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太子府邸 運籌帷幄
字數:3965 加入書籤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十二夜,蔡京、童貫、梁師成三位突然來訪,讓我有點意外,便在東宮府邸大堂接見了三位,待簡單的行禮畢,我便試探道:三位大人,今晚攜手來此,不知有何貴幹?因為跟三人比較熟悉了,也彼此深入交流和溝通過,所以就單刀直入,不必遮遮掩掩了。
師和童太尉還有點顧慮,那下官就直接說了,今日皇上在朝會之後,言明下月二十八要南巡之事,不日將昭告天下聖駕南巡之事。具體隨駕人員和朝務處理之事待議,下官等感覺此事事關太子,並一道前來向太子爺匯報此事。
聽完梁師成的話,我也是感到意外和驚訝,按曆史走向來說,老爺子南巡應該在金兵逼近京師之際,才匆忙讓位及南巡。此時南巡也是超出了我的想象和意外。到時既然都已經下詔,我想這事也就定了,接下來我該如何做呢?針對這一個突發情況,我也被一下子打亂了部署,並反問道:諸位以為本太子如何應對父皇南巡之事為好乎?
畢竟蔡京跟了老爺子幾十年,深知老爺子為何此時南巡的用意,便微笑道:啟稟太子爺,老臣以為這對太子來說是好事,今日朝堂之上有大臣提及皇上南巡如何處理政事,皇上已經明確朝務處理之事後議,既然是後議那就是還沒有定,太子爺又機會隆登大位也,或許皇上也正有此意,隻是沒有朝臣提及而已。不知梁太傅、童太尉認為如何?
童貫也是微微一笑道:蔡太師跟隨皇上多年,對皇上之聖意,蔡太師素來了解。要是太師此般判斷,下官以為亦是八九不離十也。自杭州開始,下官就一直佩服蔡太師之能力和預見之明。此時梁師成也附和說道:童太尉所言甚是,蔡太師深知皇上心思,皇上每每遇到不解之事,唯有蔡太師可以為皇上解憂也。剛才童太尉之言,更讓老臣深刻體會到蔡太師心思之縝密也。
對於三人的言論,我也不好表態,畢竟此時說啥都是多餘的,要說讚成吧,似乎在爭奪皇位,要說推辭吧,那也太假了,畢竟萬人之上的至高權力沒有人不期待,就看他們接下來是如何的意思。
見我沉默不言,蔡京也已經明顯感覺到我的心思,便繼續說道:啟稟太子爺,今日垂拱殿之所以眾臣不提及朝務之事,一來是皇上已經明確表態後議,二來下官等身份也不合適,這畢竟關係到皇上之大位,身為臣子亦不能在此刻進言禪讓之事。我聽蔡京這麽說,隻是微微一笑,隨手端起茶杯以喝茶掩蓋尷尬,畢竟這老家夥好像猜透了我的心思,果然不愧為人精,能讓老爺子對其受寵幾十人,還真不是蓋的,確實有點本事,至少對人性的把握我,不得不讓我佩服。
此時梁師成也有所頓悟,便直言不諱的問道:蔡太師所言甚是,既然蔡太師認為我等目前的身份不宜直言,那蔡太師想必已經有合適的人選來捅破這層窗戶紙了?這招夠狠,直接將蔡京架在火上烤,蔡京微微一怔,這老小子也不地道啊,我們都是一起的,你就這樣坑隊友,當著太子爺的麵,讓我難堪,要說我不知道吧,那太子爺對我咋想,要說出來吧,以後萬一出了事,這個黑鍋還得是我蔡京背啊。想到這裏也就認了,誰叫我遇到這個豬隊友呢,隨即便在心中重重的歎了一口氣說道:梁太傅既然如此問了,雖然下官還沒有完全想好,但是下官感覺此事國子監的監生出來說最為合適,其一國子監乃我朝最高學府和教育管理機構,其監生遍布全國各地,掌握著我大宋億萬民眾之管轄之權,由於監生提出可間接反應了百官之訴求。其二我朝素來與士大夫共同治理天下,以文為重,本身就有納諫製度,而監生的納諫更容易得到皇上的重視,畢竟這也是民意,民意不可違也。其三下官早就聽聞國子監監生陳東為監生領袖,其言行頗為傳統和正直,深得監生推崇,讓陳東提出亦能代表全體監生的整體態度和意見。
見蔡京這麽係統的說出來還有理有據,眾人皆愣了下,隻想到蔡京會揣摩聖意,想不到竟如此知曉人心,看來在來東宮府邸的路上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這讓我等不得不佩服其心思之縝密,邏輯能力之強。見我不動聲色,童貫此時配合說道:下官認為蔡太師此言甚為妥當,下官沒有蔡太師之才能,但是於兵事來說,這迂回戰術可謂之經典,也是正符合各方麵的利益和身份。亦避開了很多尷尬和誤會,正是名正言順也。蔡太師高,實在是高。
梁師成也隨即哈哈一笑道:蔡太師果然老謀深算也,老臣亦佩服的五體投地,此策也隻有蔡太師能想到,我等萬萬不可及也。蔡京見二人如何誇讚便也微微一笑道:二位大人繆讚也,老臣也隻是顧及皇上不能言明之難處,亦為我大宋億萬臣民之考慮,畢竟諸位也知道目前大宋正處於內憂外患之時,重壓之下非得用猛藥才可治,而今太子年輕力盛,又有明君之賢能,更是解決目前我朝困局之唯一希望也,所以於公於私來說,此乃最為妥當的完全之策也。
