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定然瞞不久

字數:3989   加入書籤

A+A-


    陳安平也順手推舟,應了諸人懇求,將趙維踢回中書省,擔任右平章,而原本的中書相李克櫨改任左平章。
    而樞密相馬吉德則成為新任伐宋大元帥。
    這安排倒讓幾位皇子緊張起來,尤其五皇子李定傕與六皇子李定肄,他們隨軍以來,皆立有軍功,倘若能就任樞密相——哪怕是副相,那就意味著離皇位更進一步。
    而這份僥幸之外,緊張的來源便是留京監國輔政的二皇子李定代、四皇子李定肅,若這兩人入掌樞密省,那便說明大位抵定。
    陳安平沒去在乎諸人的想法,樞密相一職,他與趙維已經議定,便由趙維來出任,告身、詔書已經寫好,就等趙維抵達西京後示人。
    這次調趙維回京,雖然是一種懲處,但更重要的是要穩住西京道與南京道。
    廓爾蠻還是愣頭愣腦的打過來。
    一共萬餘兵馬,還分作兩路,一路沿海肆虐南京道廣順都總管司;一路翻山越嶺,想穿過南京道泰寧都總管司攻入西京道。
    這等癬疥之疾,本不足為慮。可大軍困阻於鳴沙之事,定然瞞不久。
    倘若傳回西京、南京還不知道會成為何種流言妄語。
    不能不預為之備。
    趙維啟程不久,陳安平也率親軍四萬餘往赴東京中興府,而留驍果軍、選鋒軍各一部據守涼州。
    其餘諸軍趁著雪色趕赴甘、肅、瓜、沙四州分別駐停。
    陝城局勢,得來片刻安靜。
    冬月陝城,一片白地。
    大河上兵艦已行不得,偶有民船冒險往來,一晚上船就被凍住時有發生。
    原本打算乘船回京的陸朝恩,此時也隻好趕赴蘭州,與劉乙丙匯合乘車前往京兆府。
    蘭州、鳴沙解圍,而應理收複之後,官家陳安平準都省奏請,召回各行營承宣使。
    葛從義身在京兆府,可謂無驚無險,倒與吳元忠有所交道,這次算不上苦差,一接到旨意,便就返京。
    而閆真卻自矜身份,自走靈州、環州入關中,並不與陸朝恩匯合。
    但陸朝恩與劉乙丙也不算寂寞。相比於葛從義、閆真各自單獨返京,他倆的車隊便排場許多,因為陳安平亦同行。
    都省亦頒敕將其召回,與他同行的還有驍勝軍諸將士。
    迭經血戰,驍勝軍損耗極大,因此特旨召回京畿,重新編練。
    非隻驍勝軍一軍如此,西軍中的威遠、雲翼二軍,分駐會州、安西府重新編練。
    而京軍中的拱聖、神射、龍衛、鐵林諸軍,也得在秦鳳、靈夏等地補員編練。
    其餘諸軍也各有安排。
    尚餘四千餘騎的雲騎軍則被調回河北重新編練,根據陳安平的意見,雲騎軍不再被調回。甚至拱聖等四京軍,也應盡快調回京畿,減少陝城補給壓力。
    都省於此事尚未達成一致,李綱固然想於陝城固守,但司馬立堅持要將夏軍逐出陝城,奪回涼州。
    原本都省會議,司馬立等人並不占優。
    但因報紙泄機,有人專寫夏軍屠蘭州、擄百姓、夷三堡之事,市井之間群情激憤。
     章節報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