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川疑雲(2)

字數:4435   加入書籤

A+A-




    ,最快更新明月如霜:全3冊 !
    一襲青、紫、白三色的短式百褶裙,挑花侗錦的麵料,很是鮮豔華貴。腳下踩的是銀絲鑲邊的翹頭花鞋。發髻飾環簪、純銀釵,戴蝙蝠壽鹿的純銀冠,還有配掛著的多層銀項圈、耳墜、手鐲、腰墜等,均是銀飾。華佩彩服,喜氣洋洋,臉上隱約皺紋,顯出已不年輕的歲數。
    這麽隆重的打扮,倒像是來迎親的。
    “車馬顛簸,姑娘一路辛苦了。”
    孫薑氏笑得一雙眼睛眯起。
    朱明月交疊著雙手,朝著她款款揖了個禮。
    “早前聽聞黔寧王從京城帶回來一位絕美的侍妾,就是這位?”
    “聽說還是錦繡沈家的半個當家呢,被那年輕的雲南藩王引為知己紅顏,十分寵愛。這不,為了給她立威,親自率領沐家軍護送商隊過來了。”
    ……
    那些細碎的議論聲,孫薑氏沒聽太真切,悉數進了朱明月耳畔。
    打扮得如此花枝招展,不是侍妾,又是什麽?以至於不讓她從正門進,要拐到這側門來。但站在門口迎接她的是府裏的當家主母,又顯出對她這位“嬌客”的重視程度,側門台階下的四抬平頂軟轎也是早就準備好的,一側丫鬟點頭哈腰,禮數周全。
    隻是她這禍水,當得好生冤枉。
    “說了半天話,卻不知姑娘如何稱呼?”
    孫薑氏這般詢問,客氣而小心翼翼。
    “小女沈氏。”
    “原來是沈姑娘。”
    孫薑氏領著她跨進門檻,經遊廊,過垂花門,然後往內宅的西廂走。忽然間像是想起了什麽,不經意地笑言道:“姑娘既是來自京城,知不知曉沈姓在滇蜀可是大姓呢,尤其是雲南。姑娘也是沈姓,莫非與雲南府的那個沈家是同宗?”
    未等朱明月開口,後麵緊跟著跑上來一個書吏,聞言忙道:“夫人眼拙,這位正是錦繡沈家的嫡長千金!”
    “居然是沈小姐。”
    這驚訝的表情太過明顯,朱明月頷首道:“夫人實在客氣。”
    安排在西廂的這間客房,也是事先布置好的。錦簾繡緞,紅毯鋪地,寶器堆疊;外閣的花罩裏特別擱置了一張美人榻,鋪著名貴的雪色貂裘。隔著一道搖曳剔透的水晶珠簾,可見裏麵的鑲嵌翡翠的四扇屏風,屏風旁是描金鑲銀的青玉案、妝奩寶鏡。都是女兒家的用物,無一處不寶光熠熠,美輪美奐。
    幾個丫鬟在屋苑內進進出出,有的熏香,有的灑掃,見到她都是恭順地問好。
    孫薑氏讓人給她奉了茶,才投來略略打量的目光,道:“早就聽說,沈家錦繡山莊坐落在西山峰下、滇池之畔,坐擁天光雲影、千頃碧波,原來更出落了一位神仙般的女孩兒,‘明珠’二字果真是小姐才配得。”
    朱明月低下頭,“夫人謬讚了。”
    孫薑氏拉起她的手,臉上是一抹難以掩飾的欣賞,“小姐不必太過自謙。平生得見小姐這樣一個人物,實在算是有幸。若蒙小姐不嫌棄,定要在府裏麵多住些時日,也是咱們府上蓬蓽生輝的好事呢!”
    這些話,即便對待係出名門的官宦閨秀都是極高的讚美,何況隻是一個商賈之女。對方還是堂堂的知府夫人,當真是給足顏麵。
    朱明月道:“夫人如此抬愛,小女區區家世,實在是愧不敢當。”
    “小姐此言差矣。放眼整個滇黔,誰人不知雲南府的錦繡沈家——多年跟官府打交道,又承攬十三府城的茶運生意,雖為商賈,實則貴不可言。而妾身知道沈家的眼界絕不僅限於此。小姐如是有意,將來東川府的大門,可隨時為小姐的商隊敞開。”
    孫薑氏塗脂抹粉的臉上,掛著跟孫知府如出一轍的笑容。
    朱明月抬起眼,清澈的眸光若月下小池,“小女離家在外多年,不懂經商,亦無兵可帶,又何來商隊一說。”
    少女般的愚鈍和羞澀,讓孫薑氏笑得花枝亂顫,“懂與不懂,有何要緊;現在無兵,更不要緊。有那猛虎之師的沐家軍作為依仗,小姐想要怎樣的商隊要不來呢!”
