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_第176章 第一百七十四章定數難...
字數:3801 加入書籤
送走了吳子玉,鐵路公司恢複正常。所有人都知道,他們的襄理可不是簡單人物,那是與軍方有往來的,這也是皇甫淳在公司裏說話有分量的原因。
吳子玉帶著部隊南下,很快就進入湖南了。實際上,吳子玉的部隊早在年前就從河南進入了襄陽,擊潰了“靖國軍”,然後揮兵南下,此時的吳子玉已經不是旅長了,而是直係第一路軍的司令了,而總司令還是他的老上司曹錕。
對吳子玉年前的事情,皇甫淳心裏也清楚,可吳子玉不說,他是不會問的,畢竟那涉及到了“軍事秘密”。吳子玉之所以跑過來詢問皇甫淳,也是因為曹錕已經在距離漢口不遠的孝感設立了大本營,而吳子玉的司令部已經在漢口劉園設立了好多天了,這次過來,是吳子玉要離開漢口,大舉向湖南進軍了。
吳子玉這個時候正是官運亨通,福星高照的時候,他的部隊進入湖北後,幾乎就是摧枯拉朽,那些靖國軍幾乎是一觸即潰,沒法子,此時的吳子玉可謂是兵強馬壯,這些年攢下的家底都亮出來了,大炮一開,對方無法抵擋。
可吳子玉還是冷靜的,對眼下民國的政局,他還是看不明白,以前看不明白就不看,可現在不行了,他已經升格為第三師師長了,還兼著前敵總指揮。再不去想政局,那就是個二球貨了,所以,他在離開漢口之前找皇甫淳問問。
這一問,還真是問出名堂來了,雖然皇甫淳沒有明說,可吳子玉卻是聽出話音來了,眼下,他所麵臨的最大敵人並不是那些兵殘將寡的“叛軍”,對於他手上這支正規軍來說,那些敵人都是疥癬之疾,真正的對手還是在北洋軍內部。春節期間,馮大總統的事情已經通過密信傳了下來,曹大帥對他沒有指示,當時自己不理解,現在看來,沒有指示就是指示,是在考驗吳子玉的智慧呢。
讓吳子玉完全沒有想到的是,他率軍以犁庭掃穴的動靜拿下了長沙後,這湖南的軍政大權卻是被段啟瑞耍弄手腕,任命皖係將領張敬堯擔任督軍兼署省長。
打生打死的直係,曹錕隻獲得一塊“一等大綬寶光嘉禾章”,吳子玉得了一塊“二等大綬寶光嘉禾章”,這簡直是哄孩子嘛!如果僅僅如此,也許吳子玉等將領也就忍了,會把目光盯向其它地方,總之,要撈地盤。可是從京城傳來的消息讓他們一個個的齒冷,心中的不忿已經無法再忍了。
段合肥的確是小看了吳子玉這個後起之秀了,他盯著的是馮玉祥和曹錕,因此,他策劃讓自己的心腹大將徐樹錚來替換曹錕擔任直隸總督,這意味著什麽呢?直隸當時下轄著河北河南,河北靠近京師,諸多派係是軍隊混雜,可是河南那是吳子玉打下來還不到一年的地盤,就靠這裏養著自己的隊伍呢。
費勁巴力打出來的勝利沒讓吳子玉拿到湖南的地盤,反而還要把自己得到的地盤和職位讓出來。別說吳子玉了,就是曹錕對此也極其不滿了。清明,曹錕電辭兩湖宣撫使,請假回家“養屙”,直接表示“老子不幹了!”
