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54章 第五十四章觀世音像(1...

字數:4044   加入書籤

A+A-




    “唉!古人雲,不患寡而患不均啊!直係在台上,自然會對自己的部下多有照顧,遠在關外的奉軍自然就會不認,這種事情與前些年的皖係是如出一轍。”

    皇甫淳搖搖頭,似乎早有預判,隨即話鋒一轉,“你說王家最近怎麽啦?”

    “我安排在王家的幾個下人都向我報告,最近不是有豔陽天嗎,王克敏封了放寶貝的那個院子,後來有下人被叫進去送東西,才發現,敢情人家在院子裏曬東西哪!原來說的幾件東西都擺出來了,尤其是那尊觀世音像,可是我還是不明白,那觀世音像怎麽像個男人啊?這似乎有些不對勁吧?會不會是贗品啊?”

    “啊!這很有可能啊,回頭我叫秦大夫過去說說,能找回一件算一件。”皇甫淳口裏支應著,可具體是為什麽,他卻沒有對李誌清說。

    “還有你說的玉佛和玉臥佛都看到了,好像都在那裏曬著,我琢磨著,這王克敏可能是要離開京城了,至少這些東西他要運走。”李誌清說道。

    “嗯,很有可能,現如今,這裏成為各個軍閥爭鬥的地帶,弄得不好就要出簍子,以王克敏的個性,他應該是提前得到了一些消息的,這樣,你在那周圍多布置點眼線,如果發現對方帶著大包小包的出門,就到哥哥這裏言語一聲。”

    皇甫淳此時心裏已經是在合計了,看是如何把師叔存世的東西拿回來。

    李誌清說完話也就走了,他也得馬上去布置,要說這王家,官宦人家已經不是了,可卻是銀行裏的大班,手上有錢,雇傭的保鏢打手可是不少,萬一整出麻煩來,到時候他還是要親自出麵去周旋,而且,這個王克敏與北洋元老王士珍走的非常近,難保那個王士珍不為他出頭,王士珍幹別的可能不行,替人出頭還行。

    送走了李誌清,皇甫淳立即青衣小帽的從後門出去了,他要去城隍廟那邊去找李三,不為別的,他覺得提前布置一下是必要的,成不成兩說著,可不去努力安排那肯定是沒戲,所以,他到了城隍廟後,找了個地方用粉筆在牆上畫了一支燕子,下麵叉叉哦哦的畫了幾個符號,然後才轉身離開,回來又去找秦子文。

    “通達兄弟可是有事找我?看你穿成這樣,不了解你的還以為你這是破財了呢。”秦子文招呼皇甫淳到內院裏坐下,“這說話就是夏天了,給你個方子消暑。”

    說著話,秦子文從袖籠裏拿出一張方子,“這些都是普通的藥材,隨便去哪個店裏都有,我這裏的你不要買,我這裏的都是用於治病的,與這方子無關。”

    “多謝秦大哥了。”皇甫淳笑嘻嘻的接過方子揣進了懷裏,“大哥最近還有沒有去王家啊?我記得你與那個家夥聊的還不錯的,可否找個理由再去一次?”

    “怎麽沒有啊,有!我剛剛回來就被王家請過去看了幾回了,還給他的小妾開了安胎藥,那個……明天就是我們預約的時間,那老小子很是寶貝那小妾,”

    “這是為什麽啊?難道說這裏還有什麽貓膩?”皇甫淳奇怪的問道。

    “說來你還別不信,這王克敏已經四十多歲了,身邊的老婆也不少,可是他的那些女人光生丫頭沒有兒子,這次,小妾有了後,找天橋那邊的張鐵嘴算過,說是兒子,不過以我看脈象的情況,怕還是一個丫頭,可這話我不能說啊。”

    “喔!這樣啊!”皇甫淳若有所思的點點頭,“不對吧,他不是有個兒子嗎?就是那個兒子騙了我師弟,以低價騙買了我師叔的寶貝,怎麽說他沒兒子?”

    “嗬嗬……那是從他哥哥家裏承祧過來的,外人一般都不知道。”秦子文一邊給皇甫淳續茶水一邊又說道,“這王克敏的祖籍是浙江錢塘人,他卻是出生在廣東,直到參加科舉的時候才回到老家,許多人都以為他是廣東人,其實,在老家他還有兩個哥哥呢,過繼給他的是老二家的,出生不到二歲就由他的正房帶著。”

    “原來是這樣啊,這個話王克敏都告訴你了?你跟他的關係不淺啊!”

