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府宅(5)
字數:7515 加入書籤
,最快更新明月如霜:全3冊 !
孫薑氏並不知道連翹是因何得罪了沐晟,才被下這麽狠的手,被抬出來時幾乎隻剩下了半條命。但是作為貼身伺候的侍婢,唯一的主子無故消失,有推卸不掉的責任,卻憐她在府中伺候多年,在外又無依無靠,帶回府宅後便一直養在後院。
“說吧,你是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的人,還是原親軍都尉府的人?”
床幔半遮的榻上躺著一個五官平凡的侍女,臉色蒼白得過分,骨瘦如柴的身子,像是隨時都能斷氣似的。再一眼看過去,在她腰間纏著厚厚的繃帶,連帶著綁住後背一整塊鍛造的又長又寬的精鐵,不細看還以為她背著一塊門板。
李景隆毫不客氣的問話,讓連翹捂唇輕輕咳嗽了兩聲,即使這樣,也扯動了傷口,疼得她鼻尖泛酸。
“你怎麽了?”
李景隆皺眉道。
“奴婢的腰……被黔寧王的侍衛踹折了。”
饒是李景隆,也不禁倒吸了口涼氣:“因為什麽?”
“因為奴婢放走了不該放的人。”
李景隆的眉頭皺得更緊,“你還沒回答我的問題。”
連翹苦笑道:“錦衣親軍都指揮使司也好,原燕王藩邸的人也好,有何區別嗎?反正奴婢現在是廢人一個,無論是哪一處,奴婢都再也回不去了。”
李景隆隔著輕薄的床幔看她,就憑這副樣子,僅是喘一口氣就足以讓她疼得死去活來。
“你是姚廣孝的人?”
連翹咬唇,點了點頭。
李景隆輕嗤一聲,道:“姚廣孝也稱得上是無遺漏了,居然把眼線安插到了一個毫不相幹的地方知府大宅裏。這麽說,就是你把去元江府的命令帶給她的?”
“帶給誰?”
“朱家明月。”
連翹道:“看來國公爺很了解內情。”
“姚廣孝為什麽讓她去元江府?”
連翹這回沒動也沒做聲,李景隆見狀冷哼了一下,哂道:“你沒跟她一起走,甘願留下來承受黔寧王的怒氣,就應該想到,關於她的事你瞞不了多久。”
連翹垂下眼簾,抿了抿快被她咬爛的唇瓣:“奴婢寧肯受此等重罰也守口如瓶,國公爺認為,還有什麽會讓奴婢鬆口屈服?”
死,她不怕。
否則不會成為一名死士。
李景隆眯了眯眼,顯然也知道麵前這個奴婢所言非虛,有些煩躁地扯了扯衣襟,在屋內踱了幾回步子。卻聽那侍婢幽幽地說道:“但若是國公爺真想知道,奴婢會說。”
李景隆轉過身,“你敢耍我!”
連翹輕輕搖頭,“奴婢隻是謹遵姚公的吩咐。”
李景隆朝她睨去一眼,涼涼地道:“說,你的條件!”
或者是姚廣孝的條件。
跟那個僧人打過多年交道,李景隆怎麽會不知對方裝神弄鬼、請君入甕的本事。可他必須弄清楚,究竟是什麽讓那個一向怕死怕得要命的丫頭,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去元江那種虎狼之地。作為原燕王藩邸的心腹,李景隆與姚廣孝的地位相當,從來隻對皇上一人負責,朱明月作為姚廣孝麾下、原燕王藩邸親軍都尉府的細作,卻曾與他在建文宮中互相扶持走過五年,兩人是青梅竹馬,也是刎頸之交,她更是這世上僅剩不多的懂他的人。
李景隆幹脆利落的話,讓連翹勾唇露出一個微笑,輕聲道:“國公爺開門見山,那奴婢便放肆了……請國公爺靠近些……”
不甚寬敞的寢房裏,除了微風帶動窗扇搖晃的吱呀聲,隻剩更漏滴滴答答的響動。待連翹低語罷,李景隆麵容有些古怪,卻還是道:“好,本國公答應。”
連翹道:“下麵輪到奴婢給國公爺解惑,月兒小姐此去,是因為一個人。”
“什麽人?”
那孱弱的侍婢抬起頭:“在元江府,有一個很特別的人,讓姚公放心不下,也使得月兒小姐非去不可。那是一個……國公爺跟月兒小姐曾經都很熟悉的人。”
李景隆從後院的廂房出來的時候,一張俊臉陰沉得幾乎能夠滲出冰來。
“你問到原因了?”
靜謐的敞苑,沐晟站在月光的陰影裏。
“問到了。”
“是什麽?”
麵對男子的追問,李景隆忽然一笑:“姓沐的,你到底還是不是男人。這麽久的相處,就算沒有交情也好歹是你把她帶來的,她這麽莫名其妙地跑去元江府送死,到現在你連個理由都不知道!你就是這麽照顧沈家長房遺孤的?”
