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43章 第四十三章守常兄弟(2...

字數:4002   加入書籤

A+A-




    方孝義和李誌清走了,他們就沒想想那李守常怎麽就不走呢?

    守常今天來就沒打算走,他知道皇甫淳的宅子裏是有客房的,而且,他的學生蘇結清也沒有回來,這宅子裏不缺他住的地方。守常這次來就想聽聽皇甫淳的意見,經曆了去年的學生運動,又經曆了今年的直皖戰爭,加上巴黎和會對民國的無視和欺淩,守常覺得到了不得不站起來反抗的地步,民族到了覺醒的時候。

    作為一名熱血的愛國者,李守常早就與陳乾生接受了從蘇俄傳過來的新思想和新觀念,到皇甫淳這裏來倒不是想發展皇甫淳,而是想從多麵聽聽一些知識分子的想法,在這點上,李守常是個很有思想見地的人,也是一個很審慎的人。

    “乾生大哥安全送到上海了?他現在已經成了一些人的眼中釘肉中刺了。”

    等到屋裏就剩下了倆人的時候,皇甫淳第一句話問的就是陳乾生的安全問題。

    “現在基本上是安全了,他到了上海還是幹他的老本行,辦刊物。”守常說。

    “他那筆頭是厲害,文章也寫的精妙,可惜國人文盲太多,尤其是在北方,文盲的比例太大。我知道你們是在幹大事,可幹大事不能隻有你們幾個啊。”

    皇甫淳遺憾的搖搖頭,潛台詞就是,那些刊物能夠喚起的人得識字,不識字的人,就是讀給他們聽也未必聽得懂,畢竟,許多新名詞可不是說你用了白話文就能繞過去的,對一個文盲去說大道理是行不通的,在這點上皇甫淳可是有經曆。

    當年在修京張鐵路的時候皇甫淳就注意到了這一點,許多民工壓根不識字,也不懂得大道理,思維簡單,拿錢幹活,受了欺負一般也都忍著,忍無可忍就會走極端,這就是當時的國情。皇甫淳是從側麵提醒李守成他們要因地製宜。

    “的確!我們也注意到了這個問題,可我們畢竟才開始,如何發動群眾和擴大影響,這都在摸索中呢。目前我們主要是在學生中發展,先培養出一些骨幹出來才行。”李守常說著掏出眼袋鍋子點上,“我今天帶來的這些小冊子你先看看,我不要你的奉承和同意,我要你的獨立觀點,這與你的做人準則不相違背吧?”

    皇甫淳笑了,“我哪裏有那麽大的本事啊?我與你們最大的不同是什麽?我是個庸人,是個沒多大理想抱負的人,麵對社會,我想的最多的是啥?是靠手藝吃飯,是小富即安,要說跟著你們去熱血一把,我是不行的,我膽小,害怕。”

    “你是嘴上這樣說,實際上你不是的,我聽乾生說過你去蕪湖救他的時候可是一點都不膽小,而且還出手果斷,他為有你這樣一個朋友感到驕傲。”

    “我呢,受到舊文化的影響太深,想問題的時候總是繞進去出不來,不過呢,我覺得你們當下走的路要比上海的那些革命黨吹噓的好得多,至少,你們公開提出的觀點是為了勞苦大眾,而且,你們都是出以公心,是真的為了國家為了民族在做事,這點,那些南方的革命黨別說能幹了,就是說都不敢說。”

    聽到皇甫淳這樣的評價,李守常感覺信心更足了,是的,要解決眼下的問題,不能隻考慮所謂的上九流,而是解決大多數貧苦大眾的生存問題,這才是新理論吸引人的地方,而蘇俄的革命靠的就是工人和農民,這與西方其它國家發生的變化是完全不同的,在性質上已經是一個全新的人類發展理念出現了。

    蘇俄的革命成功,帶給國人的影響是深刻和久遠的。在這之前,大批的留學生看到的是西方資本主義製度下的三權分立和自由選舉之類的新式文明,可是,一場大戰,把那些美麗的東西全都撕得粉碎,尤其是巴黎和會變成了分贓會議,而備受欺淩的民國更是什麽也沒有得到,這讓那些鼓吹西方政治製度的人也啞火了。中國必須變,可怎麽變?向那邊變?這個問題是擺在當下仁人誌士麵前的一個重大選擇題,而以陳乾生李守常為代表的一群愛國革命先鋒,他們選擇了新路。

