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流言危機
字數:3075 加入書籤
幾句話,說得一些將士羞愧不已,那幾名孟浪軍官,也是瞬間酒醒了大半。
見自己的話起了作用,齊元敬又趁機頒布幾條軍令:
好在齊元敬軍中還是有陰事理、知內情的人,有人認為,謠言肯定是別有用心之人刻意散播,既然有人反著說,那我們何不正著說呢?受此啟發,淩宇想了一個好辦法:雇上許多說書先生,將齊元敬仗義救妹的事跡編成故事,每天不停在茶肆、酒樓等人流密集處巡回演說。此法果然奏效,一段時間下來,城裏的流言慢慢平息了。
齊元敬對此事的態度倒是很灑脫,正如他所說,身正不怕影斜,為了淩宇兄弟和隱娘妹子,跪了就跪了,自己臉麵哪抵得過他人性命重要?倒是王玉蘭,連日來茶飯不思,尤其是對“齊元敬想傳香火”的流言更是深信不疑,對隱娘的怨懟更重了。
接下來就是軍紀的問題。從齊元敬任職伊始,軍隊紀律渙散就是一個很嚴重的問題。齊元敬多次想整肅軍紀,奈何倭寇不時來犯,讓他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時機。如今,正好給了他一個最好的機會。
這天,齊元敬正在校場練兵,幾個喝得醉醺醺的軍官從外麵搖搖晃晃地走了進來,衣冠不整、放浪形骸,其他將士見狀,皆紛紛觀望齊元敬打算如何處置。
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齊元敬為了一個女婢而下跪的傳聞,像風一樣吹遍了登州城的大街小巷。一些好事之徒還將此事添油加醋,有說“那女婢本是青樓出身,長得妖豔嫵媚,齊元敬天天流連忘返而不能自拔”的;有說“那女子其實是一隻九尾狐狸精,迷惑不了張老太爺就轉而迷住了齊元敬”的;還有說“齊夫人多年來不能生養,齊元敬早就想買個通房丫頭,給齊家傳香火”的。一時間,齊府的軼事,成了全城百姓茶餘飯後的談資,更可怕的是,此時,軍中將士們也開始了竊竊私語。
等等。。
此令一出,全軍震驚。將士們沒想到,平日愛兵如子的齊元敬竟然還有如此嚴苛的一麵。軍法中,除了斬,就是“割耳”,再不然就是“連坐”,其殘酷性使人看了不寒而栗。但古人雲:慈不掌兵、義不掌財。齊元敬的這一冶軍方針終於打造了一支無堅不摧、軍紀如山的虎狼之師。據淩宇回憶說,後來齊元敬調任薊遼總兵,有一次在大雨中向將士們訓話,唯獨他從南方帶來的三千軍士能幾個時辰屹立不動,如同沒有下雨一樣。
不過,那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凡伏兵,遇賊不起及起早者,領伏兵隊長通斬,各兵扣工食給恤,仍通捆打。如正兵見奇兵、伏兵已起,不即回應者,同例。
凡每甲,一人當先,八人不救,致令陣亡者,八人俱斬。陣亡一人,即斬獲真賊一級,八人免罪;亡一得二,八人通賞。哨隊照例。
凡當先者,一甲被圍,二甲不救;一隊被圍,本哨各隊不救;一哨被圍,別哨不救,致令陷失者,俱軍法斬其哨隊甲長。
凡陣亡一人,本甲無賊級者,各扣工食一月,給亡者之家優恤,失隊者扣一隊,失哨長扣一哨,失官扣一枝。但係亡者屬下頭目仍斬獲,功如其所失,通免究,亦不扣工食。亡兵亡官,官為給銀優恤。
凡一人對敵先退,斬其甲長。若甲長不退而兵退,陣亡,甲長從厚優恤,餘兵斬首。若甲長退走,或各甲俱退走,斬其隊長。若隊長不退而甲下並兵退走,致隊長陣亡者,厚恤其隊長之家,本隊兵各扣工食二個月,給亡隊長家領用,隊下甲長俱斬。若一哨下各隊長兵俱退走者,斬其哨長。如哨長不走,致被陣亡,而隊兵棄之退走者,斬其各隊長,兵通罰工食二月,恤哨長之家。若一哨官之兵與哨官俱退走,斬其哨官。如哨官不走而哨長以下甲兵退走,斬其各哨長,通罰工食,給恤哨官之家。由是而上,至把總、領兵將領等官,皆照此一體連坐行之。凡所謂罰工食者,仍以軍法捆打,不死,而又罰其工食,非止於罰工食而免也。
凡臨陣退縮,許甲長割兵耳,隊長割甲長耳,哨官哨長割隊長耳,把總割哨官哨長耳。回兵,查無耳者,斬。若各故縱,陰視退縮,不肯割耳者,罪坐不肯割耳之人,退縮之犯不究。
齊元敬心道,等的就是這一天。當下環顧了一下眾將士,正色道:“將士們,軍人當死於邊野,何須馬革裹屍?如今倭寇四起,你們有些人不僅不思進取,反而多行不義,試問,你們當兵之日,雖刮風下雨、袖手高坐,朝廷少了你們一分軍餉嗎?這銀分毫都是官府征派地方百姓辦納來的。你在家哪個不是種田百姓?你肯思量在家種田時辦納的苦楚艱難,即當思量今日軍餉的來之不易。朝廷又不用你們耕田種地,用軍餉養著你們,不過望你們上陣殺敵、保家衛國。你不肯殺賊保障朝廷,朝廷留你們何用?就算軍法疏漏,上天也要借敵手殺了你!”
王玉蘭見隱娘不做聲,以為是她不服氣,抄起旁邊的一根篾條,望隱娘身上便打。一邊打還一邊罵:“都怪你!都怪你!你個掃把星,從你來了,家裏就沒安生過!”旁邊下人們也樂得看熱鬧,沒一個人上前勸和的。隱娘越是不出聲,王玉蘭打得越狠,打累了,將篾條往旁邊一扔,又罵了幾句便走開了。
夜裏,隱娘摸著身上的傷口,躲在被窩裏偷偷哭泣:“爹,你現在哪裏?女兒想你啊!這種為奴的日子,我當真是不想過了。”但想到淩宇,隱娘又不舍得離開這裏,她覺得,隻要有淩宇在,她就還有幸福的希望。
這一日,隱娘正在給齊元敬和淩宇洗衣服,許是力道重了,一不小心將齊元敬的一件官服洗出了一條口子。王玉蘭勃然大怒,質問隱娘:“你個小蹄子,什麽事都幹不好!難不成真等著我家相公娶你當夫人嗎?告訴你,隻要我王玉蘭活著,你休想!”
隱娘也聽說了齊元敬為了救自己而下跪的事,對齊家人除了感激,更多的是歉意。當下也不敢答話,隻是默默聽著。
朦朧中,隱娘漸漸睡去,夢裏,她又回到了那座林間小屋,有阿爹,有淩大哥,還有那一朵朵盛開的美人淚……
這邊齊元敬和淩宇也是頭疼不已,無意中也疏忽了對隱娘的關心。原來,城中流言越傳越離譜,已經嚴重影響了軍心士氣,因為他們接受不了一個如此離經叛道的荒唐將軍。幾次倭寇來襲,一些兵丁不僅不聽將令,甚至臨陣脫逃;還有的軍官與娼妓廝混,流連勾欄,校場點兵時人還在鴛鴦床上呼呼大睡,上級追問下來,他們美其名曰“上行下效”,擺陰在暗諷齊元敬,儼然到了無法無天的地步。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