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49章 款到人走(4)

字數:5457   加入書籤

A+A-


    有了銀子,詹眷誠第一時間把拖欠的工錢都補發了,為了感謝工地上下與他同甘共苦,還特別給每個民夫多發了五角錢,這可是不得了的啊。現在,整個工地上再次進入了平穩的施工期,季節也正好,不冷不熱的,鐵路已經鋪到了隧道附近,這就極大的方便了民夫上下班了,都說,詹總辦是愛民如子的好官。

    “通達兄弟,我不能不服你啊!要不是你的提點,我這次可能就要崴泥了!”

    晚上,收工以後,關寶珊和皇甫淳等保安隊員坐在壓道車上,幾個年輕力壯的小夥子在後邊一上一下的壓著杠杆,壓道車是人力的,跑起來後速度也不慢。

    “關大哥可千萬別這樣說,你原來跟誰混我不知道,可眼下,咱們可都是要靠著詹大人吃飯,咱們都是幹的是輔助的差事,工程上咱們幫不了總辦啥大忙,不添亂就行了。”皇甫笑笑後說道,“不過,關大哥以後要留心了,現如今跟以前不一樣了,那些傳話的人往往幹得都是生孩子沒屁眼的事情,得自己心裏有杆秤,千萬別跟著瞎起哄,出了事情,誰會在乎你這小蘿卜頭子?”

    關寶珊這次的確是見識了皇甫的厲害。以前,他不過是跟著混,沒人在意,可現如今,他是保安隊長,手下可是有三百個弟兄,這是一股很厲害的力量。自己要是不忠於詹總辦,估計那些弟兄也不會跟著自己,至少,這次他就沒有說動馮化民和鄔絲茅這些骨幹。不過他也慶幸自己沒有說動,按照他的腦子,隻要那些隊員跟著他幹,他壓根就不會去提前告訴皇甫淳,帶著人直接鬧事就是了。可這次,鄔絲茅和馮化民都不同意,他們不好明著阻止關寶珊的事情,不過他們建議關寶珊先跟協理皇甫大人商量商量,聽聽協理大人的意見,這才有了皇甫警告關寶珊的事情,現在回想起來,關寶珊還是有些後怕的。

    “是啊,聽說這次,為了咱們的銀子,岑大人都被罷官了,他才當了幾天的京官啊?為了咱們的款子,還真是得罪了一些人。”關寶珊咬著狗尾草根說道。

    “那不是罷官,是外放兩廣總督,岑大人本身就是廣西人,回去做官正合適。”皇甫淳糾正關寶珊的話,“岑大人庚子年可是有勤王之功,在下麵做官也是殺伐果斷,整飭官場,可不是那麽容易就給罷官的。上麵的事情不關我們的事,咱們哪,把自己的差事辦好就成,這說話間可就要越過八達嶺了,我可是聽說了,這裏的官宦祖墳可是不少,關大哥,多留點心,千萬別整出幺蛾子來。”

    “是啊,就我們正白旗的就有不少人在這裏圈了祖墳,你這麽一說啊,我還真是得留心了。”關寶珊頓時嚴肅起來,“該不會也衝撞了姆們家的祖墳吧?”

    “切!你現在才想起來啊?真是服你了,你們家的祖墳在哪兒都不知道,還在這裏瞎操心。”皇甫淳用譏諷的眼神看著關寶珊,“你們家的祖墳在高碑店呢!”

    皇甫這個話的確是把關寶珊給臊了個大紅臉,可這也沒法子啊。關寶珊的媽媽不是滿人,就是一個通房大丫頭,連妾侍都算不上,按照榮家的規矩,關寶珊是進不了祖墳的,除非他自己拚出了個出身,到時候可能會被召回族譜,否則,連進族譜的資格都沒有。這也是榮祿在那一陣荒唐,弄了丫頭不給人家抬旗,不抬旗,就進不了滿族的族譜,也成不了瓜爾佳氏的子孫,所以,他改姓關。

    按說,關寶珊年紀不小了,這麽多年裏,榮祿為什麽不給他辦抬旗呢?這就是清廷上層的內鬥造成了。按照清廷祖製,滿漢不通婚,可是從康熙開始其實就有漢人血統了,這是咋回事呢?這要從滿族裏的一個“佟佳氏”的起源說起了。

