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三章 趙昭欲用詐降計
字數:3968 加入書籤
關中連年大旱,宇文至和韓九兒兩位大將不得不做起了土匪一般的營生,但是韓九兒的運氣顯然不如宇文至。
宇文至所在潼關,地處關中,出關即可洗劫河南各地。
洛陽留守閔世元為人高傲,不願意堅壁清野,反而引軍在弘農等地駐守,甚至還兵發潼關同宇文至短暫交鋒了幾場,雙方互有勝負。
而韓九兒就比較慘了,自從上次偷襲了趙昭之後,趙昭就做起了縮頭烏龜,不僅堅壁清野,還堵塞交通,讓韓九兒不能往來。
韓九兒失去了劫掠的最佳路線,故而隻能退而求其次,想要通過突厥方向對並州進行洗劫。
而塞外草原經曆了諸王之間的內亂之後,也是實力大減,也準備南下劫掠一番,西秦和突厥一拍即合,準備一同發兵南下。
其中雙方約定,所得物資雙方各半,人口歸突厥,至於土地,韓九兒也沒去想,畢竟就算能奪得城池,也不一定能守的住。
並州刺史,東秦鎮北候趙昭此時坐鎮晉陽,因為他對西秦實施的一係列舉動,讓趙昭如今為下屬所部喜,認為趙昭膽小如鼠,畏西如虎。
昭陽公主元芸在城中每日聽到下屬的抱怨,也擔心趙昭會因為鬱鬱寡歡,故而這幾日總是想盡辦法討趙昭歡心。
趙昭對此卻毫不在意,甚至開導元芸不必如此在意外麵的風言風語。
元芸確是擔憂的說道:“如今城內將士思變,我焉能不擔心,夫君如今在朝中安身立命,靠的就是並州軍,之前一戰慘敗,夫君單人而歸,卻不報仇雪恨,並州將士若是因此寒心,你我夫妻二人難道真的要投奔南朝嗎?”
趙昭目光中精光一閃,淡然笑道:“夫人既然如此說了,那麽為夫就和你實話實說。我隻所以截斷關中前往並州的道路,就是為了讓韓九兒繞道而行。”
隨後趙昭起身,拉著元芸的手走到沙盤邊上,對其說道:“我在塞外的細作告知於我,塞外今年過於寒冷,部分地區寸草不生,定然也要南下劫掠,阿史那達達既然選擇和西秦同盟,就必然是要劫掠我朝,我鎮守並州,扼守雁門,敵軍不可輕取,定然繞道雁門,我已有一計,可大破敵軍,近來示弱,就是為此。”
說完這話,趙昭自信一笑,寬慰元芸道:“夫人盡管放心,如今將士們皆不信我,反而是最好的機會,我若選擇殊死一搏,眾將士定然盡力。”
元芸十分不解,既然不信任,又為何盡力。
趙昭笑著說道:“一個在眾人眼裏貪生怕死的將軍,突然要決一死戰,眾人焉能不振奮,此戰若敗,則我顏麵掃地,無顏苟活,若是能勝,則可以一戰徹底收複人心。”
阿史那達達為了洗劫東秦,已經逐漸將人馬向雁門方向靠攏,屯兵在雁門百裏之處。
阿史那達達這次之所以敢南下,就是聽說趙昭在太行山大敗而歸,不敢出戰,將領都不聽從其號令,人心潰散。
如今韓九兒又主動相邀,一同南下,突厥部落本就損失慘重,有西秦兵坐鎮,韓九兒自然樂享其成。
就在阿史那達達等待韓九兒大軍之時,突然得到消息,並州有人來投降。
阿史那達達立刻令人將人迎了進來,來人乃是上黨郡丞姚芹。
姚芹看到阿史那達達,立刻跪下說道:“上黨姚芹,拜見可汗。”
阿史那達達雖然內心歡喜,但是表麵上還是要故作矜持的問道:“你乃秦人,為何降我?”
