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涼食物與生存之間的能量爭奪戰

字數:228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脾虛的女人老得快 !
    雖然90%的中醫會囑咐你“忌寒涼,忌生冷”,但很少有人真的會把這樣的醫囑當回事兒,這不僅因為他們無法割舍冰激淩、刺身、生蠔等美味的誘惑,還因為他們想象不出寒涼和生冷到底能帶來哪些直接的傷害。那麽,我就說給你一個例子。
    國外的科學家用原始森林裏的蟒蛇做實驗,他們先喂給它一盆生肉,蟒蛇吃了生肉之後,很長時間內都盤踞在原地一動不動。第二次,研究人員將同等重量的生肉煮熟後,再喂給同一條蟒蛇,蟒蛇吃了熟肉之後還像原來一樣活動、爬行。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生肉的消化會消耗巨大的能量,蟒蛇之所以吃完生肉後不動了,就是因為它的身體能量在消化生肉時已經消耗殆盡,它需要安靜一會兒,等再次蓄積足夠的能量才開始運動。
    從這裏我們可以得出結論:生肉、涼的,或者說沒有煮熟的食物是很難消化的,包括很多人喜歡吃的刺身、生蠔,或者冰激淩,雖然口感很好,但任何食物的消化都離不開酶,而任何一種生物酶都隻有在7c的體溫狀態下才能保持它的活性。一塊生肉、一杯冰激淩進肚之後,身體先要將它們捂熱到和體溫相當,然後才可能激活酶的活性。對一個原本就瘦弱、能量不足的女性來說,捂熱這杯冰激淩的過程是要耗體力、耗能量的,歸根結底就是在消耗脾氣,對身體的傷害是無聲而肯定的。如果每天你的脾氣都要分出一部分去捂熱寒冷的食物,久而久之,脾氣虛的體質就形成了。很多孩子從小就喜歡吃涼的食物,家長覺得自己的孩子很胖,肯定火力壯,不吃就上火,那這個孩子長大後的結局要麽依舊是個胖子,要麽就變得很瘦,但無論是胖是瘦,其實內裏都是脾虛。不信你可以仔細觀察,他的瘦肯定是肌肉不豐滿,他的胖也不是那種肌肉型,而是堆積在身體裏的無用脂肪。為什麽脂肪會堆積在身體裏?因為他的脾氣被傷了,運化的能力不足了,脂肪代謝不出去。
    食物放在冰箱裏大約是4c,與體溫相差30c以上。喝下一杯冷飲後,內髒的溫度會隨之下降,要恢複原有溫度的話,需要動用身體的熱量,而這些熱量原本可能是用來支付你上樓梯、散步,甚至讀書、看報、動腦子用的,現在卻要花在捂熱一杯冷飲上。久而久之,你用在生活中的能量就變少了,這也就可以解釋你為什麽比別人容易疲乏,為什麽比別人更容易消化不良了,就是因為生冷的食物占用了你可能本來就不充足的能量,這些冷飲使你脾氣虛了。
    小時候我姥姥就告訴我,吃紅燒肉或者涮羊肉之後,一定不能吃涼東西,甚至不能“喝”涼風,理由是,冰涼的東西會把之前吃進去的肉“膩住”,容易引起食積。我記得我有個表哥不聽話,有一次在姥姥家吃飯,吃完紅燒肉之後就吃了一個凍柿子,結果真的像姥姥說的那樣,得了急性腸胃炎,一個多星期不能吃東西。那個表哥當時才剛上小學,脾胃還很弱,雖然是燒熟了的紅燒肉,但後邊吃進的凍柿子還是掠奪了脾胃原本準備消化紅燒肉時用的能量,他的胃腸炎就是胃腸因為能量不足而消化停滯的結果。我記得姥姥當時給他吃了“山楂丸”,就是幫助刺激胃腸緊急分泌消化食物時所需的各種消化酶,相當於現在的“胃動力藥”,幫助已經沒勁的胃腸增強蠕動、消化。
    “不好消化”到底會帶來除消化係統之外的什麽後患?我們不得而知,但是有個事實可以作為反麵證據:人類的智力和腦容量成正比,腦容量越高,智力越發達,在進化的過程中,人類的腦容量有個裏程碑式的質變、飛躍。什麽時候呢?就是人類發明了火,開始用火加工食物,開始吃熟食、熱的食物之後,腦容量出現了突飛猛進的增長,人類吃熟食、喝熱水省下來的能量用在大腦的發育上了。我們就此可以想象,“茹毛飲血”的生食階段,人體消化食物時花費的能量,實際上是在搶奪本該屬於大腦的能量,所以那時候的社會處於蠻荒狀態。
    現在的人即便再吃冷飲也不可能回到茹毛飲血的年代,但是,這種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卻可以使人的生活質量因為脾氣虛而下降。我們常感歎那些精力旺盛的偉人,每天睡眠很少,吃得也不講究,但他們的工作效率很高、生活質量很好,為什麽?這種人肯定是不脾虛的,能最大限度地使用吃進去的營養,他們的身體也能最大限度地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修複。相反,如果你脾氣虛,可能睡眠並不少,吃得也不差,但並不足以恢複你的消耗、虧空,你總是處於精力不足的狀態。相比那些因為身體好、脾氣不虛而占有精英位置的人來說,你的生存無異於是向蠻荒狀態的倒退。
    如果你遇到了脾胃被油膩、寒涼所傷的狀況時,最好的辦法就是讓脾胃休息。而讓脾胃休息的最好食物就是熱粥,大米、小米熬的粥都可以,嚴重虛弱的甚至可以從喝米湯開始。醫史上記載過很多被判不治的危重病例,嚴重到連藥都吃不進去,後來遇到名醫,就是從米湯開始喂起,一點點地扶養脾氣,等待脾氣的慢慢恢複,從而最終康複。
    這個時候不要再喝放了很多豆類的雜糧粥了,雜糧粥比米粥消化起來還要困難一些。單純的米粥,消化、吸收起來是最節省能量的,即便是“帶病”的脾胃,消化起來也不費力,直到自己感到食欲恢複,再開始逐漸地加量,一直加到正常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