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48章 第一百四十七章 世界...

字數:3901   加入書籤

A+A-




    老子來了,皇甫淳當然不好意思接到師父那幢樓裏啊,好在,皇甫淳在附近也賃了一個院子,說起來,這個院子還是中西結合的一幢二層小樓,雖然也是二層樓,可是模式卻是像華人街邊的那種沒有外部走廊的,用的也不是上好的材料。

    說起來,這俄租界的房子是參差不齊,此時的沙俄帝國也是每況愈下,與歐洲和美國這些國家比起來,那就是“土的掉渣”,這個話可不是華人說的,而是那些洋人到一起相互揶揄的說法,畢竟,此時的沙俄還是農奴製呢。

    皇甫淳賃下來的這幢小樓距離師父那幢豪華大氣上檔次的樓實際上隻有不到百丈,不過是距離江邊更遠點而已,而這個房子的修建是一個俄文通譯當初從俄租界那裏哄過來的,而那個通譯,運氣也很是不好,在日俄戰爭的時候,竟然掉進長江裏喂魚了。而這房子原來是掛在租界管理處的。

    知道有這樣一個地方,皇甫淳找了找關係,花了三百英鎊就給賃下來了。這裏的賃的意思可不是簡單的租,是介於租和買賣之間的一個意思。如果是買下來,租界管理處不是物主,無法辦理,可要是租,皇甫淳又不樂意,實際上那管理處的官員也不樂意,把不是自己的東西賣掉多好啊,揣兜裏多爽?

    於是,就雙方寫了一個契約,皇甫淳拿出了三百英鎊,用現代化的概念理解就是拿下了這房子永久使用權,如果沒有物主前來索取,20年後,這房子就是皇甫淳的了,如果物主找上門了,那麽物主必須支付皇甫淳花的三百英鎊才能索回。

    麵對這樣的好事,皇甫淳當然不客氣了,三百英鎊也不過才三千塊銀元而已,現在的皇甫淳雖然說不上是大富大貴,可也不差這點錢。

    民國三年的春節算是“祥和熱鬧”的,因為頭一年,袁世凱平定了“叛亂”,坐穩了江山,從洋人那裏搞回來的借款也算是到了,雖然七扣八扣的連千萬英鎊都沒有,可袁世凱不在乎,手裏有槍杆子,他才不怕那些洋高利貸呢,要還,叫老百姓還去,反正啥關稅、鹽稅啥的不都抵押給你們了嗎?

    在漢口,詹家和皇甫家總算是和睦的過了一個年,說是團圓也都不團圓,詹眷誠的幾個大兒子都在海外留學,皇甫涯的小兒子也在日本留學,不過總體說起來,比普通百姓家過的可是好多了。

    盧誌誠是徹底的融入了,他本身就是孤兒,從來沒有接觸過詹眷誠這樣的人,不僅有學問,而且為人正直憨厚,更讓他感恩涕零的是,詹眷誠知道他想學習的時候,直接就安排皇甫淳教盧誌誠文化。盧誌誠直到進了詹府才知道那個找自己的人是詹先生的徒弟,還是鐵路公司裏的襄辦,這可是大官啊。

    盧誌誠雖然是新兵,可這小子悟性不差,也能打槍,等到過完年,皇甫涯也帶著後媽返回安慶後,皇甫淳才拿出了一支毛瑟手槍交給了盧誌誠。

    “你記住,一定要保護好詹先生,不能出任何一點危險,這把槍給你,你好好的熟悉,隻要為了保護詹先生,你可以開槍。”皇甫淳一臉嚴肅的說道。

    “大哥,這個槍我在大帥府見過的,他的警衛使得就是這種槍,聽說很厲害的。”盧誌誠一臉希冀的樣子,“可我沒有打過,不知道能不能行。”

    “回頭,咱們找個沒人的地方練練,這槍還是比較複雜的,我先教你拆卸,槍最好是每天都擦,否則一旦生鏽,這槍就不好使了。”皇甫淳一邊說一邊給盧誌誠做示範,講解這槍裏的各種機能,“這把槍你平時別在後腰就行了,那外麵的匣子你不要總是背在外麵,那與咱們先生的身份不相符,你個子不算小,別在後腰看不出來,平時也不要帶著槍,隻有和詹先生去外地考察的時候帶上防身。”

