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文安拔寨
字數:6469 加入書籤
兩日之後,李金元風塵仆仆地從文安縣趕了回來。
回到行誅堂,李金元水都沒喝一口便急著去見宋翊。
宋翊見了李金元問道:“此去文安,事情辦得怎麽樣?”
李金元恭敬答道:“回堂主的話,文安縣的縣郊確實有這麽一夥盜匪據山為王,總共二十多人,據說都是從西北逃過來的流民。”
宋翊點點頭,問道:“這夥人行事如何?”
李金元回道:“的確是打劫客商做些無本買賣。”
打劫客商之類的事情在宋翊心裏倒也不算什麽大事情,畢竟他當初跟著宋江的時候也沒少做。
宋翊想了想又問道:“ 這夥人是否圖財害命?”
李金元想了想答道:“聽說這夥人手段凶戾,遇到敢於抵抗的客商、鏢手便會痛下殺手,身上倒也有十幾條人命。”
宋翊又問道:“是否欺淩弱小,為禍百姓。”
李金元答道:“聽聞曾強搶民女上山,還為此殺了此女一家。”
李金元這句話算是戳到了宋翊的心窩上,隻此一條便足以讓宋翊出手誅滅。
無需在問其它,宋翊將手一攥狠狠問道:“這夥人硬不硬?”
李金元道:“雖然下手凶狠,但隻是倚多為勝,不過就是普通的山賊盜寇,沒什麽過人之處。”
說道此處,宋翊主意已定,但還有另外一項顧慮,吩咐李金元道:“你將王煥之叫來。”
李金元一聽,不解地問道:“到底是做還是不做。”
宋翊言道:“這夥人殺人越貨欺淩百姓,當然應該誅除。但此事還要向殿帥稟報一下,畢竟咱們實際上還是群英殿的下屬。待我書信一封,你叫王煥之務必親自送到殿帥手上。”
王煥之為人精明,處事用心且又得當,很多事情宋翊都願意交給王煥之處理。
宋翊提起狼毫,刷刷點點親筆書信一封,講明此間情形交由公冶繁龍定奪。又令王煥之快馬加鞭趕往群英殿,務必親自交到公冶繁龍手上。
王煥之一刻不敢耽擱,快馬加鞭十幾天的時間便打了個來回,帶回一封書信,親手交到宋翊手上。
宋翊接到書信便打發王煥之回去休息,關好房門獨自一人在房中展信查看。
宋翊挑開蠟封取出信件,展紙詳讀,紙上字體勁秀有力,曲折剛強,宋翊雖然不通書法,也知書信之人定是心性剛強果決之輩。
書信落款隻是一個“龍”字,應是公冶繁龍本人花押。信上內容也是非常簡單,寥寥百十字而已。
“君為一堂之主,處事理當自行決斷,如遇難事不能自顧,可書信予我,比當傾力應援。如有安排於你,十三定會親蹬門庭。汝行誅堂所行之事,須除惡務盡,方能不負‘行誅’二字。“
書信的意思是說。宋翊現在乃是一堂之主,處理事情應該自己決定,不需要事事都向他公冶繁龍匯報。如果遇到自己的能力不能解決的事情,可以寫信求助,到時候公冶繁龍必會傾盡群英殿的力量幫助。如果公冶繁龍有什麽命令,會有十三親自去通知宋翊。
書信上麵的“十三”應該指的是個人的諢號,也就是負責聯絡宋翊的人。
另外,書信的最後一句,是公冶繁龍對行誅堂的要求,告訴宋翊出手一定要狠絕,隻要做了,就要斬草除根。
焚毀信件,宋翊心中已經有了底。信中的內容看似含糊其辭,實則已經講得非常明確。做不做,你宋翊自己決定,但是要做一定要做絕。
沒等宋翊去找李金元,李金元已經自己來敲門了。
李金元剛一進屋便急著問道:“我剛剛看到煥之了。怎麽樣,殿帥怎麽說?”
宋翊卻直接吩咐道:“你去挑選二十個好手,分由趙冠誌和劉桐源帶領,再讓花榮帶上十名箭手,隨我今夜出發。”
李金元應了一聲轉頭便走,一隻腳剛剛跨出門檻,忽又轉了回來,問道:“咦,那我幹什麽?”
宋翊道:“你去準備飯菜,我們吃飽了再出發。”
李金元問道:“不帶我去嗎?”
宋翊說道:“你留下看家。”
李金元幾乎快急出眼淚來了,說道:“這家裏有什麽值得可看的?!”
宋翊卻笑道:“你是什麽人?你是監院呀。監院不看家,幹什麽?”
李金元忽然有了一種上了惡當的感覺,說道:“如此說來,今後我就隻能在這一畝三分地裏混日子了?這監院我不當了,求堂主給我換個別的差事。”
宋翊喝道:“那是由你定的嗎?規矩都忘了?你是想讓我把你開回殿裏去嗎?”
