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智渡淺灘
字數:4077 加入書籤
等眾人散去之後,齊元敬和老人一起坐在海灘上互相嘮著家常,老人說,自己的老伴去世的早,家中原本有個兒子和女兒,女兒嫁到外鄉後再也沒回來過,兒子前兩年偷偷出海打漁,被官府抓走後再也沒了消息,如今隻留他一個人在這裏,過著吃完上頓沒下頓的日子。齊元敬聽得心酸,一旁的淩宇從懷中掏出幾錠銀子塞到老人手裏:“老伯,出門走得急,沒帶太多銀兩,這些您先拿著,貼補點家用。”老人推辭不過,感動得老淚縱橫。
齊元敬繼續問道:“老人家,我想請教你一個問題,我要是想到對麵的島上,你可有好辦法?”
老伯見二人官軍打扮,戰戰兢兢道:“二位官爺,小老兒家中沒米沒糧,隻能以此為生啊。官爺,小老兒再也不敢了,再也不敢了。”那老人顯然以為這倆官兵是來抓他的,急得撲通一聲跪在地上磕頭。
“元敬老弟,再不出兵,恐怕為兄也沒法向朝廷交差了。”胡忠賢知道齊元敬並不是在有意拖延時間,但迫於壓力,他隻能催戰了。
淩宇搖了搖頭,心想這什麽世道,百姓見了官兵竟然嚇得跪地磕頭,看來他們平日裏沒少受官府欺壓,於是急忙扶起老人,並表明自己身份:“老人家,這位是齊元敬將軍,專門來平倭寇的。我們不是壞人,你不要害怕。”
一聽是齊元敬,老人這才放心:“小老兒有眼不識泰山。齊將軍?你就是那個殺倭寇的大英雄,哎呀,早就聽說你是個好人,今天我也算見到真人了!”說完,轉頭招呼躲在旁邊不敢上前的鄉親,“你們別害怕,這位就是齊元敬大將軍,是來幫我們打倭寇的!”
八月的清晨,秋風吹來了陣陣涼意。齊元敬等的信風遲遲未來,朝廷催戰的軍令一道接著一道,就連胡忠賢也有點坐不住了。
淩宇本以為此人刀法精湛,出刀之時便用了全力。哪知與柴門三不郎的刀乍一接觸,淩宇就感覺敵人的刀軟綿綿的,比尋常倭寇強不了多少。此時想收刀已然收不回了,趙家刀在砍斷東洋刀之後,順勢沒入了柴門三不郎的肩膀。賊人吃痛,借勢向地下一跪,用很蹩腳的漢話說道:“閣下饒命!我不是柴門三不郎,我是他的替身,別殺我,別殺我!”
“你不是柴門三不郎?他人在哪裏?”淩宇將刀又繼續往其肩膀中切了進去。
“啊啊啊啊,饒命饒命,我真不知道!”
“死到臨頭,還敢嘴硬!你這畜生,留你作甚!”淩宇對著眼前的替身揮刀便砍,此時齊元敬恰好趕來,正欲阻止但已經來不及了。三尺多高的血注衝天竄起,那替身的頭在空中旋轉幾周後又咕嚕嚕滾在地上,眼睛瞪得老大,嘴巴一張一合似要繼續求饒,樣子別提多難看了。
淩宇將倭寇的頭一把拎起,係在自己腰上。齊元敬不解,人都死了要頭作甚?淩宇冷冷道:“祭奠楊邈兄弟。”。
“對汪曲之流你還偶爾能饒他性命,對東洋人,我從未見你手下留情。”齊元敬知道他這兄弟的脾性,無奈地搖了搖頭。
在齊家軍淩厲的攻勢下,不到半天的功夫,橫嶼島上的兩千餘眾倭寇全數被殲。賊首柴門三不郎趁齊家軍不備,以替身作掩護,帶領幾名親信,潛入大海不知去向。按照刀疤的說法,柴門三不郎很有可能與陳禿子會和,不過經此一役,柴門三不郎手下的東洋浪人基本被斬殺殆盡,想必他到了陳禿子那裏,也不會受待見。
第二天清晨,齊家軍大軍集結於海灘上,每人除了手裏的兵刃之外,背上還有一大捆草束。齊元敬一聲令下,所有將士迅速在海灘上分散開來。此時正值落潮,海灘上露出大片泥濘的濕地。將士們把草束鋪在泥灘上,迅速向前匍匐前進。倭寇那邊也發現了齊家軍的動向,急忙整軍備戰,借助火炮的優勢,對準海灘上的齊家軍就是狂轟濫炸。將士們有的被炸斷了腿,有的被炸作兩截,還有的當場被炸成血霧,但沒有一個人後退,所有人隻有一個信念,爬過這片海灘,剿滅倭寇!
