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64章 迷茫(3)
字數:3993 加入書籤
老道的話,讓皇甫淳陷入了深。不能不說,老道的目光很毒,一眼就看穿了當今朝廷裏的弊端,看透了繁華景象下的危機。
要說,現如今的大清國還真是繁華的緊。自打庚子事變後,從上到下都認識到了新學的重要,認識到了洋務的重要,也就是從庚子年以後,大清國整個沿海都轟轟烈烈的展開了洋務,許多近代工業如雨後春筍般的在大清國發展起來。
甲午戰爭賠款,庚子事變賠款,在巨大的生產力下根本不值一提,甲午賠款四年後就全部付清,而庚子賠款,大清國幹脆通過英資洋行融資,把海關抵押出去,相當於一個子不拿,讓洋人慢慢的在海關上去盤剝吧。
美國獲得賠款後發現錢對他們來說沒用,他們要的是市場,是傾銷的對象。
當年,美孚公司為了在華推銷他們的煤油,首先送煤油燈,這還作為一個成功的營銷方式在許多課程裏提到,直到今天,一些營銷課程裏還拿這個做範例。
其實,美孚在1906年用那個法子搞銷售,獲得的也是些許小利而已,煤油燈,整個上海人都用,一天能用多少?那個時候,整個上海的人口不足140萬,其中主要街道和繁華地區已經開始使用電燈,送出去了多少煤油燈已經無法考證,可就是如此費勁巴力的,美孚公司在華的煤油銷售才達到了一年200萬桶的規模。注意,是桶,不是噸,折合成噸隻有25萬噸左右。
這樣的銷量是無法滿足美孚這個公司的,隨即,汽車開始進入大清國,燒油的機帆船也開始進入內河航運,那些才是耗油大戶。
這裏要說明一下,原油交易裏的“桶”的單位與我們現實生活中用的汽油桶不是一個東西。最早使用桶來交易的是美國人,而他們使用的是裝啤酒的木桶,容積是42加侖,大約為159升。而我們平時使用的汽油桶是二戰期間德國人發明的,其容積要比交易的桶大,標準容積是200升。
“師叔,我覺得改朝換代的時間也差不多了。從漢朝開始,國祚的維持都是在二三百年這個時間裏,按照這個推算,大清朝已經到了末路了。”
師叔和師侄倆在家裏說話也是百無禁忌,不單單是在這裏,在天橋那邊的時候也是如此,兩人都有武功,都能聽風辯音,根本不怕隔牆有耳。
“你說的不對吧?我記得漢朝的國祚好像有四百多年啊。”淩霄子說道。
“師叔,你考我呢!”皇甫笑了,“那不是還分東漢西漢嘛!劉秀說是宗室,可在起事前也就是一布衣,不過是假號令諸侯罷了。要說國祚時間長的,秦始皇以後就沒有了,連個三百年的都沒有。知道這是為什麽嗎?”
也是皇甫淳這些年看的雜書多了,同時,也是看了一些仁人誌士的新觀點,他的腦袋裏還多少是想了曆史上的這些輪回。
“你說說看,是個啥原因啊?”淩霄子的眼睛裏射出了精光,似乎想看看自己這個師侄到底學了啥。
“滿清以前,改朝換代的根本原因就是土地問題,自打陳勝吳廣喊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後,這就打開了人們的思想禁錮,誰都想拚一下,拚下來的結果是什麽呢?就是個人的榮華富貴,一開始,人少,土地重新平權,國家欣欣向榮。可是很快就會出現問題,子孫多了,要圈地,要兼並,當土地都集中到少數權貴手上後,百姓民不聊生,肯定會造反,哪個朝代不是百姓造反弄翻的?”
“嗯,你的這個說法有點意思,可當下的土地兼並並不嚴重啊?”
