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59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逼宮...

字數:3954   加入書籤

A+A-




    段祺瑞作為北洋軍裏的翹楚,他辭去了一切職務其實也是一招以退為進的策略。在他看來,他是想以平民的身份離開京城,返回合肥老家的。

    可是善於在官場上玩弄權術的袁世凱如何能夠放虎歸山?就是下麵的那些謀士也紛紛獻策,給段祺瑞諸多福利待遇,保證原來的薪餉不變等等,都是要把段祺瑞羈絆在京城裏。不光是段祺瑞,黎元洪不也是這樣被圈養著嗎?

    在袁世凱看來,下麵的那些將軍裏,真正能夠呼風喚雨的也就是這倆人,所以,全部放在眼皮子底下看著,絕對是不可以輕易的放走。享受這個待遇的還有一個人,那就是與黎元洪差不多的前雲南新軍第十九鎮第三十七協的協統蔡鍔。

    與黎元洪和段祺瑞不同,蔡鍔年紀要晚上一輩人,雖然也是少小離家,可是,從一開始,蔡鍔就是奔著新學和有誌向抱負去的。先後師從梁啟超、譚嗣同等名儒大家。十七歲就遠赴日本求學,本來是學工商的,庚子事變後,覺得國家積貧積弱,得打出天下來,於是,蔡鍔改學軍事。

    蔡鍔學成回國的時候,正趕上滿清要推廣小站新軍的方略,於是,在江西、湖南、廣西等地的初等軍校裏擔任教習,最後逐漸的升職為廣西講武堂總辦。這倒是與黎元洪在武昌首義前頗為相似,黎元洪當時就是湖廣軍校的總辦。

    辛亥年,滿清朝廷擴軍,在雲南新建了第十九鎮,蔡鍔也順理成章的成為十九鎮中唯一齊裝滿員的第三十七協的協統。而此時的蔡鍔早就是同盟會員了。當時的昆明隻有三十七協,其他的都是掛名,實際上任嘛沒有。

    辛亥首義後,同盟會發出各部革命黨響應首義的通電,於是,在雲南,由蔡鍔李根源宣布脫離滿清,並且成立了軍政府,蔡鍔當仁不讓的成為總司令,雲南都督。這點上與黎元洪是不一樣的,黎元洪是半推半就,而蔡鍔是早就想幹了。

    對於蔡鍔,袁世凱是沒怎麽放在心上的,畢竟,當時的雲南在軍力上無法與北洋軍相比,所以,蔡鍔進京後,還是給了實職的,這也是與蔡鍔早年所學和年紀有關,他被袁世凱任命為任全國經界局督辦,啥是經界局啊?根據當時的資料記載,經界局是掌辦全國土地的調查、測丈、登記事務的。

    這個機構實際上是袁世凱因人設位的產物,注明了,是特設官,直接對大總統負責,後來,袁世凱沒了,蔡鍔也病故,到了民國九年就被裁撤了。

    實際上,蔡鍔分管的經界局是具有戰略眼光的,說是調查和測丈,說白了就是要繪製各地乃至全國的地圖,而地圖在軍事上經濟上的作用,不言而喻。

    據說,蔡鍔進京的時候,對袁世凱是有期望的,事實上,袁世凱在頭三年幹的也的確不錯,可是,到了民國四年,滿京城的忽悠要登基,這就讓蔡鍔感覺非常的不爽,可是,蔡鍔不是莽夫,不是沒心眼的人,他很清楚,想要反對袁世凱稱帝,在京城裏表態發通電都沒有用,隻要人走出去,才能揭竿而起!

    蔡鍔是典型的南方人,邊看他年紀不大,可是在官場上也是混跡了十幾年了,可以說,他藏的很深。當他徹底的看穿了京城裏的這個鬧劇後,就開始策劃脫離這邊的行動,加上他本身身體的確是不好,提出去天津看病已經好幾次了。

    讓袁家徹底放心的是,籌安會在發起“勸大總統登基”的請願書上,蔡鍔連眉毛都沒有皺一下就簽字了,這可是明確的表明了態度。於是,在袁世凱還沒有登基之前,就乘船東渡日本“求醫”,然後輾轉到了越南,最後回到了昆明。

    皇甫淳指的就是蔡鬆坡的出走,在皇甫淳看來,蔡鬆坡的離開絕對不簡單。

    “蔡鬆坡不是去日本求醫了嗎?他一個孤家寡人,離開軍隊許久了,何況,他在京城裏的名聲……可是不怎麽好啊!他能搞出啥名堂?”段祺瑞不以為然。

    “前輩,你可是合肥人,雖然長期在北方,可你忘記南方人的狡猾了?如果蔡鬆坡不那樣自汙,我還相信他不會有啥舉動,一個年輕時就加入革命黨,以救國救民為己任的人,能這麽快就墮落到被人不恥?太假了!”皇甫淳嘿嘿笑道。

    皇甫淳的話點醒了段祺瑞,他眨巴眨巴眼睛,“小友說的有理啊!以蔡鬆坡當年在南方當軍校會辦總辦的經曆,不知道有多少軍官是出自他的門下!”