    孫薑氏含笑的一雙眼睛,像是蜜糖般甜膩得透光,卻是言盡於此,輕輕拍了拍她的手,便施施然離去。臨走前還特地囑咐那個站在苑中許久的丫鬟,在寢閣中貼身照顧,伺候周全。
    晌午的陽光在濃綠的樹蔭下變成一片斑駁的疏影,打扮得喜氣洋洋的當家主母扭著腰一步三搖地走了。經她吩咐的那個貌不驚人的丫鬟就站在樹影兒裏。過了好半晌,朱明月才抬頭看過去,對方剛好也在望著她,視線一經接觸,對方馬上低下了頭。
    朱明月蹙了蹙眉,忽然間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一直到酉時的時候,東川知府在府宅中廳前的琅台上設了接風宴。孫兆康作為東道主,其治下的正五品同知汪大海、通判李芳,還有東川府各縣縣官悉數到場,專程宴請遠道而來的雲南藩王沐晟。席間陳釀美酒,美味佳肴,來來往往的都是東川最體麵的人物,衣著光鮮的侍婢穿梭在寬敞得可容納百人的亭台間,到處是一派燦爛輝煌。
    作為負責照顧的丫鬟,連翹不敢馬虎,替朱明月綰了發,又拿來好幾套簇新的衣飾。
    團花嫣紅的花冠羅裙,雕琢精致的金簪銀佩,都是之前孫薑氏精心準備的。朱明月從鏡子裏看著那上下忙活的丫鬟,一張無甚特色的麵容,配上毫不出奇的五官,掉進人堆裏幾乎找不出來。
    這時候,阿曲阿伊從外麵進來,後麵還跟著兩個抬著檀香箱子的隨扈親兵,進屋見到桌上擺得琳琅的裙衫,不禁愣了一下,“帕吉美,我把你的隨身物都拿來了。”
    朱明月看到箱子裏的東西,道:“看來要辜負知府夫人的好意了。”
    連翹有些犯難,“但是夫人那邊?”
    朱明月看著她。
    下一刻,連翹咬了咬唇,道:“小姐若著實不喜,奴婢便與夫人說,準備的裙衫不太合身。”
    這樣既不駁了主人家的麵子,也不會勉強客人。朱明月露出一抹微笑,“如此便多謝了。”
    “奴婢分內。”
    那丫鬟說罷,恭順地伏了伏身,便抱著滿桌子的東西下去了。
    東川知府的府宅按照侗族的建築風格,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其間廊腰縵回,亭台水榭,九曲回廊繞著錯落的屋苑,顯得娟麗而堂皇。幾處苑中都開辟出一道山水,堆砌疊石是清一色的青灰色太湖石,巧如雲,如奇峰,近視則玲瓏剔透。假山上有古柏,山下有池塘,碧綠的池水將整座山體襯映得格外靈秀。
    朱明月由連翹引著抵達中廳前的琅台時,裏麵已經坐滿了人。視線逡巡了一圈,文武官員按各自品階依次而坐,高矮胖瘦,麵目不一;間或土官知府,貂裘披氈,額戴氈帽,紮著辮子,各個滿麵油光,壯碩得膀大腰圓。
    反觀那坐在主座上的男子,一襲黑金暗紋束身蟒袍,胸前用羊脂玉扣串成對襟;黑白比照,越發顯得周身英氣逼人。鬢若裁刀,眉若墨畫,斧鑿刀刻般的五官輪廓,被一團燈火晃得三分闌珊,端的是豐神俊朗,出類拔萃。饒是席間人頭攢動、華服晃眼,不用仔細去找,也能一眼得見。
    他的話很少,經常一沉默就是一整天,又傲慢自持得很,拒人於千裏之外的模樣,看上去就很難接近。稍有覺悟的人,都會敬而遠之,很少願意去碰釘子。可這樣的男子,偏偏生得一副甚是出挑的相貌。
    滿苑伺候的下人們來來往往,那些故意從他身旁經過、悄悄打量著他的侍婢,一個一個都微紅著臉,就連一側的小廝都巴巴地望過來,既仰望又羨慕。而那煊赫尊貴的男子,長眸含笑,手持美酒月光盞,脊柱挺直端正,在觥籌交錯、氣氛熱烈的場麵中自成一道風景。
    “小姐原來在這兒,怎麽不進去呢?”
    這時候,孫薑氏從後麵走上來。與晨曦時迎她的裝扮也不一樣,深青色繡花霞帔的品服大妝,用金線繡的雲霞孔雀紋。
    朱明月見到是她,不由道:“在座都是官員,小女一介商賈之女,如何當的。”
    孫薑氏笑著攬起她的肩,“小姐可是咱們府上最金貴的客人,自然也就是這席間的貴客,小姐不當的,還有何人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