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44章 要錢開山(5)
字數:5596 加入書籤
“哦?是誰去辦的?”詹眷誠驚愕的看著王金職,“給他們錢了嗎?”
“沒給錢,是皇甫淳帶著保安隊上去了,把幾個工頭叫到席棚裏一頓臭罵,老師,您是沒看見哪,那個皇甫開口閉口的可是與那些工頭的汙穢語言一樣,可是管用,罵了一刻鍾,那些工頭就全都乖乖的回去幹活了。現在,在工地上沒啥事了,可是,這鋪路的沉木和鐵軌……說話可就不夠了啊。”
“是啊,我已經去部裏催款了,再等上幾天吧,如果實在沒有,那就先修路基,那些枕木和鐵軌來了後就可以直接鋪上去,重點還是開山,擋著的那個八達嶺必須要鑿穿,否則,咱們有錢也是無法向西擴大進度。”詹眷誠說道。
“老師,我們不可以派人走小路翻過山,在那邊的平地上先幹起來嗎?”
“小路?就是有大路,你能運多少工具過去?人員過去了,整個管理就要分多段,到時候更難搞,為了搶進度,盲目擴大修建規模的先例可是有的,最後,增大了成本,工程質量也沒有保證,最後還得返工,不劃算啊!再說了,我們現在本身就沒有工程款,還擴大招募民工,你以為人家傻啊?這說話間就到了夏收的時候了,去哪兒找那麽多民工?金職啊,以後辦事說話先動動腦子。”
這個王金職是在香港讀工程專業的,也是詹眷誠老家的熟人子弟,去年底跟過來幹工程的,為人很單純和老實,論年紀比皇甫淳還要大上幾歲,可是論社會閱曆可是相差的太遠了。對此,詹眷誠也是覺得,原來的正途之路未必就是全不好,皇甫淳小小年紀就中舉,進京後又自學新學,現在,已經是自己的左膀右臂。
說皇甫完全不懂得工程嗎?已經不可以那樣說了。他在跟著詹眷誠學英語的時候,到後來就是拿著詹眷誠的西洋工程學書籍當課本的,在那個時候,詹眷誠這些人在翻譯一些專用的術語時也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那時,在大清國裏,還真是沒有一個統一的翻譯標準,所有,有時詹眷誠一急眼就寫上了洋文,弄得下麵的一些小工程師們也是無法向工人解釋,還是皇甫淳過去,用通俗的語言意譯給下麵的人,所以,這工程裏的許多竅門,皇甫淳早就心知肚明了。不過皇甫淳可是正宗的儒家學子,這越界的事情是絕對不幹的,隻要不是死人翻船的事情,他就裝傻充愣,反正他的職位不過是個協理,主要的還是負責工程的安全保衛工作和衙門裏的零星雜碎事宜,說白了,就是衙門裏的不管部長,沒人管的事情就都是他的,有人管的事情他也可以監督,說起來,權力可是不小,可誰也沒見他用過,這就格外讓詹眷誠滿意。沒有皇甫這個類似軍隊裏的副官,詹眷誠怕是要分身乏術了,大量的日常管理就能讓他忙的團團轉。
晚半晌的時候,詹眷誠坐著壓道車到了八達嶺隧道工地,此時,他看到皇甫淳正在各個掌子麵上轉悠,一會與這個說上幾句,一會又繞到另一邊拍拍一個人的肩膀,整個工地似乎一切正常,看著天色將晚,工地上吹起了收工的哨子,許多工人都杠著工具離開了工位,還有人在四處的查看有沒有人。
難道說這鐵路工地上的勞動待遇這麽好?這到點就吹哨收工?太人性化了吧?嘿嘿,還真不是,這是因為每天在傍晚收工的時候,隧道裏要進行爆破,然後到第二天清早來清理,然後再打炮眼,再進行裝填,爆破的事情很危險,肯定不能在人多的時候進行,因此,一般都是安排在晚半晌收工的時候進行。那個時候的爆破還不像現在,可以使用高級的引爆裝置,那個時候就是點炮撚子,太晚了就看不見了,用手電筒?嗬嗬,那個東西才剛剛發明出來,還沒有商品化呢,就是商品化了,怕也是一時半會到不了工地上。沒有手電,用火把成不?隻要不怕火把無意間點著導火索,那盡管去用吧,反正,那個年代點火的時候,周圍的人都得走光,然後,由那些膽大心細的點火工上去,最後飛跑出來,他們的工錢要比其他人的可是高出一倍有餘呢。就是這樣,沒有哪一個工地上不出事故的,炸傷了的是運氣,丟命的也不在少數,不管怎麽小心,爆破工地上出現啞炮的現象也是普遍存在的,就是在今天,也是無法杜絕啞炮現象的,不過現在處理啞炮的方式方法更科學更有安全性。而在那個時候,放炮的時候得仔細的數,得仔細的聽,最後判斷是否全響了,沒響的在啥地方,可以說,爆破工在當時比下煤窯幹活的曠工還危險,就是這,培養一名爆破工也是不容易的。
“師父,他們昨天沒幹活,今天我叫他們把昨天的進度補上了,否則,要扣他們的薪水,中午的時候,我找幾個工頭開了個會,把他們給罵了一頓,現在,這邊問題不大了,隻要管他們吃的,讓他們幹活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看到詹眷誠過來了,皇甫淳趕緊過來陪著,順便把自己今天幹的事情匯報了。
“通達啊,我聽說你把那些鬧事的工頭都給罵了一頓?他們服你罵嗎?”