“滿清從一開始就注意到了這個問題,早在康熙朝就杜絕了滿八旗的肆意圈地,為了這個,康熙帝拿下了鼇拜。到了雍正帝又實施官紳一體納糧,取消了人頭稅,從根上杜絕了土地過度的集中和兼並,可以說,滿清在土地問題上很謹慎,因為他們知道,這個花花江山是失去土地的農民送給他們的。”
“沒錯,要不是明末有太多失去土地的農民造反,李自成幹不成事情。”
“沒有李自成的胡球來,滿清韃子也進不了關,偌大個漢族卻被小小的滿人統治了二百六十多年,這裏麵就沒啥道道?”皇甫淳是語氣裏都是譏諷。
“那你說說這裏麵有啥道道?”淩霄子對這個方麵還真是沒多想。
“一開始,滿人是虛心的向漢人學習,起碼在明麵上還是搞了滿漢平等的,吸納了大量漢文人入朝為官,還搞了鴻儒科,想想看,不是這樣,漢人能服嗎?”
“還真是這樣,清廷進關的主要謀劃者範文程還是範仲淹的後代呢。”
“是啊,到後來,真正幫多爾袞打下江山的是綠營兵,而不是滿八旗。到了康熙,平三番的主力仍然是周培公率領的漢八旗,拿下台灣也是姚啟聖這個漢人籌劃,施琅這個漢人攻台。可即便是這樣,從一開始,滿人就防著漢人,生怕漢人奪走他們的江山,這個策略是滿清無法繼續的根本原因。”
淩霄子一時半會想不明白,他困惑的看著皇甫,此時,月亮正好升了起來,秋高氣爽的,倆人在月光下喝茶論道,還真是別有一番情趣。
“換成其他人怕也是要這樣防著吧?我記得蒙元時期也是這樣。”淩霄子說。
“蒙元是完全抵製漢文明,結果,不足百年就完蛋了。而滿人是接納漢文明卻不接納漢人,其實,他們搞的所謂滿漢分家也就是個幌子,一個抬旗就把這個界限給弄的幾乎沒有了。康熙的母親就是純純的漢人,雖然改了滿姓,抬了旗,可在血緣上有意義嗎?”
“嗬嗬,你小子,這都是從哪裏看來的?”
“這可不是我自己胡吹,是朝廷裏史書上記載的。”
“你說的對,現在的滿漢之分已經沒有種族上的差別,有的是特權的差別,看看京城裏的那些旗人,哎呀,真是不知道他們最後能成個啥樣。”
“就是這樣,旗人還放不下架子,還要霸著位置,袁大帥幫他們把兵練好了,這就招來了猜忌,現在,袁大帥在軍隊裏已經無官無職了,可是那些旗人也不想想,經他手練出來的新軍,能是那麽容易就變成旗人的?”
“我明白你說的意思了,朝廷越是防著漢人,就越是離亡國近了。可是我現在還看不出來產生民亂的征兆啊?”淩霄子說著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
“西學、新學,讓漢人放開了眼睛看世界,以前,農民造反,豪紳得利,貧苦人家出身的皇帝隻有一個朱元璋。曆史上的黃巢、劉福通、李自成等等,都是替人家幹了,還有四十年前的洪秀全,他們為什麽會失敗?就是因為沒有一個完整的策略,沒有完整的謀事方略。”
“你總結的很對啊,這些史書我也看過,可我沒你想的這樣透徹。”
“現如今的革命黨就不同了,他們首先不是普通的農民,也不是洪秀全那樣的半吊子文人,而是一群飽學鴻儒,許多人都是有學之士啊,他們有一整套從西方學來的新觀念和新策略,我在新軍裏就看到了他們的活動,誰能保證在官場裏就沒有?那個孫逸仙可不是等閑之輩啊。”
皇甫淳的話多少帶給淩霄子一些震撼,他默默的想了一陣後才說道,“借新學搞活動,的確是防不勝防啊。”
見師叔有所明悟後,皇甫淳才繼續說道,“現在下麵的督撫裏,漢人已經是主力,當今朝廷以為在京城控製住權力就能穩住,其實不然,一旦下麵的督撫出了狀況,這個京城就是個擺飾,根據我的觀察,南方的局勢很微妙的。”
“那你準備怎麽辦啊?”淩霄子問道,“要不你先跟我出家修行?”
“我很迷茫啊,我沒膽子去革命,可我又覺得當下朝廷不行了,難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