    “何止啊!我的一個老鄉也去了那邊,在辛亥首義之後,蔡鬆坡第一時間就兼任了雲南講武堂的校長,李根源不過是麵上的,雲南那邊的軍官見到蔡鬆坡都要自稱學生,他要是回到雲南,不搞點事出來才怪!”皇甫淳說道。

    聽到這裏,段祺瑞也是倒抽一口涼氣。在清末民初,全國的軍校隻有三個,分別是保定那個陸軍軍官學校,東北講武堂和雲南講武堂。而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雲南講武堂培養的學生在雲貴川兩廣乃至兩湖軍中頗多,並且,那裏是南方革命黨的大本營,一旦蔡鬆坡回去,還真的是很難說了。

    “你是說蔡鍔是有意製造假象,然後借故跳出去的?”段祺瑞實際上不是在問,“項城如此老辣之人,怎麽就沒看出年輕小子玩的這一把呢?”

    “蔡鬆坡被隔離在京城,手上無兵無權,又花天酒地,這在袁項城看來,他已經不重要了,加上他的確是個病秧子,我相信會有人去天津核實蔡鬆坡看病的實情。得了準信後,大總統在冊封諸多將領的時候,都沒有給蔡鬆坡任何封賞,不能不說,袁項城是被蔡鬆坡騙了,看吧,我估摸著用不了幾天就有消息了。”

    還真如皇甫淳說的,年底前的幾天,雲南蔡鍔通電全國,宣布成立護國軍,並且宣布脫離洪憲朝廷。非常搞笑的是,當時在雲南統兵的唐繼堯,也是南方革命黨人,並且通過秘密渠道早就與蔡鬆坡暗通款曲,擬定好了起事的計劃,在起事的前四天,唐繼堯還被袁世凱冊封為“一等候”。

    “一旦外麵有人反對,不管是用什麽法子,你剛才擔心的機會和理由就都有了,那個時候,一群老部下仗義執言,為國為民請命,冒死直諫,為老長官計,清君側……怎麽弄不還是由著你們說,一群狗屁文人跟著扇呼唄!”

    “嗬嗬,你小子是不是早就算計好這一切,這才告訴你那老友黎黃陂的?”

    “前輩,不帶你這樣的,把人家的話哄出來了,卻是這樣挖苦?實際上,京城外麵的明白人就沒有不清楚的,你看,我師父,被加封了多少官職了,可他老人家就是不進京,有啥事都是我這個小人物來跑,像他這樣的留洋人士少嗎?幹嘛都集中到了上海、香港?不就是等著看北洋軍出洋相嗎?”

    “是啊是啊!這的確是北洋軍內部出洋相了!你的話讓我豁然開朗,”段祺瑞難得赧顏的說道,“還有一個事情我也問問你,現在歐洲那邊打的熱乎,好像也是幾個帝製國家在打,對咱們解讀共和會不會有影響呢?”

    “的確,現在歐戰是幾家帝製國家在打,可是,法國不是帝製的,而且打到最後,肯定會有帝製國家崩潰,那麽大規模的戰爭,想要都保全,沒可能的。”皇甫淳搖著頭說道,“別以為美國現在保持中立是真的,那是在等待機會,隻要哪邊不行了,它肯定會出手落井下石!實際上,我們也該那樣。”

    “哈哈哈……你小子,看的還真是清楚!好,今天與你一唔有所得!”段祺瑞的心情明顯大好,“要不,你到我這裏來做個參議如何?”

    “算了吧!我還是在外的好,旁觀者清!混跡其內,我肯定啥也看不到了。”

    與段祺瑞吃完那頓不像樣子的便餐,又陪著號稱棋癡的段合肥手談了兩局,皇甫淳故意請段祺瑞讓2子,然後勉強支撐,要不,皇甫淳估計是走不了啦。

    當天晚上,皇甫淳又以師父的名義宴請了鄺孫謀,這也是公司裏的一個慣例。而這個舉動在外人看來,似乎是在告訴一些人,段祺瑞是真的要回家去修鐵路了。

    三天後,皇甫淳離開了京城,也是這一天,蔡鬆坡在昆明起事,成立護國軍。(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