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招

字數:5970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他,來自少林 !
    當今國內的武術圈中,有三個一提起就會讓人感覺如雷貫耳的地方。
    一個就是聶林二人目前正在闖的三十二武館,一個是十八層樓,還有一個跟前兩者的性質稍有不同,那是一個“家”——武術世家,而這個武術世家姓聶。
    聶氏家族世代習武,論武學淵源那要比三十二武館和十八層樓都更為悠長,說不上常年得勢,但近一二十年來但凡有國際國內的武術大賽,不說冠軍,至少前三前五之中總能看到聶家人的影子。而聶家最輝煌的一刻,無疑發生在三年前。
    上一屆的世界武術大賽冠軍聶千鋒,就是現任聶家家主聶秋林的獨生愛子。而三年前聶千鋒奪得世武冠軍的時候才二十二歲,這年齡與成就令他聲名鵲起,迅速成為享譽國際的天才武術家,而聶爭無疑也因此而又一次名聲大噪,一時以他一家之名,勢頭竟然也不輸於武者聯盟的三十二武館,以及囊括了眾多頂尖高手的十八層樓。
    獨生愛子。
    在聽到聶照這個名字以前,林玦也是理所當然根據調查來的資料這樣認為的。正因為知道聶千鋒出於聶家,也知道聶家不是三十二武館、十八層樓這樣麵對一切武者開放的地方,是以當初明知聶家也是有資格向世武輸送選手的地方之一,甚至“闖關”難度應當是要弱於前兩者,但林玦卻並未動過讓聶爭去爭取聶家這一票的念頭。
    或許潛意識裏,她是猜到聶爭不但跟這個與他同姓的家族有著淵源,這淵源很大程度上還並不令人愉快。
    事實也確實不讓人愉快。
    淵源的名字叫聶照。
    聶照是聶千鋒的親弟弟。
    換言之,聶千鋒並不是聶家現任家主的“獨生愛子”,之所以大眾會有這樣的誤會,隻因為除了聶家自己人與少林的一些人,再沒有別的人知道聶照的存在。
    因為聶照死了。
    “聶家在武術界之中處於不尷不尬的地位已經很久了。”聶爭淡淡道,“聶家主攻拳術,世代傳下來的聶家拳法當然很厲害,他家對於許多武學典籍的收藏和研究也稱得上了不起,但武學一途,但凡潛心練習,長年累月之下總能成為高手行家,可在高手的基礎上想要再進一步,那就非得需要天賦根骨不可了。諷刺的是,聶家積極開枝散葉,卻很多年沒能出一位天賦卓絕的後人,一直到聶千鋒出生,給高人摸骨,算是打破聶家後繼無人的魔咒,可以想見當時的聶家人、尤其是聶秋林有多麽興奮。以至於三年後聶千鋒的弟弟聶照出生,所有人都對此懷抱了巨大的期待,甚至比當年的聶千鋒還要給予更多的期待,然而聶照卻注定無法回應這份本來就不該他來承擔的期待。”
    聶爭一向平和,話很少,諷刺人的話、髒話更是一句都說不來,但他剛才說聶家“諷刺的是”的時候,語氣就真的很尖刻、很諷刺,這對於聶爭而言真是十分少見的事。
    是以林玦聽得也很認真,認真地問道:“聶照的根骨很差?”
    “很差當然也不至於。”聶爭哂道,“隻是與聶千鋒當然沒法比,跟眾人事先的期待當然也不符合,是以他生下來沒多久,就被所有人拋諸腦後了,這其中也包括他的親生父親聶秋林。從那時候起所有人都把注意力完完整整放到聶千鋒身上去了,在他幾歲的時候就恨不得把全世界所有能找得出的武學典籍都堆在他的床頭,讓他最好連做夢都勤學不綴,至於聶照是誰,長什麽樣,叫什麽名字,那是沒有人記得的。”
    林玦意外的從中聽出一些別的感觸:“那聶千鋒也很可憐啊,聶照沒人理,他呢理的人未免又太多了,小小年紀的,也不好說這兩兄弟誰更可憐。”
    看她一眼,聶爭點了點頭:“大概聶千鋒自己也這麽想吧。所以聶照小時候,整個聶家對他最好的人就是聶千鋒,他離開聶家以後,零星能記得的事,也都是與聶千鋒有關的事。”
    林玦有些訝異:“離開?他去哪裏了?”
