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50章 第一百四十九章 世界...
字數:3870 加入書籤
在這段時間裏,為了修鐵路,皇甫淳也是往來於京漢之間,黎元洪的家眷分成了兩部分,一部分就是那個小妾陪著他在瀛台居住,反正黎元洪也就是每天出去打哈哈的應酬,絕對不輕易做政治表態。而發妻帶著四個孩子住在天津。
黎元洪如此弄,難道袁世凱就能答應?不答應也不行啊,除了最小的才三歲外,三個大點的都得上學啊,黎元洪兩夫妻都是人到中年後才有孩子,最大的女兒當下也不過13歲,長子才11歲,此女也不過才剛剛上小學。
當時在京城裏的洋學堂可是不多,原來的滿人離開了不少,剩下的也不少,而許多漢人不願意在京城裏教書,要不然,為什麽後來要建立燕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呢?其實,就是為了衝破原來的禁錮。
清華大學在曆史上說是1911年滿清朝廷用美國退回的庚子賠款興辦的,實際上,那時辦的也就是一個新學的中級偏下的學堂,在1916年提出要辦成大學的規劃,真正成為一所綜合性大學是1925年以後的事情。另外一所著名大學燕京大學,那也是在1919年由美國人司徒雷登創辦的教會大學。
除了上麵這兩所學校外,在當時的京城裏,還真沒啥學校,那個時候,許多滿人也是文盲,別看他們平日裏遛鳥逗狗的,其實就是一群不學無術的紈絝,這也是為什麽滿清垮台後,許多滿人生活的很慘很慘的原因。
袁世凱把子女安置在天津,理由就是要讓孩子們上學。臨來之前,黎元洪將天津的老宅贖回,並且進行了翻修,對於天津,黎元洪可是熟悉的很。
黎元洪說起來也是軍人子弟,他的父親黎朝陽在家鄉混不下去,在黎元洪還不到十歲的時候就投軍了,後來調防到了天津,黎元洪從十四歲開始就在天津生活。十九歲考進了北洋水師學堂管輪科,學習五年畢業,在來遠號快船見習海軍技藝。二年後被丁汝昌親自安排到廣甲艦擔任二管輪。
人們都以為黎元洪是個老粗,他長的也顯得“粗”,實際上,黎元洪在當時可是一個多才多學的人,在水師學堂裏,他可是以優異成績畢業的。
北洋水師學堂是李鴻章大搞洋務的產物,施行英式海軍教育,開設英語、地輿圖說、算學、幾何、代數、三角、駕駛、測量、推算、重學、化學格致等諸多課程,光學這些西洋的東西還算,還得學習經史文義,訓演槍炮、魚雷、機器等。
學生畢業後,或任職北洋海軍或選送外國留學,一個個都是天之驕子。
黎元洪在學習中擅長輪機駕駛技術,對引擎修造學尤其感興趣,學習刻苦成績斐然,在教練艦上實習時表現突出,深得師長和同學推崇,被學校特予嘉獎。光緒十四年畢業時,李鴻章賞給他六品頂戴,給予把總的職位待遇。
正是這個待遇,他終於脫貧,也有錢結婚了。在這之前,其父已經因病去世了,無力送回家鄉安葬,隻能在天津選一塊野地草草安葬,等到黎元洪發跡了,想回去找都找不到了,隻能大概齊的估摸了一個地方,給父母修了一個衣冠塚。
有人說,黎元洪開口閉口肯定是黃陂話,說這個的也對,也不對,說對,黎元洪與湖北老鄉在一起的時候肯定是說黃陂話,他十四歲才離開老家,家鄉話實際上是母語,何況父母都是黃陂人,在家裏是通行黃陂話的。說不對,黎元洪在官場上,在場麵上是說官話的,他畢竟在天津生活了許多年,雖然其間也奉派去了廣甲艦到了海南,可實際上那才三年不到。
後來廣甲艦也奉調北上,一個木殼子的軍艦如何能與鐵甲艦對抗?還沒到地方就觸礁擱淺了,黎元洪是跳海逃生的。命是有了,可是前程沒了,後來要不是碰上張之洞招兵買馬,黎元洪這一生怕是另一個樣子。
