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67章 迷茫(6)

字數:4123   加入書籤

A+A-


    到了小小的飯莊,在後院透風的地方有個小亭子,顯然,皇甫淳跟這裏老板很熟悉,人家特意安排的。

    說起這北京的夏季,別看白天多熱,到了晚半晌就會涼風習習,說話就要立秋了,雖然還沒有出伏,可這晚上的氣溫是挺舒坦的。

    俗話說秋高氣爽,那是指重陽時節,不到八月十五,這北京白天還是熱。

    兩碗酸梅湯送上來了,皇甫淳擺擺手,扔出一個大子,“不夠,再拿兩碗來。”

    活計一溜煙的跑了,這也是皇甫淳在這店裏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啥時候都不白用人,那些夥計,往往一個大子就歡天喜地了。

    “你剛才說我的話裏有謬誤,那麽請你給我指出來,我虛心的向你請教!”

    辜湯生似乎不搞清楚就不肯踏實的吃東西,對一些名家大儒,他服氣,可眼前這個小年輕能說出他的謬誤,這讓他覺得不大可能。

    “嗬嗬,您還真是叫真啊!”皇甫淳笑嘻嘻的喝了一口酸梅湯,“你至少有兩個地方說錯了,第一,”皇甫淳伸出了一根手指。

    “第一是什麽?你快點說,別吊人胃口!”辜湯生總算是脫下了西服,頓時感覺涼爽了不少,可那襯衣卻是死活不脫。

    “你說山東魯地是華夏發源地,這是不對的,在先古時期,那裏可不是華夏的地方,在史學書上管那個地方叫‘東夷’,後來才延展到了高麗和東瀛。在夏商時期,隻有現如今河南那一個地方算是中原,以那裏為核心,東邊叫‘夷’,北邊叫‘狄’,南邊叫‘蠻’,西邊呢?西邊叫‘戎’。”

    “噢!這就是後世說的東夷、北狄、南蠻和西戎了?”辜湯生馬上想到了這些詞匯,他在看書的時候可是沒少見。跟著他又問,“我的第二個錯誤是哪裏?”

    “第二個錯誤說魯菜是最古老的菜係,這個說法也是不準確的。”皇甫淳又拿起了酸梅湯喝了一口,“隻能說是近現代後一些文人引經據典推崇的,實際上,史書上記載的不過是齊國管仲的一些說法和儒家創始人的一些說法,可是您沒注意嗎?那個時候的肴饌可都是要按照禮記裏的規製製作的,那裏允許亂來啊?”

    聽到這裏,辜湯生似有所悟了,他長長的“噢”了一聲。

    “後世在史記裏看到了一些記載,就推崇山東魯菜曆史淵源了,可實際上並不是那樣,相必先生看過水滸傳吧?你留意一下,書中記載山東好漢的宴席有在潯陽江上浪裏白條那群人的多嗎?如果山東魯菜那樣的豐盛,淮南王劉安為何還要發明豆腐呢?怎麽不是在山東發明的呢?”

    “哈哈哈……”聽了皇甫淳如此一說,辜湯生頓時醒悟了,“皇甫小友,你果然是個人物,你這書算是看得精明了!老夫自愧不如啊!”

    “些許陋見而已,我一般不與人爭論,如果您要堅持說自己是對的,我不會反對,這都是一些細枝末節,與學問大道絲毫無補,見笑見笑!”皇甫淳說道。

    “以小見大,你是個肚子裏有貨的角色!我喜歡!”辜湯生高興了,“好,咱們換個話題,你認為當今國是如何?這裏沒有外人,我們不妨暢談各自想法。”

    “這個題目太大,小子著實不敢妄議。”皇甫淳一臉嚴肅的說道,“當下,諸多學者和賢達都在議論立憲,在下一時半會還真是沒想明白。”

    說是不敢妄議,可最後還是表態了,辜湯生也不客氣,直接就開噴。

    “你糊塗,放眼當今世界,隻有實行君主立憲的製度才能使我華夏百代昌盛,舍次別無他法,曆朝曆代最後栽跟鬥就是因為帝製的專統,好生生的事情也能弄糟。效法西方,抓緊時間立憲,才能力挽大廈於傾覆之時,我此次南下……”

