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74章 榮耀加身

字數:1483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長公主不想死 !
    支付寶搜索534355180領紅包, 加一分錢即可充值到晉-江
    有一部胡須在, 整個人看上去就會成熟許多。
    很顯然, 這位顧學士對自己如今的處境十分了解, 也在積極的尋找解決之法。留胡須是一種表現, 這樣的場合語出驚人,占據主動則是另一種表現。
    本來賀卿對顧錚的印象,僅限於“朝堂上的一位臣子,將來的成就很高, 或可力挽狂瀾,拯救大楚於危難之間,值得扶持”。
    後來在腦子裏看多了小說,就隻剩下了“他俊眉修目、長身玉立、風姿卓然”“他邪魅一笑”“他強硬的摟住她的腰, 將她扣入懷中”“香囊暗解,羅帶輕分”之類亂七八糟的描寫。
    到底是個年輕女孩, 賀卿心下自然也對他有幾分好奇。畢竟能夠名傳後世, 並被那麽多人追捧,可不是容易的事。
    如今真正見了麵, 賀卿腦海中那些念頭卻都盡數消散。顧錚固然生得風流倜儻,引人注目,但隻要看到他這個人,第一眼注意到的, 一定不會是他的容貌, 而是通身氣度。
    那是屬於一位軍國重臣的威勢, 絲毫不輸於他身邊那些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們。
    難怪接下來的二三十年間, 他像一顆高懸於空的明亮星辰,令其他人盡皆黯淡無光,隻能仰望他、追隨他。這樣一個人,有野心、有能力、有目標,又怎麽會被小說裏那些所謂兒女私情所牽累呢?
    但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顧錚的為人,賀卿對他的印象反而更好。
    他如今還是大楚的臣子,隻要能夠用好這個人,就一定能夠挽回頹勢,改變楚朝覆亡的那個結局。除此之外,其他的反倒都不重要了。
    這樣想著,賀卿收回了視線,微微低頭,安靜地坐好,又變成了平平無奇,絕不會惹人注意的存在。
    但她沒有發現,就在她收回視線的瞬間,顧錚抬頭朝她這裏掃了一眼。同樣是立刻就認出了坐在張太後身後的人是誰,顧錚心下的驚異,其實並不比賀卿少。
    這樣的場合,太皇太後與張太後在場,是因為如今她們代行皇權,而賀卿不管是大長公主還是無上慧如真師的身份,顯然都不應該出現在這裏。
    顧錚繼續道,“臣嚐翻閱典籍,發現天下各州並非處處都有地動,而凡有地動者,則絕不會隻有一次記載。正所謂天行有常,臣猜想地動也必然有其規律。因此於翰林院中便覽曆朝記載,將所有發生地動之處記錄下來,繪製成地圖,而後便有了一個十分驚人的發現。”
    他說著一拱手,“臣已經將此圖攜帶過來,請太皇太後、皇太後允許臣上呈。”
    “準。”太皇太後毫不猶豫的點頭。她的心裏顯然十分振奮,本來賀卿一個人的推測,她還不敢十分相信,生怕中途出了什麽問題,如今有了顧錚的話,甚至還拿出了別的佐證,可見這個推論的可能性最大。
    朝見時是有程序的,未經允許的東西都會留在外頭。太皇太後一開口,立刻就有內侍過去將東西取來。
    太皇太後雖然手掌大權,但畢竟時日尚短,在朝臣麵前底氣並不很足。而且她也擔心自己見識太少,看不懂這張地圖,因此並沒有讓人呈上來,而是命內侍抬來一張方桌,將地圖在上麵展開,方便所有人查看。
    等布置好,她便站起身,從丹陛上走了下來。
    賀卿見狀,立刻扶著張太後跟了上去。而等她看清楚那張地圖上繪製的內容之後,不由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顧錚能猜到是地震,賀卿雖然驚訝,但想想他是顧錚,也就不以為怪了。
    然而此刻攤開在桌上的那張地圖上,用各種顏色的圓點將所有有過地震記載的地點都標注了出來,密密麻麻的圓點,正好形成了幾條看似雜亂,實則相互獨立的粗線。
    那是地震帶!