任何事情隻要冠以百姓,就顯得那麽的高大上和無懈可擊,而且聽起來還是那麽的堂皇冠冕也,當然我不可否認蔡京之所言,但是畢竟他們也是有各自的私心而已,畢竟從龍之臣對於他們來說一輩子也難得遇上一回,這可是曠世奇功也。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要是此時我再不表態也就實在是說不過去了,便對著三人說道:本太子非常感謝三位大人之心意,蔡太師剛才所言,本太子深感認同,目前朝局內外確實麵臨著諸多壓力和困難,而造成目前這一切的也並非一朝一夕也,而是由於傳統觀念、祖製等原因綜合在一起導致。所以正如蔡太師所言,治重症就必須下猛藥,而這藥又不能過於重,以免動搖國本,過分損害國力及民力,這便是治大國如烹小鮮,要逐步慢慢循環漸漸的改變之。
若我等不管不顧,那隨著金國人逐步消化完遼國,接下來必定南侵我大宋,到那時將一切都來不及了,因為根本沒有去整合和改變我朝的現狀,最後導致的結果連本太子都不敢想象,至少金人的野蠻肯定不會跟在座的諸位共治天下,而且遼國人對於宋遼盟約的不滿怒火必將發泄於爾等身上,到時的結果恐怕是在座的諸位難以想象的。正所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大宋這條大船目前雖然步履蹣跚,但是還是有著其很大修複的可能性,那關鍵就看我等如何掌舵了。
對於一個國家來講,在座的都是關鍵人物,蔡太師的經濟乃國之血液、童太尉的軍事乃國之脊梁、梁太傅的行政體製乃國之根本。若三者有機結合便順利運行,於民於國都是好事,若一人阻滯,那將導致全盤皆輸也。所以爾等的肩上擔負著我大宋興盛之重擔也。
對於他們三位,目前也確實掌握著朝廷重要的部門,而他們的所作所為也能影響國運,他們要是配合我的改製,包括其新軍籌建的軍事改製,發展運河經濟圈的經濟改製,解決三冗問題的行政體製改製等,而這所有的一切是基於他們的配合程度,畢竟他們深耕朝堂幾十年,其門下官吏及學生和黨羽不在少數,要是他們的不配合,再聖明的君主也是無可奈何也,畢竟正常的落實和執行是關鍵,而不是朝堂上下政策這麽簡單。隻有把他們三人及其家族的命運深度和國運捆綁在一起,形成共同的利益聯盟,那才能最大程度的激活和調動他們的資源和行動執行力。這就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正所謂一個好漢三個幫,三人行必有我師,三個臭屁決定個諸葛亮,說的都是這個道理。
我說完隻見他們三人皆點頭不止,話他們是聽進去了,更重要的是給他們釋放了一個強烈的信號,要是全力支持和配合我,我將跟他們一起共治天下,天下若是能歌舞升平,那他們的及其家族的榮華富貴也將享受不盡。要是不配合呢,現在局勢已經慢慢明朗,金人遲早會南下,以他們的所作所為及金人的嗜殺習慣,他們的好日子也就到頭了。人生就是一個選擇題,主要看利益的多少而選擇,既然給他們分析了各種利益,我堅信隻要是個人,就會做出正確的選擇,再則他們也不得不為其家族和子弟考量。能得到二朝君主的重視和重用,那將是至高無上的榮耀。
蔡京首先表態道:太子爺所言甚是,下官非常認同,以後如何從事,太子爺盡管吩咐,老臣及蔡家上百口願為太子爺赴湯蹈火熊也。見蔡京在眾人麵前表了態,童貫也不甘示弱道:啟稟太子爺,老臣雖無能,但是對於軍事之兵事,隻要太子爺一聲令下,老臣這把老骨頭隻要能動,就會毫不猶豫的執行太子爺令下。氣氛烘托到了這個份上,當然梁師成也就沒有了任何退路便也直接表態道:啟稟太子爺,老臣及老臣的眾多門客、故史、門生都將唯太子爺是從。
見三人如此迫不及待的表現和忠心,我便滿心會意的點頭說道:諸位的心意,本太子已經知曉。所謂的誌同道合也,望諸位齊心協力,共造大宋之盛世,共享天下之太平,曆史將銘記諸位的功勳,百姓亦會感激諸位的闊達和對國家的付出。所謂時勢造英雄,正是由於諸位抓住了這個勢,本太子爺相信諸位必將成為時代的英雄。
聽到這裏三人便群情激奮道:太子爺聖明,下官願為太子爺唯首是瞻也。我便微笑的點頭說道:諸位有心了,那就回去按剛才諸位之想法執行吧。也就是默認了剛才蔡京所提的國子監生之事,三人便依次起身行禮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