    “他想叫我幫他給小妾安胎,不告訴我,我能好好的看嗎?”秦子文一臉的傲嬌樣子,“這個小妾前麵已經有二胎都沒保住,其中就有一個兒子,一生下來就是個死胎,為此,王克敏可是大哭了一場呢,他的那個承祧的兒子為啥被送到日本去了?除了躲你師弟外,就是與那次的死胎有點關係,說是不小心帶回去了邪氣,讓小妾傷著了,具體咋回事我也沒問,富貴人家狗屁倒灶的事情太多。”

    “嗯,他家的事情我們沒必要操心,我就跟您說一件事。”

    於是,皇甫淳把那尊男觀音像的事情告訴了秦子文,聽的秦子文是瞪大了眼睛,幾乎不敢相信,對於國人來說,觀世音是女的,怎麽會有男觀世音?

    “你還別不信!”皇甫淳說起這個來可是能甩出秦子文十條大街去,“佛教是在漢代傳入中國的,在這之前,咱們這裏是沒有佛教的,而在天竺國誕生的佛教裏是沒有女人的,所有的佛像都是男人,進入咱們這地方後,最早的經文和說法自然也是這樣,那個時候傳來的佛教很原始,哪裏來的觀世音呢?”

    “你的這個說法讓我無法理解啊,難道說這些都是後來變幻出來的嗎?”

    “是啊!任何思想和宗教都不可能是一開始就成熟的,都有個逐步發展的過程,就拿我們的儒家來說,從孔聖人開始,曆代先賢大儒們不斷的修正和發展,要是光看一本論語,能有今天這麽多的儒學嗎?佛教也是一樣,隻不過佛教的那些紀錄都遺失了,後世隻記得各種神佛的名字而不知道創造這些神佛的人了。”

    看著皇甫淳,秦子文喃喃的說道,“那你是信還是不信呢?”

    “這要看怎麽說了,如果說是宗教,那我肯定不信,可如果是思想,那我還在學習中,比如,道家和道教不是一回事,先秦許多大家都是道家人物,後世的諸葛亮、孫思邈、劉伯溫都是道家,可你能說他們是道教嗎?還有北宋著名的蘇東坡,他一生學佛,但卻不是信徒,這裏麵說的意思很清楚,作為一種思想的方法,任何學派宗教都有可取之處,可要是作為一種癡迷,那都不可取。”

    “聽君一席話,如雷貫耳啊!我算是明白了,為什麽許多時候你看得透我們卻是不行,這差距就在這裏,今後我也要好好的想想了。”秦子文向皇甫淳作了一揖,“那你說說那尊男觀世音像,我弄明白了好去忽悠那姓王的。”

    “這觀世音的神佛很早就傳入了,當時是以一個菩薩的名號傳進來的,用梵文發音就是‘阿婆盧吉低舍婆羅’,這個你不用記,沒幾個人知道的,這句話的意思是,‘觀世自在’,這點多少與莊子的‘道法自然’有些類似。所以,我們簡稱觀世音菩薩,可是這尊菩薩到了咱們這裏後,又演變成有求必應的菩薩了,並且在概念上也發生了重大變化,從男人變成女人了,知道為什麽嗎?”

    秦子文使勁的搖搖頭,對這些曲裏拐彎的事情他是一竅不通。

    “在唐代以前,觀世音一直是以男相露麵的,南北朝時,北朝盛行佛教,許多石像和銅像都是以男相為準的,後來又一位天竺僧人達摩來到中土傳教,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對佛教進行了改良,這多少與發生在歐洲的宗教改革差不多,他首先提出了‘頓悟’的概念,其次,他覺得佛教應該是普羅大眾的,不是達官貴人的,於是,在達摩之後,佛教才真正開始在中土盛行,而到了唐朝,觀世音也不叫觀世音了,因為要避諱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於是就叫觀音菩薩,而要想在普羅大眾中傳播就離不開女人,於是,女觀世音就這樣誕生了,而且,隻有咱們這裏有這尊佛,在天竺和東南亞那些小乘佛教地區是沒有觀世音的。”

    哎呦,皇甫淳這通跟秦子文掰扯啊,把個秦子文聽的是一愣一愣的,皇甫淳也是說的口幹舌燥,最後皇甫淳才向秦子文交代了如何去忽悠王克敏。

    “你還是借故去看他的古董,然後你就指著那尊像說,這是假的,是搞錯了身份的,再裝模作樣的看看銅胎,就說那銅是近年雲南那邊出的黃銅勾兌的。”

    “我明白了,這樣的胡說八道對我來說不是問題,你就瞧好吧!”親子文說。(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