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51章 款到人走(6)
字數:5652 加入書籤
皇甫淳到了郵傳部,一般的書辦、雜吏都還是臉熟的。自打京張鐵路開修以來,作為協理的皇甫淳可是沒少跑部裏,不管怎麽說,都還是有些雜務要往來的。
“今兒侍郎大人的心情可好否?”皇甫淳小心的問著一個書辦,手裏一張二塊大洋的銀票就塞了過去。這都是潛規則,沒有這個,問不到實話的。
“應該還成吧?”那書辦用賊溜溜的眼睛四處望了望,順手把那張銀票塞進了袖子裏,然後又跟皇甫淳咬起了耳朵,“我跟你說啊,到部裏辦事警醒點,這兩天侍郎大人正在抓部務……就是抓大家有沒有踏實辦差,你問會不會陳大人上位?這個難說啊,最近啊,我可是聽說了,說咱們這個郵傳部現在是個燙手山芋,不好弄,你看,自打成立了郵傳部,連續三個尚書,死的死,撤的撤,都沒有幹過仨月的,侍郎也是一樣,已經換了二茬了。東直門那邊的大仙張鐵嘴說了,說咱們這個部的名稱不好,方人,誰坐那個位置誰倒黴……”
那個書辦可真夠饒舌的,不過皇甫還是很耐心的聽他嘮叨,最後,那人對皇甫眨巴眨巴眼睛,用袖子抹抹嘴巴,人家一溜煙的走了。似乎覺得“倒”給皇甫的那些消息已經夠對得起那張銀票了。他之所以那麽嘮叨,就是打算從皇甫那裏再多弄點,要是皇甫再給他一張銀票,那書辦就能說出更多實在的東西了。
皇甫當然知道這個規矩,可他不想再給了,作為下麵的鐵路衙門,沒有可能到郵傳部裏大把撒錢的,那會引起很多誤會,再說了,他已經聽出了自己想要知道的信息了,那就是右侍郎陳璧很有可能會被扶正,即便是不扶正,怕也是要臨時代管一段時間,既然如此,那就直接遞牌子求見好了,他要想上位,政績是第一位的,好啊,咱給他送點唄。說起來,那些從下江過來的人也真是的,走了張屠戶,難道真的要吃帶毛的豬嗎?就那點技術,明白人拿眼睛瞅瞅就會了,何況這附近還有天津衛呢,那裏可是不缺少懂得這個的人,實在不行,花倆銀子,直接就雇傭洋人了,最不濟的也能雇一個東瀛人吧?
其實啊,在1907年這個時候,整個世界都是在變幻中,海洋的大流通讓大清國已經沒有那麽落後了,而占世界三分之一人口的優勢,本身就是一個大市場和大的經濟發動機。國家經濟增長靠的是什麽?是物產,是每年老天給的糧食和礦產資源,而到了20世紀後,經過20多年的洋務遠東,從上到下的人都知道了西學的厲害,都知道了世界是個什麽樣,可以說,此時的大清國的經濟增長是很厲害的。而在西方,資本主義發展到了一定的階段,周期性的經濟危機在各國發生,就是在這一年,美國就爆發了一次被後世稱為“大恐慌”的經濟危機,也就是這次經濟危機促成了美聯儲的建立,直到今天。
任何一次經濟危機帶給底層老百姓的就是失業、破產和流離失所。就是在這一年,大批的美國人跑到了中國進行冒險,皇甫淳到天津去找一個懂得技術的洋人來幹活的想法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基於他對國內形勢的分析判斷。
按照規矩,皇甫淳向分管的書辦遞了牌子,等待陳侍郎的召見,讓他沒有想到的是,這個陳璧還真是雷厲風行,不一會就有一個筆帖士就過來叫他進去,說是侍郎大人給他一刻鍾的時間稟報,皇甫淳連忙站起來,邁著小碎步跟在後麵。
“你們那裏的工程進度不錯,我看了詹總辦的折子了,你今天來要跟我說什麽?能辦的我這裏不會阻攔,不能辦的,你就把不能辦的理由帶給詹總辦。”
陳璧的年紀其實已經快六十了,看上去也很蒼老,說著一口福建官話,不過看上去還是挺精神的。顯然,他希望下屬能夠單刀直入的向他稟報要辦的事情。