得到曹大帥暗示的吳子玉幹脆以“餉械供應不及”為由,在湖南富庶地區按兵不動了,一個勁的向段祺瑞的政府催餉催彈藥炮彈,反正,老子就是不走了。
吳子玉此時算是想明白了皇甫淳對他說“一切都是假”的意思了。自己琢磨著老上司的那份“請假條”,你請假就請假唄,還通電請假?與其說請假,不如說是告知直係的各路將領,段合肥是黃鼠狼給雞拜年,大家心裏要有數。
段合肥的確是善於耍心眼,二個月後,剛進入六月,他授吳子玉為“孚威將軍”稱號,這是個啥意思?其實就是後世的“中將加上將銜”,不僅是榮譽上高出一等,在待遇上也是水漲船高,享受上將軍的薪俸和禮儀。
斷流這明顯是拆曹錕的台,曹錕雖然算是主戰派,但不願親自出馬。段合肥幹脆就繞過曹錕,在授予吳子玉孚威將軍20天後特派他為援粵軍副司令。到了8月上旬,吳子玉在曹錕的暗示下和支持下,致電江蘇督軍李純,痛斥“武力統一”的危害,並且指責徐樹錚在京城裏搞的那個安福國會。
到了8月下旬,吳子玉又致電馮大總統,請大總統立即頒發罷戰令。
這次是吳子玉第一次以重兵將領走到了政治舞台前麵,他的老上司曹錕則接連不斷地向段祺瑞催索欠餉。到了月底,段祺瑞終於忍不住了,在京召集主戰派皖係將領,密議對付曹、吳的辦法。有徐樹錚那個怪人,會議搞出了個荒誕決定。
首先,以正統的口吻密令奉係、皖係軍隊進駐要地,從各個方麵維持張敬堯的湘督地位,擺出了一副絕不與“叛軍”妥協的姿態。同時,加大了與日本人勾結,利用安福國會進一步控製各地國會代表選舉。
在八月裏,段祺瑞還頒布了幣製“改革”條例《金券條例》。該條例所擬單位名曰“金元”,含金量定為與日本金圓含金量相仿,完全以日本金元為標準,並從日本控製的朝鮮銀行借款8000萬元。
段合肥這是要幹嘛?他是要發行紙幣啊!雖然在當時的國際上,已經有諸多國家發行了紙幣,可人家都是準備完善,並且都是金本位的,而段祺瑞手上哪裏有黃金?沒有黃金做準備金,發行紙幣就是要盤剝百姓了。
也是段祺瑞的謀士腦洞大開,沒有黃金,可以找日本人借錢啊,這就是金券條例出台的原因,用朝鮮銀行發行的“金元”券作為北洋財政發行紙幣的準備金,實際上就是以日本發行的紙幣作為金券準備金。這等於是將民國整個市製金融納入日本金融體係,最後是個什麽結果?東三省被日本拿去了。
別以為東三省是九一八事變後才丟的,實際上在北洋軍閥段祺瑞時期就已經將東三省的經濟、交通、物產、工業的命脈交給了日本人,要不然,一個隻有2萬多人的關東軍就能把張少帥嚇的退守關內?
皖係的這些昏招是他們最後失敗的禍根,尤其是暗拍那個張敬堯督軍湖南,是最後爆發的最大敗筆,那個張敬堯根本上就是個流氓出身的兵痞,完全沒有氣節和頭腦,在他督軍湖南的一年多裏,橫征暴斂,無惡不作。搞的天嫌人怨,成為湖南百姓口中的“張毒”,甚至已經有人喊出,趕走張敬堯。
還有一件事情也是一大昏招,就在段合肥給吳子玉加官進爵的那個時候,皖係的徐樹錚在天津槍殺了本來是皖係將領的陸建章,雖然陸建章的口碑也不咋地,可徐樹錚使用的手段卻是叫諸多將領不恥,尤其是當年小站練兵的老將們。
吳子玉得知陸建章被槍斃的消息後,氣的渾身發抖,他認為這是典型的兄弟鬩牆,連自己人都可以下如此毒手,那對待自己這些將領會是什麽樣?
事情已經到了撕破臉的地步,吳子玉也不再忌諱什麽了,他連續發出停戰通電,博得了各界一片讚揚聲。為了進一步壯大反對皖係段合肥的“武統”聲勢,9月底,由吳子玉起草,有南北各方將領簽名的通電到了京城,要求大總統馮國璋頒發停戰命令。可是這個時候,京城裏的政局又變了。
八月中旬安福國會控製了新國會,迫使當時的大總統馮國璋不得不辭職,為了安撫對方,段合肥也跟著辭職,看上去似乎很公平,很坦蕩。可實際上卻不是那麽回事,段合肥的總理位置是唾手可得,不管誰當大總統,他的位置不會變,辭職不過是逼著馮國璋騰地方,重要的是,段合肥想找個聽他擺布的人當總統。
結果,通過安福國會運作,把一個各方都沒法嚼舌頭的“徐世昌”抬出來了,讓這個袁世凱身邊的大謀士出麵,別說,徐世昌出來,直係、奉係的那些將領們還都無話可說,一來他是文官出身,二來,在北洋軍中的威望無人能及。第三,徐世昌為人是八麵玲瓏兩麵討好的秉性,他的上位實際上也是一種妥協的結果。
京城裏的變化讓南邊的戰事停了下來,這一年就在打打停停中混到了年底。(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