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病,要療愈(8)

字數:493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慢慢來,一切都來得及 !
    很多獨生子女小的時候是由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帶的,再加上父母,6個大人去寵愛一個小孩,集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小孩就成為家裏的“小公主”和“小皇帝”,“一人獨大”。他們在家中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再加上現在的物質經濟條件比過去好很多,獨生子女無論要求什麽,都會得到大人的滿足。又因為缺乏與兄弟姐妹互動的機會,就會造成幼兒自我中心的性格,因此到上幼兒園的時候會表現為自私自利,不喜歡和他人分享。
    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懂得分享教育,孩子會培養成樂於分享的性格。比如,父母自己是個樂於分享的人,也常常主動說起分享的美好,讓孩子感受到與他人分享的快樂,言傳身教,耳濡目染,孩子也會懂得分享。還有的父母會跟孩子一起讀書,或者讓孩子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把他當作平等的家庭成員看待,比如一起洗水果,倒垃圾,做衛生,輪流玩電子產品。我看到有的年輕父母就做得很好,跟孩子規定一家三口輪流玩ipad的切西瓜遊戲,每個人玩多長時間。這樣的分享教育下,獨生子女也能具備分享的能力。如果家庭教育中缺乏分享教育,則孩子的分享意識和能力較弱。
    美國是強調個人主義的國家,他們會有許多超人、個人英雄題材的電影電視。強調個人的價值和能力,覺得隻要一個人很努力就能實現夢想,獲得自己想要的生活,還能為社會作出很多貢獻,這就是所謂的“美國夢”。個人主義同時把個人的權利和隱私放在首位。中國一直都是一個講究集體主義的國家,但是受到美國個人主義的影響,又沒有正確學習人家的精神內涵,反而變異了,變成以自我為中心,隻顧自己利益,不顧他人利益的自私表現。
    一封關於分享的郵件
    很巧的是和朋友討論這個話題之後沒多久,我就收到一封豆友的郵件,標題為“我始終不懂分享的要義”。正文這樣寫道:
    meiya,你好,看了你的許多文章,很多是你和你的粉絲們的分享,是你和陌生人的分享。而我始終不懂分享的要義。中國人的思維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很不幸,我的腦海裏也有這樣的思維模式。原因是我現在的積累本來就不多,但我還要把僅有的積累分享給周圍的同事就會讓我覺得很沒有安全感。久而久之,大家都采取保守而自私的態度對待周圍的人,這很讓人窒息。或許是我的內心是有點驕傲而常常戴著有色眼鏡識人吧(我知道這樣很不好),在我確認這個人是我的朋友之前,很少主動示好。可我的朋友們都覺得我是個還不錯的人。現在大家的普遍思維都是你不對我好,我絕不對你好,說白了--怕吃虧。總覺得對方如果不能感知到我為他們做的,或者他們不能在適當的時候對我曾經為他們做的回報的話,我就會覺得很惱怒,並且在心底把這個人打入冷宮。
    或許是我還沒有真正體會到助人為樂的崇高境界吧。
    meiya,請告訴我,怎樣從自己開始做到: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看完這封信,我才知道原來有年輕人對“分享的要義”充滿困惑,而且還為數不少,他們不喜歡分享,害怕分享。除了以上我和朋友總結的幾點原因外,還受“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思維模式左右。這一思維觀念在中國存在了幾千年,被很多人奉為至理名言。因為這句話,很多師傅在教學的時候都會留一手,對學生處處設防,百般挑剔和抱怨,對很多實用複雜的技能遮遮掩掩,不肯傾囊相授,生怕學生學會了超越自己,取代了自己的位置。我父親在他年輕的時候跟著一個師傅學砌磚蓋房子,他的師傅就是這樣,不肯多教他東西,生怕教會了學生餓死自己,有的時候還會教授錯誤的東西,不知道是故意的還是受限於自己的能力。蓋房子的很多技能都是我父親自己摸索和感悟出來的,後來他還看了建築方麵的書,參加技能培訓,不斷自學並且修正以前錯誤的知識技能,才終於成為我們那一帶優秀的鄉村建築師。
