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昏君,莫說是殺了我,你就算夷我三族又如何!
字數:11384 加入書籤
清晨,天空泛起魚肚白。
承天殿內。
養病數日的老皇帝,久違的召開朝會。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文武百官有序的分成兩列站好,宗室親王也在裏麵。
隻不過,因為蘇長歌被赦免死罪一事,丞相秦輔和都察院禦史們一個個都黑著臉,親王們的臉色也沒好看到那裏去。
畢竟他們都希望看到蘇長歌死。
可現在。
蘇長歌不僅活著好好的,而且還得到天下百姓和無數讀書人的支持。
這讓他們怎麽高興的起來。
不過還好,蘇長歌在立新儒的同時,廢黜了舊儒,惹來了諸多人的記恨。
就在昨天夜裏,不少人傳來書信聯係他們,想一起聯手將蘇長歌給除掉,畢竟他太閃耀了,閃耀到礙到許多人的眼。
此時,老皇帝緩緩開口。
“眾愛卿平身。”
聲音落下。
往日熱鬧的早朝,今日卻無比沉悶,官員們皆低著頭不說話。
見眾人如此,老皇帝似乎早已猜到。
於是主動出聲打破沉默。
“諸位愛卿,可有事啟奏。”
然而。
殿內依舊沒有人站出來。
百官們通通低這頭。
因為蘇長歌的事,在沒摸清老皇帝想法前,丞相一黨誰也不敢先開口。
而蘇子由等人則是沒必要出言。
畢竟蘇長歌已經被赦免,又被拉進宮談話,足以表明陛下有所偏袒,這個時候靜聽陛下的處置,才是最穩妥的。
正想著。
太子的聲音突然響起。
“父皇。”
“兒臣有事啟奏。”
太子開口,百官的目光瞬間匯聚在他身上,眼中滿是好奇。
畢竟但凡能坐到朝臣這個位子上的,有幾個不是官場上的老油條?一眼就能看出,太子要說的話,其實就是老皇帝的意思。
政治就是這樣。
很多東西皇帝不會親自去說,也不需要親自說出口。
“奏。”
老皇帝輕輕頷首。
“諾。”
太子應了一聲。
“父皇,昨日楚國公為儒道正意,引動天地異象,乃是天興大晉之兆。”
“兒臣以為,治國首在於取仕。”
“因此懇請父皇,將太學院更為大晉學宮,設學宮祭酒一職”
“凡我大晉文人,無論學術派別、思想觀點、政治傾向,以及年齡、資曆等,隻要心存浩然正氣,皆可在學宮當中,自由發表自己的學術見解。”
太子的聲音鏘鏘有力。
隻不過在他心裏。
相比於重塑文風的大晉學宮而言,他對基建的興趣要更大。
但基建的事沒必要特地拿出來提。
畢竟修馳道,興水利,土木建築,興修學堂,皆是對國有利之事。
提出來後,百官所爭執的點。
無非是由誰負責。
可將太學院改成大晉學宮之事。
關係到為國掄才取仕,涉及到多方利益,稍有不慎便會惹人嫉恨。
當然,收獲也是巨大的,作為提出者,那些將來依靠大晉學宮崛起的新興勢力,必然會對其心存感激,心存報效。
這件事。
非皇帝或地位穩定的太子不能做。
否則就是僭越。
而此時,伴隨太子的聲音響起。
秦輔立即站出來反對。
“陛下。”
“自太祖皇帝登基以來,我朝一直以科舉和太學院兩種出身取仕。”
“同時,太學院又是由朱聖一手建立,若將其改名大晉學宮,任憑閑雜人等入內,既違祖宗之法,又對聖人不敬。”
“臣以為萬萬不可。”
秦輔開口。
太學院乃是他的根基。
之前蘇長歌改製。
他本來就想站出來阻止。
隻是當時朝廷的心思全都放在江南一事上,這才放在一邊。
如今,太子竟然提出要改太學院為大晉學宮,比改製還要過分,無異於重新洗牌,作為太學一派黨魁的他必須站出來阻止。
而有了秦輔的率領。
禦史、大理寺,還有兵部、禮部等若幹官員,一個個都站了出來。
“此事關係重大,還望陛下三思!”
“祖宗之法不可廢啊!”
“太子之諫固然有新意,但治大國如烹小鮮,決不可僅憑一意行事。”
“臣等懇請陛下三思!”