    聶爭答道:“少林。”
    少林,當然是少林了。聶照不去少林,又怎麽會認識聶爭,現在又怎麽會又聶爭來替他訴說這個故事?
    隻是,聶照身為聶家的二少爺,哪怕不受重視好歹也衣食無憂,他好端端的為什麽要去少林?
    “他四歲的時候,聶家人前往少林論武。”聶爭道,“當時好像一開始隻想帶他的哥哥一起去,聶照自己記得的部分是聶千鋒一直央求聶秋林,最終才決定把他也一起帶上。聶家的人在少林停留了半個月左右,然後走的時候,將聶照留在了少林。”
    林玦:“……”被這個騷操作驚呆了好嗎!
    好一會兒她才不可思議問道:“所以聶家還差一個四歲小孩兒一口飯吃?”
    聶爭臉上又浮現出那譏諷的神情:“我後來問過師父,師父說,聶照在少林的那半個月待得很開心,寺裏有年紀跟他差不多大的孩子和他一起玩,還有師兄們教他打拳。那半個月,聶秋林始終將七歲的聶千鋒帶在身邊,對四歲的聶照卻並不上心。我師父當時還年輕,又喜歡聶照,忍不住出言激將聶秋林,說他既然認定聶照難以成才,不如將聶照留在少林,以少林典藏與底蘊之深厚,難道還教不出一個聶照?又當著聶家人的麵問隻有四歲的聶照喜不喜歡少林寺,聶照說喜歡,於是——”他看向瞠目結舌的林玦,麵無表情道,“聶秋林就從善如流的將聶照留在少林寺了。”
    “……”好半晌林玦喃喃道,“這尼瑪是人渣啊。網上那些人都怎麽稱呼她來著?一代宗師之父?我呸。”
    “後來大約為了安慰聶照,師父說聶秋林之所以做這個決定,大約還是不想真的放棄他,也是考慮到聶家確實沒法培養他成才,是被師父的那個話說動了,所以才做出那種決定。”聶爭淡淡道,“反正結論就是四歲的聶照被拋棄了。”
    “等等,”林玦忽然想起一個迄今沒在這故事裏出現的人物,“聶照的媽媽呢?難道她就放著這樣的事情不管?”
    聶爭臉上的嘲諷之意更濃:“聶照的媽媽,生他的時候難產去了。”
    “……”
    林玦一陣啞然。
    現在用腳趾頭也能想到,聶秋林為什麽能輕易做出把自己的孩子丟棄在外的決定了。
    依然能夠判定那是個人渣沒錯。
    那人渣大約還給自己做了非常理直氣壯的心理建設。
    至於後來的事。
    聶家倒也沒真的忘了這位二少爺,每年都會定期給聶照送錢送東西,也會派人來看望他,隻是這些人裏始終沒有聶秋林和聶千鋒。其實聶照如果願意的話,哪怕是在少林寺這樣條件艱苦的地方,憑他家送來的那些物資,他也完全能把日子過得很滋潤,但可惜他並沒有選擇這條最容易的路。
    一個四歲被家族拋棄的孩子,並且在之後的成長過程中慢慢的完全理解到自己被拋棄的十足單薄搞笑的理由,他會怎麽選擇?
