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32章 第一百三十一章 修路...

字數:4060   加入書籤

A+A-




    什麽是四線六職?此時的詹眷誠在四條線上分辨擔任了六個主要的職務,可以說,詹眷誠的確是很忙很忙的。現在,張綏鐵路又要複工了,詹眷誠名義上又是掛著會辦的頭銜,而頂在前麵的就是同學鄺孫謀。

    鄺孫謀,也是留美的學童之一,名氣雖然沒有詹眷誠大,這與他的經曆有關,實話說,把在廣州那個學堂裏當英語教師的詹眷誠推薦出來的人還就是鄺孫謀。

    鄺孫謀與詹眷誠的差別是,他在美國留學時候沒有詹眷誠那麽優秀,雖然最後也考上了麻省理工土木係,可畢竟晚了二年,他是隻上了一年就“奉調”回國了,等於沒畢業,半拉架子。而一起回國的詹眷誠已經從耶魯大學土木係畢業了。

    就是這點差距,鄺孫謀在回國後進入鐵路公司辦差就總是覺得差點,七年後,他推薦詹眷誠參加到天津的鐵路修建,在後來的時光裏,鄺孫謀也逐漸成熟,現在,擔任張綏鐵路的總工程師沒有問題,可讓他全麵負責……有人不服啊。

    實際上,詹眷誠也不放心鄺孫謀獨當一麵,他自己很清楚,修建鐵路最大的難點其實不是在鐵路上,而是在鐵路外,當年,如果自己沒有皇甫淳這個好徒弟,他的京張鐵路也不會那麽順利,這都是相輔相成的。於是,他決定把皇甫淳留給鄺孫謀,讓皇甫淳留下來給鄺孫謀當協理。

    “孫謀是我的同學,也是現在還堅持在鐵路建設上的好手,可是他沒有單獨完成過任何一段鐵路,也就少了點我這樣的名望,你留下來,替我幫幫他。”

    “師父,我留下來不是問題,可是您也要看清楚,當下的民國可不像報紙上說的那麽好,我擔心的是,這條鐵路還沒有修成,就成為各方勢力揩油扒皮的目標,到時候,工程可能就會被拖的很久……”皇甫淳小聲的說道。

    “你是從哪裏看出來局勢沒有表麵上說的好?”詹眷誠的眉毛皺了起來,他知道,要是論對時局的敏感,自己是遠不如這個徒弟的,“我們關起門來說。”

    詹眷誠不參合政治,不加入爭權奪利,可不等於他不了解政治,不注重時局,作為顛沛流離20多年的修路人,他哪裏不清楚時局對修路的影響?

    “武昌首義現在說的邪乎,可是參加的人員裏,投機者頗多,一下子沒有了朝廷,就好像是一個地盤上沒有了龍頭老大,新起來的人物都想爭,要爭,除了靠拳頭,靠手上的兵,最重要的是什麽呢?是財源,是錢……”皇甫淳娓娓道來。

    這邊皇甫淳說著,那邊詹眷誠卻時而點頭時而搖頭,“當下,正規軍都在袁大帥的手上,前幾天,袁大帥也召見了我,讓我把負責的各條線鐵路的差事辦好,你說的有人爭,誰能爭得過大帥呢?”

    “這個話要分兩頭說,在上麵,大帥已經多久沒有親自帶兵了?十年都有了吧?他帶的是將,手上有段祺瑞、曹錕、馮國璋等等在直隸周邊的將領,可在外麵不還有張作霖、黎元洪徐紹楨等將領,這些可都是在滿清時期的協統以上的。”

    “這些人應該不會亂來的,他們與袁大帥的關係盤根錯節,但都比不了袁大帥的威望,連孫文先生都親口對其說過,‘十年之內,大總統非公莫屬’,你這個擔心我看有些不實啊!”詹眷誠這段時間在京城裏,可是聽到不少消息。

    “治理一個國家就靠一個人嗎?下麵的那些將軍難道就不會勾心鬥角嗎?”