    其實以穿越女的學渣程度,本不該記得這種東西。但因為在現代的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幾乎波及大半個國家的地震,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穿越女守在電腦前看了所有慈善晚會,把自己的零花錢都捐了出去不說,還搜了不少相關的資料來看,也就知道了國內有幾大地震帶。
    事過境遷,那張地圖長什麽樣子已經模糊了,但是地震帶這個概念卻留下了,也為賀卿所知。
    雖然不知道顧錚畫出來的這張圖有幾分準,但既然是根據曆史記載來做的,八成不會有錯。
    不管是賀卿自己的認識,還是穿越女腦子裏的既定印象,“古代人”都是蒙昧的,很多現代小學生都知道的知識,古人卻一竅不通。至少賀卿本人的確是如此,而她身邊的人也都一樣。
    所以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人,不但不說地震是上天降罪示警,反倒畫出了地震帶分布圖,怎不叫賀卿心下驚異?
    有一個穿越女“珠玉在前”,賀卿幾乎是立刻就找到了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打開方式:該不會顧錚也是穿越的吧?而這個念頭一出現,就立刻占據了她的腦海,越想越覺得就是這麽回事。
    縱觀顧錚生平,多像是拿了穿越者的副本啊!在這個前提下,之前覺得難以理解的地方,就全都可以說得通了。
    但,他是嗎?
    賀卿沒有貿然下結論,她隱蔽的看了一眼顧錚,他正指著地圖上的那幾條粗線,“諸位請看,在圖上將這些地方都標注出來之後,便可發現,幾乎所有的地震都圍繞著某一條線。可以肯定,其中應該是有某種規律的,隻是如今尚未被發現。”
    地圖上的標注太過直觀,所有人自然都被他說服。太皇太後更是指著京城所在之地,麵有餘悸道,“我朝見過之後,京畿便有數次地震,卻是因為就在這條線上。”
    不是這麽親眼看著,很難想象自己竟然一直生活在一個危機重重的地方。
    太皇太後臉色發白,心底已經隱隱起了遷都之意,隻是礙於如今自己尚未完全掌握朝堂,因此不好開口提出,須得等一個契機。
    倒是朝臣們還算鎮定,看著地圖,各有思量。最後薛知道問,“顧大人,京城上一次地震,是在何時?每次地震之間,間隔時間可有規律?”
    顧錚搖頭,“每一次地震的嚴重程度都不同,間隔時間更是毫無規律。但三五年間,總有一次,或大或小。距離上一次地震,已經過去了五年。”
    “那就是十有八-九了。”參政知事姚敏皺眉道。
    賀卿湊到張太後耳邊提醒了一句,她便開口道,“當務之急,不是研究地震的規律,還是要解決了眼下之事。既然知曉五月十五日可能會有地震,便當設法減少損失才是。”
    一句話將眾人拉回了眼前這件事上。
    在推斷地震這件事上,眾人都算是輸給了顧錚,但是涉及到政事,他們卻是經驗豐富。薛知道很快道,“地震一來,必然損毀房屋。最要緊的還是疏散民眾,難怪太-祖皇帝托夢之言會是如此。隻是,讓百姓們全數出城,不太現實。”
    “依老臣看,祭祀還是應該如期舉行。屆時文武百官、勳貴皇親乃至家眷皆可一並前往。”同平章事劉牧川道。
    祖先托夢,祭祀自然是應該的。正好可以借機把人都帶著,也不用將消息傳揚出去,鬧得民心沸騰。不過……賀卿看了一眼這位劉大人,顯然在對方心中,他所提的這些人最緊要,百姓則可以放在後麵,因此暫時並不考慮。
    姚參政搖頭道,“祭祀自然要進行,但京城百萬民眾,才是最重要的。既然上天垂憐給了警訓,提前知曉此事,咱們自然要盡力做到最好,減少百姓們的損失。否則,豈不是愧對了這一身紫袍金帶?”