一道接一道的聲音在殿內響起。
這群官員無一例外。
全都是太學院出身,為了維護自身利益,他們必須站出來。
看到這一幕,太子麵色微沉。
他雖然知道這項提議懂了文官的蛋糕,但卻沒想到他們會如此不給麵子。
自己好歹是社稷儲君,這才剛提出來要改太學院,這群人就迫不及待的跳出來阻止,而且反駁的理由太過荒唐。
拋開大晉學宮的好壞不談。
一開口就扣上祖宗之法、對聖人不敬兩頂大帽子,根本不留半點餘地。
也就在這時。
蘇子由從百官中站了出來。
“陛下。”
“臣以為太子之策可行。”
“儒道乃我大晉江山的支柱之一,如今儒意更正,乃千古未有之變局。”
“常言道,世異則事異,事異則備變,情況變了,舉措就要跟著一起變,大晉學宮不拘一格,禮賢下士,薈聚天下英才。”
“上順應天命,下昭示聖德,可彰陛下求賢若渴之心。”
蘇子由振振有詞的喊道。
聲音響起。
刑部尚書滕元發,還有一眾蘇派的官員都站出來應和。
“臣以為,蘇尚書言之有理。”
“隻是改太學院為大晉學宮,又不是廢除太學院,談何違背祖宗之法?”
“昔日朱聖立太學院,乃是為了教化世間萬民,如今改為大晉學宮,同樣廣施教化之道,且允許讀書人相互探討切磋。”
“即便朱聖知道,亦會順應天命行事,而不是在這強詞奪理。”
一道道聲音響起。
蘇派的官員都是從童生、秀才一步步考上來,太學院改大晉學宮對他們無半點影響,還能打擊秦相,何樂而不為。
而此時。
秦相等人的麵色難看至極。
剛想開口回懟過去。
老皇帝的聲音便傳入他們耳中。
“朕以為,蘇尚書言之有理,如今乃千古未有之大變局。”
“太子之策不僅順應天命,延續聖人之意,廣施教化之道,又能薈聚天下才俊為朝廷所用,大晉學宮於國有利。”
老皇帝的話還沒說完。
朝堂上便有一名禦史高聲喊道。
“陛下!不可啊!”
“擅改祖宗之法,不敬聖人之製,乃是取亂之道,吾大晉危矣!”
聲音悲憤無比。
聽起來就像是隻要一動太學院,整個大晉江山便會在瞬間崩塌。
而隨著聲音在殿內響起。
刹那間,又有數名禦史站了出來。
他們的意思無非就一個,太學院不能改,否則大晉江山動輒傾覆。
看到這一幕。
老皇帝的眼中閃過幾分冷意。
這幫禦史他還不清楚,口口聲聲喊著江山社稷,天下百姓,實際上不過是太學院改為大晉學宮,損害到他們的利益。
所以才會表現的如此悲憤,
想到這。
老皇帝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
“朕心意已定。”
“爾等無需多言。”
老皇帝開口,語氣無比堅決。
他現在所想的事情。
就是在死之前,盡可能的替子孫把路上障礙全都除掉。
否則等到將來新君繼位,為了政權安穩過渡,必然要施恩於天下,可這得罪人的事總的有人來做,那還不如自他伊始。
“陛下,萬萬不可啊!”
“若您真要獨斷專行,行此危及江山之舉,臣寧願一頭撞死在大殿之上!”
一名禦史梗著脖子大聲喊道。
這一刻。
他好似代表了光。
但可惜,老皇帝並未因此動搖半分。
“哼,危言聳聽。”
“妄圖壞我大晉江山社稷。”
“來人,拖下去,廷杖四十,革去官職,貶為庶民,終身不得複用。”
老皇帝沒留絲毫情麵。
這幫都察院的禦史,整日隻會嗶嗶,半點實事不做。
如今在朝堂上竟還敢以死相逼,真當他的刀不鋒利嗎?既如此,那便正好殺雞儆猴,讓丞相和宗室那幫人知道什麽叫做聖心獨裁,乾綱獨斷!
而此時。
秦輔站出來替這名禦史求情。
“陛下。”
“蘇長歌擅自殺害朝廷嫌犯,逼死藩王,也不過罷黜一身官職。”
“王博聞身為都察院禦史,勸諫君王乃是本職,剛才隻是為國擔憂,才說出的氣話,懇請陛下寬宏大量,寬恕其罪。”
秦輔開口,故意搬出蘇長歌來。
表達意思無非一個。
同蘇長歌的罪名相比,王博聞隻不過秉公直言,廷仗和罷官未免太重了。
聽出此意,老皇帝冷冷一笑。
“楚國公有大功於大晉,天下萬民請命求情,他也配與楚國公比?”