黎元洪把家室安排在天津,正是聽了皇甫淳的話,讓老婆在天津那邊開始做買賣,大的玩不了,先了解情況總該可以吧,這就是黎元洪的小心眼。
可是,袁世凱不會如此輕易放過他,誆進京了還不放心,又讓自己的說客找到了黎元洪,硬是要跟黎元洪做親家,黎元洪也是人在屋簷下,沒法子,思慮半天才答應把小女兒許配給袁世凱的第九子袁克玖,當時,袁克玖11歲,而黎元洪的小女兒隻有七歲多,完全是娃娃親,不如此,袁世凱不放心。
皇甫淳的擔心很快就兌現了,這年的夏季,奧匈帝國國慶日那天,帝國皇儲費迪南大公在薩拉熱窩被刺殺斃命,一個月後,奧匈帝國開始了向塞爾維亞宣戰,緊跟著,歐洲的德、俄、法、英等國相繼投入戰爭,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
沒有征兆的突然在歐洲全麵開火,到了年底,德國已經推進到了比利時境內。可是在亞洲,日本借口與英國同盟,向德國宣戰,在亞洲哪裏有德國?隻有在華的租界,於是,日本軍隊從八月起逐步進入山東,年底強占了膠東德國勢力範圍。
麵對列強之間的狗咬狗,袁世凱模仿美國,宣布中立。
這年夏季,粵東爆發大洪水,詹眷誠在漢口組織粵東水災漢口救災會,並擔任會長,皇甫淳再次忙碌起來,一方麵在湖廣地區籌措捐款善款,一方麵還要北上,協調張家口到大同段鐵路修建的最後衝刺。
說起來,從張家口到大同的鐵路在這年的3月就完工了,可是卻不能正式通車,說起來原因來,還是差錢。在修建鐵路的時候,有些款子是拖欠的,現在鐵路修好了,人家要錢,不給錢就不能通車。而協調這樣的事情,詹眷誠知道,隻有徒弟皇甫淳去才行,自己去都不管用。
皇甫淳再次到了京城,自己在天橋的宅子還在,他長期請人幫著照看,平時出差到京城也是住在自己家裏。
一到家,他就琢磨怎麽去找那個摳門的葉恭綽說項,都民國三年了,袁世凱衙門裏的高官是換了好幾茬了,可這個葉恭綽卻是穩坐釣魚台,現在是交通部次長兼任郵政局局長,別看他是次長,在交通部是他說了算,因為,沒有部長。
第二天,皇甫淳一身長衫,坐上洋車,直奔交通部衙門。到了那裏,還是老規矩,兩塊銀元開路,把自己的名帖送了進去,不一會,葉恭綽的秘書就出來迎接,皇甫淳跟著秘書就進了葉恭綽的辦公室。
好嘛,這才一年多不見,辦公室裏的裝潢可是大變,原來是學西洋的玩意,現如今這裏變得古色古香了,一水的硬木家具。
“葉部長這裏變的有味道了。不過,那邊掛的那幅畫是贗品,是從琉璃廠淘換出來的吧?”打量了辦公室裏的布置後,皇甫淳突發奇想的開口到,“署名石濤,畫的卻是壽星老,這就不對了。部長怕是打眼了。”
“哦?我可是請了幾個高手長眼的,他們說,這風格是石濤的無疑,下麵的那個簽名是他們幫助加上去的。”葉恭綽趕緊的走到畫前,“說說你的理由。”
“石濤是誰啊?葉公應該知道吧?”皇甫淳故作玄虛的看著葉恭綽。
“當然,明末有名的畫家啊,他是靖江王朱亨嘉的兒子,與弘仁、髡殘、朱耷合稱明末四僧……哎呀!對了,他是和尚,怎麽可能畫這道家的神像?”葉恭綽倒是不傻,看到皇甫淳麵帶微笑看著自己,頓時明白了,“糊塗,糊塗啊,怎麽把這茬給忘記了!那幾個高手肯定是賣畫一起的!我要去找他們。”
“這些小把戲你就是找到了又能如何?人家肯定有話答對,算了,就當是交學費好了。”皇甫淳一笑帶過,“我來找葉公,是想送一個好名聲和政績給您的,就是不知道葉公有沒有興趣。”說著話,端起秘書送來的茶杯吹起茶沫來。
“嘿嘿,你小子,在鐵路局裏是有名的鬼見愁,點子多,說,合適就幹。”
“您別急了,那幅畫你讓給我吧,我去淘換一副真的跟您換。”皇甫淳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