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 鬼教

字數:7406   加入書籤

A+A-


    聲浪一波接著一波,直衝入城頭上眾人的耳中。

    看這聲勢,城下那密密麻麻的作亂人群,竟似要把這麵城牆踏平了一般。

    城頭上有一些新卒麵色有些發白,明顯是被叛賊的人數給嚇到了。

    不可否認,人多勢眾就是有這麽一個好處,還沒開打,就已經在心理上壓製住對方了。

    哪怕你有一萬精兵,麵臨十萬羸兵的圍毆,如果不能夠找到其心腹一擊斃命,遲早也是要被消耗光的。

    要不然,怎麽說將兵多多益善呢,多數時候,爆兵橫推就完事了。

    不過城頭上也有沒有被嚇到的一撮人,比如軍中號稱“楊百箭”的楊倉,這位郡兵曹掾就率先越眾而出,向薑紹慷慨請戰:

    “城外叛賊雖多,盡皆是一群烏合之眾,臨時糾集而成,哪裏擋的住郡中兵馬一擊。府君,倉請戰,願率一曲精兵出城,為城中擊潰此賊,提振人心士氣!”

    薑紹聞言看了看主動請纓的楊倉,這個慷慨激烈郡兵曹掾嫉惡如仇,總是能夠不懼險阻、第一時間請戰。

    在南安剿匪的時候也出了不小力氣,雖然有時候他的出大力氣也會給薑紹帶來一些擔憂和煩惱。

    此時他的請戰倒是沒有錯。

    犍為兵背靠城池以少敵眾,若是能夠在大量叛賊匯聚之前先擊破一股,那接下來不管是戰是守都能夠起到振奮士氣的作用,對己方的方略很有幫助。

    隻是薑紹在城上一直沒有看到陳瑞、袁旌這兩位犍為五鬥米教教中大人物的旗號,這讓他在出戰提振士氣和持重再觀望形勢兩個選項之間選擇了後者。

    畢竟都是打老了仗的人,薑紹很清楚,對於五鬥米教而言,能不能攻下犍為郡治才是決定這場地方舉事成敗的關鍵所在。

    他不相信挑大梁、扯大旗的陳瑞、袁旌二人會不明白這個道理,這個時候還舍本求末,帶著他們的鬼卒滯留在城外圍攻某處鄉亭或者豪強的莊園?

    按他看,這二人大概率還是躲在城外遠遠的某處地方,派人一直盯著城門,等待著城中犍為兵按捺不住,主動先出城攻擊城外叛亂人群,然後他們再伺機而動,出動大股人馬前來圍攻奪城。

    畢竟這些人多勢眾的五鬥米教叛賊,若想盡快擊敗城中的犍為兵,最好的辦法就是引誘官兵離開城池在野外與他們作戰。

    然後在混戰中依靠人海戰術把數量不多的官兵圍攻消耗光,這武陽城也就再無抵擋,輕鬆落入他們囊中了。

    “不急。”薑紹笑了笑,“眼下從南安返回的軍隊正在趕回,急著進攻的應該是城下的反賊,我等且靜觀其變,看看他們還有什麽招數。”

    眾人紛紛頷首稱是,經過剿匪一役,在場的人沒有一個敢懷疑久經沙場的薑太守對兵事的謀劃和判斷。

    楊倉有了上次尷尬的立軍令狀事件,也不再固執己見,當下也應諾退了回去。

    確定了不出城浪戰的總基調之後,薑紹又讓郡中主簿楊邠在城頭上開始宣讀郡府連夜準備好的檄文。

    大致內容就是城中的五鬥米教首領和涉教人員已經通通被收捕下獄,漢家天威浩蕩,上天亦有好生之德,念聚集作亂的人群之中多是被迷惑、裹挾的無知百姓,隻要迷途知返、棄惡從善,從現下開始就放下武器,脫離米賊,各自返回鄉裏安分守己,那昨夜的事情可以既往不咎。

