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87章 盤根錯節(5)
字數:3897 加入書籤
徐世昌對皇甫淳這樣微官小吏的請假條卻是大筆一揮,準了。
在這裏,皇甫淳也是玩了一個花招。他的品級雖然不高,可也是京官,而京官想要辭職可就不是那麽簡單的,三品以上的必須當麵向皇上遞交辭呈,還要看皇帝準不準,甭管你多大年紀,皇上不同意,你就走不了。就連家裏出了至親喪事也不行,皇上都可以“奪情留任”,大不了賞點銀子了事。
想皇甫這樣的小官,辭呈也要送到吏部裏去,然後由吏部考功司審核批準,這一套手續下來,時間長不說,還得“上貢”,那些考功司的人吃的就是這個。
鐵路衙門其實是個臨時的機構,是專為京張鐵路才設置的,現在,鐵路衙門是肥水,已經有不少王爺在覬覦,將來到底是個啥樣?沒人說得準。既然將來自己有可能開缺,那何必現在辭職呢?以回家結婚請假不是順理成章嗎?
皇甫計算了,鐵路最遲在立秋之前就能完全通車,過了重陽節,就一定會有人前來摘桃子,以師父官場那三腳貓的本事,肯定被朝廷算計個瓷實,與其在這裏跟著師父窩囊,不如自己事先避開。
難道說皇甫淳就能眼看著師父遭殃而袖手旁觀?不,以皇甫淳的眼光,他知道,師父其實是個香餑餑,甭管什麽人當政當權,都離不開師父這樣的頂級工匠,師父帶給當權者的隻有利益沒有威脅。
想動師父腦筋的無非是同行、利益攸關的人。偏偏詹眷誠熬到今天,他成為了滿清朝裏真正的“獨一無二”,一起學工程修鐵路的,沒有人能超過他,更沒有人達到他這樣的境界和水平,不是技術不行,就是掉進錢眼兒裏了,再不就是攪合進這個派那個幫裏,根本就無法獨立完成任何鐵路項目。
利益攸關的人可是不少,鐵路賺錢,都想修,可都不會修,就是去請洋人也不容易,放著大神在那裏,幹嘛不去拜?所以,利益攸關的人對詹眷誠都是求而不是打壓,這個局麵其實在二年前就形成了,業內也都認可了。
洋人本來還想參合的,尤其是北邊的羅刹,可是一場日俄戰爭,把羅刹國給打得沒有了脾氣,加上其國內的矛盾也日趨激化,畢竟老毛子的資本主義不成熟,國內的資本別說沒把握的輸出了,自己都難。
而英國,他們的重點是南方,而且側重水運。說起來,現代鐵路是英國人最先發明的,也是積極倡導的,可是到了20世紀初的時候,英國人竟然在亞洲這邊的鐵路建設插手的不多,主要是陷在了印度這個殖民地,還要對日本的鐵路建設搭把手,這也就使得在滿清,外國人在中國修鐵路的主要是比利時、荷蘭、德國等國的資本,法國?法國正在越南那邊折騰呢。
美國在當時,輸出資本的勁頭也不足,遠不如他們向中國輸出商品的興趣,滿清後來修建鐵路上跑動的機車、車皮等幾乎都是來自美國。
皇甫淳看透了這裏麵的道道,覺得自己留下來不好,留下來,師父就可能有了自己的想法,還會讓自己去謀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自己不在,師父也就隻能想想,沒有人去執行,詹眷誠最大的能耐就是不吭聲了,逆來順受。
為了師父的安全,皇甫臨走的時候還是給詹眷誠籌建了一個二十人的家丁班。這個班,皇甫淳讓馮化民來帶領,小徐子和鄔絲茅都編了進去。
衙門裏的保安隊,根據最早的章程,將會交給鐵路運營公司,這個公司的模式也是郵傳部新創的,當然,實際上都是詹眷誠借鑒國外經驗編製出來的,他在郵傳部的顧問、行走得職務可不是真的掛名,多少得拿出點東西來。
在此之前,朝廷沒有一條鐵路的經營權,被解職的陳璧上任後,才從比國人手裏買回了盧漢鐵路的經營權,當時用的章程就是最早詹眷誠書寫的,本來是準備給京張鐵路用的,結果,盧漢鐵路先用上了。
收歸了朝廷管轄,許多人占了便宜,他們都知道,這些現有的章程都是得益於詹眷誠的設計,沒有這個淵源,皇甫淳憑啥在這條線上橫晃啊?
