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66章 第六十六章趁亂奪寶(1...

字數:3969   加入書籤

A+A-




    說起來,方孝義自打進入了警局後,混的還真是不錯,現在,他是警局文案之首,獲得消息的路數甚至比李誌清還要大,畢竟他是文官嘛,又是前朝舉人,能夠接觸到京城裏的一幫在國會裏混跡的文人,得到的消息自然又多又稀奇。

    “方大哥你也過來了?我知道你現在是高層的,都沒敢叫你啊。”皇甫淳笑嘻嘻的請二位屋裏坐,“春天來了,我這裏可是有上好的信陽毛尖,來,嚐嚐。”

    皇甫淳知道,以方孝義現如今的身份,雖然在薪水上沒有李誌清拿得多,那也是因為李誌清是幹實事的,經常有補貼和外快,可方孝義在警局上層混的也是相當不錯,論筆頭,他方孝義最近可是長進不少,別看原來學的是八股文,有了那老學究的底子,真要鼓搗起白話文和半白半文的文體來,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方孝義說起來在京城裏呆的時間比皇甫淳還多,接觸的官僚更是多,在滿清時期,封建帝製講究規矩,像他那樣的芝麻綠豆大的小官很難與上麵接觸,而現如今民國了,沒有了這樣的禁忌,他接觸起各方人士倒也行雲如水,尤其是說起自己還曾經在保定軍校裏幹過,這個履曆足可以唬住一大群人了。

    按理說,方孝義在京城應該是夾著尾巴做事的,可是偏偏碰上了那個把他給開了的校長賈德耀,賈德耀不僅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向他道歉,說是當時情況危機,為了對直係有個交代,才不得不拿方孝義等幾個人墊背,並聲言,如果方孝義想重返軍隊,他可以幫助辦理,此時的賈德耀已經是陸軍總長兼訓練總監了,自然是要叼買人心,四處拉攏舊部了,對此,方孝義以年紀偏大為由謝絕了。

    正因為方孝義有了當今陸軍總長背書,他在警局裏的地位也得到提升,儼然是文官裏的頭把交易,不過這老小子最近學乖了,見誰都是笑臉相迎。

    “眼下,這總理府基本上是亂彈琴,那個山東人靳雲鵬可謂是第三次臨危受命了,可惜,他誰也管不了,就連徐世昌怕也是呆不了幾天了。”方孝義端起香茗品了一口,“嗯!這茶的確不錯,誌清兄弟,通達這裏的茶是真不錯。”

    “是啊,別說去欠那些大學老師的薪水,就連我們當警察的都好幾個月沒有撥款了,要不是我們這個行當有些貓膩,我們怕也是要餓肚子了!”李誌清說道。

    “照這麽說,你們這些當差的不是開始混日子了?”皇甫淳眼珠子一轉問道。

    “沒有錢,誰會真心賣命啊?現在除了東交民巷那邊還保持正常的巡邏外,其它地方的都減半了,外城這邊壓根就是甩手不管了。”李誌清說。

    “哦,這倒是個機會,那個王克敏現在還在老地方嗎?”皇甫淳又問。

    李誌清的眼珠子一亮,“他最近好像要南下,現在是直係掌權,可是直係手上沒錢,這大家也都看到了,曹大帥讓他南下上海去找英國佬和法國佬要錢,說是這幾天就要離開,為了這個,還專門通知我們防範前門火車站的治安呢。”

    皇甫淳對著李誌清眨巴了一下眼睛,不再說話了,畢竟,有些事情他可不想讓方孝義攪合進來,一來是方孝義年紀大了,兒女膝下的,弄出麻煩來就不好交代了,二是這哥們的嘴漏,搞不好兩倍老酒下肚,啥都說出去了。

    “你們說的那個王克敏是不是錢鬼子啊?嗬嗬,誌清兄弟說的沒錯,他最近被直係的人逼著到處找錢呢。”方孝義沒有感覺到皇甫淳態度變化,順嘴就說開了,“說起來,這段合肥在位的時候還真是好手段啊,他就是不在台上也等於在台上,現在,他一辭職,原來皖係手上的錢是一個子都動不了,按說,他也沒去過日本啊?怎麽就跟日本人把關係搞的那麽鐵呢?”

    方孝義說著話還搖搖頭,表示不理解,他又接著說了下去,“在這場直皖對陣中,奉軍算是出力了,這就成天擠著曹大帥的門檻,要錢,可是曹大帥手裏沒錢啊,偏偏奉軍又不信,非要錢,不給不行!我看啊,這哥倆早晚得鬧掰嘍!”

