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二章:雲巔絕頂(一)

字數:5018   加入書籤

A+A-




    泰山乃五嶽之首,廣闊萬頃綿延數百裏,淩駕於齊魯平原之上。山上景色壯美,雄奇險秀,巍峨沉渾,名勝古跡,摩崖碑碣,數不勝數,古人視之為“直通帝座”的天堂,乃是百姓崇拜,帝王告祭的神山,素有“泰山安,四海皆安”之說法。

    道教俸泰山為第二小洞天。大中祥符元年,宋真宗曾在泰山封禪,並改乾封縣為奉符縣,封泰山神為“天齊仁聖帝”。

    由於受黃海、渤海的影響,泰山雨量豐富,草樹茂密道濕路滑。

    眾人之中最開心的就數九爺,路上遇到了小雨,山路濕滑,到了山崖陡峭馬難行的地方,都是李金元等幾兄弟輪流背著九爺上山。

    李金元幾個人都快累癱了,九爺卻趴在幾人的背上指點風景樂不可支。

    宋翊等人沿著南坡一路向玉皇頂行去,行至將夜已經接近山頂,再向上行二百步左右便可抵達。舉目四望卻見不遠處的林子裏也有一隊人馬,正在飲食休息。

    李金元識得其中一人,也是群英殿的弟兄。如此看來,參與圍剿耶律真秀的隊伍,也分了好幾層。

    宋翊等人又向上行百餘步,卻見一年輕男子擋在石徑之上。那男子見到宋翊等人,恭聲問道:“不知閣下是哪隊人馬?”

    宋翊知道那人定是群英殿部署在此處的邏足,防止外人誤入玉皇頂。泰山廣博至極,占地數萬頃,綿延幾百裏,峰高穀深重巒疊嶂,藏上千八百人也不打緊。倒是這玉皇頂上不過幾畝大小的平地,圍攻耶律真秀這等高手,容不得旁人攪亂。

    宋翊立馬抱拳答道:“我乃行罰堂的宋翊,敢問閣下是……?”

    那人聽是宋翊,立馬抱拳行禮道:“在下乃是武部知事王漢勤。”言罷,亮出了隨身鐵牌。

    宋翊也將隨身玉牌拿給王漢勤查驗。

    王漢勤驗了玉牌,說道:“宋主事,在下奉司馬武將之命在此接應各位,還請各位原地休息等候,待天明再上玉皇頂。”

    眾人聞言,便將馬匹拴在樹上,掏出隨身攜帶的幹糧,就著囊中的清水果腹,而王漢勤就在一旁陪同著。

    幾塊幹糧下肚,李金元的話就從肚子裏頂了上來,他湊到王漢勤身邊問道:“兄弟,上麵什麽情形不讓俺們上去?”

    王漢勤答道:“這個我也不甚清楚,隻是按著武將的命令在下麵迎接各位兄弟,我也未曾上山。”

    武部知事是個靠下不靠上的位置,多半都是幹些跑腿的活。山頂上的情形,王漢勤的確沒份知道。

    李金元仍不甘心,又接著問道:“兄弟,咱們埋伏了多少弟兄?”

    估計王漢勤是一個人在山上待得久了,好不容易撈到個說話的,對李金元也是有問必答。隻聽王漢勤說道:“估計得有個七八百人,具體的我不清楚。咱們的人,分成了裏外兩個圈子包圍玉皇頂。每隊人馬都有部裏安排的知事接應,僅是負責接應的知事就有五十人之多。”

    宋翊雖然靠在樹下閉目養神,可他二人的談話卻是一字不漏地落到了耳朵裏,心道:“群英殿這次可真是計劃周詳,算無遺策。耶律真秀將自己置身絕地,又給了公冶繁龍一個月的時間進行準備,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王漢勤所知確實有限,比李金元也多不了什麽。二人聊過了眼下的事情便開始扯些閑話兒,宋翊聽得無趣便倚在樹上睡覺。

    天剛蒙蒙亮,王漢勤便將眾人喚醒,活動筋骨、喝水飲食,準備應對今天的戰事。

    宋翊就著涼爽的溪水清洗了臉麵,站在山崖上向遠處眺望。

    此處高有數百丈,白雲環繞腳下,一輪紅日自雲海天邊噴薄欲出。宋翊身處此境間,忽覺生命之瑰麗,於萬物偶有所感。

    宋翊隻覺涼爽的清風拂過麵龐竄進心脾,身心舒泰四肢消融,恍然如在吊鍾洞內融入山體自然。若無己身,神魂存遊於天地;若己身無處不在,花草樹木、林間溪水皆為己身,存神去骸,心魂頓悟。

    宋翊於冥冥之中剛要有所頓悟,卻突然被王漢勤打斷。

    王漢勤對呆看著紅日出神的宋翊輕聲說道:“宋主事,您早些收拾停當,片刻便要上玉皇頂了。”

    宋翊回過神來答應一聲,便開始整理衣裝、兵刃。

    李金元等人匆匆吃了幹糧清水,在林子裏放了大便,一邊紮緊腰帶、束緊綁腿,一邊說道:“好了,這回要上山了,老子定要看看那契丹狗有何能耐對付我們這麽多的人手。”

    其餘眾人也都在整頓衣衫裹緊衣袖,各個摩拳擦掌收拾兵刃,準備立馬要大幹一場。卻聽王漢勤向著眾人說道:“殿帥有命,行罰堂眾人原地待命,隻宋主事一人上玉皇頂。”

    李金元一聽便瞪大了雙眼,問道:“啥?!不讓我們上去,那我們大老遠幹什麽來?”

