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軍械專家 火槍陳規

字數:3685   加入書籤

A+A-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十四皇城司,蔡京帶領陳規及其女陳楠侯見,處理完皇城司的公事,便召他們進來,待簡單的行禮完畢我便看著堂下眾人便非常開心的說道:辛苦蔡太師了,本太子久聞陳大人素來對軍械火器頗有研究,所以請蔡太師召你這個安陸縣令入京師,免得我大宋對於陳大人這樣的大才小用了。
    蔡京也哈哈一笑助攻道:陳大人,太子爺非常器重爾等,特意交代以禮待之,務必將陳大人請至京師也。陳規此時心裏也是茫然的狀態,一個是當今權傾朝野的蔡京蔡太師,另外一個則是當今的皇太子,也就是日後的皇上,能親眼目睹這二位其中的一位已經是莫大的隆幸,此時二位竟然如此誇讚自己這個小小的地方縣城縣令,頓時滿臉通紅,竟然一下子不知道說啥為好,隻是呆呆地愣在原地。還好此時站在他身邊的女兒陳楠輕輕在邊上喊了一聲。
    陳規這才反應過來,連忙跪謝道:下官謝太子,謝蔡太師賞識。下官一時激動,失態了失態了,還望太子爺,蔡太師恕罪也。說完便磕頭不止。見狀我便安慰道:陳大人請起,請坐,不要激動。蔡京在邊上也是提醒道:陳大人先喝口茶緩緩情緒,等下太子爺還有示下給陳大人。其女陳楠便起身扶起陳規,安座於椅子上。
    待陳規稍微緩和過來,我便微笑著麵對堂下眾人說道:陳大人不要緊張,之所以將爾從縣令任上調回京師,本太子是有意讓爾發揮特長,去主持軍器監研發和製造火器也。原因其實也非常簡單,如今我朝跟金國、西夏等國邊界形勢比以前緊張,而我大宋又沒有天然的牧場適合養馬,當然就沒有培育出良好的馬匹種源,導致我大宋再騎兵方麵遠遠比不上他們。特別是東北方向,由於我朝失去了燕雲十六州以後,就沒有了天然屏障來阻擋北方遊牧民族的鐵騎,敵人跨過陰山則是一馬平川之地,以步兵去阻擋重武裝的騎兵無非是螳臂當車,增加無畏的傷亡也。
    故此,本太子聽聞陳大人在火器方麵和對守城之法有深入的研究,本太子想借用陳大人之所長,重點研究和開發圓管火器,以便日後在戰場上對抗敵人的重甲騎兵,特別是金人的鐵浮屠和拐子馬。說到這裏,陳規父女及蔡京也是明白了我的用意,但是蔡京有一點想不通的便是我是如何知道陳規這個人在火器方麵有巨大的成就的。隻好讓他慢慢想咯。
    而陳規聽聞我是任用他來研製火器,這就說到了他的特長就興趣上,頓時也感覺輕鬆了不少。但是自己對於火器的研究還隻是停留在初級層麵,包括使用的還是竹筒子做火槍管,然後是噴發火藥,這事在京師的太子爺是咋知道的呢?對於這個疑慮便一帶而過,想到這裏也就緩過神來回答道:謝太子爺賞識,下官對圓形火器也隻是略有研究,目前還談不上成熟,當然下官會竭盡所能,盡力而為。對於守城之法,下官亦是在逐步的完善中,還沒有經過實戰的檢驗,所以在此下官不敢妄言。
    對於他這種中規中矩的答複,我便頓時心生好感,畢竟要是誇大其詞的話,我倒感覺這人不可靠,做技術的雖然有點木訥不夠靈活,但是有這份實事求是的心態就夠了。我便接著跟陳規說道:陳大人請放心,本太子爺的意思也是研發,至於能不能研發成功或者何時研製成功,本太子並沒有硬性要求和時間。你盡可不要有任何的顧慮和不安,另外本太子想調任陳大人為京師軍器監副監,主要來負責此事。因為至隋唐孫思邈發明火藥以來,在軍事應用方麵本太子尤感不足。目前大宋雖然有了震天雷等火器,但是其普及程度還遠遠不夠,沒有將好藥的特性徹底發揮出來,隻是多用於煙花之類的多。
    蔡京聽罷也是尷尬一笑,接著說道:啟稟太子爺,此言甚是,目前全國各地每年征收上來的弓弩、甲胄進入兵器庫的有上千件,其中竟沒有一件鋒利、結實、便利、實用的。據報一些州、府的兵器作坊的工匠極為缺乏,竟到大街上臨時抓人來頂替,他們製造的兵器隻能說是形似而已。兵器庫的官吏也隻是點清數量,收藏入庫,是否能用就不管了。所以,保存的兵器雖多,大多數卻是不合格的產品。平時做事如此,到了戰爭時想要取得勝利,把外族的軍隊擋在邊境之外,國內也能平息盜賊,要想這些所謂的兵器發揮作用這是不可能的。可能潛意識裏就是和平太久了,全國上下沒有那種戰爭的緊迫感,所以對軍備軍械如此的放鬆,但是軍械的配件如金、木、絲、麻、筋、膠、角、羽等材料可都是老百姓通過辛勤勞動生產出來的,沒有任何理由讓工匠毀壞它們,太可惜了。