有了盧漢鐵路的例子,陳璧先後將通往東北的鐵路也買了回來,有些則是還在談,可是陳璧被解職了,換上了徐世昌後,幹脆就拖著不管了。
根據滿清朝廷那種典型的“用人在前甩人在後”的慣例,皇甫淳預見到鐵路一旦正式通車後,原來的衙門肯定會裁撤,師父也隻能憑著在郵傳部掛的虛銜在家賦閑,以師父的個性,估計不會向京城高官紮堆的地方去住,最大可能就是繼續居住在南口鎮賃下的那個莊子,可是,沒有了衙門,這裏安全嗎?
所以,皇甫淳為師父組建了家丁班,而家丁班的挑選也是他自己親自去的,每個人都找來談話,他要求每個人都要自願。
“總辦大人是留學回來的,學的是新學,那種家生奴才的事情是不可能有的,也不會弄出什麽下人之類的等級,我對總辦大人建議了,大家幹脆建立合同製好了,大人出錢雇傭你們,短則三年,長著五年,你們自己選。”
皇甫淳把自己的想法給馮化民等幾個人說了出來,然後拿出了條陳。
鄔絲茅怔怔的說了一句,“這與俺們那兒的雇傭長工的字據沒啥區別吧?”
“不一樣的,這裏的條款還是很自由的,喏,這裏寫著,因特殊事件,可以提前解約,而且,這不是顧長工,寫的是雇傭家庭保安。”機靈的小徐子說道。
“工錢的確不低,比在保安隊高出一倍呢!”馮化民笑著說,“我幹了,在哪兒幹不是幹啊?我老家的弟妹還等著我的餉銀上學讀書呢!”
“這麽說我也幹了,就是怕幹不長啊!”鄔絲茅有些憂鬱的說道。
說,為什麽關寶珊沒來?這幾個來了,關寶珊那裏怎麽交代?
這裏可是有重要的差別的,首先,到詹眷誠這裏幹的都是外地人,比如,馮化民是山東人,鄔絲茅是北直隸人,小徐子是山西人,在這京城都是沒家的,找來的其他人也是沒有家在京畿的。其次,皇甫淳最近可是沒少喂關寶珊銀子,還告訴他如何吃鐵路線,瑞奇那邊的關係全都交給了關寶珊,關寶珊還擔心留下太多夠級別的老哥們多分他的錢呢。
於是,馮化民等二十人提前從保安隊裏除名,換了一身洋保安的打扮,住進了詹眷誠在附近單獨給他們劃出來的一處宅子裏。20人,比一棚人多點,比一哨人少點,就這,皇甫淳也沒叮囑他們,功夫千萬別撂下,一旦有事,靠的是本事。
能把馮化民這幾個說服,皇甫淳還是給他們許了願的,一是答應將來把他們介紹到新軍裏去,二是保證結完婚就回來幫襯師父,要不,這哥幾個也不會輕易就答應,畢竟,這看家護院似乎不怎麽好聽啊,怎麽說都不是正途。
詹眷誠能養得起這些人嗎?這個倒是不用擔心,這20人一個月的餉錢也不過1500塊銀元,馮化民是頭頭,薪水高點,其他人每個月不過50塊大洋。而這個錢,皇甫淳早就給師父預備下了,按約支取就是了,至少可以維持二年。
50塊大洋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是絕對高工資了,在洋行裏當職員的老手,每個月不過20塊大洋,2塊大洋足夠養活一家五口一個月了。在別人家裏當家丁,一個月包吃包住能給你2塊大洋就算是“主子吉祥”了。
家裏請了這麽多的家丁,不逾製嗎?這個還真是沒有,不僅沒有,而且遠遠達不到標準。在京師裏,一般二品大員的家裏至少有上百號的家丁,而那些王爺家裏,少則數百,多則上千,這都不稀奇。
安排了這些,皇甫淳才寫了請假條,準備回闊別五年的老家。
臨走前,皇甫把各種安排仔細的向師父做了交代,弄得詹眷誠都不好意思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