這句話直直戳到沐晟的底線。
“收回你的話。”
李景隆挑著鳳眸,像是絲毫沒察覺對方陰沉至寒的目光,仍自顧自地嘖嘖道:“看著倒是挺像那麽回事,實際上也不過是個貪生怕死的孬種。這幾年讓元江府給嚇破膽了還是怎的,臨陣不敢自己出頭,卻無恥地讓一個女人去替你打頭陣,早知這樣何必在禦前請旨,討什麽發兵的聖諭,幹脆窩在雲南府當你無能的黔寧王不是更好……”
話音未落,一股強勁的拳風自他右後方陡然而至,讓他來不及反應就硬生生吃下這一拳。
“再給你次機會,收回你的話。”
李景隆踉蹌地往後退了好幾步,一抹嘴角,滿手是血沫,“收回?黔寧王在別莊喝多了吧!”
男人之間很多事都是心照不宣的。就比如此刻,僅是這樣一句話就注定了無可避免的動手,而兩人誰都沒有退一步的意思。
出拳隻在一刹那。
裹挾著淩厲的剛猛拳風迅猛而來,卻被沐晟剛穩穩地躲過,緊跟著李景隆又是掃堂腿,捭闔開難以遏製的暴戾。沐晟一個後躍,轉過腰背,抬腿灌足了勁力踹向李景隆的腿窩處。
鋪地的青石板在李景隆躲開的一瞬,被踩得碎石崩裂,發出“哢嚓”一聲響。
像後院這種地方,平時本就少有人來,此刻又是夜半闌珊,連翹在屋內聽到響動想出來也動彈不了,兩個伺候的丫鬟瞧見這架勢,早就嚇得躲進了屋。
拳風和掌風,在寂靜的夜空中颯颯作響,隨之被毀的是天井邊的藤架,以及晾曬用的搭台……兩人難分難解的打鬥中,李景隆驀地以手觸地,單腿劈向沐晟的肩胛骨,沐晟抬手臂硬是接下了這一腿,卻同時狠狠踹向他的右膝蓋下方,又飛起一腳鏟在他的小腹上。這一下,讓李景隆猛地摔在地上,再也爬不起來。
李景隆趴在地上,一口氣沒喘上來,險些沒因為腿上和胸腹的劇痛死過去,小腿的脛骨好像被沐晟踹折了。卻見沐晟扶著小臂,額頭上冒出汗來,似乎也好不到哪兒去。
“老子早就看你不順眼,如今把你的橈骨踢折了,也算是夠本!”
李景隆說話帶喘音,說完捂著胸腹想掙紮著起來,卻疼得絲絲抽氣。
沐晟站穩了,右手一扭左臂的關節,“嘎巴”一聲,骨折處又被扭回來,“本王勸你閉上嘴,別不識抬舉。”
李景隆見他麵色如常,似隻是崴了一下並沒什麽大礙,一時氣急攻心,直接爆了句粗口。
沐晟走到他跟前,居高臨下地看著他,“如果你不願意說出你知道的,本王也不強人所難。但之前發生的一切,都是本王與她之間的事,若本王再從你嘴裏聽到一句,可不敢保證曹國公還能平安等到戰事結束,無恙地回京交差。”
李景隆被這樣的不屑徹底激怒了,眼底怒火大盛,“姓沐的,你真當自己是雲南藩王就了不得是嗎?膽敢威脅欽差大臣,你這個雲南藩王還想不想當了?功高震主,驕橫跋扈,隻需本欽差一句話,你小心你的腦袋!”
這是足以讓任何封疆大吏都為之震顫的話。
沐晟勾唇露出一抹很冷的笑,幾分瘮人,“本王不懷疑曹國公你的能耐,但是本王懷疑,國公爺有沒有機會去說。”
李景隆惡狠狠地瞪著他,“你還敢怎樣!”
“放心吧,畢竟,你也是她的舊識……”男子的麵容浸在一片漆黑的夜裏,疏淡的月光落了他滿肩,“看在她的麵子上,本王也不會對你怎樣。”
遠在元江府的朱明月,並不知道這次負責率領二十六衛羽林軍的欽差,就是李景隆。
盛夏的時令,也是西南邊陲多雨之際,尤其是元江府擺夷族居住一帶,雨水甚多,積雨集中,常會發洪水。擺夷族的竹樓因此下層架空,牆又為多空隙的竹篾,樓板和牆麵用竹籬或木板製作,一防潮濕,二散熱通風,三可避蟲獸侵襲,四可避洪水衝擊。
竹樓的第二層則設有走廊、涼台、堂屋和寢房——堂屋設火塘,是燒茶做飯的地方;外有開敞的前廊和曬台,既明亮又通風。寢房是一個大通間,男女數代同宿一室,席樓而臥,僅僅是用黑布蚊帳作為隔擋。室內陳設簡樸,幾乎是竹製品,壁多無窗。
朱明月是官家小姐,又是宮裏出來的,再怎麽跟著沐晟在外顛沛勞頓地趕路,住的也是單獨寬敞的大帳,睡的則是小羊皮鋪熱火燙過的暖地鋪,哪裏見過這種席地而臥的竹板屋——僅隔著一道竹門,裏麵是主人寢房,睡著玉嬌的一大家子。
陽光和風從竹片縫中透進來,幾乎一宿未合眼的少女揉了揉酸疼的脖頸,聽到竹樓外傳來的一兩聲雞鳴。
寨子裏已經有村民早起耕作,從竹樓上下來,外麵的小徑上隨時可見背著竹簍、拿著竹棍的婦女。清晨的陽光照耀在她們的臉上,略黑的膚色,纖瘦而高挑的身材,三三兩兩,相攜交談而笑語盈盈,顯得恬淡而安逸。
朱明月略顯嬌小,穿著一身擺夷族女子的服飾,卻極顯身量:明豔的金葵色筒裙長及腳踝,上身的衣衫剛好齊腰,緊緊裹住身子。束腰的是一條純銀腰帶,襯得腰肢不盈一握,走起路來婀娜多姿。
“這位邵多麗是外鄉人吧!”
