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49章 第一百四十八章 世界...

字數:3892   加入書籤

A+A-




    皇甫淳的話音剛落,辦公室裏就寂靜下來,隻有黎元洪粗重的呼吸聲,顯然,他沒有想過皇甫淳說的那種可能,可細想一下,那種情況還真是有可能發生。

    袁世凱與黎元洪不一樣的。嚴格說,黎元洪的年紀雖然與袁世凱差不多,可是黎元洪的大半生都是在底層打拚,就是在甲午海戰後碰上了張之洞,得到了重用,他實際上還是在底層打拚。哪怕在辛亥年首義前,他最高的官位也就是一個協統,換成大白話也就是個旅長,對朝廷上麵的各種事宜壓根就不了解。

    袁世凱自打在朝鮮威水了一把後,又到天津小站練新軍,在朝廷高層混跡的時間已經有十幾年了,對帝製的向往和眷戀可不是黎元洪能理解的,尤其,在京城那邊是有促使袁世凱野心膨脹的土壤,一群前清的遺老遺少們自不必說,還有一群當年恨他要死的戊戌派人物,也是推崇袁世凱稱帝的。

    “如果不是辛亥首義,我也不用攪合進這種大染缸裏,看看京城裏的那些新的國會人物,就沒有一個是正經人,他們哪裏會想著國家和黎民百姓?”黎元洪終於忍不住開口了,“通達兄弟,我今後該如何走啊,走什麽樣的路?”

    黎元洪提出的問題可以說皇甫淳也不好回答,別說是黎元洪了,他自己又何嚐不是找不到自己要走的路嗎?師父在,皇甫可以跟著跑腿,修路,可師父要是不在了呢?你皇甫淳還能在鐵路公司的幹什麽?

    當然,皇甫淳想要謀生不難,他自己也知道,可要想為社會,為民族,為國家做點事就不容易了。現在,他雖然沒有攪合進政治,可修路能說不是為國家和民眾做事嗎?不僅是,而且是非常好的事情。可要是將來不讓他幹了,精神上的失落大概與眼前這個黎元洪是一樣的。

    “我……其實我也說不好。”皇甫淳用清澈的眼睛看著黎大哥,“大哥你不是那種可以在政壇上縱橫捭闔的厲害人物,你進京的原因我也說了,至於大哥今後如何走,我個人以為,大哥的為人寬厚有餘,應付上層官場裏的往來不會樹敵,也不至於有人害你,而你現在也隻能隨遇而安,先求自保為上。”

    “那些革命黨與我談話,都要我鼓起勇氣,為國家為民族做點事情,你卻是勸我自保為先,看來,你是個實在人啊!”黎元洪歎了口氣說道。

    “那些忽悠你的話是害你,大哥你不具備那樣的才能,硬幹的結果是害人害己,但是,在大是大非前,你必須要態度鮮明,哪怕是迫於無奈,你可以不表態,但絕對不能同意那些倒行逆施的事情!”皇甫淳沒有點明什麽是倒行逆施。

    “你最擔心的就是袁世凱的變化對不對?其實,我心裏也擔心這個。一旦袁世凱玩過了界,怕不是國內的民眾反對,國際上原來支持他的人恐怕也會變。”

    “是的,說到國際上,眼下,歐洲那邊的情況很不好,甚至可以說白人之間的矛盾會一觸即發,以白人的哲理來看,那邊不會太平多久了。”皇甫淳的話鋒一轉,“當西方列強發生內訌的時候,實際上是給我們喘氣的機會,就看上麵當家的明不明白了,唉!這個時候真是需要一個強有力的領袖出來振臂一呼啊!”

    “洋人那邊會內訌?你可別忘記了,十幾年前,他們可是聯手來欺負我們的,他們之間不是很有規矩和講究嗎?不大可能說打就打吧?”黎元洪搖晃著頭說。

    “大哥,你是不看洋人的報紙,不了解眼下歐洲的局勢,在歐洲,也不是你想象那樣的和諧進步的,他們之間為了利益的爭奪,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接下來,皇甫淳將歐洲的幾股勢力大致的給黎元洪講了講,黎元洪聽的是目瞪口呆,他實在沒有想到,歐洲的白人之間居然會有那麽多紛爭。