    “那依你說,又當如何?”劉牧川不忿道。
    姚敏低頭想了想,道,“祭祀之地在城南,既如此,便將百姓往城西和城東疏散。這兩處地方,都有寺廟道觀,屆時叫他們尋個由頭,做個法會道場,自然有許多信眾前去。”
    他提了個頭,其他人便也紛紛出謀劃策,你一言我一語,大部分倒都是值得采納的意見,也的確可以疏散一小部分人。隻是跟京城百姓的數量比起來,還是九牛一毛。
    賀卿下意識的去看顧錚,便見他一直低頭看著地圖,麵上的神色淡淡的,看不出什麽來。
    沒來由的,她很想知道他在想什麽。
    也不知是心有靈犀,還是有意叫顧錚表現,太皇太後此刻正好開口問,“顧學士可有什麽建議?”
    顧錚深吸一口氣,抬頭道,“臣提議,將地震之事公布出去。”
    顧錚有些吃驚,“莫非薛相在太皇太後那裏提起過我?”
    “不過是在折子裏提了一句。”薛知道捋了捋胡須,“太皇太後的手段與魄力,都遠比老夫想的更甚,是我朝之幸。再有玉聲從旁輔佐,想來高枕無憂矣!”
    “學生惶恐,還是要賴前輩們指點。”顧錚低頭道。
    薛知道笑道,“老了,該給你們這些年輕人讓位置了。”
    “薛相老當益壯,如今提這些還早。”顧錚並不因為對方的抬舉就失去理智。
    的確,薛相在自己的奏折裏提了他,太皇太後派他來送這份聖旨,就是以後會用他的意思,薛知道在朝的時間絕不會太長。但不論如何,總不會是今年,至少要等張太後肚子裏那個孩子生下來,才會見分曉。
    所以結局究竟如何,現在誰都說不清楚。
    兩個人實在沒什麽交情,即使之前薛知道寫了信給顧錚,要他在朝堂上替太後說話,頗有舉薦他頂替自己位置的意思,顧錚也感念這份恩情,但他也沒有忘記,在那之前,正是薛知道一直壓著,不叫他出頭。
    雖然是好意,怕他年輕氣盛,若是上升得太快,反而易折,但更多的是因為政見不同。
    二人之間各方麵差別都很大,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話說到這裏,顧錚便起身告辭了。薛知道送了兩步,他再三推辭,轉身要走時,才忽然想起一個人來,轉身問道,“薛相可知道無上慧如真師?”
    “這自然知道,安平大長公主的封號還是老夫這裏遞上去的。這位殿下說起來也是個苦命人,在宮裏也仿佛隱形人似的,無事沒人能想起來,十分低調,外間也少有傳聞。怎麽?”薛知道麵露疑惑。
    顧錚搖頭,“今日在宮裏見到了,忽然想起。”
    其實他自己博聞強識,賀卿作為皇室成員,她的生平他又怎麽會不記得?
    她是惠帝末年出生,才不到一歲,惠帝駕崩,靈帝繼位。這位陛下連江山都不放在眼內,自然也注意不到繈褓之中的妹妹,連封號都沒給,就這麽不明不白的長大。直到獻帝這個侄兒繼位,才發現宮中還有一位正當花季的皇姑,這才給了安平大長公主的封號,讓她短暫的出現在人前,但很快就又被遺忘了。
    雖是金枝玉葉,但卻仿佛一個透明人,別人不在意,自己隻怕也沒主張,怎麽會忽然決定出家修道,而且還與太皇太後交好?
    而且自己今日所見之人,看起來可真不像是能低調那麽多年,無人提及的。就算她真的深居簡出,天天在宮裏求道,以那樣的氣度風華,宮人們多少會議論幾句,傳揚開來。
    但顧錚隻將此事放在了心裏,沒有繼續多言。
    到底是怎麽回事,他總會弄明白的。
    ……
    此刻,宮中賀卿也正跟太皇太後提起顧錚,“我方才進來時,見劉總管領著一個年輕的緋袍官員往外走,莫非就是太皇太後之前提過的那位顧學士?”
    “就是他。”太皇太後點頭道,“真師瞧著如何?”
