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中秋宴(上)

字數:3789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鴻臚寺女官 !
    阿叢不由地靜靜看著,目光長久地停留在她眼角眉稍,怎麽也看不夠似的。
    好一會兒,薛齡起身,將身後兩套衣裙來回對比一番,選了一套茶白色繡祥雲暗紋的齊胸襦裙。
    她的肩頸天生纖長勻稱,穿男裝和官袍時就顯得很是挺拔,到時將這剪裁合身的襦裙穿上,定是與往日不同的風采。
    就算再忙,她也記著十五晚上的中秋宴。因鴻臚寺主簿的身份便利,薛齡從禮官那裏,探聽到了許多關於中秋宴的消息。小到那日燭台的形製、碗碟的配色花紋;大到宴會選址所在,以及四周花卉顏色與樣式。
    不是她無聊,而是她聽盧誌毅說,這些都是蕭禮親自過問了的。
    既然她已確定了自己的心意,便打算大方一回。
    雖說薛齡自己也不確定,在王公貴女齊聚的大宴上,她可有膽量,當眾說出心上人之類的話語。但她早早打定主意,好歹在形貌氣勢上,自己是要盡力一回的。
    八月十五,中秋之夜。
    懸月台四周,桂花香氣清甜,襯著龍紋獸爐中嫋嫋婷婷的沉水煙,將整個高台都籠罩在沁人馨香之中。
    諾大的宴席上,男女分開設坐,雖然不在一處,在座眾人卻都能看到對麵的男男女女。
    放眼望去,女子們姣好溫婉若花朵一般,有的嫻靜,有的活潑;她們對麵的男子各個儀表堂堂,清瘦俊逸有之,孔武有力亦有之。
    當然,這裏麵也有吊兒郎當的,比如魏將軍家的獨子魏清叡。
    “清叡,你……你姐姐呢?”一位膚色黝黑的年輕男子拉住他,有些拘謹地問。
    他是南越王,據說明年便要成婚回封地了,卻一直沒有尋到合意的王妃。
    魏清叡擠眉弄眼地說:“小王爺,我們魏家那麽多姐姐,你說的是我哪個姐姐?”
    “自然……自然是你長姐。”
    “那可不巧。”他一副遺憾不已的樣子。
    南越王神情驟然失控,抓住魏清叡的手腕急忙問:“我聽說她今日會來的啊,如何不來了?”
    “哎呀沒說她不來!”魏清叡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從小嬌養著,哪裏經受得住他這樣狠狠抓著,大呼放手。
    南越王知道自己無禮,眼神中歉意與迫切交加地望向他。
    魏清叡委屈巴巴地揉了揉手腕子,有氣無力開口:“她如今已是弘文館的校書郎了,公事了結了自然會來。”
    薛府內。
    “齡兒今日打扮得極美。”魏清頤由衷讚歎道。
    她二人因有公務在身,之前特意同禮官說了,要晚些時候才能到懸月台。薛府地處偏遠,因此魏清頤特意過來同薛齡一道過去。
    此時薛齡將早已挑選好的首飾戴上,行動之間有細微清脆琳琅之聲,這是她回京以來,花樣最全的一次打扮了。
    懸月台是宮中最佳的賞月地點,今日天氣晴好,熏風陣陣。
    薛齡到了這裏,見四周幔帳輕垂,花木扶疏。晚風輕拂,幔帳微微搖曳,正好看見對麵的幽幽池水中,有仙鶴在月下嬉水停留。
    還未踏入懸月台,她便不由感歎太子殿下思慮周到,品味出眾。
    “你瞧那是誰?”
    “哪個?”
    “哎呀,剛剛坐下的那個,清頤姐姐在她左邊。”
    幾位女子湊在一起,想去跟魏清頤見個禮,卻又苦於不曉得她身邊盛裝而來的女子是誰,索性就將順道路過的禮官尋來問。
    “那是我們鴻臚寺的主簿薛齡大人。”
    眼看著眾人都到了,盧誌毅正打算叫小公公們去請陛下,便被幾位閨秀拉過來認人。
    起初,他也沒認出是薛齡。
    座中的女子清雅高貴,茶白色的齊胸襦裙在她身上,乍一眼看去就極為出眾,好像是披著月色而來的仙子。
    “原來她就是那個女官大人!”
    “怪不得清頤姐姐同她一道過來,原來是她。”
    “誒?聽王家妹妹說,那薛家姑娘生的並不好看,上次春日宴打扮也寒酸。如今我看來,並非如此啊!”
    “小門小戶的,你聽她胡說。”
    “是啊,高姐姐,王家什麽身份,你是什麽身份,如何聽她胡攪蠻纏。”
    “說不定這位薛大人再過幾年,比她王小姐父親的官階都高呢!”
    幾個閨秀七嘴八舌地小聲議論著,險些就錯過了低調而來的太子殿下。
    今日的蕭禮與薛齡見到的並沒有什麽差別,不過就是束發的金冠換了模樣,領口的花紋換做了金線繡成的如意紋。
    在薛齡眼裏,若論模樣俊俏,當屬那日花樹下,一身蟹殼青袍子的書生蕭禮。
    但是其他閨秀們卻不這樣想。
    即便那緩緩行來的男子並沒有用太子儀仗,但他站在那裏,金冠錦袍,通身俊逸華貴的氣質,足以吸引眾人的目光。
    歲昔遠遠地跟在他身後,見自家太子儼然已經成了焦點,索性提高聲音,長長一聲道——
    太子殿下駕到!
    “一直聽說殿下英明神武,勤勉政事,誰能想到竟生得這般出眾!”
    “是啊,我瞧著氣宇軒昂,威嚴肅穆。”
    “你說是容越公子俊俏些,還是殿下略勝一籌呢?”
    眾人躬身行禮後,見蕭禮被幾個王孫公子拉著寒暄,幾位閨秀便迫不及待地與同伴小聲議論著。
    薛齡聽了心中暗想,周淇從小就生得好看,可站在殿下身邊,她怎麽看著都像是太子的小跟班。
    她們幾人這樣對比,多半是因為周淇今日不在這懸月台上,若是兩人站在一處,便不會有這番比較了。
    正想著,帝後攜著王公大臣們到了,宴中的眾人皆以小輩對長輩之禮見過,陛下略略說了幾句後,待眾人落座開宴,偏廳便響起了絲竹清音。
    薛齡聽著,覺得那曲調繾綣柔和,若有似無,十分養人精神。隻是四周語聲陣陣,她竟沒有留心,其實這曲子是以《如暮》的小調改寫而成的。
    接下來便是眾人來回走動,輪番敬酒。薛齡與魏清頤一處,因她二人有官銜,是以總有人接二連三地前來寒暄問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