“陳大人,事情是這樣的,我們修鐵路的時候,沿線同時也要修建一條電報線,現在,我們已經打通了八達嶺隧道,說話就要進入沙城了,現在,電線杆子我們都已經埋設好了,可這安裝電報線的工程卻是沒有跟上,原本,這是不理電政司的工程,可現在……”皇甫淳簡明扼要的說了一會,還從袖子裏拿出了報告的折子,“具體的情況都在這裏,這次詹大人派我來,就是請示部裏給個章程。”
陳璧本來還很爽氣的準備三言兩語就把眼前這個年輕人給打發掉,他今天還要去給幾個主事和郎中訓話呢,可沒想到,皇甫淳報來的事情恰恰是他該辦卻辦不了的事情,坐在那裏想了好一會也是沒有辦法解決,對皇甫淳交上來的折子都沒有打開看看。皇甫淳覺得這個陳侍郎似乎也太托大了。
“唉!這個事情是前任被革職後遺留下來的問題,本來,按照最早的謀劃,那些電線都已經進了郵傳部的倉庫了,可,可朱寶奎革職後,電政司的人幾乎都跑光了,沒跑的也是抄抄寫寫的筆帖士,壓根就上不了場啊。”無奈的陳璧說了實話,“你回去告訴詹總辦,給我兩個月的時間,到時候我一定派人過去施工。”
“陳大人,我們詹總辦想了一個辦法,隻要部裏把電線和施工的經費給我們,我們可以自己幹,到最後,請部裏找洋人專家前去驗收即可,這樣,不僅節省了部裏的人員和段時間的難處,同時,也可以使修路和架線的工程齊頭並進,到時候直接拉一條線與部裏的電政司連接,您就可以坐在衙門裏直接跟我們大人發電報了,那樣,咱們的消息傳的可就快多了,郵傳部嘛,這是強項啊。”皇甫淳說著還用手指小心翼翼的指了指放在陳璧案頭上的折子。
“你們自己幹?能行嗎?”陳璧的眼珠子瞪向皇甫淳,“那些東西可都需要專業的技工去做的,你們有那樣的技工嗎?不要到時候搞的四不像,誰來負責?”
“當然是我們負責了,這樣的事情如何可以隨意的推搪和遮掩?”皇甫淳像個傻乎乎的直筒子那樣隨口就答道,“其實,安裝那些電報線並沒有多難,比起我們修鐵路來說差遠了。關鍵是最後裝那些洋人的電報機,這個也好辦,去天津找幾個懂行的洋人過來教上幾天就行了,我們詹總辦說了,今後我們衙門裏也要培訓懂得這個技術的人員,將來,鐵路修到哪裏,我們就把電報線架設到哪裏。這樣,就省略了很多程序,要便於管理,同時還加強了對修路隊伍的監視,一舉多得啊。陳大人,這樣的好事,您不覺得該向您稟報嗎?”
看著眼前的這個“愣頭青”,陳璧還真是有一股欣喜的感覺,對他來說,這等於是送給他政績嘛,幹壞了,人家自己負責,幹好了,能少了他這個臨時主管的功勞嗎?想到這裏,他打開了皇甫淳送過來的折子,看著看著就開心了,那折子下麵可是親筆簽著詹眷誠的大名,這就等於是把真憑實據送到陳璧手裏了。
說起來,這詹眷誠也是正二品大員,與陳璧是同一品階,雖然是上下級,可雙方之間還是都要給麵子的。現在,詹眷誠給自己送政績來了,自然不好撥這個麵子啊。想明白了這一層,陳璧提筆寫了一個字條,然後遞給了皇甫淳。
“我姑且信你們一次,你拿著這個字條,去電政司先把電報線提出來,怎麽弄到工地上去,你們自己想辦法,工程款我會盡快的撥給你們,這個事情咱們就這樣說好了,等到工程幹完了,我是會找人去驗收的。”陳璧一本正經的說道。
“多謝陳大人的關照和支持!卑職一定不負大人的厚望,為了給您長臉,為了部裏的項目,卑職一定好好辦差,鐵路衙門一定會鞍前馬後為您馬首是瞻,把大人的交代落實下去!”說著話,皇甫淳給陳璧行禮,然後恭敬的接過了字條。
當天下午,皇甫淳就雇了幾輛大車,從郵傳部倉庫裏把電報線全部提了出來,然後送到了豐台站,裝上了去南口鎮的工程車上,這個事情也就辦成了一大半了。
在豐台,皇甫淳給師父詹眷誠發去了一份電報,然後,自己帶著小徐子連夜乘火車去了天津,在那裏,他要去聘請幾個懂得安裝電報線的技工。