    “果然龍章鳳姿,不與俗同。”賀卿點頭道。
    太皇太後聞言,眸光微微一閃,視線落在她身上的青袍之上,又不由微微搖頭,心道可惜。賀卿若是沒出家,正是該議親的年紀,這朝中多少青年才俊,倒隻有這位顧學士瞧著能與她匹配。
    不過這念頭也隻是一閃而過,若真叫顧錚娶了賀卿,太皇太後也未必會高興。這滿朝官員裏,也隻有這麽一個入了她的眼,準備將之作為朝廷棟梁倚重,若是尚了公主,卻是萬事休提了。
    就是顧錚自己也不會同意。
    本朝的公主不值錢,因為不需要去和親,便沒了價值,反倒作為能隨時出入禁宮的外戚很有可能幹預朝政,因而反倒為皇室所忌憚,因此駙馬是不能入仕的。
    在這樣的環境下,略有些誌向的年輕人,都不會想著尚主,何況顧錚?
    所以她很快就轉開了話題,“怎麽這會兒過來了?”之前賀卿隻會去養壽宮拜見,到谘平殿來,這還是頭一回。
    賀卿道,“昨兒領了娘娘的囑咐,我今日已經去坤華宮看過太後娘娘了。”
    “如何?”太皇太後立刻提起了精神。
    賀卿道,“排解心事,這個要慢慢來,急不得。倒是另一件事,我覺得可以立刻安排。——太後娘娘身邊也沒幾個可靠人,太皇太後怎麽不撥一些人過去?”
    “哀家身邊的人,怕她用不慣,反倒總要提著心,生怕說錯做錯。她一個孕婦,總是如此,哪裏能寬心?”太皇太後說著,又問,“可是那邊有什麽問題?”
    否則賀卿不會特意提起。
    賀卿道,“太後娘娘性子太好,難免壓服不住下頭的人。這時候叫她為這些煩心,反倒不妥。”
    “那依你之見呢?”太皇太後問。
    賀卿將手中的茶盞擱在桌上,微笑道,“依我之見,您若是舍得,不如將邱姑姑派過去,叫她照看太後娘娘一陣。”
    太皇太後和邱姑姑聞言俱是一愣,對視一眼,都有些拿不定主意,“這……”
    “我知道邱姑姑是娘娘身邊得力的人,但也正是如此,才顯得您對太後娘娘看重不是?有邱姑姑照看著,那牛鬼蛇神自然就都老實了。這般用心,太後娘娘看在眼裏,將來無論是她自己還是小龍子,自然隻會與您親近。”
    太皇太後聞言,不由微微一驚,繼而醒悟過來。
    賀卿這番話,固然是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也是變相的提醒她:朝堂雖然重要,但張太後和她肚子裏的孩子更重要。
    這孩子不是生下來就完了,還要看顧著他長大,將大楚江山交付到他手裏。孩子都離不得娘,若張太後對她一味畏懼,孩子必然也受到影響。若是與自己不親,她辛辛苦苦折騰了這麽多,又是為了什麽?
    張太後是個柔弱的性子,也沒主見,朝堂上的事說不上話,要籠絡住她很容易,也不會有任何壞處。
    想通了這一點,她不由拍了拍賀卿的放在桌上的手,感歎道,“這一陣子忙得很,顧前不顧後的,許多事情難免疏忽。好在有你提醒,否則哀家真是……”
    她頓了頓,拍板道,“那邱姑姑明兒就收拾東西去坤華宮伺候吧。太後和小皇子身份緊要,不可疏忽。”
    “是。”邱姑姑連忙點頭應了。
    她雖然不想離開太皇太後身邊,但那也是因為怕從此失去了寵眷。可跟著太後和小皇子,也是為太皇太後辦事,而且是要事,自然不必擔憂會被忽視。何況……
    說句大不敬的話,太皇太後如今是這後宮之主,手握著開國以來後宮女子從未有過的權柄。但說到底,這些權柄將來終究是要交還給小皇帝的,她去伺候那位主子,將來的前程說不得會更好。
    太皇太後出手,自然不會隻去一個邱姑姑,第二日賀卿到坤華宮去時,便見這裏遍地都擺滿了東西,是太皇太後才著人送來的。邱姑姑領著幾個宮人正在清點整理,張太後坐在一旁看著,臉上的表情還算放鬆,顯然邱姑姑的手段不凡。
    而那個抱香已經被擠到了角落裏,安安靜靜的,不仔細看都找不見人。