    其實,佟佳氏這個姓氏在滿族裏算是一個大姓,根據史書記載,這是以地名為姓氏,原本是漢人,是很早一批跟著努爾哈赤的人,到了黃台極的時候,正式納為正藍旗漢軍,到了康熙登基後,又被抬入鑲黃旗“漢軍”。康熙的母親就是佟佳氏裏著名的將領佟圖賴的女兒,實際上康熙的血統裏有一半就是漢人的。可是在滿族人入關後下了一個規矩,那就是滿漢不通婚,咋辦,抬旗,佟圖賴先被抬入正藍旗,後有被抬入鑲黃旗,這兩次抬旗都還要注明“漢軍”,等到女兒成了順治的嬪妃後,幹脆,再次抬旗進入鑲黃旗滿洲,終於拿掉了“漢軍”的稱謂。

    康熙也學著父親,娶了佟家的女兒做嬪妃,不過這個嬪妃隻有女兒沒有兒子,在康熙二十八年的時候就薨了,臨死前,康熙冊封為皇後,而她的弟弟就是那個在九子爭嫡中起到重大作用的隆科多。為什麽電視劇裏那些皇子都稱隆科多為舅舅呢?就是因為隆科多姐姐臨死之前被冊封為皇後了,這就是名分,任何皇子見了隆科多都要尊稱一聲舅舅。

    佟圖賴、佟國維父子是正經的漢人,佟圖賴是順治的老丈人,佟國維是康熙的親丈人,但是到了隆科多這裏就不純淨了,因為佟國維的老婆是赫舍裏氏,這又是與康熙的第一個皇後是一個族群的。佟家其實就是一個漢族滿化的特例。當然,佟家被抬旗後,娶的也是滿族女子,這血緣就很複雜了。不過康熙的母親肯定是百分百的漢族女子,因為,抬旗是佟圖賴嫁女之後的事情,在這之前,隻要有“漢軍”兩字,想要娶滿族女子不可能。細算起來,康熙體內漢族的血統要多過其他民族的血緣,因為他的祖母是蒙古族,就是那個後來諡封為“孝莊”的女子,那是與姐姐和姑姑一起嫁給皇太極的,說起來,這滿族韃子一開始的時候還真是亂的可以,談不上禮義廉恥和倫理綱常,進關後才有了規矩。

    說起來,這滿族人一開始就是小心眼,他們不限製與蒙族和其他民族的婚姻,唯獨限製滿漢通婚,說到根上就是漢人太多,他們怕被同化,可曆史就是這樣跟他們開了一個大玩笑,乾隆的兒子裏就沒幾個會滿語了,到了光緒年間,別說皇室成員了,就是在宮裏做學問的滿族文人能流利的說上幾句滿語的也沒幾個了,實際上已經被漢民族給同化了。

    即便是如此,未經批準,沒有抬旗,任何滿人娶了漢族女子,那都是大不敬的罪過,都是要被嚴厲懲處的。其實,到了乾隆中後期,滿人討漢人或者嫁漢人的事情已經比比皆是,都是用抬旗這種荒誕的手法去遮掩,尤其是滿族的普通戈士哈,根本就無法限製。隻有在上層,還嚴格的秉承著“祖製”,而關寶珊出生的時候,正是榮祿在朝廷裏謀差事的裉節上,他哪裏敢把這個把柄送到政敵那裏去?於是,關寶珊從小就是被當成野孩子養大的。榮祿還算是記掛他,臨走的時候交代嫡出的兒子,要善待這個小弟弟,這才有關寶珊很早就娶妻自立門戶的事情,才能在兵部掛了閑差拿點俸祿。如果不是碰上了皇甫淳,如果不是留在了鐵路衙門擔任保安隊長,他在原來的兵部改革中肯定是會被編遣的。

    這一年是光緒三十三年,西曆1907年,在這一年裏,清廷又迎來了一次宮廷閣員的大洗牌,同樣,在下麵,由同盟會、興中會、光複會等民間組織發起的起義也此起彼伏,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徐錫麟、秋瑾都是在這一年被清廷殺害的。

    同樣是這一年,也是慈禧老太太身體每況愈下的一年,為了她的那點小心思,她在這一年裏狠命的提拔光緒皇帝的弟弟載灃,這個比載湉小了一圈的載灃,此時不過隻有24歲,一個沒有經過任何科考和學習西學的後生仔,居然被慈禧看中了,其實,說起來道理很簡單,還是她妹妹家的孩子。說起來,慈禧的妹妹成為奕譞的福晉後,也生了不少孩子,計算下來,有四個兒子和一個女兒,老大載瀚不到二歲就死了,而光緒帝其實是老二,接下來的二哥兒子和一個女兒沒有一個活到成年的。後來慈禧把秀女送給奕譞當側福晉,還有一個漢軍旗裏的劉姓女子當了側福晉,這個女人就是宣統的老媽劉佳氏,當然最後也抬旗進入了鑲白旗,這個女人生了三個兒子和一個女兒,也許是雜交優勢,她的孩子都活的好好的,三個兒子就是載灃、載洵和載濤,滿人後來說,大清朝滅亡與這三個人胡來不無關係。不過,載灃比他兒子溥儀有骨氣,堅決不去滿洲國,清廷覆滅後,他不參與任何政治活動,也不搞複辟,一直在北平當寓公,直到解放後因病去世。