    “教會徒弟餓死師傅”在過去確實是對的,因為那時候科學落後,生產力水平低下,掌握了一門技能就能安身立命,養活一家,甚至蔭及後世子孫。所以,有的技能傳授有很多限製條件:比如,傳男不傳女,傳同姓不傳異姓等。一旦出現競爭者,就感覺如臨大敵,麵臨的是生存危機。以前看古裝電視劇,當一條街出現另一家打鐵鋪時,先來者恨不得殺了後來者,因為害怕競爭,害怕無法立足生存。但是“教會徒弟餓死師傅”這種思維在現在這樣一個高速的信息時代卻喪失了普遍意義。因為如今知識技能更新的速度不僅僅是日新月異,而是分新秒異,尤其是在電子科技領域,表現尤為明顯。前兩年發展強勁的手機品牌諾基亞有誰想過它如今瀕臨破產的困境?在今天,如果一個人沒有終身自學的能力,沒有不斷更新知識技能的自我要求,沒有迎接挑戰的勇氣,適應競爭的勇氣,就算學生不超過他,其他人也會很快超越他。“長江後浪推前浪”“青出藍而勝於藍”這是無法更改的曆史發展規律。我想真正的好老師是不怕學生超越自己的,而是喜歡被自己的學生超越,這不僅體現了“名師出高徒”,還會受到學生的尊重和愛戴。有的老師更卓越,甚至與自己的學生形成良好的亦師亦友的關係,彼此競爭,彼此成長,攜手進步。
    關於分享的意義
    我們為什麽要分享?分享的意義是什麽?我覺得這個問題很大、很難,但是我正試圖給出自己的答案。
    分享能夠收獲友誼,收獲快樂,收獲尊重。我曾經當過大半年的幼兒教師,經常聽孩子講發生在幼兒園裏的事情,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那些願意把自己的新玩具帶到幼兒園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性格更開朗,更快樂。他們會告訴我自己把玩具分給其他孩子時,他們一起玩的狀態,大家都很開心很融洽,彼此的關係很親近,鮮少發生爭執。樂於分享的孩子在幼兒園裏擁有更多的朋友,受到更多人的喜歡,同時其他人也更願意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玩具。分享,讓孩子收獲到了友誼和快樂。其實,這一點在大人的世界中也能看到。在公司中,更願意和其他人分享自己的知識和技能,更願意幫助其他人學習和成長的同事更受大家喜歡和信賴。大學剛畢業時,我和其他幾個畢業生在一家公司實習。有一個同事很樂意把自己的專業知識教給我們,如果我們有問題請教他,他也熱心地解答。於是大家都喜歡他,尊重他。雖然實習結束後,我們離開了那家公司,但是對這位同事的印象都很好,心懷感激之情。
    我在紐約時報中文版上看到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心理學副教授伊麗莎白·鄧恩(elizabethdunn)和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學副教授邁克爾·諾頓(michaelnorton)合著的新書《幸福的金錢:花錢的科學》中的一段話。書中說:把錢花在別人身上會比花在自己身上更快樂,無論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是一樣的,並做了一個科學實驗:“給予帶來的情緒上的收益也適用於小孩子嗎?他們總是緊緊地抓住他們的東西,就好像那是他們的命一樣。為了弄清楚這一點,我們和發展心理學家基利·哈姆林(kileyhamlin)合作,給小孩他們眼中的金錢--金魚餅幹。從他們喜笑顏開的樣子,我們知道,他們對這個意外的收獲特別開心。但是有件事讓他們更開心。當他們把餅幹分給他們的新朋友--猴子木偶時,他們是最開心的。且不說猴子木偶,我們得出的結論很明顯:幸福的最大化並不等於占有最多的金魚餅幹。必須明確,有更多的金魚餅幹(或者金錢)不會減少我們的快樂,最初的那幾塊餅幹帶來真正的快樂。但是我們不應該隻專注於我們的碗裏有多少,我們更應該認真地思考我們該怎樣去使用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將我們所擁有的東西分享和給予他人,而不是緊緊拽住,會讓我們獲得快樂和幸福,我想這就是分享的要義之一。