    詹眷誠被徒弟的話問的無言以對,他深知這官場上的內鬥有多厲害。

    “剛才說的還是上麵的,下麵的呢?那些首義有功人員要不要打賞和升遷?許多人就是抱著成者王侯敗者賊的心思參加的,他們哪怕是到了一個縣,一個府去當官,不撈好處可能嗎?”皇甫淳說到這裏,詹眷誠似乎已經明白了。

    “上麵的將軍還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這些從底層士兵升遷上來的新貴,如同餓極了的狼。咱們這條張綏鐵路要通過的地方正是山西產煤的大同,沿途不知道會有多少當地和周邊的實力打秋風呢!”說到這裏皇甫淳自己都搖起頭來。

    “盡力而為吧!”到了這個時候,詹眷誠似乎也明白徒弟的意思了。他長歎了一口氣,“為了募集修路的資金,我將家底都買了鐵路債券,不知是福是禍。”

    皇甫淳也是無語,他要是早知道師父這樣幹肯定會勸阻,可現在再開口也無濟於事了,隻能悶頭不說話了。

    “你不感覺吃驚嗎?都不發表點看法?”詹眷誠沒有放過他。

    “我能說什麽呢?”皇甫淳抬起眼睛看著師父,“現在說起來是民國,可在某些事情上與滿清朝廷是一樣的,沒有變化,換個角度去想,那些在我們土地上作威作福的洋人,他們願意看到我們強大嗎?願意讓護路的民意得到落實嗎?”

    這次輪到詹眷誠說不上話來了,掏出了雪茄點上,示意皇甫淳繼續說。

    “眼下的民國其實還是啥都沒有,滿清朝廷到海外去買軍艦,想重建北洋水師,從理上說沒錯,可是,他們太天真了,太不明白做事的先後輕重了,事情辦砸了,把江山都丟了。”皇甫淳說著滿洲人被推翻的淺顯道理。

    詹眷誠點點頭,他明白滿清朝廷當時的確是搞錯了方向,有那麽多買軍火的錢,如果用來修鐵路的話,說不定他們的江山還穩固了。可他更是明白,滿洲人從上到下其實都爛掉了,根本就是扶不起來的阿鬥。

    如何形容滿清朝廷的腐爛呢?舉一個例子就能說明問題,慶親王奕劻,在中樞為官長達27年,把持中樞首輔也有十年,根據英國泰晤士報當年披露,其存在英國銀行中的存款高達712.5萬英鎊。

    這是個啥概念?折合白銀4400萬兩,換算成後來的銀元,高達6135餘萬元。而張綏鐵路,曆經17年,嚴重超標超支,耗用銀元也不過5649萬元。

    見師父還在等著自己繼續,皇甫淳又慢慢的說道,“前清是那樣,現在的新軍就好了嗎?他們要買火炮買武器,是不是也要仰仗洋人?如果隻有一個洋人,好辦,順著他就是了。問題是,洋人也是互鬥的,他們在世界各地爭奪利益,眼下的歐洲局勢就不太平,奧匈帝國與英法國家就不對付。”

    “是啊,我看英文報紙上說,歐洲的巴爾幹地區已經打起來了,最後戰火燒到哪裏,連權威評論家也說不好。”詹眷誠訥訥的說道。

    “洋人相爭,目的就是為了利益,在華多年的英法絕對會在民國各個派係軍隊裏尋找代理人,這樣的事情過去有,現在有,將來也會有。”皇甫淳最後說。

    “你說的我大概明白一些,隻是……真的會如同你說的那樣發生混戰?”

    “孫先生說民國總統非袁大帥莫屬,袁大帥在,尚且好說,要是不在了呢?我可是聽到消息,大帥最近經常尋醫問藥,萬一出了長短,或者是幹了點出格的事情,國是何如?”皇甫淳說到這裏下意識的四周看了看,他這話實在太犯忌了。

    詹眷誠聽了皇甫淳的話後驚愕的張大了嘴巴,半晌緩不過勁來。

    滿清退位後,國人都在興奮中,袁世凱也雄心勃勃的要當拿破侖和華盛頓,而且,按照當時的年齡,正值壯年鼎盛的年紀,誰會去想他出狀況呢?

    皇甫淳之所以如是想,也是因為他在淩霄子那裏學過道家的打卦算命,學過觀顏相麵。當時在報紙上發布的大總統照片,以袁世凱隻有五十許的年紀,斷不該有須眉皆白的麵相,這是不祥之兆。

    詹眷誠與袁世凱是一代人,隻比袁世凱小一歲多,可從麵相上看,要比袁世凱年輕至少十歲,這就是皇甫淳用著對比的一個實證。

    “如果出現了你說的那個局麵,我們的國家會變成什麽樣?”詹眷誠問道。

    “軍閥混戰,這在曆史上發生多次,誰也不服誰,直到出現一個新的真命天子,一個能人,如果一時半會出現不了,短則幾十年,長則三百年。”皇甫淳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