    “他從待在山上的那一年開始,每一天都拚了命的練武,練武之外就是去藏書閣看書,一副恨不得在少年時期就閱盡天下典籍的不要命的架勢。”聶爭道。
    小小的少年當然是選擇證明自己了。
    比百年武術世家聶家武學典籍還要更多的地方是哪裏?當然是少林。
    比百年武術世家擁有的高手還要更多的地方是哪裏?當然還是少林了。
    所以他們師父分析的聶秋林當年選擇留下他的搞笑理由倒也並不完全為了搞笑,至少聶照自己確實把希望寄托在這裏的。
    隻是……隻是他根骨真的不行啊。
    他學武沒有別人快,看書沒有別人領悟得深,他真的就是個很尋常的少年人而已,實在無法跟真的天才去相提並論。
    明明應該無憂無慮的幼年時期,聶家的二少爺聶照卻每一天都過得無比糟心。
    “後來他就死了。”聶爭用淡得不能再淡的語氣道,“那年他十二歲。”
    林玦嚇了一跳。
    雖說從一開始就先聽他說了這一句,但聽了這段故事以後感觸卻又大不一樣,心裏沉甸甸的難受,林玦小心翼翼問:“他是怎麽……”
    “他練功的時候,出了一點意外,沒能救回來。”聶爭輕描淡寫道,“後來師父才告訴我,那其實也不算意外。他那個時候,不但每天練武練得自己遍體鱗傷,心理上也出了很大的問題,隻是那時沒有人懂這個。”
    所以十二歲的聶照是死於……自殺?
    林玦這樣猜測著,心裏一陣陣的難過。
    要說她,其實誰又沒被拋棄過呢。她自己就是還什麽都不知道的時候就被拋棄在福利院門口,很多孤兒的經曆,大約都是要比聶照更慘的,而且嚴格來說他也並沒有真的被拋棄。
    要說這當中的差別,大約是如她這樣的大多數人對於自己被拋棄的真相反正也不知道,自然可以做到不探究,但對於從頭到尾什麽都知道的聶照,這大約是很難過去的坎,再加上他小小年紀還得了很嚴重的心理疾病,依她看來多半是抑鬱症,但是十幾年前在山裏修行的和尚們,哪裏懂什麽抑鬱症呢?
    很多因素加起來導致了最後的結局,而結局裏那個少年是如此可惜。
    黯然了好一會兒,林玦忽然又想起另一件要緊的事:“等等……這個故事跟你有什麽關係呢?你怎麽也姓聶?可別跟我說這是巧合。”
    當然不是巧合,世界上哪來那麽多巧合。
    “我到少林的時候是八歲,跟聶照同歲。我無父無母,沒有名字,那時師父給我取了個名字,我用那個名字用了四年。”聶爭道,“那四年裏,我與聶照同吃同住,一起練武,一起看書,我其實也知道他很不開心,但我以為隻要陪他練武和看書就能令他開心了,我就一直隻做這兩件事,但他還是死了。他死了以後,我就改了自己的名字,決定要繼承他的勤奮好好練武,等到有朝一日,我要替他去把那一口氣爭回來。他死以後聶家的人就沒有再來過了,我也很少去關注他們的消息,所以一直到去年才看到聶千鋒奪得上一屆世武冠軍的消息,那時候我就決定要下山了。他奪冠那年二十二,我今年也二十二,我想,無論在哪方麵我都不應該輸給他,而且必須要在賽場上贏了他,然後當著全世界練武之人的麵,替聶照對他以及對聶家傳遞一句話。”
    林玦屏住了呼吸:“什麽話?”
    良久,聶爭臉上出現一點再淺淡不過的笑意,卻並沒有說話。
    現在他還不打算說。在真正站上世武巔峰舞台打敗聶千鋒以前,這句話他都不打算說。
    他這樣一沉默,林玦很自然的就明白了他的想法。
    她沒有再追問,轉而開始想他的名字。
    聶爭為什麽要改名,又為什麽要在幼年之時就做出那樣沉重的一個決定、並且為此背負了十年呢?
    大約除開為死去的朋友感到難過、懷念的因素,在他的心底還有沒能幫上自己的朋友、以至於讓他孤單死去的內疚吧。
    他改名字叫聶爭。
    爭的是什麽?
    其實他已經說過不止一次了。
    聶爭。聶千鋒。
    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