看著李傕軍精疲力盡的樣子,草民很難想象,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張明默默的聽著賈詡的話,然後心中默念一句,賈詡真狠,這就是完全的借刀殺人。
“想必李傕軍現在正在抓緊時間的進攻陳倉城,而郭汜,樊稠的軍隊應該正在前往涼州的路上,估計幾天後,他們便會在陳倉相遇。”
賈詡一口氣將他的布局全部都說了出來,他隱瞞一些細節,比如李傕為何會將陳倉城作為進攻目標,在這一盤棋中,賈詡騙了所有的人,李傕,郭汜,樊稠三人都被他騙了,而這一切都隻是他送給將來主公的一份禮物。
張明也沒想到,城外敵軍撤退,中間居然有這麽多的事情,他當時在東城門處與皇甫嵩就很納悶,敵軍雖然強攻不下長安城,但以敵軍的數量,包圍長安城還是問題不大的,通過斷掉長安城的水源,也許還能有一絲的機會。
然而當時的敵軍見強攻不下長安城,就立馬撤退了,以至於皇甫嵩都懷疑這是不是敵軍的計謀,於是他繼續讓守城士兵戒備了兩三天,直到皇甫嵩的斥候打探到敵軍真正撤離之後,才放鬆了警惕。
“原來這都是你的計謀啊,朕還真是小看你了。”
說完這句話的張明停頓了一下,他再思考賈詡前來的目的。
“朕問你一句,今天來此,是否願意為朕效力?”
“陛下,草民做這麽多事情,自然是想要為朝廷效力。”
“你想要什麽官職?”
“草民不敢奢求,隻希望能夠擔任霸陵縣令。”
張明聽到賈詡的回答,以為是他聽錯了,他知道,霸陵縣由於城外敵軍屯兵此處,所以縣令早已經被殺害了,隻是他萬萬沒想到,賈詡做了這麽多事情,隻為了擔任一個小小的縣令。
“你有大才,又有功勞,為何隻圖一縣令耳?”
“草民哪有什麽功勞,一切隻不過是為國效力而已,更何況,草民曾經做了那麽多的錯事,陛下都沒有計較,如今,草民又怎麽敢有奢求。”
相比於賈詡的淡定,張明內心卻有些焦急了,賈詡這般驚世之才,隻做一個縣令,著實委屈了一些,而且最重要的是,霸陵雖然靠近長安,但賈詡一旦前往霸陵成為縣令,他在想要問計,就變得困難重重。
然而片刻之後,張明再度淡定了起來,他實在太年輕了,他差點忘了,以賈詡的才能,想要做一個縣令,何必大費周章的為朝廷送上這份大禮。
如今的天下,最不缺的就是縣令,因此戰亂實在太頻繁了,軍隊每抵達一座城池,為了控製這座城池,往往都會選擇殺掉縣令,所以這也是為什麽槐裏縣令聽到李傕軍隊抵達便立馬逃跑的原因,因為不逃的話,很有可能就會被殺掉,包括霸陵縣令就是這樣被殺掉的。
賈詡如果想要當縣令的話,其實一點都不困難,所以這一切隻不過是他的一個幌子,他想看看陛下是否如傳說的那般聰慧,如果陛下真的隻給了他霸陵縣令的職務,估計要不了多久,他便會再次前往他處尋找容身之處。
“霸陵縣令,朕已經讓尚書台提議一人前去了,所以這個官職自然是不能給你了,不如你重新選一個?”