那邊,皇甫淳去了天津,這邊,電報線也送到了鐵路衙門的倉庫裏。詹眷誠對皇甫淳辦事的能力著實驚歎,不過去京城才兩天,這事就辦成了。可是,折騰的事情還是會不斷的湧現,這不,關寶珊這天帶著幾個人找上衙門來了。
“我跟你們說啊!你們在龍鳳嶺的路不能修啊!那裏是我們先人的祖陵,誰動我們跟誰急!別拿我們這些紅帶子不當數,急眼了,咱們去太後哪兒說去!姥姥!”一個腰間紮著一條紅帶子的四十多歲的漢子,不依不饒的叫道。
說這京城裏黃帶子難惹,這是誰都知道的,可這紅帶子也難惹嗎?難,幾乎是一樣的難惹。什麽是紅帶子呢?當年,努爾哈赤起事,最後建立了後金政權,從他父親塔克世那一輩算起,努爾哈赤和弟弟舒爾哈齊的後代都算是宗室,這宗室的後代就都是腰紮黃色腰帶,俗稱黃帶子。可是努爾哈赤也有伯伯和叔叔啊,他們的後裔也是正黃旗的,同時也跟著後來的黃台極、多爾袞殺進關內,也有不少是立過功勳的,可這些人卻不進宗室了,根據他們後來占據的地方重新命名姓氏了,但是,姓氏後麵都要加一個“覺羅”,覺羅在滿語裏的意思是“遠方”“遠房”“遠親”的意思。而這些覺羅腰間紮的是紅帶子。
“詹大人,這是前任直隸省的趙道台,說起來也是皇室宗親,他家的事情可是不好惹啊。”關寶珊小聲的對詹眷誠說道,“他的一個姑姑曾經是宮裏的‘答應’,還被鹹豐爺臨幸過,所以,家裏在京城關係眾多。”
詹眷誠被這個姓趙的卸任道台給弄的有些糊塗了,怎麽這姓趙的還是個紅帶子呢?這有些對不上茬口啊?不是說這紅帶子都是滿人嗎?怎麽弄個姓趙的來?
這也怪不了詹眷誠,如果皇甫在,就能給他解釋清楚了,可現在皇甫去了天津,這個話就沒有人能給解釋了。無奈,詹眷誠拿出了路線設計圖,仔細的觀看,他記得自己在設計的時候,特別注意繞開了幾個地方的祖墳啊,怎麽會出現今天人家打上門來的事情呢?看了一會,他沒有發現問題。
“鐵路在龍鳳嶺一帶沒有經過誰家的祖墳啊?是不是搞錯了?”詹眷誠說。
“你是沒經過姆們家的祖墳,可你從旁邊走過,那不吵人啊?告訴你,那可是我們滿人的龍脈一隅,哪怕是你驚動的是個小腳趾頭也不行!那裏,絕對不允許你們修,你們,趕緊的停工,改地方,愛去哪兒整去哪兒,就是不能從我們祖墳邊上過,你這裏要是好說,咱們就算是私了,你這裏要是不好說,那你就等著被參吧!實話告訴你,姆們在京城可是有四梁八柱的,不怕你!”
趙道台看起來是個很不好說話的人,樣子凶狠,得理不饒人。
詹眷誠麵對這些滿人也是沒法子,他知道,硬頂是不會有好結果的,於是,他對關寶珊說,“先叫民夫停工吧,大家忙活了好一陣子了,這說話就到端午了,大家就算是過節放假吧!”然後又轉頭對那個趙道台說道,“趙大人,具體的情況我還不是很清楚,這圖上也看不太明白,你容我兩天,回頭我給你一個準信。”
“哼!別以為我姓趙你就把姆們當漢人,實話告訴你,姆們是正宗的旗人,正黃旗滿洲!到京城裏去打聽打聽,我們為什麽姓趙!”趙道台說完,轉身走了。
詹眷誠還真是被僵在那裏了,他不諳這京城裏黃帶子紅帶子的規矩啊,而那個關寶珊顯然對趙道台也是害怕,並且可能還有所瓜連,陪著趙道台出去了。
詹眷誠鬱悶的一屁股坐在太師椅上,心裏琢磨,處理這些事情沒有皇甫淳還真是不行,想到這裏,他寫了個電報稿,叫來筆帖士,讓他到火車站去發報。
皇甫在天津正在拜訪張仁遜,自打皇甫從他這裏開了個頭,又送了十支漢陽造給了吳子玉拿回去交差,張仁遜這買賣算是打開了局麵,所以,張仁遜對年輕的皇甫淳可是禮敬有加,得知皇甫是來找個“電工”的,哈哈大笑。
“那都不算個事,不就是個電工嗎?還啥子工程師啊,那電報機安裝也簡單的很,回頭我就給你辦了,倒是這電報員你要提前去找人訓練,那是不能玩虛的。”(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