“來人,帶下去。”
聲音響起的一刹那。
殿內文武百官的臉色瞬間變了。
顯然沒想到。
老皇帝的態度竟如此堅決。
本以為像之前那樣,給個台階就好了,多少還要在乎身後名聲。
但現在這樣子。
活脫脫一個聖心獨裁的暴君。
而秦輔聞言也未說話,他的目的已經達到,名為求情,實則故意激怒陛下。
一個小小的禦史對他來說不算什麽,但陛下因這件小事而處置禦史,再聯想到赦免蘇長歌,肯定會引來諸多人的不滿。
即便現在迫於皇權,敢怒不敢言。
但隻要等到一個恰到時機。
這股不忿就會從一下爆發出來,到時即便是皇權也要退步!
至於為何要如此做。
乃是秦輔明白。
蘇長歌明麵上得到的是民心和天命支持,實際上最大的支持是皇權。
正因如此,如果想打壓蘇長歌,必然要對抗皇權和民心,民心好辦,分而化之即可,但皇權必須要想辦法壓製住。
也就在這時。
禦史王博聞見老皇帝心意已定。
想到自己這身官職,反正也快要被罷免,還不如趁現在過過嘴癮。
如此一來。
待到將來丞相扳倒蘇長歌等人。
憑自己今日的表現。
官複原職、享譽文壇都是小事,甚至說不定從此平步青雲,入朝為相。
“昏君!昏君啊!”
“大晉學宮必為天下紛亂之始!”
“爾今日不聽良言,如此倒行逆施,來日必將作繭自縛,自取其禍!”
在快被帶下去前,王博聞當即對著老皇帝破口大罵,頗有一副古之諍臣,規勸無道之君的感覺,一副義正言辭的模樣。
但他並不怕。
畢竟大晉向來優待士大夫。
此外,在他自己看來。
自己罵的這些話可謂是恰到好處,一旦應驗,直接坐實諍臣的名號。
龐然隻會覺得他王禦史早有先見之明,要是當初聽他的話,這一切根本不會發生,僅憑此一事,他將來必定名留青史。
然而,王博聞卻沒有注意。
老皇帝眸中。
露出無比駭人的殺意。
這禦史的小算盤,自然是瞞不過他,無非想借廷仗和罷官博個公正直言的美名。
既然如此,那朕便成全你。
“都察院禦史王博聞。”
“當朝辱罵寡人,目無君父,詆毀朝政,心懷叵測,此等奸佞留之無用。”
“來人,拖下去斬了!”
老皇帝開口,語氣冰冷至極。
既然是殺雞儆猴。
那也就無所謂是罷免官職,還是真殺。
而且他也不怕這群人抱團,畢竟成立大晉學宮,隻是有損秦相這一派人。
對廣大士紳、宗室親王根本沒半點影響,他們抱團隻是為了對付蘇長歌,而不是對抗皇權,必然不會專門為此出頭。
而此時,伴隨聲音響起。
文武百官都懵了。
王禦史剛才的話的確過分,但也不至於一言不合就殺人的地步吧。
不隻是他們,王博聞也有些被嚇到。
但這個時候求饒。
剛才所做的一切努力都要白費不說,還要淪為天下人的笑柄。
再者,丞相肯定會出言幫我的。
於是王博聞裝作一副錚錚鐵骨的樣子,梗著脖子,滿臉不忿的大聲喊道:“老而不死是為賊!你這無道昏君,今日莫說是殺了我,你就算夷我三族又如何!”
他之所以說夷三族。
乃是自古以來。
被夷三族者皆是罪大惡極之人。
老皇帝愛惜名聲。
肯定不敢對他三族下手。
否則等到其死後,必定遭後人非議,扣上個殘暴不仁之名,
這一波,他可謂是算的死死的。
而聽到他這番話。
滿朝文武一臉不可思議的看著他。
臥屮,這麽硬氣的嗎?
就連秦輔都暗暗有些吃驚,自己手底下竟然有這麽不怕死的。
不過如此正好,事情鬧得越大,等到將來爆發之時,引起的動靜就越大,至於搭救求情,死了的王禦史才是好禦史。
而這個時候。
老皇帝聽到老而不死是為賊這句話,心中怒火噌的一下上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