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亂年代_第104章 第一百零四章小杜改名...
字數:4048 加入書籤
皇甫淳的分析讓吳俊卿長了見識,心銳誠服。其實道理說出來很簡單,隻要了解曆史的發展,清楚畫家所在的曆史背景,許多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眼下,上海是文人薈萃的地方,也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書畫市場,不僅是國內的一些人買,重要的是許多日本商人拿回去賣,獲利頗豐,既然市場上需要,那作偽的肯定會去滿足他們,在這點上,走到哪裏都是一樣的。”皇甫淳說道。
“你說的這個我也知道,有些人走的路數與我們不一樣,他們是有才,可是從一開始就是以賣畫為目的的,我們當年誰好意思賣畫啊,而現在,風氣全變了!”
吳俊卿頗有些感慨的說著,而心裏也是在自責,畢竟,鬻畫的先河是從他這裏開始的,當時借著新學盛行,援引西方的先例,吳俊卿在晚年,降低身份,加入了豫園裏的那個書畫善會,對外叫的好聽,可實際上就是一種變相的鬻畫。
“老哥無須自責,有價值的東西早晚要進入商品市場,這也是我最近看了一些西洋的書知道的。原來啊,學儒的儒生要保持氣節,瞧不起孔方兄,可是,誰家的生活離得開孔方兄呢?清貧不是人類追求的目標,你當年的做法沒有錯,也是開了鬻畫正途的先河,可有些人走歪了,靠作偽就不對了,雖然他們也是情有可原,但總歸是落了下作的路數,為了謀生,偶爾一作,還可理解,如果……”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一下子出來這幾幅就不可以了,這些畫絕對不許流傳到市麵上去,我就是撕破老臉,也要把這些偽作給點出來!”吳俊卿心意已決。
“吳老哥,我給你個建議,點出是點出,可最後的處理還是要緩和的,可以說是高高舉起輕輕放下,這作偽的人功力的確不凡,幫他們最好還是叫他們走正途,明明有本事,何必去冒別人的名頭呢?咱們把鑒別的竅門公布出去,看看他們還有幾個敢繼續的作偽,不能作偽了,他們就隻能靠本事吃飯了。”
“嗬嗬,通達,你可真是有善心啊!你說的對,無論畫的怎麽像,現在可是找不到古時候的畫布和畫紙了,這是個關鍵,對了,還有古墨古印……等等,我怎麽就沒在印鑒上去琢磨琢磨啊,他們想要作偽,那印鑒上也是會漏出馬腳的。”
“嗬嗬,老哥啊,你太天真了,有你這尊石印上的大神在此,你看看他們作偽的上麵有落款的印鑒嗎?人家早就防著你這一手了。”皇甫淳樂嗬嗬的接著說道,“在民間流傳的古畫,往往都是斷代和沒有傳承的,這與宮裏收藏的那些畫是不一樣的,所以,市價也是很低的,留心,能碰上真跡,但大多數是贗品。”
吳俊卿這裏的事情就這樣被皇甫淳給搞完了,而競拍那個《漢三老諱字忌日碑》的事情還在談,合著就是讓皇甫淳到上海一日遊了。
馬叔平得知了結果後,也是深感皇甫淳的功底深厚,為了彌補皇甫淳被自己弄到上海來的遺憾,他可著勁的在幾個地攤上找到了一些玩意,不管真假,一口氣打包送給了皇甫淳,這樣做他覺得心裏好過點,可是皇甫淳拿過裝東西的小箱子一聞,臉色就變了,“這南方盜墓的風氣也起來了?出土的時間不到倆月啊!”
“啊?”馬叔平頓時驚愕的看著皇甫淳,“你怎麽這麽厲害?這是在蘇州一帶修堤時候發現的,當地人不懂,拿到地攤上擺賣,我順手就拿過來了。”
“唉!蘇杭自古就是地傑人靈,尤其是玉石雕刻上,古時候就被成為蘇工,好物件可是不少啊,成,這包東西我拿回去看看,有值錢的我定當給你回傭。”
“你千萬別!我們馬家還行,你就當是我給你的賠禮好了!”馬叔平趕緊說。
“真不要啊?那我就不給了,不過,還是對那些人說,有些東西能不挖最好別挖,傷陰德的,不在乎這些的人也不可交,至少我是不交結這樣的人的,做買賣也要看人品的,一個不在乎道德的人,誰能保證他將來不坑害人啊?”
