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波賊
字數:6410 加入書籤
現任公車司馬令很快便將這些告急奏章全部送進了宮中。
這一批告急奏章大約有幾十件,分別從六個縣寄來,這六個縣是聞喜縣,安邑縣,解縣,猗氏縣,皮氏縣,汾陰縣。
十幾件奏章上的內容大同小異,都是說河東一帶,白波賊聯合黃巾亂黨,反賊人數正在不斷增長,如今已然超過十萬有餘,朝廷再不派兵阻擋,他們便打算棄城而逃了。
這些縣都有專門的武裝部隊,但比起十萬的白波賊而言,數量少的可憐,以張明的估計,這些小縣城內官兵數量不會超過兩千,這些官兵扼殺剛誕生的流民起義還是問題不大的,但想要阻止白波賊,簡直就是白日做夢。
雖然張明對於這些縣令,縣長想要棄城而逃的行為表示不恥,但他也沒法強迫這些縣令,縣長必須守城,因為這種行為在這個時期屢見不鮮,最初黃巾起義的時候,黃巾賊經過的城池,幾乎所有的縣令都是望風而逃或者投降,要不是,朝廷軍隊及時殺死了黃巾首領,恐怕那一波黃巾起義,整個大漢朝就直接崩潰了。
白波賊一直盤桓在河東郡一帶,他們最初就是黃巾餘黨,隻不過在發展的過程,他們的領袖逐漸意識到了人多力量大的道理,所以在未壯大之前,並不直接衝擊各縣,這也導致了各縣的武裝力量並沒有及時清除掉這股黃巾餘黨,而白波賊也不斷吸收著各地的流民,逐漸壯大了起來,如今人數已經到達了十萬。
白波賊如今有四個首領,分別是楊奉,李樂,胡才,韓暹,這四個人中,其中李樂,胡才,韓暹是之後才加入到白波賊中的,所以真正的核心領袖是楊奉。
張明對楊奉不甚了解,畢竟楊奉在曆史上也沒啥出名的行為,但他卻知道曆史上楊奉手下有一名大將,名為徐晃,隻是現在的他不確定徐晃有沒有在這群白波賊中。
在這群告急奏章中,張明找到了一些關於楊奉的介紹,看來這群縣令也不全是廢物。
楊奉,出身於河東豪族,也是後來加入白波賊的,其實最初的白波賊的確無組織,無紀律,很快便被周圍的諸縣給擊潰了,但楊奉卻偷偷摸摸的將這些白波賊餘黨暗中收服,成為了鞏固河東豪族的一股武裝力量。
後來,楊奉不斷接收著附近的流民還有一些黃巾亂黨,這股勢力就逐漸壯大了起來,在楊奉的約束下,白波賊並沒有像之前的黃巾亂黨一樣,各種打家劫舍,而是暗中積蓄力量。
可能是白波賊的數量實在太多了,即使依靠著地方豪族,也沒辦法養活這麽多的人,所以楊奉就開始動起了占據周圍諸縣,成為一路諸侯的想法。
當然這種想法很快便被周圍諸縣的縣令給察覺出來了,所以各縣縣令才不斷的向朝廷送來告急奏章。
而這些奏章最早的已經是十天前的了,那時候長安城正在麵臨著敵軍圍城,所以尚書台便將這些告急奏章全部隱瞞了下去,要不是前兩天張明處理了尚書台的事情,恐怕直到河東郡一帶淪落,他都不清楚此事。
當然在那個時間點,即使張明發現了這些告急奏章,他也隻會當沒看見,因為長安城的百官需要信心,長安城的守軍也需要信心。
“崔明,將軍部尚書喚來,朕有事與其商議。”
“是,陛下。”
崔明答應了一聲,便離開了高門殿,前往了明光殿,一般而言,陛下喚高官的時候,他都是親自前往。
如今的明光殿已經徹底改成了軍部的樣子,主殿是軍部議事的地方,而分殿則是各個部門,其中軍功處位於主殿的東南位置,兩名官員,楊修,司馬朗都已經上任,其中以司馬朗為主。
此刻皇甫嵩,司馬朗,楊修三人正在主殿討論軍功賞賜的處理方法。