“服啊,他們又不傻,在家鄉,他們可都是小地主小富戶呢,最不濟的也是一個莊子裏的頭頭,他們出來為了啥?還不是為了討口飯吃?幹活,肯定有飯吃,不幹活就肯定沒有,誰答應他們鬧事可以拿錢的,現在就去拿,隻要拿到了,我認他們的做法有理,拿不到,憑啥跟我在這裏耍橫?我們欠他們的工錢是不假,那好歹也有個字據吧?憑著我們的字據,他們將來就是告官,是不是也有個把柄?拿著咱們的字據,到鎮上的小票號裏去抵押點銀子也不是做不到,憑啥就要信那些八字沒一撇的事情呢?這個理跟他們掰扯清楚,他們就服氣了。”
“哈哈……好!你小子!鬼心眼真多!讓他們拿著我們的欠薪條子去借錢,這可是個好點子,誰去押,誰就自認利息!你這是把我們的麻煩轉移了!”
“沒人去押的,這些民夫隻要有飯吃,他們平時不花錢的,要錢的就是老家鬧荒了,這樣的有,我已經想法子給他們安排了,咱們是以個人名義借的,還是叫我師叔去辦的,他是個老道,不收他們的利錢,一共才借出去百十多塊錢,可見,真正等錢用的人並不多,多的是有人在下麵串聯,這個事情我叫那些工頭去查,查不出來,我就抓他們工頭!”皇甫淳說這話的時候臉上露出了堅毅的表情。
“嗯,你做的很對,我今天也去了部裏,把實情告訴了岑春煊尚書,尚書聽後也是勃然大怒,當即就去度支部了,隻是,能不能要來款子,我心裏還是沒底啊!這工人的事情被你擺平了,可那些鐵軌和枕木的事情就有些麻煩了。”
說到這裏,詹眷誠是一臉的無奈加嚴峻,眼睛盯著西邊的晚霞,此時,不遠處的隧道裏響起了爆炸聲,而在半山那邊的豎井方向,也傳來了爆炸聲。
“師父,要不我去枕木場和漢陽鋼鐵廠轉轉?我不信他們不給我們供貨就能落著好,這交易嘛,隻要是雙方的,一旦要掰,受損的肯定是雙方,我們難受,他們就不難受了嗎?說明厲害,我琢磨著,應該是有回旋餘地的。”皇甫淳說道。
詹眷誠聽罷身子微微一震,“你用什麽理由讓他們跟我們一樣沒錢還幹活?”
“我是這樣想的,”皇甫沉吟了一下後才說道,“我們這個衙門現在是隻花錢不賺錢的差事,就是想從中騰挪都很難,可那漢陽鋼鐵廠和吉林枕木場可都不是孤立和單一的吧?他們要錢發餉發薪水,同時,是不是也得向衙門裏交稅啊?咱們眼下這裏沒有銀子,可咱們這裏能給他們寫借據啊,這借據在咱們這裏不算個啥,可到了一些買賣人手裏,那是啥?我看那些西洋人寫的書裏管這些都叫啥……券,隻要是有價的,那就可以在市麵上流通,咱們是隻管寫借據,別人拿去愛怎麽流通不關咱們的事情,誰叫度支部不給錢呢?這個事情啊,我認為,隻要鬧大了,那度支部就扛不住了,到時候……”
“好了!借據咱們還是得先緩緩寫,可這個方式可以先去知會一下各方,行,你明天立即去漢口,找漢陽鋼鐵廠的李維格總辦談一談,我給你寫一封信,你去了後立即與他商談,他們隻要答應給我們繼續發運鐵軌,你就可以答應給他們寫借條,但是什麽時候寫,如何寫,你等我的電報,注意,我們是要擺開一個架勢,但未必真的就那麽幹,隻有這樣才能讓度支部的那些人投鼠忌器!”