    分享是為了提高和完善自己。我上高中的時候,學數學一直很費勁,要很努力才能考個優秀。像我這種數學水平應該是沒有資格教別人怎麽解題的,但是恰好相反,有許多同學喜歡問我數學題,因為我很熱心地把自己所會的知識教給別人。我並不是真的那麽大公無私,我喜歡教別人是因為發現當我教別人的同時,自己也學得更好,相當於複習鞏固了一遍自己的知識。有的時候我還會在教別人的時候找到更巧妙的解答方法。到現在,我也經常把自己的讀書筆記、書評發到網上和大家一起分享,因為在做這些事情的時候,我自己也有所收獲。有的時候看到大家的評論,我會感歎:原來還可以這樣想,原來還有這麽一回事。這能激發我的新想法,對這本書獲得新的認識。
    最近在看李笑來的《把時間當作朋友》,他也提到這個觀點,還說明了其中原理。“如果,你是個完美主義者,總是想著更上一層樓,那還有另一個終極技巧--把你學會的東西教給別人。清楚明了地表述那些你自以為了解的東西並不像想象的那麽容易。有的時候,你沒能給別人講清楚,可能是你自己沒想明白。更多的時候,被教者的提問,往往會令你發現你的想法還有很多不全麵的地方。不要吝嗇你的時間,不要吝嗇你的精力,更不要目光短淺。記住,教別人等於自己學,隻有學好的人才有可能教別人。另外,隨著時間的推移,你在知識上不吝共享的經曆,最終會讓你明白這是最好的助人為樂的方法,並且獲得的永遠是尊重。”
    我們真的沒有必要擔心教會別人,自己就落後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分享不僅能收獲友誼和尊重,還能提高和完善自己,何樂而不為呢?
    在我們的愛情和婚姻中,分享也至關重要。李子勳在答關於婚姻與愛情的一文中說道:“人性立場上,婚姻應該具有三個基本功能,一是互利,一是分享,一是並存。”其中他這樣談分享的意義:“愛情分享包含快樂與幸福,也包含不愉快與分歧。同時,分享還意味著互助和互相給予的一種歸屬感。可以多說’我的是你的‘,但是少說’你的是我的‘。把自己覺得好的、快樂的、令人幸福的東西奉獻給對方,但不強求對方也把這些給自己。”我們人生來孤獨,需要獨自一人在這個世界上走一遭,而分享能減弱這種孤獨,如果沒有分享,沒有給予,沒有一路上前行的朋友和愛人,我們如何能確定自己感受到的快樂與痛苦是真實的,如何能確定不是隻有自己一個人才感受到生命的愉悅與艱難,生命需要分享,分享讓我們不再孤單。
    最後我們應該看到,隻有一顆自信充盈、有安全感的心才更有能力去給予、去分享。就像信中的姑娘所言,因為自己積累本來就不多,所以把自己僅有的積累分享給周圍的同事就會讓她覺得很沒有安全感。有個關於音著名的匈牙利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偉大的浪漫主義大師李斯特(franz liszt)是個花花公子,脾氣時好時壞,跟許多朋友關係疏遠,但是他還是被認定是那年頭品德最好的音樂家,因為他真心幫扶格裏格和斯美塔納,提攜後輩總是不遺餘力。另一個作曲家柏遼茲猜想:這人太信賴自己的天才了,內心極其強大,不嫉妒任何人,所以感受不到別人的威脅。這個段子有趣又充滿哲思,隻有做一個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的人,一個獨立的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一個自信充盈的人,一個境界高遠豁達的人,才更懂得分享,更樂於助人,也更不會計較付出之後是否有回報,就像一個大力士不會因為替別人搬走一塊阻礙的石頭沒得到報酬而惱羞成怒,因為,這隻是他的舉手之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