    “方大哥,你這話在我們這裏說說就可以啦,可千萬別滿世界的去嚷嚷,萬一再給你來一個‘傳播流言蜚語’的罪過,那就危險啦!”皇甫淳善意的提醒道。

    “這個我知道的,知道的。”方孝義連忙點頭說道,“平時自己心裏明白,可是找不到一個說話的人,這到了你這裏,難道還不讓我說個痛快啊?”

    方孝義還是馬大哈那樣的開口說話,他這樣說實際上不是把李誌清給得罪了嗎?要說起來,你方孝義的事由還是人家李誌清給保舉的呢。

    李誌清見皇甫淳皺起眉頭,趕緊開口說道,“是我讓方大哥平時跟我少來往的,這也是我爹教我的,他說,兩個好朋友在一個衙門裏辦差,最後外表顯得生分,這樣才能起到明暗相濟的作用,要是讓誰都知道你們哥倆是老鐵,那就啥話都聽不到了。今兒個是我在外麵叫上方大哥的,要不,在局子裏我也不敢叫。”

    “嗬嗬,我也沒說什麽啊,看來,你們都變得精明了,這樣好,相互照應,還能互通消息,我看,你們身邊也都有了靠心的弟兄了吧?”皇甫淳笑著說。

    “那是!一個籬笆三個樁,在總務科,我培養了幾個徒弟,都學的不錯,沒想到,當年學到之乎者也現在還是用得上,都說要流行白話文了,可是,在通行文書上,那白話如何寫啊?太不夠嚴肅了嘛!”方孝義大刺刺的說道。

    聽到這裏,皇甫淳也是樂了,這些天,他與馬家兄弟在一起聊天的時候,還對到底是用白話文還是用文言文的事情進行討論,馬幼漁堅持對幼童的教育要從文言開始,而馬季明則是認為,將來的世界必然是白話文的天下,完全沒有必要從小就去學習文言文,有那時間,還不如去多學點數理化呢。

    而皇甫淳則是認為,在特定的場合下,文言駢文還是有用的,他舉例發電報,用白話文不說花錢多,就是電報局人家也不樂意給你發啊,太冗長了。今天聽到方孝義這麽一說,他也明白了,那些貼在城門口的各種告示,還有各個衙門之間的牒文等,用白話文似乎有些不合適,最多就是半白半文的新體格式。

    其實,皇甫淳在鐵路衙門的時候,就已經實行那種完全表意的半白半文公文體了,白話題是簡單明了,可是太冗長和耗費紙張了,隻有粗通文墨的人才寫,但凡是讀過幾年書的人,都不習慣用那樣的純白話文的文體去書寫。

    三個人弄了點小菜,每人喝了二兩二鍋頭,這才拱手作別,現在不僅是皇甫淳方孝義有家室在京城,就是李誌清也把媳婦接過來了,現在正大著肚子呢。

    這有家有口的人,正經男人誰不顧家啊?大家也都心照。皇甫淳該問的都問了,該說的也說了,剩下的事情他得找時間與李誌清單獨談,有方孝義在,那種事情沒法說,說出來了讓方孝義怎麽看?要解釋還得費口舌。

    送走了方孝義,皇甫淳趁著天還沒全黑,又去了城隍廟,本來是想留個記號就走人的,沒成想迎頭就碰上了李三,於是,皇甫淳就長話短說了。

    “這幾天有機會,那個姓王的要去上海籌款,眼下這四九城裏的警察也因為沒領到薪水而磨洋工呢,到時候你去王宅轉一圈,把我的東西拿回來,這裏有200塊銀元,你先拿著做個打點……別不要啊,幹你們這行的沒有白幹的。”

    皇甫淳把支票硬塞給了李三,“記住,一切以安全為第一,東西我們可以不要,可以以後再去取,千萬別把自己搭進去,那樣劃不來。”

    “您就放心吧,啥時候動手我就等您的消息了,您也別再到這裏來了,不合適,我會派人到你那店的附近轉悠,啥時候動手,你在書局門口掛個牌子就成,就寫……七俠五義的書到了,這樣我就明白了。”

    “記住嘍,別帶硬家夥,我知道你小子有一支匣子槍,現如今陸軍部裏統管軍務,王宅的那些丘八都撤了,用不著硬家夥,抓住了也就是個飛賊而已。”

    “這個您都知道了?看來你在裏麵有人啊。”李三眨巴著眼睛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