    聽到蔡京的提醒,我便會意了他的意思,便跟陳規說道:蔡太師所言俱是事實,陳大人不僅要研發管裝火器,對於我朝的梢砲也要加以改進,另外像對已經有的震天雷的火器也是將其升級,以便使其更適合現在戰場的實際情況。聽我說完蔡京便投來讚的眼神,而陳規更是行禮道:下官謹遵太子爺和太師示下。
    見搞技術的都這麽沉悶,事情也已經交代的差不多了,我便直接跟蔡京說道:蔡太師,想辦法委任陳縣令為軍器副監長,提四品職,負責弩坊署、甲坊署、梢石火砲、震天雷等兵器製造升級,特別是要研發管形火器的武器。及南坊兵校和北坊兵校顧問,另外可隨時行走文思院。另外為了集合更多的力量來協助軍器監的火器研製工作,蔡太師給全國各地的州、府去函,將各地高級工匠及對火器等軍械有特長的工匠抽調京師軍器監協助陳大人。
    蔡京滿臉笑容回複道:謹遵太子爺示下。老臣回去即可辦理。另外老臣將函文增加一條,若是地方州、府的私人作坊有精通軍械的,也一並調任京師軍器監。我便滿意的點了點頭,心想薑還是老的辣。隻是陳規父女在一邊又呆住了,久久不能回神。蔡京便輕聲提示道:陳大人?陳規才恍然道:啟稟太子爺,下官寸功未立,就連升多級,直接到四品官職,這會不會太唐突了。蔡京哈哈一笑道:陳大人還是趕緊謝恩吧,對於人才太子爺都是不拘一格的,別文縐縐的了,把感恩的心用在研發火器上,也算是對的起太子爺了。
    此時陳規父女才下跪道謝:下官謝太子爺提拔之恩。定不辜負太子爺之期許。有陳規這個態度就可以了,我相信這是他的真心話,也相信他不會讓我失望。便微笑對他們說道:諸位,目前正值朝廷用人之際,望各位恪盡職守,努力做好本職工作,爾等下去辦差吧。眾人皆應答行禮告辭而已。
    陳規字元則,密州安丘今屬山東)人。陳規是明法科進士,早年讀過兵家著作,曆任通職郎、縣令等職。陳規的軍事思想主要集中在《守城錄》四卷中。《守城錄》按內容分《靖康朝野僉言後序》、《守城機要》、《德安守禦錄》三部分,著重於對守城用兵之道的闡發,是中國真正意義上的第一部軍事防禦專著。在《守城錄》中,陳規針對前人城池攻防戰的得失結合自己的軍事實踐,較早提出了重城重濠、守中有攻及使用新式火槍等城邑防禦戰理論和方法,可謂是積極防禦的戰略思想在中國兵家思想史上最早的和比較明確的表述了。他的“守中有攻”既是戰術思想,又是戰略思想,對當時和後世的軍事理論和實踐有重大影響。此外,其內容還被後世諸多兵書所引用。如明朝錢旃的《城守籌略》就是以《守城錄》為啟端,在此基礎上加以深入研究並擴其範疇而來。
    陳規守德安(今湖北安陸)時,發明一種管形火器,叫“火槍”。火槍是用巨竹製成的,每支由2人拿,先把火藥裝在竹管裏,在臨陣交鋒時,點著後,用它來燒敵人。管形火器的發明,在火器史上是一大進步,近代的槍炮就是從原始的管形火器慢慢發展而來的。
    守城機要著重闡述了火器用於攻城作戰的條件下,如何改革城防體製,建立重城重壕,擴大防禦縱深的問題,並建議收縮四方城角,使敵不能夾角施炮;拆除甕城,改築護城牆;將舊製吊橋改為實橋,多設暗門、突門,以利於守軍隨時多路出擊。特別是在守城戰法上,強調隻守不攻是“自閉生路”,守中有攻才是善守城者,豐富了中國古代的城守理論,對南宋時期的守城作戰有較大影響。
    金軍入侵,殺死鎮海軍節度使劉延慶,其部下祝進、王在逃散成為盜賊,侵犯隨、郢、複等州。陳規當時是安陸縣令,率領勤王士兵奔赴汴京救援,到蔡州,因道路阻隔而返回。恰逢祝進進攻德安府,知府棄城逃走,當地父老百姓請求陳規代理知府之職幫助守城。陳規派遣弓箭手張立率兵征討祝進,將他擊退。不久,王在又與祝進會合來犯,用炮石和鵝車進攻城東門,陳規親自指揮作戰,連戰連勝,王在與祝進兩人非常害怕,率眾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