    一見她,張太後便站了起來,麵上帶出幾分親近之色,“真師快請坐,我方才正與邱姑姑說起您呢。”
    賀卿之前單知道顧錚年輕,卻沒想到會這麽年輕,難怪太皇太後不放心了。不過賀卿注意到,他嘴邊一圈青色的胡茬,並未刮去。這顯然並不是因為來得匆忙未及整理儀容,而是他要留須的征兆。
    有一部胡須在,整個人看上去就會成熟許多。
    很顯然,這位顧學士對自己如今的處境十分了解,也在積極的尋找解決之法。留胡須是一種表現,這樣的場合語出驚人,占據主動則是另一種表現。
    本來賀卿對顧錚的印象,僅限於“朝堂上的一位臣子,將來的成就很高,或可力挽狂瀾,拯救大楚於危難之間,值得扶持”。
    後來在腦子裏看多了小說,就隻剩下了“他俊眉修目、長身玉立、風姿卓然”“他邪魅一笑”“他強硬的摟住她的腰,將她扣入懷中”“香囊暗解,羅帶輕分”之類亂七八糟的描寫。
    到底是個年輕女孩,賀卿心下自然也對他有幾分好奇。畢竟能夠名傳後世,並被那麽多人追捧,可不是容易的事。
    如今真正見了麵,賀卿腦海中那些念頭卻都盡數消散。顧錚固然生得風流倜儻,引人注目,但隻要看到他這個人,第一眼注意到的,一定不會是他的容貌,而是通身氣度。
    那是屬於一位軍國重臣的威勢,絲毫不輸於他身邊那些宦海沉浮多年的老臣們。
    難怪接下來的二三十年間,他像一顆高懸於空的明亮星辰,令其他人盡皆黯淡無光,隻能仰望他、追隨他。這樣一個人,有野心、有能力、有目標,又怎麽會被小說裏那些所謂兒女私情所牽累呢?
    但也正是因為看到了顧錚的為人,賀卿對他的印象反而更好。
    他如今還是大楚的臣子,隻要能夠用好這個人,就一定能夠挽回頹勢,改變楚朝覆亡的那個結局。除此之外,其他的反倒都不重要了。
    這樣想著,賀卿收回了視線,微微低頭,安靜地坐好,又變成了平平無奇,絕不會惹人注意的存在。
    但她沒有發現,就在她收回視線的瞬間,顧錚抬頭朝她這裏掃了一眼。同樣是立刻就認出了坐在張太後身後的人是誰,顧錚心下的驚異,其實並不比賀卿少。
    這樣的場合,太皇太後與張太後在場,是因為如今她們代行皇權,而賀卿不管是大長公主還是無上慧如真師的身份,顯然都不應該出現在這裏。
    顧錚繼續道,“臣嚐翻閱典籍,發現天下各州並非處處都有地動,而凡有地動者,則絕不會隻有一次記載。正所謂天行有常,臣猜想地動也必然有其規律。因此於翰林院中便覽曆朝記載,將所有發生地動之處記錄下來,繪製成地圖,而後便有了一個十分驚人的發現。”
    他說著一拱手,“臣已經將此圖攜帶過來,請太皇太後、皇太後允許臣上呈。”
    “準。”太皇太後毫不猶豫的點頭。她的心裏顯然十分振奮,本來賀卿一個人的推測,她還不敢十分相信,生怕中途出了什麽問題,如今有了顧錚的話,甚至還拿出了別的佐證,可見這個推論的可能性最大。
    朝見時是有程序的,未經允許的東西都會留在外頭。太皇太後一開口,立刻就有內侍過去將東西取來。
    太皇太後雖然手掌大權,但畢竟時日尚短,在朝臣麵前底氣並不很足。而且她也擔心自己見識太少,看不懂這張地圖,因此並沒有讓人呈上來,而是命內侍抬來一張方桌,將地圖在上麵展開,方便所有人查看。
    等布置好,她便站起身,從丹陛上走了下來。
    賀卿見狀,立刻扶著張太後跟了上去。而等她看清楚那張地圖上繪製的內容之後,不由吃驚得瞪大了眼睛,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
    顧錚能猜到是地震,賀卿雖然驚訝,但想想他是顧錚,也就不以為怪了。
    然而此刻攤開在桌上的那張地圖上,用各種顏色的圓點將所有有過地震記載的地點都標注了出來,密密麻麻的圓點,正好形成了幾條看似雜亂,實則相互獨立的粗線。
    那是地震帶!