姚芹咬牙切齒的說道:“趙昭無能鼠輩,太行一敗之後,整日閉門不出,在城中享樂,不敢出戰,如今軍心思變,趙昭也無法約束下屬,導致下屬在並州境內猶如強盜,民不聊生,我向鄴城告發此事,閔觀忌憚趙昭兵權,不敢妄動,思來想去,唯有前來投靠可汗了。”
阿史那達達聞言大喜,隨後說道:“我正準備南下,爾就來了,莫不是來詐我的吧。”
姚芹連忙說道:“豈敢,我以探親名義離開了上黨,可汗若是不信,他日進攻並州之時,就知道我所言非虛,如今聽趙昭號令者唯有趙家精銳,不足萬人,其餘人心四散,可汗可以一路率軍南下,我打開代郡大門,放可汗進城掠奪,事成之後,可汗將我帶回突厥,保我富貴即可。”
阿史那達達聞言,心中也是思索再三,覺得姚芹應該所言非虛,故而就說道:“既然如此,我也不瞞先生,西秦韓將軍不日就到,待他到來,我等一同商議如何?”
姚芹心中一驚,但是臉上不動聲色,淡然說道:“那是自然,畢竟此事茲事體大,理應一同商議。”
隨後阿史那達達令人將姚芹帶下去休息。
阿史那達達的心腹對阿史那達達說道:“可汗,漢人狡猾,不可輕信啊。”
阿史那達達點頭說道:“這是自然,故而我等韓將軍到了之後,詢問他的意見。”
翌日,韓九兒率領騎兵兩萬趕到了指定地點,和阿史那達達會麵之後,阿史那達達便說道:“韓將軍來的正好,昨日並州代郡郡丞前來投降,說可以將我們放入代郡,還聲稱趙昭將大部分糧草囤積在代郡,我不敢輕易答應,特等將軍來一同商議。”
韓九兒隨後令人喚來姚芹,姚芹看到韓九兒,內心激動不已。
之前趙昭中伏擊全軍覆沒,姚氏不少族人也在軍中慘死,故而此刻看到罪魁禍首,姚芹更是打定主意,一定要將韓九兒引入包圍圈。
隻見姚芹不僅將昨日告知阿史那達達之事告知了韓九兒,又補充道:“如今不僅軍中思變,趙昭若再不出戰,恐怕會徹底失去民心,大軍長驅直入,趙昭若是依托雁門關固守,我等繞開雁門,直撲代郡,他若是出戰,可用之兵不過萬人,又如何能與我們對敵?”
阿史那達達目光望向韓九兒,韓九兒點點頭:“確實如此,趙昭此人能力不如趙有誌,之前依靠其父親的餘威,還能勉強號令並州部眾,數月前太行山為我所敗,大部損失慘重,理應不敢出戰。”
姚芹笑著說道:“正是如此,但是若是趙昭不敢出戰,那麽在並州定然徹底喪失號召力,沒有百姓會願意追隨一個無法為他們保衛家園的刺史,屆時並州之地,也可為韓將軍所趁啊。”
韓九兒一麵觀察著姚芹,姚芹長的頗為白淨,看似是個白麵書生,但是氣質頗佳,目光中也有英氣,不似是那種爾虞我詐之人。
韓九兒內心想到:“此人應該真是看不慣趙昭的所為。故而來投。”
隨後姚芹的一句話,讓韓九兒徹底放下了戒心,姚芹說道:“我可為大家打開城門,但是可汗和韓將軍必須得答應在下,入城之後隻取府中存糧,不可殺害百姓,也必須得給代郡百姓留足糧食,我不想鄉民因此遭難,隻為了將趙昭這個無知小兒趕走。”
韓九兒此刻猛的說道:“既然如此,此事本將軍做主了,我和可汗隻要糧草物資,不會隨意屠戮並州百姓,但是並州百姓若是反抗,那麽我等就無法控製了。”
姚芹點了點頭,隨後說道:“既然如此,那麽下官就暫時呆在軍中,待大軍通過雁門,在下提前回代郡,屆時為內應,打開代郡城門。”
本來按照姚芹的部署,他是直接回到代郡,屆時在城外伏擊阿史那達達。
但是如今韓九兒也在,姚芹首先為了取信於人,其二也是為了想辦法將韓九兒永遠的留在並州之地,故而打算以身犯險,親自隨軍。
此言一出,韓九兒更是深信不疑,若是詐降,此時應該是脫身的最好時機,隨後韓九兒說道:“如此最好,可汗,那我們明日就南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