    歐洲,一戰前,在大陸上主要的帝王族係就是哈布斯堡家族,不管是德意誌還是奧匈帝國,追朔起來,都是哈布斯堡家族的分支,而在那個時候,中歐和東歐可是沒有現如今這麽多國家,一團亂麻的歐洲在工業革命和資產階級革命後,也是打來打去的幹了200多年,拿破侖就是在那種背景下出現的,可惜,他也沒有最後統一歐洲人崇拜的羅馬帝國。

    到了19世紀中葉,作為各方勢力的折中,出現了奧匈帝國,而奧匈帝國當時在歐洲可是地域廣闊,現如今的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亞、波西米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等等東歐和中歐國家都是奧匈帝國的。

    而在另一邊,原來的普魯士經過鐵血宰相俾斯麥的東征西討,加上各種利益的誘惑,總算是將歐洲中部統一了。不要小瞧那時候的德意誌,麵積可是比現在要大上十九萬平方公裏,也就是說比現在的麵積大上1.5倍。

    當時在歐洲,民眾生活的差異也非常大,沙俄那邊還是農奴製,東歐的斯拉夫地區民眾生活困苦,新興的德意誌在工業化道路上成長起來後,發現世界上的殖民地已經被英、法、西班牙、葡萄牙這些老牌殖民者瓜分完畢,沒德意誌啥事了,這讓德意誌很是不爽,同樣的,奧匈帝國也麵臨著這樣的問題。

    奧匈帝國本身就是一個不穩定的帝製政權,地域雖大,可工業化程度卻無法與西歐比,同時,人口還沒有德意誌多,想到世界上去分杯羹,可不是簡單的。

    與歐洲主要強國起哄架秧子的還有沙俄,按理說,沙俄的地域可是不小,大得沒邊了,可沙俄卻麵臨著一個讓他們數百年都咽不下去的一個難題,那就是沒有一個可以暢順出海的不凍港。

    早在彼得大帝的時代,通過戰爭手段,拿下了黑海克裏米亞那一段,以為是一個非常好的不凍港了,可到後來才發現,人家奧斯曼帝國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邊上架上一門小炮,沙俄的艦隊就過不去了,那條海峽最窄的地方隻有七百米。

    於是,沙俄東征西討,四周尋找合適出海口,可直到今天,他們還是沒有。

    在中東這塊地方,還有一個像滿清王朝一樣衰老的帝國,奧斯曼帝國,現在,這個帝國內外交困,內部阿拉伯人要獨立,外部,向北與沙俄爭奪,在西北,又與奧匈帝國扯不清理還亂,這就是皇甫淳從洋文報紙上逐步了解的國際局勢。

    “通達啊,如果將來我在京城裏,需要你扶持,你能不能跟我過去啊?”

    黎元洪是真想要一個像皇甫淳這樣身在其外,卻對其中了然的參議。

    “師父在,我不可能離開的,你也知道,我們打小學的就是天地君親師,你說,如此亂世,我能不跟著師父?真要那樣,你也不會要我了。”皇甫搖頭說道。

    “也是!沒有人品,何來學問?對你,我是服氣的,對我自己,我是非常不服氣的,我自己都知道是草包,何況那些文人哪!唉,真還就是你說的,見步行步吧,隻要不做喪良心的事情,其它的我都忍!”黎元洪最後下定決心了。

    “嫂夫人現在還住在上海不合適,找人先把家眷送到天津去,在天津,你應該是有好多理由的,畢竟,你是在天津度過自己的青少年時代的。”臨走時候,皇甫淳猶豫了片刻才又提醒黎元洪,“當下,天津的買賣好做,讓家裏人先把買賣做起來,這在古代也是一種用‘自汙’方式保全自己的方式,你經常看戲,該知道蕭何最後就是用這法子自保的。”

    黎元洪如何不知道皇甫淳的暗示啊,馬上表態,“打今兒起,我老黎可是要當一個貪官了,至少我得想法子給自己撈點棺材本!”說完哈哈大笑。

    沒過多久,黎元洪進京了,袁世凱把當年圈禁光緒的瀛台給了他住,每月薪俸一萬大洋,二萬元車馬費!那個意味太明顯了,“你吃好喝好玩好,就是別給我搗亂。”黎元洪當然明白了,論實力論手腕他都掰不過袁世凱,於是,隻好忍。

    袁世凱也沒有白用黎元洪,解散國會後另立參政院,黎元洪被袁世凱拉出來出任院長,完全是為袁世凱專製政權裝點門麵,對此,黎元洪還是忍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