薑到底是老的辣,皇甫不過是從那些西洋書上看了點皮毛,隨口就說了出來,可詹眷誠聽了後卻發現了這是倒逼度支部的一個有效的法子。於是當機立斷,讓皇甫立即趕赴漢陽鋼鐵廠去“商談”,他相信,這樣的商談不會保密,怕是皇甫還沒有回來,消息就已經傳到朝廷裏了。
第二天,皇甫帶上了馮化民和小徐子,三人登上了去漢口的火車,在路上晃悠了一天一夜,第三天到了漢口,下來後,先去找了個旅社住下,午飯後,在龍王廟碼頭,乘坐一個小舢板渡過了漢江,一到對岸就是漢陽鋼鐵廠了,高高的煙囪,濃煙滾滾的,漢江邊上的碼頭停滿了各種貨船,看上去還滿是那麽回事呢。
到了漢陽鋼鐵廠的衙門,皇甫讓小徐子遞上名帖,要求拜見總辦李維格大人。
此時的漢陽鋼鐵廠也是官辦的,嚴格說是在張之洞擔任湖廣總督時候辦的洋務,張之洞進京後,這邊也是出現了一些混亂,就像郵傳部一樣,頻繁換將。
清末時期,人們習慣稱呼坐落在武昌的總督為湖廣總督,實際上的正確稱呼是湖北湖南總督,或者簡稱兩湖總督,可許多人還是依照明朝的慣例稱呼為湖廣總督,因為,在明代,兩湖統稱為湖廣省,而不是兩個省。其實,在明代,嶺南那邊就已經被剝離出去,形成了兩廣總督。當時,在清廷裏,全國範圍內這樣的總督官職也隻有九位,他們分別是:直隸總督、兩江總督、四川總督、閩浙總督、雲貴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東三省總督和陝甘總督。
官辦的企業自然是有官嘍,有官也就要有衙門,這也是通例。在古琴台邊上,一座修建不錯的衙門矗立在那裏,雖然是官督商辦,可商不過是拿錢賺錢,官督卻是真的,誰敢不聽派來的總辦大人的?那好歹也是個捐貢官啊。
按理說,李維格對皇甫淳這樣的小屁孩是不會輕易見的,可是,皇甫淳遞上去的帖子可是正兒八本的“郵傳部下京張鐵路衙門協理正六品皇甫淳”的名帖,這不是開玩笑的,你漢陽鐵廠再牛氣,那是官督商辦,而鐵路衙門那可是絕對的官辦,衙門裏的官員都是正途出身的,而且是漢陽鐵廠最大的主顧,人家親自上門拜訪,不管是來還錢還是來賒賬,這都馬虎不得。於是,李維格放下手頭工作,親自出門前來迎接,可這一看,太年輕了吧?搞什麽鬼?
“拜見李大人,卑職京張鐵路衙門協理皇甫淳。”皇甫淳說著話雙手舉起抱拳,“冒昧前來打擾,著實不勝惶恐,但要事在身,不得不為,還請見諒。”
李維格開始還有些不快,可一聽皇甫淳的話語,加上那種氣度,頓時就換了笑臉,他可是知道,這科舉上,年輕後生中舉中進士的可不在少數,前任總督張之洞十六歲就中舉了,十七歲就隨父參讚軍務了,跟這些正途官比起來,他這個捐貢官就啥都不是了,別看盛宣懷盛大人現如今也是官居二品了,可畢竟不是正途出身,又無軍功傍身,再怎麽火,終歸是做不了封疆大吏的。
“不敢不敢,請,裏麵看茶。”李維格客氣的伸出了左手做了個請的姿勢。
“這裏的天氣可是比京城裏高了許多,似乎已經快到夏天了。”皇甫淳坐下說道,“這次前來,卑職奉詹總辦之命,要與李大人協商一下供應鐵軌事宜,來的唐突,可卻也是無奈,畢竟工程不等人啊!朝廷的期限也不敢延誤,請海涵!”
“敢問皇甫大人曾在其它衙門裏公幹否?”李維格沒說別的,卻反問起來。
“不曾在其它衙門裏公幹,中舉之後蹉跎了一年,朝廷取消了科舉後就被詹大人招到麾下,算來,在鐵路衙門也幹了快二年了。”皇甫不卑不亢的說道。
“哦,你們的款子還沒有著落嗎?如果長此以往,很難維持啊!”李維格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