    皇甫淳說一句,盧誌誠就點一下頭,好在這小子腦袋瓜子還真是不錯,不到一天,就能熟練的使用了。

    說話就到了清明前了,皇甫涯要返回老家祭祖了。再說了,家裏的買賣也得打點啊。現在的皇甫涯已經不以文人自詡了,而是一個地道的當地鄉紳,維持著家裏的買賣和家業,他對大兒子已經不擔心,唯一不開心的就是翠兒沒有再懷上。

    詹眷誠過完年就開始組織長沙到武昌的鐵路最後通車的衝刺,這是他掛在心裏最重要的事情,十五一過,就帶著人出發了,盧誌誠自然是跟著一起走了。

    現在,皇甫淳辦公的地方也搬到了武昌的徐家棚一帶,從徐家棚為起點的湘鄂鐵路也已經修到了蒲圻的趙李橋了,雖然平時也忙,可畢竟他是負責協調的,沒有大事的時候,還算是清閑。

    這一天,黎元洪又以關心鐵路為由頭,把皇甫淳叫到都督府裏聊天了。

    鄂省這一年多鐵路進展的速度很快,與黎元洪的大力支持是分不開的,雖然到處差錢,到處賒欠,可畢竟在漢陽有鋼鐵廠,在鄂省也不缺少石料,整個工期進度與辛亥年前可是大不一樣了。

    “叫你來是有別的事情,鐵路上的事情我知道你們師徒倆的本事,我壓根就不用問。”在黎元洪的辦公室裏,黎元洪把副官等都趕了出去,解開軍裝上的扣子,“還是老規矩,咱們有話直說,我接到了袁世凱的指令,他叫我進京。”

    皇甫淳怔怔的看著黎元洪,“這與我有啥關係啊?老大叫你,你還能不去?”

    “我這一走不知是福是禍啊,所以叫你來問問。”黎元洪期待的看著皇甫淳。

    “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你想那麽多幹嘛?”皇甫淳不無深意的接著說道,“都知道你是鄂省的老大,把你長期放在這裏,誰能放心?除非你也像李烈鈞他們那樣,可你能行嗎?你連同盟會都沒加入過,更不是現如今的國民黨員,留下來,不僅害了你自己,還要害許多跟著你的人,隻有你在上麵當彌勒佛,下麵才能相安無事,這個關竅還要我給你說嗎?”

    黎元洪使勁的泯著嘴,點點頭,“是這個理。我當初怎麽就沒加入同盟會呢?”

    “嗬嗬,就你?人家找都沒有找過你吧?在他們的眼裏,你可是典型的滿清走狗,要不你會做人,善待士兵,你以為首義後會有人拉你出來啊?拉你出來也是把你當做擋箭牌,沒想到,你這快牌子很硬,很有本事啊!”皇甫淳揶揄道。

    “我是死過一次的人,我知道到了生死關頭,為了自保,人的潛能有多強大。實話說,就是現在,我想的還是自保,我沒有野心,我不是那種可以呼風喚雨揚名立萬的能人,像我的老師說的那樣,我不足以保國。我是被推著走到今天、”

    黎元洪在皇甫淳麵前完全是袒露心扉,說出了大實話。

    “我估計,袁世凱在平定了江南叛亂後,必將改換約法和集中權力,國會也會被他重新改組,他身邊不乏一群搞名堂的文人謀士,而他缺的是一個可以拿出來晃人眼的活牌坊,這個人就是你,你是辛亥革命後第一個自立的都督,也是穩定湖廣的中流砥柱,國民黨裏就是有再多的人才,在威望上無法超越你,把你拿出來做定海神針是袁世凱早就想好的,何況,你在南邊,他睡不安穩啊。”

    黎元洪再次陷入凝思中,皇甫淳則是默默的喝著茶水。過了一會,黎元洪又問道,“你對今後的局勢怎麽看?國家會不會從此穩定?”

    “這個話題半年前咱們就聊過,國家安穩是廣大百姓都希望的,可是,以當今的局麵,怕是很難,要想國家安穩,必須要有兩個條件,第一,國家在強力人物統治下,第二,目前的國體穩固下來,不發生變化。如果這兩個條件在,或許天下能夠太平一段時間。可是,你覺得這兩條能保持多久?”皇甫淳說道。

    “怎麽?難道說袁世凱還不算強力人物嗎?”黎元洪問道。

    “算,可要是他有另外的想法呢?我可是聽說有人在輟惑他稱帝呢,要不然,那些鼓吹君主立憲的人為什麽鬧的更歡了?他一變,兩個條件一個都沒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