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經的肇事者都有哪些
字數:1608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脾虛的女人老得快 !
痛經是常見的婦科問題,雖然常見,但嚴重的會痛得大汗淋漓、麵色蒼白,痛得哭甚至痛暈的都有。為此,很多人每個月都得請假休息幾天。這種情況如果發生在青春期,年輕女孩子來初潮不久就出現了,或者說從來月經時就開始的痛經,一般屬正常,主要是因為子宮發育不良、宮頸口或子宮頸管狹窄、子宮過度屈曲,使經血流出不暢,造成經血滯留,刺激子宮收縮引起疼痛。一句話,就是身體的器官還沒完全長好,沒發育成熟,這種屬於“原發性痛經”,大多數人的痛經在生育之後能緩解。
很多女孩子之所以痛經,和她們先天纖弱的體質有關。這些女孩子一般都偏瘦弱,怕冷,手腳總是涼涼的,月經的時間總是後錯,顏色也是偏黑的。舌頭的顏色往往很暗,嚴重的還會有瘀斑。通俗地講,這種瘀血是因為火力不足、寒凝導致的。別人受寒之後可以通過自己的熱量化解、驅散,而火力不足的女孩子就會將寒氣蓄積在體內,日久天長就會加重痛經,因為血遇寒之後更要瘀滯、不通,不通則痛了。
對付這種痛經,首先要保溫,特別是做好腹腔、盆腔的保溫,因為這裏的血流量很大,占全身血流的2/3。而且因為這裏有靜脈機構的關係,血液流到這裏時,速度都要變緩。如果你再受寒,特別是腰腹部受寒,血流就更慢了,就會造成“不通則痛”的事實。而現在的露臍裝、低腰褲都是這類問題的“肇事者”。
除了保溫,你還要在經期之外做功課,提前祛寒,比如說在月經來之前的一個星期,每天臨睡前給自己做做艾灸。
艾灸是中醫傳統的治療手段,最適合體質虛寒的人,特別是女性。將一片生薑放在肚臍之下三寸的地方,注意,這個三寸是用你自己的手量出來的。手指並攏,四指合在一起的寬度就是三寸,這就是你自己的三寸,每個人的三寸是不一樣的。
肚臍下三寸就是中醫裏的氣海穴,這個穴位一般在提升陽氣、溫裏散寒時用。從藥店買來艾條,每次捏一小撮,捏成一個小三角形,放在薑片上後點燃。燃燒完就叫一壯,每天可以灸三五壯。艾絨燃燒的熱力會透過薑片滲透到穴位,你會感到溫熱逐漸滲進腹中。如此每天堅持,到了再來月經時,疼痛會明顯好轉。
在艾灸的這幾天,你還可以配合著吃一些中成藥,比如“艾附暖宮丸”,最適合寒氣很重、月經來的時候肚子冷痛的人吃。這種中成藥包括了幾味性質很熱的藥物,所以,有的人吃了會上火,比如口生瘡、鼻子發幹,你如果遇到這種問題,可以用涼水送服。或者還可以喝點兒苦丁茶,稍微反佐一下,便於把藥物按量服下去。畢竟體質本身是虛寒的,調養的時候,我們還是要照顧主要矛盾,散寒是要打持久戰的。
還有一種能散寒止痛的藥是“少腹逐瘀膠囊”,是清代名醫王清任創製的,化瘀作用很強。如果你要吃這種藥,一定要確認自己的痛經毛病是不是因為瘀血導致的,最簡單的確認辦法就是看舌頭,舌質暗是重要的血瘀症狀。
另外,還有兩種藥可以用來緩解痛經症狀——“桂枝茯苓丸”和“失笑散”,這兩種藥的熱性沒那麽強,主要是用來活血化瘀的。“失笑散”之所以叫“失笑”,就是因為藥物見效快,藥一吃下去,疼痛就減輕了,笑容就出來了。如果你在吃了“艾附暖宮丸”之後,上火實在太嚴重,可以改為服用這兩種藥。但艾灸治療還是要跟上,而且最好每天晚上用熱水泡泡腳,每次泡上10分鍾,將腳底的寒氣驅散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