大約過了一刻鍾,第一批將士在齊元敬和淩宇的帶領下已經登上了橫嶼島。霎時間,島上殺聲四起,一部分倭寇從木城裏哇哇大叫著衝了出來。齊家軍這邊不慌不忙,列好陣型,待敵人靠近之後,火銃、弓箭、標槍齊齊射了出去。倭寇們頓時像韭菜一樣倒了一大片,待第二波倭寇來時,齊家軍如法炮製,又打倒一波。幾個回合下來,倭寇死傷慘重。此時,後麵的大股人馬在先頭部隊的掩護下也趕了過來,他們用手中的刀、狼筅又消滅了一大波湧上來的倭寇。
淩宇這邊則帶著一小股身手敏捷的好漢,趁敵不備,悄悄摸至木城下。待淩宇下達命令後,眾人一齊甩出鷹爪鉤,借著繩索的力量,幾個呼吸就攀上了城牆。淩宇拔出背後寶刀,大吼一聲:“納命來!”便跳入了敵營。城牆上瞬間亂了套,兩幫人混在一起,分不清誰是兵、誰是匪,隻見得血肉橫飛、慘不忍睹。
“步行?海灘泥濘,將士們容易陷進去啊!”
“咱們有辦法啊,你看!”老人說完,抬起腳給齊元敬和淩宇看。隻見老人腳上穿著一雙草鞋,這草鞋跟尋常人家不一樣,腳掌奇大,外形有點像鴨蹼。據老人介紹,沿海漁民趕海的時候都穿這種特製的草鞋,再泥濘的灘塗都陷不下去。
“這種草鞋製作比較複雜,要是所有將士一人一雙,恐怕時間來不及啊!”齊元敬想到朝廷給的期限,不由得有些焦慮。
老人聽了齊元敬的話,又給出主意:“其實也不一定非要用這種草鞋,有時候我們著急過海灘,就在腳下綁上一大捆草束,也不會陷下去。”
齊元敬一聽,大喜過望,當下忙拜別老人回營去了。
老人順著齊元敬指的方向看去,見是橫嶼島,心下當時明白了怎麽回事。“將軍大人,不瞞你說,問我你還真問對人了。我告訴你啊,那島上住著一群倭寇,都是東洋來的,你要想上島,大船是過不去的,隻能步行。”
聽了老人的召喚,鄉親們立即湊上前來,想一睹傳聞中大英雄的風采。站在人群中央,齊元敬反而有些不好意思:“大家好,在下齊元敬,蒙鄉親們抬愛,不敢當,不敢當!”
淩宇肅清城牆上倭寇之後,並未與敵糾纏,打算直搗黃龍,活捉柴門三不郎!但一路走來,淩宇發現,這裏盤踞的全是東洋人,嘰裏呱啦的鳥語讓所有人都是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沒辦法,隻能硬著頭皮慢慢找吧。就在此時,一群人簇擁著一個頭領模樣的人且戰且退,看樣子是想逃跑。淩宇料定此人必是柴門三不郎,大喝一聲:“賊人休走,吃我一刀!”
那夥賊人見來將氣勢如虹,哇哇大叫著拔刀迎了上去。但他們怎會是淩宇的對手,幾個回合便被成了淩宇刀下亡魂,隻剩那貌似柴門三不郎之人。淩宇心說,這人也不知能不能聽懂自己的話,幹脆先綁了再說。怎料,那人趁淩宇不備,掏出懷裏的火銃對著淩宇就是一記。淩宇暗道不好,就在這千鈞一發之時,一個身影護在淩宇前麵,替他擋下了這致命的一銃。此人不是別人,正是曾經和齊元敬比試槍法的校尉楊邈。此時的楊邈,鮮血汩汩從他口中不斷冒了出來,想說話卻什麽也說不出來,不一會兒就沒了氣息。淩宇仰天長嘯,怒吼一聲:“狗賊!敢殺我兄弟!納命來!”
再過不幾日就是八月十五,海灘上一些漁民三三兩兩在趕著海貨。近幾年,朝廷為了斷絕倭寇糧草補給,嚴禁漁民私自下海捕魚。沿海百姓多是靠打漁為生,田地則是集中在地主富紳手中,且苛捐雜稅繁重。為了維持生計,年輕的都外出找尋生計去了,有些人甚至加入倭寇的隊伍,留下的皆是老弱病殘。中秋佳節快到了,一些老人為了能在節日裏填飽肚子,隻好選擇在這倭寇勢力範圍內,撿一些小魚小蟹維持生計。
看著鄉親們衣衫襤褸、瘦骨嶙峋的樣子,齊元敬心酸不已。
“總督放心,末將今天再親自去查探,兩日內定會給您一個交待。”齊元敬又何嚐不心焦,但倭寇所在的島嶼艦船根本無法到達,如果步行,就會深深陷入泥灘爛泥中,到時候倭寇炮火齊發,將士們隻會淪為活靶子。
但朝廷的軍令不容違抗,齊元敬帶上淩宇再一次來到了海灘上。
這時,淩宇打斷了齊元敬的思緒:“大哥,你看這些漁民為什麽會在海灘上來去自如而不下陷呢?”
齊元敬循著淩宇指的方向望去,果然,漁民們在泥濘的海灘上暢通無阻,絲毫沒有被淤泥所困住。二人急忙叫住一個準備回家的老人,問道:“老伯,我方才見你們在海灘上勞作,難道你們就不擔心被淤泥困住嗎?”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