張明再次將問題反拋給了賈詡。
這個時候,賈詡反倒為難了起來,以他的判斷,自然是知道霸陵縣令其實是沒有人選的,至少陛下是來不及安排人選的,霸陵縣令死亡的消息傳到朝廷,再到朝廷選擇縣令,哪裏是短短的兩三天便可以完成的。
不過陛下既然已經這樣說了,賈詡自然也不敢反駁,天子說瞎話,他也隻能當真。
“陛下,那草民就鬥膽向陛下要一個尚書侍郎的職務。”賈詡依舊小心翼翼的說道。
尚書侍郎也是一個小官,甚至在俸祿上還不如縣令,權力也不大,隻是負責日常批閱奏章的。
以賈詡的性格,之所以選擇尚書侍郎,隻是為了隱沒自身才能,畢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更何況,他現在未立寸功,曾經還是個反賊,如果貿然尋求一個高位,勢必會遭到別人的嫉妒和報複,所以考量許久,才選定尚書侍郎一職。
張明看著謹慎的賈詡,有些無奈,了解曆史的他,自然是知道賈詡的才能,可既然賈詡不願意擔任高位,他也不會強求,等陳倉那邊傳來好消息之後,他再借此提拔賈詡也未嚐不可。
相比於讓賈詡前往尚書台任職,張明有一個新的想法,那便是再成立一個宮中處理政事的機構,畢竟尚書台的各位尚書都是世家之人,而且資曆也很高,他缺少足夠的理由罷黜這些人,要知道,並不是每一位尚書都跟王允一樣,對權力如此的熱愛,從而給他留下一些把柄。
張明的本意是想讓賈詡牽頭組建這個新機構,但今天他看著如此謹慎的賈詡,他明白了,這件事情勢必會得罪尚書台的這些人,而以賈詡的性格,一定不願意牽頭做這件事情。
“既然如此,那朕便允你這個尚書侍郎的職位,朕希望你能夠認真的完成任務。”
“謝陛下,臣一定不辜負陛下的囑托。”賈詡麵露笑容的說道。
“崔明,你帶著賈詡前往尚書台,將朕的意思傳達給尚書令。”
“是,陛下。”
崔明帶著賈詡朝著尚書台的方向走去,從今天開始,賈詡便正式成為了一名尚書侍郎。
自從上完早朝之後,皇甫嵩便積極的投入到了軍部的建設之中,雖然之前和陛下交流了許多關於軍部的設計,但實際操作起來,才發現不比作戰輕鬆。
很快,皇甫嵩便遇到了第一個問題,那便是軍部地址選在何處?
選地址從來都不是一件小事情,尤其是像軍部這般位高權重的機構。
皇甫嵩問了手下的親信,都沒有得到一個好的答案,他有些拿不定主意,於是他準備進宮詢問陛下,畢竟設立軍部是陛下一手提議的,他充其量隻不過是個執行人。
“來人,備車,我要前去宮中。”
經過一輪又一輪的通報,皇甫嵩抵達了高門殿,此刻的陛下正在批示著奏章。
張明放下手中的奏章,晃了晃手,批閱奏章實在太累了,看來建立宮中處理政事的機構需要提前了。
“陛下,臣有一事,不得不麻煩陛下。”皇甫嵩有些焦急的說道。
建設軍部不是一件小事,但皇甫嵩卻很著急,他之所以著急,主要是因為軍功處是軍部的下屬機構,軍部沒有建成之前,軍功處就沒法運作,軍功處沒法運行,將士們的賞賜也就無法發放,作為一個將軍,怎麽能不急。
“皇甫愛卿,請說。”
“陛下,臣想問一下,關於軍部建設的一些問題,尤其是軍部應該設置在何處?”
“設置在南宮。”張明毫不猶豫的說道。
軍部可不是一個普通的機構,所以張明的想法是,最好能在他的眼皮底下,高門殿也在南宮,這樣的話,以後軍部發生什麽事情,也可以盡快的向他傳達。
“是,陛下。”
等到答複的皇甫嵩很滿意,他之所以猶豫不決,就是因為這個機構太過重要,隻有拿到陛下的同意,他才能夠大大方方的在南宮布置。
皇甫嵩雖然已經是驃騎將軍,位列三公,但他依然是一個外臣,想要動南宮的布置,必須得到陛下的同意,否則就是謀逆的行為。這一點,皇甫嵩心知肚明。
“來人,將朕的令牌交給皇甫愛卿。”
“是,陛下。”殿中宦官應聲道。
皇甫嵩拿著陛下的令牌等待著下一步的指令。
“皇甫愛卿,朕允許你將明光殿作為軍部的地址,從現在開始,你可以憑借此令牌調用南軍的禁衛配合你的工作。”
“是,陛下。”
皇甫嵩拿著陛下的令牌便出了高門殿,他以前在宮中做過議郎,那時候就是在南宮值班的,所以對於南宮的布置還是比較熟悉的。
明光殿坐落於南宮的最外圍,緊鄰著司馬門,這個位置還算是不錯,出去辦事也方便。
有了陛下的令牌,皇甫嵩接下來的布置就順利的多了,明光殿本來就是一座完好的殿,長安宮中其實有很多殿,但卻沒有太多辦公的官員,尤其是明光殿,一直都是空置著的。
一天時間不到,以皇甫嵩的辦事效率,便已經完成了明光殿的改造,其實也沒什麽需要改造的,因為明光殿最初的目的就是用來辦公的。
皇甫嵩在明光殿中暫時設立了四個部門,一個管後勤的,一個管軍功的,一個管訓練的,一個管兵員的。當然這四個部門的設立,他都前往高門殿匯報了一下。
張明很滿意,沒想到皇甫嵩居然能夠舉一反三,一下子便想到了其餘的幾個部門,雖然這些部門比起後世而言,都非常的粗糙,但畢竟已經有了開始。
這一天,尚書台傳來了一條重要消息,河東郡地區告急,各地縣令都發來了告急奏章。(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