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18章 第十八章結識新友(6)
字數:4013 加入書籤
禮拜天一早,李長泰帶著兒子去赴黎黃陂的邀請,他們在先在茶樓裏隨便吃著早點,此時,茶樓裏的人並不多,而這裏的早點也是模仿江南風味的,不過也有當地的特色,比如小點心什麽就是學的江南,而大碗的麵條、煎餅果子、豆汁北方特色的早點也有,這也是最早的南北結合,畢竟有許多達官貴人不可能像下層人那樣大口的吃東西,同時,一些新晉起來的將軍們也不習慣吃那種一點點的“貓食”,他們喜歡大口的喝麵湯,大口的嚼煎餅果子,這就是一個融合的時代。
說起這天津的茶樓來,還真是最具有特色的一個地方,乃至保留到現在,其綜合功能也是其它娛樂場所不能比的。天津的茶樓是從道光年間興起的,成熟於民國初年,在這些茶樓裏,你可以喝茶,吃早點,吃午飯,甚至吃晚飯也行。
而最被津津樂道的是,在這裏能聽相聲,聽說書,聽京戲。正是這些特殊的功能,讓許多老玩意國粹保留下來,甚至許多名角都知道,不在天津火,你肯定火不起來。直到今天,說相聲說書的,得先去天津那邊闖闖,闖過了,你準成。
“來來來,小李啊,你可以在這裏敞開了吃,我隨便點了幾個,也不知道你喜歡不喜歡,要是想要自己喜歡吃的,叫跑堂的過來重新點,這裏沒有也不怕,你可以讓那些跑堂的到街上去給咱們買,總歸一句話,吃好吃飽啊!”
黎黃陂樂嗬嗬的招呼李誌清,手裏端著茶杯,李誌清也是機靈,趕緊拿起桌子上的茶壺給老前輩倒茶。李長泰也大刺刺的坐下,端著茶杯等著兒子倒茶。
也許是年紀大了,黎黃陂現在格外喜歡年輕人。與李長泰這些將軍比起來,黎元洪的孩子年紀就小了很多,一個個的都不大,這與他的從武的經曆不無關係。
說起來,黎黃陂與發妻很早就結婚了,結婚的時候,黎黃陂20歲,發妻吳敬君才十六歲。可是結婚後,黎黃陂就成了海軍了,南轅北轍的很少在家,跟著就是甲午海戰,海軍全軍覆沒,黎黃陂為了生計又流落到了江南,知道張之洞在湖北建立新軍後,黎黃陂才算是穩定下來,接來家眷,一年後才有了子嗣。
眼下,黎黃陂最大的女兒也才剛剛進入南開大學讀大一,長子今年才十六,還在高級中學裏上學呢,小女兒眼下也隻有十三,剛剛進入中學。至於小兒子嘛,那是辛亥首義前兩個月才出生的,與民國同年,此時也是剛剛上小學二年級。如果說從這兒論,皇甫淳還真是可以跟黎黃陂稱兄道弟,皇甫的大丫頭慧兒才比黎黃陂的小兒子小幾個月。可皇甫淳跟李誌清又是兄弟相稱,這輩分似乎有些亂。
“怎麽沒把你的那幾個公子和嫂夫人帶出來啊?”李長泰沒話找話的說道。
“咱們大老爺們喝茶,帶上他們作甚?我那糟糠是上不得台麵的。”黎黃陂哈哈笑著說道,“今天咱們就擱這玩上一天,過了晌午,這裏可是有個唱京戲的新角,叫什麽……餘叔岩的,在這裏他要唱新戲《定軍山》,咱們看了戲再散。”
黎黃陂的愛好不多,一個海軍偏偏喜歡騎馬,現在又喜歡上看京戲了,所以,禮拜天他約李長泰過來看戲,沒想到李長泰把老兒子帶來了,這讓他很是開心。
此時的黎黃陂不過五十六歲,論年紀不算大,論資曆現在也是無人能與其比肩,可是在京城的權利博弈中敗下陣來,尤其是上了老將張勳的當,成為黎黃陂在政治上的一個汙點,也是段合肥抓住把柄逼他下台的原因。說起阿裏,這也就是黎黃陂心裏大條,加上皇甫淳提前給他謀劃,這兩年在天津混的還算不錯。
“宋卿老弟,你是怎麽適應這退下來的生活的?我這剛剛退下來,著實是不習慣啊!”李長泰叫著黎黃陂的字,訴說著自己的胸中的鬱悶,“別的我不知道,可我知道你我二人的下野可都是處於無奈,說起來,我們當年可都是鞍前馬後的為了朝廷賣命,共和以後,也對得起拿著的俸祿,可這說話就把我們都蹬了。”
“你啊!想事情別鑽牛角尖,你我都是過氣之人,已經沒有本錢與人爭一時的長短了。”黎黃陂歎口氣繼續說道,“我為什麽約你出來喝茶?是段合肥給我寫了一封信,讓我看在當年洪憲危難時曾經共度的一段情誼,找你聊聊,替他解說一番。能不能幫他解說我不知道,可我得把你找出來做個樣子啊,要不然,就他那心性……嘿嘿,是你想找麻煩還是我?我肯定不想有麻煩的。”
“噢?他請你出麵跟我說和?你們兩個當時可是府院之爭的當事人啊。”
“兩碼事!府院之爭是政治上的分歧,這與私人的情誼無關的。”黎黃陂笑嗬嗬的說道,“當年袁項城要稱帝,我裝傻,耳背,不表態,也不接受封爵。段合肥幹脆辭職不幹,什麽職位都不要了,可是你哪?被冊封了一個三等男爵吧?”