經過這兩天的交流,皇甫嵩發現這兩人雖然年輕,但學識卻很淵博,而且他們的才智也不輸軍中參謀,是難得的可用之才。
“軍部尚書,你覺得這種發放方式如何?”楊修開口道
“我打算這樣做,我們率領一支百人隊伍,帶著朝廷的賞賜和軍功薄,然後前往各軍營校尉部逐一發放獎勵。”
“這百人都是官員嗎?”皇甫嵩問道
“非也,調用宮中一支禁衛軍即可。”楊修繼續說道。
“你的意思是用禁衛軍來監督軍功賞賜的發放。”皇甫嵩有點明悟道。
皇甫嵩意識道,陛下之所以大費周章的成立軍功處,就是因為新的軍功製度下,軍功賞賜實在太豐富了,士兵的積極性全都被調動了起來,但是這些士兵是需要真正看到軍功賞賜的,否則的話,新的軍功製度就是一張廢紙。
新的軍功製度下,梟首一個,獲得的賞賜是以前的數倍,而且最重要的是,所有獲得軍功的士兵都能夠拿到賞賜,這是以往都未曾有過的壯舉。
因此軍部成立之後的第一件重要的事情便是討論軍功賞賜的發放,因為這關係到軍隊未來的戰鬥力。
漢朝的士兵並沒有信仰,他們成為士兵的途徑要麽是征募過來的,要麽是拉壯丁過來,要麽就是單純的民兵,作戰時,衝在最前麵送死的,所以軍隊的戰鬥力往往取決於將領的訓練,管理,這也是為什麽同一批士兵在不同將領帶領下,戰鬥力能有天翻地覆的變化。
在以往的作戰中,這些普通的士兵都沒有個目標,因為所有的賞賜都跟他們沒有關係,即使是軍功,那也是看不見的,所以普通的士兵,麵對著戰爭,往往非常容易崩潰,很多時候,一個將領指揮不當,整個部隊全部潰散。
當然對於一些受過訓練的士兵而言,還有軍陣約束著每一個士兵的前進,但是這種作戰依舊是缺乏個人積極性的。所以張明想要通過新的軍功製度,來調動普通士兵的作戰積極性,而這一切便需要明確而又實際的軍功賞賜。
“是的,軍部尚書,您可以向陛下申請調用一支禁衛軍,由我和伯達兩人率領著百人禁衛軍,逐一為將士們發放賞賜。”楊修再次強調道。
“臣也覺得德祖的想法恰到好處,有禁衛軍的監視,想必陛下一定可以放心。”司馬朗也補充道。
皇甫嵩沉思了一會,其實他可以調動他的部下來完成軍功發放的任務,隻是這樣的話,陛下那邊沒法交代,雖然他的部下比起禁衛軍做事效率要更高,能力也更強,但終歸不是直接聽命陛下的人。
“這個方法不錯,那我便前去高門殿向陛下申請調用一支禁衛軍,到時候,你們兩個便帶著禁衛軍前往府庫領取賞賜,然後再次前往軍營參與發放。”
正待皇甫嵩離開主殿之時,一名明光殿守衛走了進來。
“尚書,中常侍說陛下有令,需要尚書前往高門殿議事。”
皇甫嵩站了起來,緊接著,楊修,司馬朗也站了起來。隨後,皇甫嵩便走出了明光殿,見到了正在殿外等待的崔明。
“軍部尚書,陛下說有要事,讓我前來喚你。”崔明禮貌的說道。
“麻煩中常侍了。”皇甫嵩客氣的回應道。
從明光殿前往高門殿距離並不算遠,大約隻需要穿行兩個宮門便可抵達,用時一刻鍾左右。
待皇甫嵩進入高門殿中,便開口說道“不知陛下喚臣來所謂何事?”
“來人,將這些奏章都拿給皇甫將軍過目。”張明對著身邊的宦官說道。
皇甫嵩接過宦官遞來的奏章,打開之後,便逐一看了起來。
皇甫嵩的臉色並沒有太多變化,他跟黃巾亂黨已經交戰過太多回了,對於重新燃起的黃巾餘黨,他沒有絲毫的畏懼,反倒是有一些小的興奮。
待皇甫嵩將這些奏章一一看完,張明才說道“不知皇甫將軍,對此事有什麽看法?”