    正是因為朝廷裏鬥來鬥去,各方大員都在為自己撈地盤,撈利益,倒使詹眷誠他們的工程處於暴風眼的中心,拿到了撥款後,一門心思的修鐵路,三個月不到,這八達嶺隧道就打穿了,在當時等於是又創造了一個奇跡。

    接下來,幾個小型的隧道也都迎刃而解,京張鐵路終於穿過了軍都山脈,進入了懷來盆地,在這裏,修路的難度可是比在軍都山那邊容易多了,除了要在那個南沙河上修築一座大橋外,其他的都還算簡單,詹眷誠此時也顧不了那麽多了,成天督促各個地段的工程進度,他清楚,工程越是提前,修路花的錢就越少,如果這次修路超支了,那些在後麵盯著的人都不會放過他的。

    順著鐵路沿線,還要修建電話線,在那個時候,電話線的作用可不是打電話,而是發電報。可這個方麵的事情卻是郵傳部裏的另一個部門管理的,詹眷誠修可以,用就得請示部裏的電政司,否則就是僭越了。

    現如今的郵傳部可是亂的可以,岑春煊被趕走了,左侍郎朱寶奎被革職了,現在隻剩下了一個右侍郎陳璧,最後到底誰來擔任尚書?似乎也沒個準譜了。

    “通達啊,你明天是不是去一趟部裏,這順著鐵路修的電報線的事情,還是得請部裏把相關的人員派下來啊,我們可以幫他們挖坑,幫他們把電線杆子插上,可最後的布線,在各個車站裏安裝收發報機等事情,還是得他們來人啊。”詹眷誠這天把皇甫淳給找了過來,他發現,皇甫淳出去辦這樣的事情比自己厲害,“現在,我們在八達嶺那裏的車站已經修好了,如果把電報線裝到那裏,工程進入懷來後,我們就可以快速的與京城那邊取得聯係,甚至可以和漢陽鐵廠、吉林枕木場等進行直線電報聯係了,這對我們今後的工程可是獲益良多啊。”

    “是,師父,我去一趟沒有問題,可您得告訴我,這個事情卡在哪兒了?為什麽咱們鐵路修的好好的,自己部裏的事情都辦不利索呢?”皇甫淳問道。

    “唉!其實啊,還是上麵的內鬥鬧的。”詹眷誠歎了口氣後接著說道,“我也是最近才聽說的,那個朱寶奎在來郵傳部之前就是上海電報局的總管,他為了謀得郵傳部的位置,那可是花了60萬兩白銀,找慶親王的兒子載振疏通的,他在郵傳部擔任左侍郎的時候,該管的就是電政司,那裏的人都是他從上海電報局帶過來的人。現在,他被革職了,這錢花得就太冤枉了,他一走,那些帶過來的人估計也都呆不住了,所以,部裏的那個電政司估計現在也是亂作一團啊!”

    “哦,那就是說沒人幹活了?那要鋪設的電線有沒有呢?如果有,咱們拉回來自己幹行不行?”皇甫淳想了想後才說到,“我在學新學的時候也看了一些這個方麵的書,這架電線似乎也沒啥難度啊?要不,我去天津找幾個技工,再從保安隊裏調上一個小隊,邊幹邊學唄,那種技術咱們自己掌握了,將來不就方便了?”

    嗯?詹眷誠瞪大眼睛看著皇甫淳,“你小子的花花點子就是多!行!隻要你到部裏把這個事情談下來了,部裏答應把電報線給我們,我們自己幹是一點問題沒有。那些電報機啥的也要談下來,否則有線沒機器也是白搭!”

    得了詹眷誠的首肯,皇甫淳就帶上小徐子又進京了。

    皇甫淳這次進京可是沒少帶東西,小徐子背著一個帆布包,裏麵全是修路時挖出來的各種玩意兒,趁著天還沒有黑,他們道了翠竹齋。

    “哈哈,皇甫小哥可是有日子沒來了,這次給我送點啥寶貝?”掌櫃的張墨軒向皇甫淳打著招呼,“可是說好了啊,現在都是用大洋計價,你可要心裏清楚。”

    “好說好說。”皇甫淳抱拳作揖,然後小聲說道,“這次有一套雜耍俑,延續西漢的規製,一組七人,我看像是唐代的,怎麽樣?算不算是寶貝?”(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