李長泰此時有些臉紅了,“我,我那個時候管微言輕啊,不隨大流不成啊。”
“我不是笑話你,我知道你也是沒有辦法。可是當時在位置上的一些大人物,為什麽碰上段合肥說話就不硬氣?不就是都接受了袁項城的冊封嗎?馮國璋冊封的是一等公,其它北洋將領大大小小的都有冊封,隻是,你當時不懂得政治。”
李長泰點點頭,“是啊!我那個時候也就是糊裏糊塗的。說起來,我是直隸人氏,可我一直是跟著段總長的,沒想到最後還是狗肉貼不到狼身上。”
“哈哈哈……”黎黃陂聽了李長泰如此形容,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你算是不錯的了,退下來之前該給你封了個‘泰威將軍’,也算段合肥手下有情了!”
“也是,退職後的薪俸還漲了點,要是這麽看,我也該知足了。”李長泰說。
“能知足就好!其它的就不用去想了,你要是想做生意,那就跟著我玩,自己想去玩也行,這個我不強求,我能做的也就是這麽些了。”黎黃陂說道。
“敢問宋卿老弟都在做什麽生意?要是本錢不大,我是可以跟的。”
“我其實也不知道,是張大帥的兒子張仁遜在幫我打理,我就是個甩手掌櫃的,你要是真想做生意,回頭我讓仁遜去找你,看看你適合幹啥。”黎黃陂說著,此時,跑堂的已經送上了精致的早點,“來,階平老哥,這裏做的蜜糕很好吃,甜的厲害,就是在京城也很少能吃到的,還有這個馬碲糕,棗糕都不錯。”
這李長泰比黎黃陂大上兩歲,所以,黎黃陂叫李長泰老哥。兩人都是滿清早期過度性質的軍隊幹起,不過一個是步兵,一個是海軍,後來,一個在北洋新軍,一個是南方新軍,雖然原來不熟,尤其是職位在民國初年的時候相差甚遠,可是說了會兒話後,兩人感覺這相互之間的距離似乎也拉近了。
“宋卿老弟,我提個人,你肯定是認識的,我也是最近才接觸他,感覺這人深不可測啊,要不先給你看個東西,看看你能不能想起來。您可別怪我魯莽。”
李長泰說著話,從兒子後腰上抽出了那把盒子槍,當然,他馬上換成左手拿著槍管,然後擺放在黎黃陂的麵前桌子上,否則,那就是不敬不恭了。
“哼!老哥你這是來考我啊?這個號碼我記得清清楚楚的,當時,南北議和,袁項城為了恭維我,把這批槍裏最靠前的幾個號碼都批給了湖廣,你這是那批槍裏的洞洞幺,這槍後來是給詹眷誠用的。”黎黃陂輕鬆的就認出了這把槍。
“黎叔叔,您可真是這個!”李誌強在旁邊豎起了大拇指,“送我槍的人也是這樣說的,說是詹眷誠已經去世了,這槍他留著觸景生情,就送給我了。”
“看來你兒子與我那小兄弟很是有緣啊,要是他不認可的人,斷不會送這個寶貝的,現在,我的警衛那裏也才兩個人有這東西,其它的都是後來的,沒這個好!”黎黃陂拿過槍,嘩啦一聲就推開了槍機,空槍,沒有子彈在裏麵,黎黃陂點點頭,把槍放下,“德國是多麽牛氣的西方列強?庚子年八國聯軍的總指揮塞的西就是德國軍人,段合肥也是去德國留學的,可是你們看……”
“是啊!德國那麽強大都輸掉了,再看看我們,國力羸弱,民不聊生。”李長泰歎口氣接著說道,“就這,還內部死掐,都想上位掌權,啥時候是個頭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