    於是,辜湯生滔滔不絕的講述了他這次在江南一帶聽到的各種消息,還曆數各路名家名人的態度,甚至把一些朝廷大員的態度也說了。

    皇甫淳就坐在那裏靜靜的聽著,偶爾打斷辜湯生的話頭,那是因為夥計送菜來了,夥計走了,辜湯生又開始說,就這樣,皇甫淳一個子沒花,聽了大半個時辰的單口相聲。最後,辜湯生也感覺不對勁了,有一種對牛彈琴的感覺。

    “是不是我說的不對?你怎麽一點反應都沒有啊?”辜湯生說的口渴,一口幹了碗裏的酸梅湯,然後才端起酒杯,將裏麵的白幹也一口幹了。

    這辜湯生也是奇了怪了,按理說他是混血,個子應該比華人高,可他偏偏是矮矬子,跟皇甫比起來,足足要矮上三寸,說,洋人酒量都不小,可這辜湯生的酒量是真不敢恭維,最多也就是個二兩老白幹的量。

    “你說的我聽不明白,按照你說的,帝製要保留,立憲也要搞,模仿英吉利的體製,可你為什麽不說說法國和美國的體製呢?他們沒有帝製,可國家一樣強大,如果我沒有看錯,似乎美國的國力已經超過英吉利了。”皇甫淳小聲問道。

    皇甫淳的話讓辜湯生頓時無語。不知不覺中,皇甫已經不敬稱“您”了。而對於美國和法國的體製,辜湯生還真是不甚了了。

    辜湯生接受的是英國的教育,後來又去德國讀書,學習希臘文,偏偏就是沒有去法國學習,更是沒有去過美國。在當時的西方世界裏,也隻有法國是共和製,美國是聯邦製的合眾國,其他的幾乎都是帝製國家,有的是君主立憲,有的是帝王專治,有的是混合體,說不清道不明的。

    “華夏幾千年來,可從來沒有一個帝王能夠一傳到底,就是你說的英吉利,似乎也是更迭了好幾個王朝了吧?那憑啥你覺得現在的大清國還應該傳下去?”

    辜湯生被皇甫頂的窩火,下意識回了一句,“你有憑啥說它不該傳下去呢?”

    “能說出‘量中華之物力,結與國之歡心’的帝王,還有可能守成嗎?不是別人要推倒它,是他們自己不要了!”皇甫淳此時低聲說道,

    “你是搞洋務的,你也看到洋務運動後國力的增加,可增加的那些錢去了哪裏?都賠給洋人了。你見過把自己的海關和鹽稅都抵押給外人的帝國嗎?”

    “所以我們要立憲,要限製帝王的過失嘛!”辜湯生又說道。

    “當今朝廷是滿人的朝廷,不是簡單的一個帝製問題,其實,到底該如何我也是迷茫的,也想不明白,可我知道,以滿人那種小肚雞腸的心態,這個江山必然難保。”皇甫淳說完端起酒杯一仰脖喝幹。

    “滿人未必都是小肚雞腸吧?哪裏都有各類人等的。”辜湯生幾乎是放賴了。

    “非也!”皇甫毫不客氣的說道,“豢養的家犬鬥得過獵人的鷹犬嗎?戊戌變法的時候,兵部尚書剛毅如是說,‘改革者,漢人之利,而滿人之害也!我有產業,吾寧贈之於朋友,而必不使奴隸分其潤也!’這個話你聽說過吧?不知道滿朝的漢大臣該如何想,不知道四萬萬漢人知道了如何想?”

    辜湯生真的找不出話來駁倒皇甫了,他似乎是第一次跟人鬥嘴敗下陣來。

    “以你之見,你覺得該如何弄?”辜湯生幹脆轉攻為守了。

    “我不知道,如果硬要我說,還是道法自然為好,我輩是小人物,當不起頂梁柱,國泰民安則是芸芸眾生中混飯吃,不求高貴,但免貧賤,天下之大自有一群高人指點江山,我肯定不是那裏麵的,辜先生未必就是,你我其實都是凡人。”

    辜湯生被皇甫淳說的上不來氣了,他原來以為自己是個人物,可是,南方一行,他又覺得自己不是個人物,別人說的立憲和他說的立憲,壓根就不是一回事,恰恰他說追尋的東西自己也沒弄懂,這就是當時的辜湯生。

    兩人在後院涼亭裏吃到戌時,為此,皇甫淳還不得不多給了店家幾個銅板。

    分手時,辜湯生與皇甫淳相約,每季至少見一次,把住址也告訴了皇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