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煉鋼
字數:4565 加入書籤
圍繞著東寧一號高爐,相應配套的水車、炒鐵爐、工人的生活區和辦公區都逐步修建完成。
在謝安生的主導下,此處被改造成了一個完全封閉的廠區。
同時由兵部簽署調令,派遣了一個協的陸師士卒在旁邊駐守。
第一批進駐其中的工人們也都是從工部選拔出來知根知底的工人。
東寧一號開火之後,先是經過了八天的低溫烘烤。
經過仔細檢查,確認其沒有一點可疑的裂紋。
之後配套水車的軸承、滑車、活塞式風箱等活動物件,在數次模擬運作中情況也都非常好,&nbp;運轉起來沒有一點阻塞。
萬事具備,謝安生果斷地下令進行第一批鋼鐵煉製的測試。
東寧一號廠區建造完畢正在測試的消息由工官李景入王城當麵匯報給了鄭克臧。
延平王殿下立刻吩咐備好隊伍,親自前往查看。
“謝卿,狀況如何?”
鄭克臧邁步進入東寧一號底部的工作區域,此地燥熱的空氣讓他有些不舒服,但這並未影響他欣喜的心情。
謝安生點點頭表示狀況不錯。
“稟殿下,東寧一號高爐正在進行鍛造試驗,目前一切正常。”
他一邊在頭前引路一邊衝鄭克臧介紹道。
“殿下!請看這個。”
謝安生突然停了下來,指著炒鐵爐旁的一根長條鋼錠道
“這是第一個出爐的鋼品,是融化了廢棄的碎鋼後煉成的,意外地很是堪用。”
謝萬生一邊說著一邊露出自豪的神情,他擦了擦腦門上不斷流下的汗,指著身後的東寧一號衝鄭克臧繼續匯報道
“那裏邊正在用不同材料煉製鋼材,已經燒了四個時辰了,估摸著差不多快要出爐了。”
鄭克臧點點頭道“謝卿此次辛苦了,做成了這等大事,卿想要何獎賞?”
謝安生聞言擺擺手連忙道“臣不敢獨占功勞,此次之事,工部劉琦、黃自遊兩位主事出力甚大,臣鬥膽為他兩位請功。”
這兩人在此次工程中的貢獻謝安生不止一次給鄭克臧提過。
鄭克臧點點頭道“有功有才之人,本王自然不吝封賞,謝卿回去後寫個論功奏折將有功之人的功勞都列明了,回頭遞到參政司,務必要做到有功必賞,不可遺漏一人。”
“殿下英明!”
就在二人閑聊時,從高爐旁傳來工匠們渾厚的聲音。
“出鋼了!出鋼了!”
鄭克臧的注意力第一時間被吸引了過去,他連忙快步趕去,&nbp;謝安生緊隨其後。
照看高爐的工匠們此時正將數個坩堝從高爐中一一拉出。
他們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坩堝的蓋子,輕手輕腳地用勺子將幹淨鋼液上麵的雜質一一撇了出去。
謝安生剛才提到的劉琦正一臉激動地看著這幾個坩堝,連聲道
“小心點,小心點,注意別灑了,端穩點。”
在劉琦的指揮下,工人們把不同材質的坩堝互相區分開,將鍋中熾熱的鋼水注入到不同的模槽中。
鋼水注入後,工匠們立刻在鋼水的表麵鋪上了一層生石灰,又在生石灰上層鋪上了木炭粉,以防止氧化。
等忙完這些步驟後,劉琦才發現鄭克臧和謝安生就在旁邊看著。
他連忙帶著手下工人們衝鄭克臧行禮道“臣劉琦見過殿下,請殿下恕臣失儀之罪。”
“劉卿也是操勞公事,何罪之有?如今這是在幹嘛,劉卿可否為本王解惑啊。”
劉琦一邊向鄭克臧介紹,一邊等待著鋼水冷卻。
過了一會後鋼水完成冷卻,工人們將模具打開,形成了數根一公尺長十公分寬的鋼條。
在這些鋼錠上還分別有著不同的記號加以區分,當然這些記號都是提前刻好在摸具上的。
劉琦拿起小錘子走上前,&nbp;一邊叮叮地敲起這些鋼條一邊繼續向鄭克臧解釋道
“這幾根鋼條的冶煉材質均不相同,臣是想比較下他們的特點和優劣,加以記錄,日後也好因器製材。”
“因器製材,劉卿所言甚是。”,鄭克臧衝劉琦滿意地點點頭,對他的工作表示肯定。
鋼的硬度和延展性不同所適合製造的工具自然也有不同,這劉琦倒是個心細的,鄭克臧在心中暗道。
劉琦手上的動作沒有停歇,他用錘子將每根鋼條都敲了一遍,通過錘柄傳遞來的堅硬質地感,他心中鬆口氣,確定這些確實都是堪用的鋼材。
劉琦向鄭克臧告了聲罪,再次投入到工作中,他指揮著眾工人將鋼條依次抬入到另一個房間內。
在那裏他將更進一步地測試每根鋼條的硬度和延展性,以確認其最佳用途。
這實際上就是在測量低碳、中碳、高碳鋼的特性和優劣,總結其中的規律,更好地為生產做服務。
劉琦從法國神父們那裏學來的實驗方法很快就被他活學活用起來,派上了用場。
雖然劉琦做的事確實很重要,但身為統治者的鄭克臧明顯對另外一個問題更感興趣。
“這座高爐的產量怎麽樣?”
他毫不避諱,直截了當地向謝安生詢問起此事。
正好此時高爐旁再次傳來興奮的呼喊聲,“又出鋼了,好了!”
原來爐中剩餘的幾個坩堝也好了。
工人們興高采烈地砸開封泥,打開爐門。
熾熱明亮的鋼水從爐中流淌而出,這是東寧一號所出的第一批次的鋼鐵。
謝萬生借著這個機會順勢解答了鄭克臧的問題。
“東寧一號在理論上可以一起放入二十個坩堝,每個坩堝可煉製的鋼材為五十斤,煉製一次需要四到五個時辰左右,故而一日最多可出兩次鋼,大概每日能有兩千斤的產量。”
他沉吟了一會又道“殿下,其實這爐子還可以造更大的,經過這回測試,下次有了經驗完全可以再造大些。”
“關鍵是建造高爐的那種粘土得足夠。”
鄭克臧點點頭道“這個我來解決,謝卿所言甚是,可以考慮後續逐步擴大規模。”
謝安生繼續建議道“規模擴大後,臣擔心到時產量太高,煤炭和鐵石供應不上,這是個棘手的問題。”
“確實,此處水力豐富,可交通不便,是個問題。”
鄭克臧輕歎口氣,準備回去後召集群臣商討此事的解決之策,心中默默將這事排在他的日程之中,鄭克臧笑看著謝安生打趣道
“當初的謝卿便隻是個會鑽研技術的主事,如今倒是進步了,考慮的全麵很多,有個侍郎樣子了。”
謝安生聞言連忙躬身道“全靠殿下栽培,臣願為殿下效犬馬之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