    “若幹年前,我在船上曾經與乾生兄有過一次長談,我們都認為,封建的老路肯定是不能再走了,那條裏是死路。而模仿西方的君主立憲和法國美國的模式似乎也存在重大問題,當時還沒有爆發歐戰,可是,西歐的那種‘物競天擇’其實就是強權政治的遮羞布,這點我也覺得走不通,甚至都沒有資格去走。”

    “是的,我們現在就差一點成為歐洲列強的殖民地了,我們在工業上與西方的差距太大了,想要與西方列強平起平坐是不可能的,巴黎和會就是一個教訓!”李守常完全同意皇甫淳的分析,“正是巴黎和會讓我們清醒的看到,西方的路我們是走不了的,也不能走,沙俄走了,結果是貧富更加激化,國家更是腐敗,最後不得不革命,不得不推翻了帝製和資產階級政權,這點我們看清楚了。”

    “我們中國人的理念其實與西方人在許多地方是完全不一樣的,找到一條正確的路,結合我們的文化,這才是我們要的東西,現在,你們找到沒有我不知道,可你們畢竟是在找,這比那些邯鄲學步的革命黨要強太多了,他們要革命要推翻帝製,無非是為了保住自己的既得利益,為了擴大他們自己的特權,這點我其實早就看明白了,所以,我不參合,我在旁邊看,事實上,他們也沒啥理論。”

    皇甫淳在那邊說,李守常在旁邊思考著,至少有好幾點提醒了他,照抄怕是不行,可是不抄該怎麽辦?沒有現成的理論,等到理論有了再幹?那得到啥時候?

    “通達啊,依你看該如何繼續呢?難道說我們還要先研究出啥理論出來嗎?”

    “那是不可能的,任何事物在沒有進入的時候,你不可能預先知道能夠發生的一切,尤其是麵對新東西的時候,要想得到就得付出,就得去嚐試,我覺得你們現在幹的挺好,關鍵是在摸索中去完善自己的理念,當然,這就需要一些人付出代價,我向你坦白,我沒有那個膽子去付代價,而且你也看到了,我得照顧我的師母,我自己還有一大家子,是的,我不能向陳乾生那樣一心撲在事業上。”

    “其實,我們都一樣,也是要吃五穀雜糧的,但是,我們的信念不能變,也許,你這樣更能幫助我們,我們也需要你這樣的朋友啊。”李守常坦然的說道。

    李守常很喜歡皇甫淳這樣的直截了當,要是碰上一個說假話的,最後在組織內變卦,那帶來的影響怕是更大,當然,現在,一起議論的也不少,真正能走下去的有多少是誰也說不好的,對此,李守常他們也是心裏有數。

    “守常啊,你先不要拒人千裏之外嘛!我可沒說不參合你們的事情啊!”皇甫淳笑著說出了又一番意思,“我是在想啊,咱們民族是個善於謀略的民族,就是做事也要講究陰陽調和,啥是陰陽調和呢?就是有明有暗,你們搞機會,搞演講,畢竟是少數領袖的事情,要想做大,是不是需要眾多的基礎成員呢?”

    “你的意思是?”李守常有些吃驚了,他凝眉看著皇甫淳。

    “按照你們那上麵的劃分,我該算是個什麽階級呢?工人農民都不是,貴族和特權階級也不是,而我這樣的人可是不少的,你們要想發展起來,團結這中間的階層也是一個必然,我明麵上不會去加入,可不等於我在暗處不幫你們……”

    “你的意思是成為秘密成員?這個有點意思啊!”李守成幾乎要叫起來了。

    “我有我的特長,也有我的門路,相比較起來,我的交遊也是很廣泛的,我剛才不過是那麽一提,能不能成怕也不是你一個人就能說了算的,不妨把這個意見帶回去,剛開始嘛,許多事情還是得眾人一起動腦商議,你說對不對?”

    “通達大哥,你可真是個奇人啊!好,就按照你說的去辦,我這裏是完全同意你的設計的,這會帶給組織許多好處的,真的!”李守常伸出大手與皇甫淳僅僅的握在了一起,“按照我們那邊的規矩,我們是同誌了!”

    皇甫淳有些羞澀的笑了,“實際上我也是窮苦出身,我們家那時貧窮的很,隻有一個賣文房四寶的小鋪子勉強維持生活,我也希望解放廣大勞苦大眾啊!”

    說著皇甫淳從袖籠裏拿出一張支票,“一千大洋,聊表一點意思,拿著!”(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