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心想事成

字數:2291   加入書籤

A+A-


    “心想事成”這個成語對於國人,無論是大人小孩,都不陌生。它可以作為一句祝福的話,也可以作為自勵名言,它的心理暗示作用具有莫名的結果。恰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一樣,如果你心理都不想的事情,他很難出現或者成功,就像“天上不會掉餡餅”一樣。

    我們從小就懷揣著各種夢想,可是殘酷的現實往往一次次打壓磨滅掉我們的夢想:學習成績不好,可能我們自己就放棄了將來當科學家當老師當醫生的夢想,因為你連進入一所好一點兒高校、取得社會要求的一定資曆證書的可能性都沒有;家境貧寒,身無分文,雖然經過努力打拚卻屢遭失敗,你的企業家夢想還會有嗎?“格物致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夢想往往中斷於某一個階段,比如你通過了各種門檻進入了體製內,胸懷心係天下的豪情壯誌,可是因為這個或者那個的主客觀原因,你的運氣總是不那麽好,陷入了現在的所謂“內卷”,你還會有這些解救天下蒼生的情懷嗎?

    於是,慢慢的,尤其隨著年齡的增長,隨著生活的日漸平淡,隨著上升的期望不斷破沒,你也就心中無夢想,無希望,過起了“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鍾”的日複一日的無聊生活,“坐吃等死”成了可憐的人的代名詞。

    年過半百的我,基本處於以上這種狀態。回家休假的兒子對我提出了“嚴厲”的批評,指出我的人生進入一種毫無上進心的懸浮狀態。“你應該起碼從打掃家裏的衛生開始找點兒活兒幹,然後通過勞動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方向,哪怕是認真地讀一些好書,寫一寫自己的日記感悟啥的。要不你沒事兒開滴滴去吧,或許從事旅遊工作幾十年的你,會在與乘客間的接觸中找到自己存在的價值。”

    前不久兒子推薦的我幾本書,大多我還是認真地讀了或者聽了,有一本《三體》的三部書,我聽得是一塌糊塗,簡直成了催眠工具。兒子跟我交流的時候,我答非所問。兒子用兒時我指責他的口氣指著我的鼻子批評我:“給你這麽好的學習條件你怎麽能浪費呢?叫你好好讀書你卻成了睡大覺的安眠藥,你對得起我的良苦用心嗎?”說實話,我從來對科幻、武打小說不感興趣,隻是在兒子極力推薦下,也想看看這本書而已。經過兒子的輔導,其實這裏邊暗示的社會、人生哲理還是很有借鑒意義的:黑暗森林法則告訴我們如何生存、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

    最具有積極意義和勵誌的是作者本人。本來是某電廠想著沒事兒的一名員工,從事很簡單的悠閑工作,可是,自以為能力非凡的他堅持寫作,查閱學習很多太空知識,一書成名後被調入機關裏邊幹一份很體麵的工作了如今。這種積極心理學不正是“心想事成”的絕佳代表呢?

    重新捋一捋自己所能突破自我、改造自我的機會兒和可能行吧:曾經熱心研究曆史文化的戶外愛好者的我,因為無休止的封山而幾乎放棄了,其實,這隻是借口而已,年齡大了也是借口,因為還有不少的朋友想盡一切辦法在堅持這份既鍛煉身心又有攝影、文學的收獲和提升。所以,有機會兒還是應該繼續堅持那幾十年形成的好習慣的好。另外,寫點東西一直是自己在堅持的,且不說寫的東西如何糟糕,但是能堅持下來持之以恒也是一種難得的好習慣。至於工作方麵,即便隨著年齡的增長沒有上升的空間,但是一定要把分內的工作做好並且給年輕人當好助手和參謀,這不是自降身價,而是一整覺悟和提升。

    “心想事成”,從改變自己開始,從提升自己和家庭的生活水平著手,從自身擔任的工作開始,慢慢的,才會在二三十年以後,生命即將畫上句號之前,感覺自己的這一生的確沒有虛度,不僅僅創造了一個還算富足的家庭,關鍵還有一些健康積極的家風,傳續給自己的後人以及身邊的晚輩和年輕人。

    我,肯定行。

    今天下午2點考察幹部,還是那種老生常談的方式而已。妻子在兒子的鼓勵下一起去了宜家,我結束後去宜家接他們。偌大的停車場幾乎停滿了車,人頭攢動。我進去看了看這個久負盛名的商場,沒有深入,隻是看到很多人在吃西點簡餐,我也買了兩罐沒有喝過的瑞典啤酒,二十元吧。不久,接了兒子和妻子,回到家裏。兒子很粘人地在床上跟我摟抱熱談,我說會不會將來我摟著孫子重孫子一起這樣聊天親熱呢?兒子說,會的。這也是天倫之樂啊。

    晚餐後去看了舅媳婦,兒子對舅舅的去世很傷心,但是大家都沒有提。舅媳婦的母親在這裏陪伴她,一副慈祥的樣子。舅媳婦說每天晚上畫畫,轉移注意力。令人唏噓。

    兒子說女友很感恩四年來跟他在一起的生活,使得自己不再遭受因家庭貧困而導致的窘態。母親說,抓豬不帶圈,意思是娶媳婦和嫁閨女不一樣,窮人的女孩子好。個子矮也一樣生個大孩子。這和妻子的觀點相左,但是,兒女的婚戀不是家長說能左右就能左右的。

    心想事成!祝福家人朋友和家人都有一個快樂的心情,幸福的生活。(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