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影芭蕉①

字數:2242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納蘭全詞 !
    湘簾卷處,甚離披翠影2,繞簷遮住。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繡妝金縷3。芳心一束渾難展4,清淚裏、隔年愁聚。更夜深細聽,空階雨滴,夢回無據。
    正是秋來寂寞,偏聲聲點點,助人離緒。纈被初寒5,宿酒全醒,攪碎亂蛩雙杵。西風落盡梧桐葉,還剩得、綠陰如許。想玉人、和露折來6,曾寫斷腸詩句。
    【注解】
    1芭蕉:為多年生草本植物。葉子很大,長橢圓形,花白色,果實跟香蕉很相似,能吃。
    2離披:搖蕩貌,晃動貌。唐李德裕《牡丹賦》:“逮乎的皪含景,離披向風,鉛華春而思蕩,蘭澤晚而光融。”《朱子語類》卷七三:“這便是康節所謂‘酩酊離披時候’,如何不憂危謹畏!”
    3掩映:相互遮掩而且又映照襯托。金縷:金屬製成的穗狀物。南朝梁簡文帝《大法頌》:“幢號摩尼,旛懸金縷。”
    4芳心:指女子心境。
    5纈被:印染著彩紋的絲被。
    6玉人:長相美麗之人。
    【典評】
    該詞是納蘭借吟詠芭蕉以寄托懷人之情。卷起門簾,看到芭蕉搖動,綠影婆娑,擋住了房簷。春日慵懶的伊人,晚起後暫立風中,微風吹起她的裙裾,繡妝金縷相互掩映。芭蕉芳心包著淚,就像是人心之愁聚。夜深之時側耳聆聽空階夜雨,綿綿愁緒讓人無法入睡。
    原本是秋來寂寞的時候,偏偏又雨打芭蕉,一聲聲增加著離愁別緒。錦被雖好但難以禦寒,宿醉已經完全清醒了,耳旁傳來蟲鳴杵搗之聲,離愁就更加深重。秋風吹來,梧桐葉子都落完了,隻有芭蕉依然綠蔭片片。帶著露水被伊人采下,借葉題詩,來寄托相思離恨之情。
    懷人的詞最好寫,也最難寫,好寫是因為很容易把握詞的立意,而難寫的地方也正在立意上。這種意境已經被人無數次的寫過,怎樣才能寫得更好,而不讓人詬病,這是很多詞人努力之處。
    納蘭好像並不關心這個,他的詞大都是傷時懷人的,也有幽思傷心的,意境都差不多,但每首都能深入到人得內心。這或許就是納蘭的魅力所在,他能輕易地將每首詞都化為自己的心事,娓娓道來,讓人感動。
    這首詠芭蕉的詞也是這樣,芭蕉一向是詞人們筆下的常見的意象,這種植物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呈樹狀,葉子非常大,好像是一把遮風擋雨的傘,為憂傷的人擋住憂愁。詞的開篇,開門見山點明詞意,“湘簾卷處,甚離披翠影,繞簷遮住”。卷起門簾,就看見那棵芭蕉,樹影婆娑,遮住了房簷,擋住了房柱。綠蔭下麵,人們常常會產生慵懶的感覺。詞一開頭,納蘭就用這樣一種隱晦不明的手法,把自己慵懶、漫不經心的心態了出來。
    接著他才娓娓道來:“小立吹裙,常伴春慵,掩映繡妝金縷。”不僅是他自己慵懶不想動身,就連伊人也慵懶得很。詞中所寫女子究竟是誰,難以得知。但她懶懶的倩影在閣樓上出現,對鏡梳妝打扮,影子隱約出現在門板之後,就讓人情不自禁地心動了,這樣的美景美人,應該是非常誘人的一道風景。
    然而,這景象卻是虛幻的,是納蘭記憶中的一幕,我們猜想這個女子應該是已經離他而去了,不知道是否是他妻子盧氏。“芳心一束渾難展,清汨裹、隔年愁聚。”詞越向下寫,越能讓人感覺到納蘭內心的痛苦和掙紮。
    他想和女子見一見,但現實是無奈的,他的願望無法實現。因此,悲哀中的納蘭,隻好一個人在夜裏忍受寂寞和孤獨。“更夜深細聽,空階雨滴,夢回無據。”夜雨無聲,但點點滴滴都好像下到了納蘭心裏,使他滿懷愁緒,不能入睡。
    下片開端,就說明了時節,“正是秋來寂寞,偏聲聲點點,助人離緒。”正是秋季時分,怪不得秋雨綿綿不絕,也怪不得納蘭愁緒不斷,秋天原本就是讓人不能放下的季節,在秋季,看到萬木凋零,心裏會備感淒涼。
    因此,“纈被初寒,宿酒全醒,攪碎亂蛩雙杵。”錦被外麵空氣寒冷,宿醉已醒,而酒醒以後,才感到頭昏腦脹。發現到門外,卻已是“西風落盡梧桐葉,還剩得、綠陰如許。”這毫不留情的西風將梧桐葉盡數刮落,曾幾何時,那個地方還是一片濃濃綠蔭呢。
    詞的結尾,納蘭觸景生情,但隻能“想玉人、和露折來,曾寫斷腸詩句。”寫下這斷腸的詞句,隻是為了思念那時光中的一個人,這樣無奈,卻又是這樣傷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