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回 小王爺和老叫花子(上)

字數:7491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太平局 !
    這是通往三元城的官道。
    有兩個人走在寬寬平平的卻行人稀少的官道上。
    一個男人,一個女人。
    男的三十多歲,腰間掛著把刀,刀晃來晃去的。
    好像再多晃一下就會掉下來,可就是掉不下來,讓人看著很揪心,總想上去扯一把。
    手裏拎著個紅葫蘆,還時不時的被旁邊的女人搶過去。
    女的二十多歲,穿的卻是一身綠衣服,略顯素淨而文雅。
    隻是這女人的行為卻正好相反,大手大腳,還不時地搶過葫蘆來喝兩口。
    這兩人正是釋道安與語嫣然。
    兩人現在正準備去三元城。
    因為釋道安想去,更是想去城裏尋點事情,想追尋二十年前的真相。
    隻是這一路上,釋道安都沒怎麽說話,語嫣然覺得很是奇怪。
    所以就問道:“你是不是有什麽心事呀?”
    “為什麽這麽問?”
    “你這一路上都沒說話。”
    “我在想事情。”
    “什麽事情呀?那對兄妹的事情?”
    “不是。”
    “那是什麽事情?”
    “我在想你講的故事。”
    “故事?什麽故事?”
    “就是紅霞村你講的那個。”
    “那個有什麽好想的,還不是為了探聽消息胡編的。”
    “是嗎?”
    “那你覺得呢?”
    “據說數年前,在滹沱河畔大名府內,發生了一件事。”
    “什麽事?”
    釋道安看了看語嫣然,說道:“滹沱河畔大名府內有兩個家族,盧氏與蔣氏。盧氏族長是盧大爺,而蔣氏則是蔣四爺為族長,據說很多年前,盧大爺與蔣四爺曾為八拜之交,後來卻不知為何反目為仇,數十年未曾有來往。”
    “盧大爺有一個小兒子,叫盧小佳,從小在外學藝,據說曾拜過長白三聖為師,深得長白三聖的真傳,其劍法也已達登堂之境。盧小佳在江湖遊曆之時,有幸結識了一個女俠,就是後來名震江湖的散花女俠。”
    說到這兒,釋道安停了下來,又看著語嫣然。
    語嫣然一撇嘴:“你看我做什麽,那後來呢?”
    “後來?據說那個散花女俠也是出自名門,乃是天河釣叟的高徒,也是天河釣叟最鍾愛的弟子,一身輕功已是爐火純青,尤其那一手的暗器功夫更是出神入化,更是比肩唐門三大高手之一的唐老太太。”
    “有一次東海觀日齋遭受巫山群狐圍攻,江湖眾多俠客前往助陣,盧小佳與散花女俠也在其中。未曾想到兩人一見之下,相互鍾情。觀日齋一戰結束後,兩人結伴行俠江湖,可是名滿天下,羨煞許多英雄美人。”
    “盧小佳與散花女俠也算是俠士與美女,英雄與佳人。江湖流浪數年,江南漠北,東海西峰,足跡遍及九州各地,更是俠名久盛。兩人情深意重,終至不離不棄,私定終身。後來兩人覺得還是有必要對雙方家長有個交代,所以決定回鄉,可是這一回去,卻出了不少事情。”
    “原來兩人來自同一個地方,就是滹沱河畔大名府。而散花女俠就是蔣氏蔣四爺的女兒蔣紅珍。誰也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一種情況。盧大爺與蔣四爺爭鬥了數十年,沒想到自己的兒女竟然好到一塊去了。兩人堅決不同意盧小佳與蔣紅珍的婚事,甚至為了此事全族都進行了火拚。”
    “盧小佳與蔣紅珍也沒辦法,不能眼看著自己的父兄族人為了自己而傷亡,所以忍痛分手,約定兩人老死不相往來。又過了數年,盧小佳莫名失蹤,緊跟著蔣紅珍也忽然不知所蹤。後來閩南出了個吟風銀劍,雖麵容相差甚遠,但無論年齡還是體型抑或做事風格,都與盧小佳一般無二。尤其是那一手劍法幾乎和盧小佳一模一樣,可此人卻說從未見過盧小佳,更是未曾拜過長白三聖為師。眾人皆不知其來曆。至於蔣紅珍,江湖上一直毫無蹤影,更沒有人知道散花女俠的蹤影。”
    釋道安說到這兒,又停了下來,看著語嫣然。
    語嫣然一愣,隨即說道:“你看我幹什麽,難道你還以為我就是散花女俠呀?”