    其實以穿越女的學渣程度,本不該記得這種東西。但因為在現代的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幾乎波及大半個國家的地震,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穿越女守在電腦前看了所有慈善晚會,把自己的零花錢都捐了出去不說,還搜了不少相關的資料來看,也就知道了國內有幾大地震帶。
    事過境遷,那張地圖長什麽樣子已經模糊了,但是地震帶這個概念卻留下了,也為賀卿所知。
    雖然不知道顧錚畫出來的這張圖有幾分準,但既然是根據曆史記載來做的,八成不會有錯。
    不管是賀卿自己的認識,還是穿越女腦子裏的既定印象,“古代人”都是蒙昧的,很多現代小學生都知道的知識,古人卻一竅不通。至少賀卿本人的確是如此,而她身邊的人也都一樣。
    所以現在突然冒出來一個人,不但不說地震是上天降罪示警,反倒畫出了地震帶分布圖,怎不叫賀卿心下驚異?
    有一個穿越女“珠玉在前”,賀卿幾乎是立刻就找到了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打開方式:該不會顧錚也是穿越的吧?而這個念頭一出現,就立刻占據了她的腦海,越想越覺得就是這麽回事。
    縱觀顧錚生平,多像是拿了穿越者的副本啊!在這個前提下,之前覺得難以理解的地方,就全都可以說得通了。
    但,他是嗎?
    賀卿沒有貿然下結論,她隱蔽的看了一眼顧錚,他正指著地圖上的那幾條粗線,“諸位請看,在圖上將這些地方都標注出來之後,便可發現,幾乎所有的地震都圍繞著某一條線。可以肯定,其中應該是有某種規律的,隻是如今尚未被發現。”
    地圖上的標注太過直觀,所有人自然都被他說服。太皇太後更是指著京城所在之地,麵有餘悸道,“我朝見過之後,京畿便有數次地震,卻是因為就在這條線上。”
    不是這麽親眼看著,很難想象自己竟然一直生活在一個危機重重的地方。
    太皇太後臉色發白,心底已經隱隱起了遷都之意,隻是礙於如今自己尚未完全掌握朝堂,因此不好開口提出,須得等一個契機。
    倒是朝臣們還算鎮定,看著地圖,各有思量。最後薛知道問,“顧大人,京城上一次地震,是在何時?每次地震之間,間隔時間可有規律?”
    顧錚搖頭,“每一次地震的嚴重程度都不同,間隔時間更是毫無規律。但三五年間,總有一次,或大或小。距離上一次地震,已經過去了五年。”
    “那就是十有八-九了。”參政知事姚敏皺眉道。
    賀卿湊到張太後耳邊提醒了一句,她便開口道,“當務之急,不是研究地震的規律,還是要解決了眼下之事。既然知曉五月十五日可能會有地震,便當設法減少損失才是。”
    一句話將眾人拉回了眼前這件事上。
    在推斷地震這件事上,眾人都算是輸給了顧錚,但是涉及到政事,他們卻是經驗豐富。薛知道很快道,“地震一來,必然損毀房屋。最要緊的還是疏散民眾,難怪太-祖皇帝托夢之言會是如此。隻是,讓百姓們全數出城,不太現實。”
    “依老臣看,祭祀還是應該如期舉行。屆時文武百官、勳貴皇親乃至家眷皆可一並前往。”同平章事劉牧川道。
    祖先托夢,祭祀自然是應該的。正好可以借機把人都帶著,也不用將消息傳揚出去,鬧得民心沸騰。不過……賀卿看了一眼這位劉大人,顯然在對方心中,他所提的這些人最緊要,百姓則可以放在後麵,因此暫時並不考慮。
    姚參政搖頭道,“祭祀自然要進行,但京城百萬民眾,才是最重要的。既然上天垂憐給了警訓,提前知曉此事,咱們自然要盡力做到最好,減少百姓們的損失。否則,豈不是愧對了這一身紫袍金帶?”
