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29章 第一百二十八章 首義...

字數:3988   加入書籤

A+A-


    聽了皇甫淳的話,黎元洪點點頭,意思他聽明白了,他覺得皇甫淳把袁世凱可是看透了,比自己看的深刻。

    “劉承恩在信上說,隻要我們同意議和,袁大帥保證實現君主立憲製,他的這個提法好像在士紳中有很大的響應,我現在還想不透,原來我也是同意立憲的,並且在一些場合說過。通達兄弟,以立憲為條件議和能行嗎?”黎元洪又說道。

    “不行!這是個陷阱,如果沒有起事,這樣的說法是可行的,現在起事了,革命黨喊出的口號就是要打到封建帝王製度,要建立共和體製,你同意了這樣的條件,就不怕有人在你背後打黑槍嗎?”皇甫淳一口就否定了。

    “還真是啊!我現在能夠得到支持,重要的還是我同意革命黨的章程啊!”

    “說到章程,那是同盟會裏的東西,對普羅大眾無效,百姓們也不會關心那些東西,你得想法子找人搞個都督府的章法出來,正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你們要走共和的路,那就得有共和的章程,有讓老百姓感到不一樣的東西!”

    “對啊!我這幾天滿腦子亂哄哄的,其實,我想的也是這個事!要不,兄弟你幫我弄一個出來如何?”黎元洪已經是滿臉興奮了。

    “嘻嘻,大哥莫害我!我雖然知道點皮毛,可對這些政論上的東西不甚了了,這能說的不一定能幹,能幹的人其實就在革命黨裏,我可是聽說了,同盟會的兩個能人不日就到達了,一個是黃興,一個是宋教仁,都是湖廣老鄉,而且一文一武,隻要把這兩個人用好,老哥你就不用擔心其它的了。”

    “這是為何?難道說他們來了,我就得聽他們的嗎?”黎元洪頗有些奇怪。

    “黎大哥,你不是貪權之人,在滿清手下你都放得開,在革命黨那裏你更要看得開,你現在需要革命黨的影響力,需要在全國有更大的影響,否則,你兩頭不討好,獨木難支啊!”皇甫淳不得不嚴肅的對黎元洪進行規勸。

    黎元洪再次點頭,皇甫淳說的道理其實非常簡單,想在這些人中間走鋼絲是不行的,而且,必須要有一個明確的表態,否則,那些服氣的士兵也會翻臉的。

    “你是不是擔心家眷啊,這個沒有關係,我安排人把他們先送到上海去,以我在上海的人脈,給她們找個窩還不是問題的。”

    皇甫淳這個時候才說出了黎元洪最擔心的問題,他知道黎元洪在上海沒熟人。

    黎元洪並沒有激動的跳起來要謝謝皇甫淳,可是他坐在那裏的眼眶裏卻是濕潤了,他很明白,大張旗鼓的把家眷幼小送走是不明智的,會遭到人詬病的。

    說起這黎元洪來,在那個年代絕對算是好丈夫。他的妻子比他小6歲,還是個童養媳,對,沒錯,家裏窮,父親怕他娶不到媳婦,小丫頭7歲就許給他了,那時候黎元洪才13歲。丫頭14歲嫁給了已經在北洋水師學堂當海軍的黎元洪。

    在甲午海戰中僥幸逃出一命的黎元洪,後來才發現,他成了有名無實的海軍,整個艦隊都打光了,連個拿餉的地方都沒有,要不是張之洞當時在兩江總督任上招募海軍,他還真是不知道到哪兒去找飯轍了。

    遇到了張之洞後,黎元洪是否極泰來,幾年時間就升為了協統,可以說,不僅是升官,還回了老家,可惜,他的父母都留在了北方。

    黎元洪的父親黎朝相本來是讀書人,太平軍鬧事的時候,書是讀不下去了,棄文從軍,加入的就是曾國藩的湘軍,否則,以他們這湖廣人氏根本進不了綠營。

    平了太平軍,黎朝相也算是升官了,成了把總,也就是後世的連長級別,在黎元洪十歲的時候,奉調去了直隸的天津衛。而黎元洪的童養媳是在去天津衛之前就定下的。可惜,黎家在天津運氣不好,到天津不久,黎元洪的母親就病故了,等到黎元洪考進北洋水師學堂,父親黎朝相也重病去世了。