    “我沒這麽說呀。”
    “那你用這種目光看著我做什麽?”
    “因為你的暗器手法真的很不一般。”
    “天下會使暗器的人多了去了,難道人人都是散花女俠呀?”
    “可我沒說你是蔣紅珍,你那麽激動做什麽?”
    “切!誰激動了!你到底什麽意思?”
    “我隻是覺得在紅霞村你所講的那個故事不一般,也許並非全是虛構的。”
    “為什麽?”
    “直覺而已。”
    “什麽狗屁直覺?就會瞎說,要是我是散花女俠,早就把你殺了,你個登徒子!”
    “登徒子?此話何來?”
    “直覺!”
    釋道安一陣無語,女人就是講直覺的動物,要是這時你還在糾纏,那你會死的很難看的。
    所以釋道安很識相的閉嘴不說了。
    其實釋道安並不想探聽語嫣然的身後秘密,又有誰沒有秘密呢。
    不管語嫣然是不是散花女俠,也不管語嫣然與散花女俠有何關係,這跟自己都沒關係。
    所謂朋友,除了相知相守之外,重要的還是為對方著想的那份心意。
    也許她有難處,也許她有隱情,也許她有一個個的秘密,
    她不曾對你說,更不曾對你講,也不曾要你怎麽樣,
    隻是她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決定,更有自己的堅持,
    也許她隻是在找尋一個合適的機遇,一個合適的場合,那時一切就豁然開朗。
    釋道安並未想探聽什麽。
    隻是想告訴語嫣然,很多事情她不說他也知道,但他不會問。
    語嫣然也明白,所以也並未在意,也許這就是心意相通。
    兩人繼續前行,可沒走多遠,就不走了。
    不是走累了,而是因為有人堵在路中間。
    一群奇怪的人,穿著奇怪的衣服,堵在路中間,做著一件奇怪的事情。
    巳時初刻。
    秋日的太陽不溫不火地掛在空中。
    微風。
    風過無聲,不暖不寒。
    通往三元城的官道上圍著一群人。
    一群身穿皮衣,頭帶皮帽,腰纏皮鞭的人,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路旁支著幾頂帳篷,帳篷旁拴著幾十匹馬,馬兒在悠閑的吃草。
    路中間擺著幾張桌子,桌子上有酒有肉,更有幾個大大的火鍋,聞起來噴香的狗肉火鍋。
    桌子四周,圍著幾十人,正在唱歌,嗚嗚哈嘿,唱著誰也聽不懂的歌。
    釋道安和語嫣然怔怔地看著這一切。
    一群蒙古人,在江南的一處官道上,圍在一起,吃著火鍋,唱著歌。
    天下間有這麽離奇的事情麽,還有比這更離奇的事情麽?
    當然有,更離奇就是你忽然發現你竟然可能認識其中的某些人。
    隻見這群人中走出一個濃眉大眼,滿臉須髯的大漢,這大漢來到兩人麵前沉聲說道:“我家王爺在此已等候多時,請公子上座。”
    語嫣然問道:“什麽王爺?”
    濃眉大漢說道:“公子應該能猜到吧,姑娘也可同去,一見便知。”
    語嫣然看向釋道安,問道:“你知道什麽王爺嗎?”
    釋道安沉思一下,說道:“也許知道吧。”
    濃眉大漢身體一側,一躬身說道:“釋公子,語姑娘,請!”
    釋道安和語嫣然兩人走到桌子旁邊,隻見桌子對麵正中坐著一個華服公子,很是威嚴。
    華服公子見來到麵前的兩人,起身說道:“釋兄,好久不見,別來無恙?”
    釋道安微微一笑,答道:“多謝天祿王掛念,暫時還死不了。”
    那被稱為天祿王的華服公子哈哈一笑,道:“見到釋兄無恙,小王也就不擔心了。”
    釋道安問道:“小王爺不知何時來到江南了?”
    “聽說釋兄深陷困局,本王就快馬加鞭,日夜兼程地趕過來了。可是未曾想還未見到釋兄就聽說樂一平之事,看來這次本王又還不了你的人情了。”
    “小王爺說笑了。恐怕小王爺為釋某是假,為麒麟玉簡是真吧?”
    天祿王聞聽此話,麵色一沉,正色道:“不錯,正是為了麒麟玉簡而來,釋兄能否如實相告?”