“區區黃巾賊,居然驚擾到了陛下,實在是臣的不該。”
“陛下隻需撥給臣兩萬精兵,臣便可以輕鬆擊退這群白波賊。”皇甫嵩不屑的說道。
皇甫嵩自然是有這個資本說這樣的話,畢竟他在幾年內可是整整殺掉了三十餘萬的黃巾賊,他的手上可是沾滿了黃巾賊的鮮血。
“十萬白波賊,將軍隻需兩萬精兵便足夠了嗎?況且這些奏章都是幾天前的奏章,最近也沒有新的奏章傳來,恐怕白波賊已經占據了這些城池。”
張明發現他好像低估了皇甫嵩的軍事才能,十萬白波賊在皇甫嵩眼裏好像視若無物。不過出於謹慎考慮,他還是需要多問幾句,畢竟現在的皇甫嵩正是春風得意的時候。
“陛下,臣不敢有所誇口,說兩萬精兵就是兩萬精兵,若臣無法剿滅白波賊,到時候,陛下再來治臣的罪也不遲。”
張明並不懷疑皇甫嵩所說的話有假,畢竟皇甫嵩有著豐富的作戰經驗,白波賊人數雖多,但說到底也隻是大體量的黃巾賊而已,隻是如今的皇甫嵩已經是軍部尚書了,再派出去作戰,那軍部的事情豈不是要耽誤許久。
況且如今的朝廷也不能隻有皇甫嵩一個能打的將軍,呂布雖然能打,但不靠譜,所以張明需要借助此戰培養一些其它的將軍,而且他也很清楚,皇甫嵩活不了幾年了,他需要在這個時間點培養一批新的武將。
“朕相信皇甫將軍所言非虛,但如今皇甫將軍已經升任軍部尚書,軍部的事情還需要皇甫將軍勞神,所以此戰,朕不打算派皇甫將軍前去,況且以皇甫將軍的說法,白波賊並不是太厲害,所以朕打算讓一些年輕的將軍前去。”
“陛下不可。”皇甫嵩聽完陛下的話後,並沒有太多思考,而是直接大聲回應。
“白波賊雖然戰鬥能力一般,軍中裝備也很差,至於訓練更是幾乎沒有,但是十萬白波賊數量依舊太多,年輕的將領雖然需要曆練,但此戰並不合適。”皇甫嵩痛心疾首的說道。
“如果陛下一定不讓臣率軍前去的話,臣可以舉薦一人,以他的軍事才能,同樣也能夠輕鬆擊敗白波賊。”
皇甫嵩逐漸意識到了,他如今的功勞實在太大,如果再攻克十萬白波賊的話,想必會功高蓋主,到時候,恐怕陛下對他更不放心,雖然陛下口口聲聲說培養新將領,但恐怕也有防著他的意思,所以此次進攻白波賊,他是肯定沒法去了。
不過白波賊雖然隻是黃巾賊,但的確不可小覷,新的將領,也許能夠擊敗白波賊,但軍隊損失可能會很大,這並不是皇甫嵩樂意見到的局麵。
“不知道,軍部尚書想要推薦的人是誰?”張明有點欣喜的說道,皇甫嵩所推薦的人想必一定也是一名軍事大才。
“朱儁,朱公偉,他曾經跟臣一樣,作為右中郎將,前往冀州,剿滅黃巾賊。”皇甫嵩說道。
傳說中的東漢三傑,盧植,皇甫嵩,朱儁,張明還是知道的,可惜的是,隻有皇甫嵩一人在長安城,所以他雖然知道這些人的名字,但卻無法調用。
“朕聽說過朱儁的姓名,隻是朕所料不錯的話,朱儁現在應該不在長安城吧?”張明疑惑的問道。
“陛下有所不知,朱公偉當時反對國賊董卓遷都,所以留在了洛陽,然而董卓死後,牛輔率洛陽軍隊圍攻長安的時候,朱公偉也得到了消息,所以帶著手下親信前往鄭縣密切關注長安城的情況。”
“四天前,朱公偉知道牛輔兵敗之後,便率著親信前往長安城與臣匯合,昨天的時候,朱公偉已經抵達了長安城。晚上的時候,朱公偉前往臣的府中,與臣訴說著過去的往事。”
“所以今天陛下說道白波賊一事,臣便想起了自己的好友,他的軍事才能並不弱於臣,如果陛下一定要借此戰培養新將領的話,不如就讓朱公偉率軍。”
皇甫嵩並不是一個妒賢嫉能的人,所以即使知道朱儁的到來可能會影響到他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但他也沒有絲毫隱瞞。(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