這次李金元倒是不怕了,說道:“這監院豈不成了看院子的老倌?那還不如回殿裏去呢!再說了,文安縣的事情是我親自去打探的,地理我最熟悉。”
其實,宋翊也不想舍了李金元這個得力臂助,況且他還熟悉文安縣的地理,於是放緩了聲音說道:“既然如此,那就一起去,一路上要聽從安排,否則……。”
沒等宋翊將話講完,李金元便已滿口答應著跑了出去。
宋翊看著他的背影,無奈地笑著搖了搖頭。
眾人飽餐戰飯,備好了馬匹,擦亮刀槍,天剛擦黑便各騎快馬向文安縣馳去。
那夥盜匪同樣是在文安縣郊的一座荒山上占山為王,離著行誅堂不過六七十裏的路程。
宋翊的計劃,是趁夜將這夥賊人誅滅,黎明前趕回行誅堂,以免多生事端。
宋翊是中午傳的令,眾人都已休息了一個下午,此時趁夜趕路卻是各個精神抖擻。
馬匹也是撒了歡的一路狂奔,真是人如龍馬如虎,六七十裏的路程轉眼便到。
宋翊殺過人,但他手下這些弟子大多數都是未曾雙手沾血。此次宋翊多帶人手精中選優,便是要一次將招牌打響。
實際上,帶著李金元倒還省了不少心思,一路上自有李金元約束一眾弟子,省得宋翊多費唇舌。
眾人一路馳騁,不到一個時辰便已趕到了文安縣郊。
李金元帶著宋翊等人藏身在一片密林之中,指著不遠處的一座青山說道:“堂主,那半山腰上便是賊人的山寨。”
宋翊順著李金元手指方向查看,這座青山高不過百十仗卻與山脈相連,山上樹木枝繁葉茂,隱約可見點點燈火,透過搖曳的樹葉閃閃爍爍。
大戶人家的莊院不會選在半山腰上,小戶山民也不會半夜燃著燈火,多半就是有人在那安營紮寨。
宋翊點點頭自語道:“確實是占山為王的好去處。”
一旁李金元問道:“這話怎麽說?”
宋翊回答道:“此山雖然不算高大,但卻與群山峻嶺相連,山上樹木茂密便於藏身。一旦有官軍襲擊山寨,賊匪便可借著樹木映襯逃入群山之中,若是官軍隻有幾百人,那隻能望山興歎而已。”
李金元言道:“文安縣尉不過弓手幾十名,加上巡寨的土兵也不過百人而已,難怪拿這夥賊人沒有辦法。那咱們這幾十人怎麽辦?”
宋翊冷笑一聲道:“咱們又不是縣尉弓手,不需要審查問案,自有手段將他們一網打盡。”
宋翊又向李金元查問賊寨的布置,李金元答道:“那日我裝做樵夫上山,選了高處的林子,藏在裏麵遠地看了幾眼。這寨子選得山中一塊好平地,將方圓百步內的樹木盡數砍了做柵欄。寨子裏十間木房子,南北兩麵各開一個寨門,門前各有敵樓一座。”
宋翊思索一陣,將花榮喚到身邊,吩咐道:“你可見半山腰那處山寨?”
花榮點頭答道:“見了。”
宋翊道:“你先帶著弓箭手上山,一路上若遇邏足哨卡無需多言,直接冷箭射殺,不許發出半點聲響,摸到寨門之前等我。”
花榮應了一聲,點起十名箭手將馬匹拴在附近,眾人一字排開自南坡兜上山去拔眼線。
宋翊等了一盞茶的時間,估計花榮已經將近賊人山寨,於是令眾人將馬匹拴在樹上,留下兩名弟子看馬,率領其餘人等自南坡步行上山。
前有花榮開路,宋翊等人自然走得暢快。眾人悄無聲息地摸上去,將近山寨南門,便見不遠處花榮等人手持勁弩藏在樹後盯著對麵的寨門。
宋翊揮手讓身後眾人原地等待,自己一人上去與花榮說話。
宋翊來到花榮身旁,透過密林縫隙向寨門處張望。隻見樹林與山寨之間百步之內無遮無攔,四周的柵欄上插著鬆油火把,照得周遭一片通亮。
寨門前高搭三仗敵樓,敵樓上站著一個手持長槍的嘍囉兵,身旁懸著一麵銅鑼,以戒不虞。
宋翊低聲自語道:“有兩下子,還知道堅壁清野。”
花榮盯著木樓低聲說道:“我以手中勁弩,可一擊斃之。”
宋翊低聲言道:“你看北門處那個敵樓上也有一人,二人照相呼應,若遇敵襲便會以銅鑼報信。”
花榮道:“李餘弓弩精準,也可應付。”
眾弟子中有善射者十人,每日都由花榮教授箭法,其中最為出色者便是李餘。此人二十出頭年紀,身高六尺,體健臂長膂力驚人,可開兩石之弓,乃是花榮最為得意的弟子。
花榮揮手將李餘喚了過來。隻見李餘手持著踏 弩,弩 弓長近兩尺,少說也有三石之力。
宋翊看了看李餘手中的踏 弩,問道:“你這弩力幾石,怎麽開?”
李餘答道:“回堂主,弟子這支弩有三石之力,足踏臂張。”
宋翊低聲讚道:“好!禁軍的蹶張弩,最高也不過三石而已。你看北麵敵樓上那人了嗎?”
李餘經得宋翊這麽一說,心中一陣驕傲,回道:“見了,弟子百步開外一箭便可將他斃命。”
宋翊點點頭補充道:“不能讓他發出半點聲響,行嗎?”
李餘點頭道:“堂主放心,我一箭射穿他咽喉。”
那李餘有意在宋翊麵前賣弄表現,當時將弩立在地上,單腳踩住弩環,雙臂發力,硬生生將弩弦掛到弩牙之上。
宋翊暗讚一聲吩咐道:“你率領五名箭手去北門那裏等候,待我這裏發箭射人,你便同時發箭,莫要有絲毫遲疑。”
李餘應了一聲,點上五名箭手借著樹木掩映,悄悄向北門摸索過去。
宋翊又找到李金元吩咐道:“你帶著劉桐源和十名弟子去北門,我這邊動手你再動手,讓劉桐源帶著兩名弟子守住北門,莫要走了一個賊人。”
李金元應了一聲,便帶著人手向北門摸去,宋翊則帶著剩下的人手直奔南門。(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