    若還是執迷不悟,執意要跟隨鬼教對抗郡府、頑抗到底,那即日起郡中將發大軍圍剿,到時候不管男女老幼,皆以叛亂賊子論處,再無寬恕。

    站立在城頭、義正言辭的楊邠每講一句,兩旁的士卒就幫著傳話喊話,就如同之前城下的五鬥米教采取先聲奪人的策略一樣,把瓦解對方人心士氣的辦法用到極致。

    而且這一波人心攻勢明顯具有強大的效果。

    城外五鬥米教動員、裹挾起來的人員眾多、成分複雜,其中總歸有不少人不會跟五鬥米教是同一條心的。

    他們心思各異,或是因為平日受了五鬥米教恩惠不得不來,或是一時頭腦發熱加入叛亂人群,或是幹脆就是被鄉中惡少年裹挾來的。

    此時一聽到郡府簡單直白的檄文內容,人群中頓時一片嘩然。

    聚集起來的人們開始竊竊私語、左顧右盼,開始有人想著腳底抹油,趁早溜之大吉為妙。

    眼見聚集起來的人群騷亂不安,帶頭的幾位五鬥米教祭酒也急眼了。

    他們一麵派人去稟報陳瑞、袁旌,一麵不得不出動被甲持兵的鬼卒把攪亂陣型、擠到人群外圍想要逃跑的人拉出來幾個。

    就當著眾人的麵,活生生地砍下了他們的項上人頭,用鮮血淋漓的頭顱來震懾教眾,止住了那些想要逃跑的人蠢蠢欲動的念頭。

    不過這種殘暴血腥的做法雖然能夠讓人群恐懼不敢動彈,卻也直接讓不久前同仇敵愾聚起來的人心士氣大受打擊,不複剛剛咄咄逼人、殺官造反的氣勢。

    城頭上的薑紹看到這一幕,嗬然冷笑一聲。

    這就是智鬥的好處,不費一兵一卒,同樣達到了剛剛楊倉提議的搶先出兵打一仗,打擊城外叛賊人心,提振城中士氣的效果。

    又過了幾刻,遠處的官道上又有一支人馬開至。

    這夥人馬旗幟、服飾明顯比之前的人馬統一了一些,而且看起來的陣型也相對齊整,排頭的都是些被甲持兵的青壯,他們打著的旗幟樣式、級別也明顯要高於之前的人馬。

    有眼尖的軍士甚至看到了之前剿匪時在金銀峰上的三將賊旗幟。

    這支人馬一到城外,就開始出動鬼卒指揮原來的人馬搬運器械、準備攻城。

    “應該是五鬥米教叛亂人馬的主力到了。”

    城頭上的何攀指著那麵最大的五鬥米教旗幟,分析說道。

    薑紹麵色如常,似乎這一切沒有脫離他的預判和掌控之中,他冷靜地發號施令、調度兵馬。

    “傳令下去,讓張昕、左汜各率兵卒、丁壯分守東、南兩麵城牆,抵禦城外叛賊攻城,城中兵卒亦要加強巡邏,防備昨夜些許五鬥米教的漏網之魚趁機作亂。”

    犍為郡治武陽城是依靠岷江修建的,城牆外圍挖有護城河,引水為塹,西麵靠近河流,並不適合大股人馬聚集攻城。

    薑紹認為城外五鬥米教叛賊主攻的還是腳下的南城牆和東城牆這兩麵城牆,所以早早就分派將士安排布防妥當。

    他本人下達命令之後,就不再留在城頭上站著,而是把城牆防務的一線指揮權全部交付給張、左二將。

    自己則帶著其他人轉下城牆,回到城下的涼棚安坐著,靜候犍為官兵將士破賊立功。

    眾人見他指揮若定、胸有成竹,上下心中大定,不複一開始麵臨圍城的恐懼。

    被授予城牆防務的張昕、左汜更是麵色激動,感受到了太守的充分信任和認可,內心繃足了勁,準備要在接下來的守城戰中大展手腳,給大夥兒看看自家的真實能耐。

    ···

    城外,披甲戴胄的袁旌策馬來到陣前,仰觀城頭上的武備防務,身旁還跟著金將、鐵將和其他小祭酒等人。

    “城頭上有一群人一開始就在觀望著,有人說那是郡中太守坐鎮,我等人馬城外聚集起來雖多,喊話喊得嗓子都冒煙了,可城牆上的兵卒仍舊沒有絲毫動彈的跡象。”

    “城內也沒有一絲動靜,看來城中傳舍還有信徒以及其他人手多半都在夜裏栽了,落入到官兵的手中。”

    “剛剛城中兵馬隻宣讀郡府檄文,見城外人心騷動,仍然不為所動,一直堅守,沒有想趁勢出兵擊我陣型的跡象。。。”