有抓著漁網的擺夷族婦女從旁邊經過,見她一直衝著芭蕉樹上的果實瞧,就笑著踮腳去摘了一串鮮黃的芭蕉給她。蕉身極小,皮上斑點似芝麻粒,煞是可愛。
“邵多麗”是擺夷人對已成年尚未婚配的美麗少女的稱呼,朱明月聽得懂擺夷族的族語,有些不好意思地接過黃澄澄的芭蕉,朝她點頭道:“阿玉家的。”
那婦女聞言一笑,“邵多麗這麽說,可知道不僅是咱們寨子,其他村寨裏的平民女子也都姓‘玉’,那你是哪個玉家的呢?”
朱明月也跟著笑了,回手指了指那半山腰的竹樓,“玉嬌家裏的。”
那婦人恍然了悟,帶著羨慕的神情道:“寨子裏都聽說玉嬌家的岩笙娶了一位孔雀般美麗的新媳婦,這次特地回來探親,還打算上門去道聲恭喜呢,想不到果真出落得跟天仙兒似的,玉嬌家可真有福氣。不知邵多麗是哪個族的?”
“彝族。”
“黃草壩過來的?”
朱明月點點頭。
那婦人感歎地說道:“路可不算近呢。”
朱明月微笑以對,片刻,輕聲問道:“我想打聽一下,土司老爺是不是住在曼臘寨子裏?”
那婦人一怔,道:“是啊,怎麽了?”
“早就聽說元江的土司老爺威名,更聽說曼臘寨子裏住著四百多戶人家,氣派非常,想去見識見識。不知道曼臘寨子怎樣走?”
婦人笑道:“曼臘寨和咱們曼聽寨離著不遠,順著這條路一直往北走,過了曼聽河的浮橋,再經過一座壩,瞧見椰樹最茂盛的地方,就是曼臘寨子了。”
“那曼景蘭寨子是不是就在曼臘寨旁邊?”
那婦人聞言臉色陡然一變,“你打聽這個做什麽?”
朱明月眨著眼道:“聽人說,曼景蘭寨子比土司老爺的曼臘寨子更氣派、更漂亮。”
婦人抓了抓漁網,像是有些緊張、又有些疑惑地道:“邵多麗初來乍到,可別亂走亂闖呢。假若覺得悶了,就讓玉嬌帶著你上山去轉轉,且是曼臘寨子也無妨的。這樣吧,趕得早不如趕得巧,我先帶你過去瞧瞧。”
這婦人也不管對方是否要拒絕,就先行帶路往前走,順著小路七拐八拐走過一段,不多時,就來到了一處又長又寬的河灣。由北向南流的河道,宛若一個天然的屏障,將河流兩岸的土坡和濕熱綠植阻隔開來,幾棵大榕樹生長在河邊,散落在樹下的石塊被衝刷得渾圓光滑。
“就是這裏了。”
那擺夷族的婦女抬起手,給她指了指對麵,“過了這條曼聽河,再翻過那道土坡,就是土司老爺的曼臘寨子。”
辰時剛過,河兩岸陽光和暖。
朱明月望著那鏡麵一般清澈無瀾的河流,近灘處的水幾可見底,隱約可見遊魚,通體鱗片鮮亮,被陽光一照斑斕多彩。
還有那所謂的浮橋,是在幾條並列的竹筏上麵鋪設竹板而造成的。正逢多雨時節,河麵溢漲,浮橋多處幾乎與水麵平齊,河道最深的地方水已然漫過了橋麵,且邊緣遍布青苔,稍不留神就可能刺溜一下滑進河裏。
“這真的是去曼臘寨子的必經之路?”
那婦人“嗬嗬”笑道:“那還能有假,村裏人去曼臘寨子,都是從這裏走的呢。”
“可我怎的聽說,這曼聽河裏養著食人魚呢。”
少女巴掌大的小臉,一雙黑眸點漆似的,眼皮微抬往河水裏一撩,道:“喏,就是那些。看上去豔麗無比,卻尖牙利齒,凶殘得很。若不是處置犯了錯的人,平常很少有村民會來這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