“通達說的對,我今後還真是得小心一點。”馬叔平眼神閃爍著說道。
馬叔平,後世的金石大家,此時,正是其醉心於研究金石和青銅器的高峰時期,而這些古物哪裏有啊?隻有古代墓穴裏有,所以,馬叔平手上還真是有那麽幾個土夫子、搬山道人等以盜墓為生的熟人,經皇甫淳這麽一點,多少有些尷尬。
古人死後,什麽都可以不帶,可自己的印鑒是一定會帶在墓穴裏的,隻要找到了古人的印鑒,基本上也就確定了墓主了,這幾乎成為後世考古的一條鐵律。可是,在考古的時候,又很少能發現這些印鑒,不是墓主沒有,往往就是因為盜墓的不專業,將墓穴中的擺放物品破壞了,尤其是三國時期形成的謀財盜墓,對那些東西根本不在乎,這就形成了許多古代大墓十墓九空的結局。
皇甫淳本來打算在家裏住一晚,第二天就返京的,可是他來了,小杜也就知道了。上次,經過皇甫淳的點撥,三大亨的內部關係才算是重新平衡了,善於做人,八麵玲瓏的杜月生正式成為社團裏的老大,黃金榮宣布退居二線了。
“通達先生,你是不是要乘火車返回京城啊?我有一事相求不置可否。”
小杜親自上門,還帶了不少禮物送給皇甫涯,皇甫涯知道這是看在兒子的麵子上,於是,也很會做人的給小杜帶來的小弟每人發了一個紅包,要是直接給小杜,那就不合適了,可是給了他的下人,下人要感謝的肯定是小杜。
“你都知道我要走了還來說有事相求?”皇甫淳嬉笑著看著小杜,“說吧,你知道我是不會輕易拒絕你的,如果順手,不讓我在上海常住,那我或許答應。”
“不不,不在上海,可是,也許在蘇州要耽擱一天,您正好坐火車路過,我們一起去拜訪一下章炳麟先生如何?你也知道,我大字不識,怕是應答上鬧笑話啊,那樣就有損斯文了,我杜月生承受不起啊。”小杜扭捏的說出了來意。
“噢?上次章家的事情你給辦妥了?這是去回應?”皇甫淳驚喜的問道。
“是!辦好後我叫人給章炳麟先生寫了一封信去,同時表達了想登門拜訪的心意,章先生回信歡迎我去。這對我來說可是莫大的榮幸啊。”
“嗬嗬!行!你真行!以你現在這個身份能夠得到大學問家大思想家教育家的青睞,憑這一點,你在上海是把人做圓泛了。好,我跟你一起去拜見拜見老夫子!”皇甫淳樂嗬嗬的說道,隨即又問,“不過我沒有提前打招呼,萬一那老章要是計較起來,是不是不太好啊?他要麵子,我也要麵子啊。”
“這個無妨,我在信中本身就說了,約上一二好友共同前往拜見,再說了,章先生現如今已經無意官場,想在晚年大力興辦教育,對前往的學子和年輕人是很高興的,或許,你們會很聊得來呢。”杜月生滿臉堆笑的說道。
“好吧,既然你都想周全了,那就聽你安排好了,不過,介紹我的時候不用多說,就說我是一個小商人好了,他看得上看不上我都無所謂的。”皇甫淳說。
說起來是章炳麟求杜月生辦事,結果還要杜月生登門拜訪,這完全倒過來了,由此可見,章炳麟在當時有多牛了,不說別的,他的學生現在都在北大當教授了,而且著述甚多,與蔡鶴卿也是同好好友,可以說,是當時文人裏的頂尖翹楚。
對章炳麟,皇甫淳也是知道一二的,章炳麟寫的一些著作也是看過的,雖然不完全認同其中的一些觀點,但對其才學是佩服的。皇甫淳是那種綿裏藏針的性格,而章炳麟是鋒芒外露的為人,這也是皇甫淳對章炳麟不是那麽認可的原因。
翌日,皇甫淳和杜月生乘上了去南京的火車,中途在蘇州下車,杜月生與皇甫淳都是一身長衫的打扮,杜月生隻帶了兩個跟班,完全沒有什麽排場,更是看不出是什麽幫會裏的大哥,可見,杜月生考慮的有多細致,多麽會做人。
這要是在上海,杜月生但凡不出行,出行的時候,身邊跟著的至少有十幾個人,就是到皇甫淳父親家也是一樣,隻不過大多數人都會在弄堂口不靠過來。
“我要感謝你啊!你幫我解決了一個大麻煩!”一見麵,章炳麟就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