    “那依你說,又當如何?”劉牧川不忿道。
    姚敏低頭想了想,道,“祭祀之地在城南,既如此,便將百姓往城西和城東疏散。這兩處地方,都有寺廟道觀,屆時叫他們尋個由頭,做個法會道場,自然有許多信眾前去。”
    他提了個頭,其他人便也紛紛出謀劃策,你一言我一語,大部分倒都是值得采納的意見,也的確可以疏散一小部分人。隻是跟京城百姓的數量比起來,還是九牛一毛。
    賀卿下意識的去看顧錚,便見他一直低頭看著地圖,麵上的神色淡淡的,看不出什麽來。
    沒來由的,她很想知道他在想什麽。
    也不知是心有靈犀,還是有意叫顧錚表現,太皇太後此刻正好開口問,“顧學士可有什麽建議?”
    顧錚深吸一口氣,抬頭道,“臣提議,將地震之事公布出去。”
    顧錚有些吃驚,“莫非薛相在太皇太後那裏提起過我?”
    “不過是在折子裏提了一句。”薛知道捋了捋胡須,“太皇太後的手段與魄力,都遠比老夫想的更甚,是我朝之幸。再有玉聲從旁輔佐,想來高枕無憂矣!”
    “學生惶恐,還是要賴前輩們指點。”顧錚低頭道。
    薛知道笑道,“老了,該給你們這些年輕人讓位置了。”
    “薛相老當益壯,如今提這些還早。”顧錚並不因為對方的抬舉就失去理智。
    的確,薛相在自己的奏折裏提了他,太皇太後派他來送這份聖旨,就是以後會用他的意思,薛知道在朝的時間絕不會太長。但不論如何,總不會是今年,至少要等張太後肚子裏那個孩子生下來,才會見分曉。
    所以結局究竟如何,現在誰都說不清楚。
    兩個人實在沒什麽交情,即使之前薛知道寫了信給顧錚,要他在朝堂上替太後說話,頗有舉薦他頂替自己位置的意思,顧錚也感念這份恩情,但他也沒有忘記,在那之前,正是薛知道一直壓著,不叫他出頭。
    雖然是好意,怕他年輕氣盛,若是上升得太快,反而易折,但更多的是因為政見不同。
    二人之間各方麵差別都很大,也是不爭的事實。
    所以話說到這裏,顧錚便起身告辭了。薛知道送了兩步,他再三推辭,轉身要走時,才忽然想起一個人來,轉身問道,“薛相可知道無上慧如真師?”
    “這自然知道,安平大長公主的封號還是老夫這裏遞上去的。這位殿下說起來也是個苦命人,在宮裏也仿佛隱形人似的,無事沒人能想起來,十分低調,外間也少有傳聞。怎麽?”薛知道麵露疑惑。
    顧錚搖頭,“今日在宮裏見到了,忽然想起。”
    其實他自己博聞強識,賀卿作為皇室成員,她的生平他又怎麽會不記得?
    她是惠帝末年出生,才不到一歲,惠帝駕崩,靈帝繼位。這位陛下連江山都不放在眼內,自然也注意不到繈褓之中的妹妹,連封號都沒給,就這麽不明不白的長大。直到獻帝這個侄兒繼位,才發現宮中還有一位正當花季的皇姑,這才給了安平大長公主的封號,讓她短暫的出現在人前,但很快就又被遺忘了。
    雖是金枝玉葉,但卻仿佛一個透明人,別人不在意,自己隻怕也沒主張,怎麽會忽然決定出家修道,而且還與太皇太後交好?
    而且自己今日所見之人,看起來可真不像是能低調那麽多年,無人提及的。就算她真的深居簡出,天天在宮裏求道,以那樣的氣度風華,宮人們多少會議論幾句,傳揚開來。
    但顧錚隻將此事放在了心裏,沒有繼續多言。
    到底是怎麽回事,他總會弄明白的。
    ……
    此刻,宮中賀卿也正跟太皇太後提起顧錚,“我方才進來時,見劉總管領著一個年輕的緋袍官員往外走,莫非就是太皇太後之前提過的那位顧學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