    當時的黎家很窮,隻能草草的安葬於天津北塘的亂墳崗中。後來,1913年,風光無限的黎元洪回來想給父母重修墳墓,可惜找不到,隻能大概齊的估摸了個位置,修了“黎公墓”,在當地叫“白墳”,直到解放後大煉鋼鐵的時候被平掉。

    黎元洪娶妻很早,可是顛沛流離,生孩子卻是很晚,第一個孩子是老婆三十歲才生的,而最小的一個兒子是老婆41歲生的,正是辛亥首義之前三個月。也就是說,黎元洪在紅樓這邊跟皇甫淳白話的時候,他的小兒子還不到三個月呢。

    “有你這個兄弟,我老黎此生足矣,家小就都交給你了。”此時,黎元洪拿出了一張支票,“這是我存在麥加利銀行裏的二萬大洋,你先拿著去運作。”

    “大哥,你這是打我的臉,些許小事何必給我錢?不如給夫人預防萬一,還有啊,就是到了上海,也要叫夫人低調,讓家人對自己的身份隱秘起來。”皇甫淳將黎元洪放在坐上的支票推了回去,小心的說了一些要事。

    這天,皇甫淳沒有返回漢口,而是在武昌城裏與黎元洪的夫人和一個小妾見了麵,第二天就帶著一家人乘船過了江,然後在皇甫淳的安排下送往上海。

    在此之前,黎元洪擔心的就是家人。當清兵準備進攻漢口時,他的家人已經在皇甫淳的安排下住進了上海公共租界租裏的一所房子裏。

    皇甫淳找的誰呢?自然是給在上海的吳俊卿發了電報,讓吳俊卿去找黃金榮幫忙,好在,此時的皇甫淳留在吳俊卿那裏的銀兩可是不少,一年多來,他可沒少給吳俊卿的畫作寫東西,而且,還為吳俊卿出了一些題目,讓其按題作畫。

    黎家人在上海輕易不外出,遇人問話,也不說來自武昌,更不說自家姓黎,對外說姓吳——這是用的黎元洪夫人吳敬君的姓。

    黎元洪一生隻有二子二女,全部都是夫人吳敬君所出,黎元洪在四十二歲的時,陪前來視察軍備的欽差鐵良,吃完了去了楚香樓裏胡鬧,最後娶了那個窯姐做妾,可這個小妾一直是無出的,很明顯,黎元洪對妻子還真心不錯,小妾進門七年後,夫人又誕下幼子,可見,那個如夫人也就是個擺飾。

    有了皇甫淳預先給黎元洪剖析,當再次接待蔡廷幹、劉承恩等人的議和商談時,對袁世凱提出君主立憲條件嚴詞拒絕,堅持以建立共和作為議和的根本條件。

    “我們同意議和,都是華夏子孫,自己內部打什麽啊?可是,讓我們還承認滿清韃子為帝?這不可能。”黎元洪義正詞嚴的說道,“革命黨這邊的意思也明確了,他們都告訴你們了,袁大帥可以當拿破侖。可以當華盛頓,唯獨不可替滿人繼續看家護院,時代不同了,民心不同了,望各位先生三思!”

    這邊一扯,時間就到了10月底,此時的黃興和宋教仁等正牌的革命黨人都到達了,黃興立即接過了軍事指揮權,率領起義軍,(此時已經正式定名為起義,還是首義)在漢口和漢陽與馮國璋率領的北洋軍開打。

    黎元洪在都督府裏,找到了宋教仁,“得尊先生,我找你想說點事情,不知道得尊先生是否願意聽我呱噪一二啊?”

    這宋教仁的字叫得尊,他是出生在湖南常德,當地口音實際上與隔江對岸的荊州是完全一樣的,在湖南,隻有常德一帶口音與湖南腔是不搭嘎的,反而與湖北的沔陽漢陽黃陂的口音接近,聽上去似乎更像是一類的。

    “黎總督,你有話隻管說,晚輩定當洗耳恭聽。”宋教仁謙恭的說道。

    說起來,宋教仁比黎元洪小了足足十八歲,自稱晚輩也是對都督的恭敬。

    “鳥無頭不飛,馬無頭不走,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我想啊,這個頭不是我黎元洪,而是我們要成立的都督府,可這個都督府不是個人的,是革命黨的。”黎元洪有板有眼的繼續說道,“既然確立了這個頭,那麽,就要給黎民百姓一個說法,一個約法,否則,社會如何維持呢?各種衙門如何建立呢?”(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