    聽說讓宋翊一個人上玉皇頂,花榮當然是第一個不答應。但宋翊卻製止道:“殿帥讓我一個人上去,自然有他的安排,不要壞了殿裏的部署。”

    接著,宋翊又對李金元說道:“放心,既然殿帥不遠千裏將大家叫來,自然都會派上用場。”

    雖然宋翊如此說,但眾人依舊憤憤不平,反觀九爺卻是異常的沉默,獨自站在一邊沒有任何表示。  估計是到了這個地步,也自知說不上什麽話。

    既然殿帥隻讓宋翊一個人登頂,王漢勤自然也要留在下麵。

    安頓好眾人,宋翊背負盡斬,一步步向玉皇頂走去,心中卻在不住地嘀咕。他想不明白,論武功,自己與耶律真秀有天淵之別,為什麽讓自己獨自上山,公冶繁龍的葫蘆裏究竟賣的什麽藥?

    雖然隻差百步,但玉皇頂的風景卻是大不相同。站在玉皇頂遠眺,隻見白雲平鋪萬裏,猶如一個巨大的玉盤懸浮在天地之間。

    遠處的群山皆被雲霧所沒,偶有幾座山頭露出雲端,站在峰頂猶如踏雲駕霧,仿佛來到了天外。

    微風吹過,雲海浮波,諸峰時隱時現,仿佛不可捉摸的仙島。狂風若起,玉盤便化為巨龍上下飛騰,倒海翻江。難怪帝王天子視之為神靈居所,秦皇漢武不遠千裏來此封禪祭祀。

    此時,耶律真秀正坐在山崖邊上,俯瞰著雲海。而他的背後,卻是準備狩殺他的一眾好手。

    除了這次的主角公冶繁龍,武將司馬烈也赫然在列,另有十幾人各持兵刃分守各處嚴陣以待,雖然宋翊與他們不曾相識,想來也是公冶繁龍從群英殿各處調來的好手。

    此時,從山下到山上,就是一個巨大的流水破岩陣。而陣法的中心,正是宋翊所在的玉皇頂。看來,宋翊的擔心是多餘的,蹬上玉皇頂圍攻耶律真秀的並非他一人。

    耶律真秀並未轉身,依舊望著遠處的雲海,說道:“公冶繁龍你這個偽君子,早料到你不敢獨自赴約。”

    公冶繁龍穿了一身白衣,外罩一件泥金素色大氅,雖然一路登山而上卻是纖塵不染,一如既往的瀟灑飄逸。但此時,他麵對旗鼓相當的對手,卻沒有了往日超凡脫俗的神態。隻見他雙目如炬,盯著耶律真秀的脊背,凝神戒備。

    公冶繁龍朗聲答道:“我乃群英之首,心係天下之人,怎能與你這莽夫等同。”

    耶律真秀狂笑道:“無膽鼠輩尋什麽借口!當日兩浙一戰不也是如此。”

    公冶繁龍卻道:“我中原武林向來同仇敵愾,豈是你這番邦蠻人能夠明白。當日你承諾不再踏入中原半步,我才留你一命,沒想你今日還敢再犯,此番斷不可饒你。”

    耶律真秀冷笑一聲說道:“笑話,你也有臉提及當年之事。天下間,也就你不明白什麽叫單打獨鬥。當日若不是你約同兩浙路的一眾高手與本王車輪戰,我怎會輸給你?不準我再踏入中原,那可是你說的,本王可沒有答應你!”

    公冶繁龍卻歎道:“都怪我當日一念之仁留了你的性命。要不然,兩浙路上也不會再搭上百多條性命。”

    耶律真秀聽到公冶繁龍如此說話,忽地轉過身來,說道:“呸!你饒了我的性命?當日我雖落了下風,可若是拚死一戰你也絕不好過。你當日放我離開也是無奈之舉,若不然,你能好心留我一命?分明是明哲保身之舉,卻被你說得如此大仁大義,真正一個偽君子。”

    耶律真秀忽然站起身形,眾人的心神全部繃到了極限,各個刀劍出鞘對準了耶律真秀。

    公冶繁龍與耶律真秀四目相對,二人氣勢不相上下,公冶繁龍冷冷說道:“不論怎樣說,我今日也不會再讓你回去了。”

    大戰一處繼發,宋翊握著刀柄的手已經汗水涔涔。就在此時,山下突然響起狂笑之聲,笑聲內力充沛振聾發聵,雖然四野空曠但仍震得樹葉不住抖動。

    笑聲由下及上由遠至進,一個昂揚大漢隨著笑聲躍身竄入戰場之中。此人四十開外年紀,身高六尺雄壯異常,鼻梁堅挺薄唇闊口,凸額深目麵容剛毅棱角分明,身穿金絲軟甲,手持镔鐵大棒,開口便是調笑公冶繁龍。

    隻聽那人說道:“耶律真秀,你說得不錯。這個公冶繁龍就是假仁假義的偽君子,怎敢與人單打獨鬥?”(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