    釋道安笑道:“麒麟玉簡不在我身上。”
    天祿王道:“既然釋兄如此說,本王相信就是了。”
    說完,天祿王一擺手,說道:“釋兄請坐。”
    又轉眼看向語嫣然,問道:“這位想必就是語嫣然姑娘了?也請入座,嚐嚐這蒙古馬奶酒味道如何。”
    語嫣然也毫不客氣,坐下後,端起一杯酒一飲而盡,然後道:“這酒還不錯,語嫣然也正是本姑娘。你是什麽王爺?”
    天祿王哈哈大笑,說道:“久聞嫣然姑娘豪爽之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本王乃是天朝北域蒙古部落的一個小小王爺而已,賤命恐汙尊耳嗎,難免姑娘不知,本王世襲,人稱天祿王。”
    語嫣然婉轉一笑,歪著頭想了想,說道:“酒很好,可惜你,本姑娘卻是從未聽過。”
    天祿王又是一笑,說道:“姑娘真是快人快語,果然爽快。本王敬你一杯。”
    說完,端起酒杯,一飲而盡。
    轉身又向釋道安說道:“咱們有將近十年未見了吧,聽說釋兄在天朝江湖很是出名那,連我蒙古各部都聽聞釋兄大名。這次雖是為麒麟玉簡而來,其實本王也很是想你呀!”
    “小王爺太客氣了,釋某怎麽敢擔當?隻是釋某有一事想請教小王爺?”
    “釋兄請講。”
    “小王爺怎也會為了麒麟玉簡而來江南?難道老王爺欲有什麽動作?”
    天祿王嘿嘿一笑,說道:“果然瞞不過釋兄。隻是此次,我隻不過負父王之名前來尋回玉簡罷了,至於父王所想,那就非我之慮。釋兄當知我父王秉性。”
    “老王爺的心事我倒是略知一二。不過老王爺為何會讓小王爺來江南尋找麒麟玉簡?莫非也是想學那根本不知是否存在的武功?可是據我所知,老王爺的武功恐怕已鮮有人敵。就算在我天朝江湖,大江南北,天山內外,也是一等一的高手。想來老王爺不是為此吧。而且剛才小王爺用了尋回二字,莫非另有內情?”
    “釋兄果然還是如此敏銳。不過父王究竟為何尋找麒麟玉簡,恕我不便告知。不過關於麒麟玉簡我倒是知道些許天朝江湖人士不知之事。想來釋兄也想聽聽吧。”
    這時語嫣然在旁邊嚷道:“我也想聽,小王爺會不會覺得不方便呀?”
    天祿王笑道:“姑娘言重了,此事在天朝江湖雖鮮有人知,卻也並非不傳之秘,姑娘想聽,自然無妨。”
    天祿王又喝了一杯馬奶酒,接著說道:“世人皆知,麒麟玉簡乃是一百多年前,名震天下的天山老人留下的。天山老人,走遍南北,遊曆遍及天下,曾與眾多江湖名俠交手,後隱居天山,曆數十載,而自創玄功,功成之後,重出江湖。幾乎打遍天下無敵手,後來在巫山降神峰更是擋住當時名列天下的三大絕世高手的聯手一擊,躋身武林宗師之列。天山老人縱橫天下數十年,幾乎毫無對手,更是從未一敗。後來天山老人歸隱山林,不知所蹤。卻留下了麒麟玉簡,據傳玉簡內藏有一幅地圖,地圖所指引之處,就是天山老人武功秘籍存放之處。”
    “可是卻很少有人知道天山老人是蒙古人,而且是最正宗的蒙古人,並且有黃金一族的血統。天山老人在未入天朝前,一直在蒙古各部之間流浪。後來天山老人歸隱之處,並非隱居中原,而是回到了蒙古舊部。在那裏又流浪了數年,給各部牧民治病救人,醫人無數,後來才在一個風雪交加的夜晚,天山老人忽然失蹤,從此杳無音信。”
    “至於麒麟玉簡,也正是那晚天山老人所留,卻不知何故流入中原,終被天朝江湖人士得知,結果反而把玉簡來自蒙古之事遺忘。之後一百多年裏,每次麒麟玉簡現世都會引起江湖紛爭,恩怨仇殺,這也許是天山老人所不能預料的吧。不過說來也怪,這一百多年裏,竟無人能夠破解麒麟玉簡之謎,更是無從得知,究竟天山老人到底留下了什麽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