    之前率眾在城外列陣誘敵的小祭酒立馬向袁旌匯報情況。

    聽完他的話,袁旌眉頭緊鎖,臉上蒙著一層揮之不去的陰霾,再配上那些微微顫動的橫肉,讓誘敵不利的小祭酒戰戰兢兢,再說不出話來。

    這與他們之前誘敵出城混戰、在野外憑借大股人馬圍攻官兵的設想相差太大。

    對於直接強攻武陽城的作戰,說實在的,他們這些倉促糾集起來的人馬沒有足夠的把握。

    這是有護城河、城牆、角樓、垛口等完整工事的郡治城池,可比大夥夜裏攀爬攻打鄉間亭舍、塢壁的矮土牆難多了。

    袁旌又看了一會,轉頭看向金將。

    這三將賊之前與犍為郡縣兵多次交手,對付官兵有一定的經驗,賊首金將還是個軍中出身。

    眼下雖然是攻城戰,攻守雙方互換了位置,但他初次上陣,還是想聽聽這些廝殺經驗豐富的老賊的意見。

    “沒的想,隻能夠用人命去填,這攻城的法子無非就那麽幾個,非此即彼。我看時下倉促得很,隻能夠搭雲梯和撞城門,隻要人多勢眾,攻打不休,壓著打總歸是能打下來的。”

    金將毫不客氣地當眾指點,他先是挖了挖鼻屎,又嘿嘿笑道,一點也沒有心疼人命的意思。

    他的金銀峰三將賊隊伍在之前剿匪作戰中已經折損殆盡,這一次攻城靠的都是五鬥米教的教眾。

    在他心底,隻要能夠打下城池,死多少人那都是無所謂的。

    見袁旌悶聲不開口,似乎還在猶豫,金將與鐵將對視一眼,又笑道:

    “大祭酒無需擔憂,要我說,剛剛說這城頭上有那薑太守坐鎮、人心安定這未必就是真的。”

    “那薑太守計算路程應該還帶著郡縣兵卒在路上趕路呢,多半是城中幾個智謀之士使出來安定人心的伎倆。”

    “隻要我等鉚足了勁去打,城頭上的虛實就一目了然,說不定不用半日就破城了。”

    “大當家的,你倒是看得明白。”

    袁旌聽完,勉強擠出一絲笑容,沉聲答道。

    他自然知道這夥喪家之犬的盜寇那點打算,他們這是想借五鬥米教之力,恢複實力,辦成他們自己的事呢。

    不過眼下形勢不饒人,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

    剛剛城頭上一通檄文就能讓城外的人心浮動,若是自己再棄城而走,失了人心,隻怕不用官兵來打殺,單單他們在半路上就要跑掉一大半人了。

    “請師君!”沒有再多做猶豫,袁旌橫肉一抖,當即咬牙說道。

    “請師君——”

    城外的聲浪一波接著一波,氣勢仿佛在主力人馬的帶動下,又恢複了一開始聚集起來的鋒銳。

    密密麻麻的教眾在空地上跳動著、叫嚷著,用兵器敲擊發出各種聲音,像是一場終極狂歡,又像是一場瘋狂的請神儀式。

    “師君至——”人群後排突然一陣叫聲炸響,人們紛紛向兩旁飛快避開。

    一架肩輿出現在眾人眼中,上頭的陳瑞渾然變了一身模樣,不再是一身道袍的超凡脫俗,而是著朱衣,佩朱幘,戴進賢冠,用鮮紅色的服飾和濃烈誇張的妝容來吸引眼球,震懾人心。

    這就是教中讓廣大信徒相信去而複返的陳瑞真的成神的伎倆,把師君陳瑞重新打扮,換成一副平日裏眾人想都想不到的麵目出現在世人麵前。

    畢竟誰也不知道神應該是什麽樣的。

    而這副張牙舞爪的可怖模樣的確也起到了一些效果,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群紛紛頂禮膜拜,跟隨著其他人跪在地上俯首聽命。

    淩駕眾人之上的陳瑞就這樣大搖大擺在肩輿上亂舞一陣,然後身體突然一頓,仿佛定住了一般。

    過了片刻,他突然手指遙指前方,冷漠無情的聲音突兀響起,仿佛真是高高在上的神明在俯視眾生發號施令。

    “神諭——今日破城,踏平這座惡鬼占據的城池!”

    “殺——”

    “破城!破城!殺光他們,搶他娘的!”

    肩輿兩旁的心腹信徒紛紛附和,叫聲一波高過一波,響徹遠近,震驚四野。

    就在這嘶聲裂肺的叫喊聲中,城外的叛亂人群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繞道轉向東麵的城牆,有一隊狀若瘋狂的鬼卒打前頭,準備兩麵圍攻武陽城。

    南麵的城牆最先開始進攻,無數教眾在大小祭酒的指揮下,手提肩扛,攜帶沙土、薪柴衝向護城河,想要填平溝壑,為他們抵近城牆根下展開攻城作好準備。

    “放箭,放箭,快放箭!把石頭都搬過來這邊——”

    守衛南麵城牆的是左汜,他一見城外的五鬥米教叛賊開始攻城,那大嗓門也當即響起,大聲指揮城中丁壯搬運器械,守城士卒輪流放箭射殺想要填平護城河的叛賊。(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