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集英殿中 七湯點茶

字數:4387   加入書籤

A+A-




    說完便望向老爺子,隻見老爺子微微點頭道:【茶論】皇兒已深得其精髓,朕心甚慰,眾位愛卿請坐!眾人皆坐,然後便在一片龍屁聲、誇讚聲中完美的結束了此次的品茶之宴。
    北宋的茶都是蒸出來的,現代的茶都是炒製的茶甚至發酵的茶,要是拿現代的茶來磨成墨粉,那個味道不用喝,你也能感受的到!這是製作工藝不一樣,宋代點茶裏麵的茶粉,有一道蒸青的工藝,到了明代以後蒸這個工藝就沒有了!改成炒了!也就是說明代以後加工茶葉把水蒸去掉,改成了火烤,水變成了火,整個茶的性質味道也就完全變了,壓製工藝當然還在,因為明太祖朱元璋他覺得點茶耗費人力物力,於是下令不許再製作茶餅,茶的上貢隻要茶芽就可以了,也就是散茶,於是明代以後整個茶的製作和品茶方式都變了,製作步驟也簡化了,經過曬或則炒以後直接拿開水衝泡就可以了!北宋時期的喝茶,鬥茶更像是吃茶,差不多相當於現代和豆漿,禪宗裏也說是吃茶去,蔡襄在茶錄中就說,湯少茶多,則粥麵聚,再從製茶工藝上來講,碾碎了篩出粉末然後再衝泡打出泡沫,這就相當於現代的衝泡豆奶粉了!目前在湖北恩施有一種玉露茶,就保留了這種蒸青工藝!
    做完這一切便見老爺子哈哈一笑麵露喜色道:眾位愛卿,朕這點茶如何?還沒等我反應過來,隻見眾人拱手齊聲道:皇上好手法,臣等萬分佩服!突然感覺大廳內瞬間彌漫著滿廳的龍屁,我還沒有想好,他們就齊聲拍龍屁了,看來他們經常玩啊。
    隻見老爺子右手取一勺半茶粉放入茶盞中,再用沸水沿著茶盞的四周邊往裏慢慢加水,而且不碰到茶盞,接著用手腕以茶盞中心為圓心轉動,漸漸加力擊沸,不一會兒隻見茶粉慢慢成芝麻醬一樣粘稠狀,形成膠質物,這就說明調顆粒必須全部溶解,茶粉和茶粉之間咬合在一起了,便見湯花從茶麵上生出來。這正是“七湯點茶法”的第一湯“量茶受湯,調如融膠”。
    老爺子隨即慈祥的目光看著我道:吾兒對朕的茶藝不發表下意見乎?我感覺起身拱手道:父皇的茶藝精湛到兒臣無法入手而學,自三皇五帝起,乃父皇的茶藝最為精湛。老爺子宋徽宗聞言哈哈一笑道:吾兒這有點誇大其詞了吧?我便肅聲道:並非皇兒特意誇大其詞,其一父皇在大觀年間親自撰寫的【茶論】為“七湯點茶法”提供了堅實了理論基礎,全文3000字左右簡潔精煉,論述評點十分到位,茶論分為20篇,第一篇地產及第二篇天時,講茶的生產環境和製作時機的把握。第三篇采摘和第四篇蒸壓及第五篇製造,詳細描述了茶的采摘、蒸壓、製造工藝過程。第六篇是鑒辨,教我等如何鑒別好茶。第七篇白茶,具體分析了白茶,這屬於茶中的奇品、珍品,剖析了非常難得到的原因及複雜的製作。第八篇羅碾、第九篇茶盞、第十篇茶筅、第十一篇茶瓶、第十二篇茶杓分別係統性的闡述了具體點茶的器具現在喝茶除了盞還在用,瓶也變成了壺,別的也基本淘汰不用了)。第十三篇茶水,非常詳細的說明了如何用水。第十四篇點茶,詳細介紹了七湯點茶法。第十五篇茶味、第十六篇茶香、第十七篇茶色、分別講的是色、香、味的鑒別和介紹。第十八篇藏焙,分析了焙茶的火候問題和如何儲存好茶。第十九篇品名,說明全國各地都有好茶。第二十篇外焙。具體分析了官方焙茶和私人焙茶這二者的區別。茶論對茶的各方麵的闡述可以說是非常細致周到,尤其是對茶事的具體細節更是深入論述,足以稱的上是大家之論!兒臣以為會做一件事,而且做的很好,還能把它總結成文字,總結出規律,那肯定是頂級高手!
    龍屁一出,隻見老爺子哈哈大笑道:好,很好,深得朕心,看來吾兒亦學到了茶論的精髓。眾位愛卿的感覺太子所言如何?隻見蔡京帶頭眾人一頓神助攻,我便繼續道:像茶這種東西生長在閩南建甌這種秀氣的地方,稟受當地山水的靈性,才能滌蕩心胸,去除障礙,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心思不縝密或者是感覺不靈敏的粗疏俗人是體會不到的,至於說到衝和淡泊簡潔清淨高雅的韻味和境界更不是匆忙之間可以體會到的!茶的神奇功效,在有型的方麵,可以達到祛襟滌滯、致清導和。在無形的方麵,可以使人衝澹簡潔、韻高致靜,這都是不同的人生境界!而清、和、澹、潔,這四個字是茶的精義,亦是一種高雅風範,但是這四個字的理解還隻是普通人,韻、高、致、靜,才是進一步值得體味的更高一級的境界,這種境界的認知和感受,對個人自我身心與外物的感知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不但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蘊,還要具備查微知妙的觀察力,更要有對自己身心微妙變化的敏銳知覺感受能力,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細節,體會到別人無法覺知的感受!這就是兒臣所說的父皇的茶藝最為精湛的原因,而兒臣沒有父皇的文化修養和底蘊及事無巨細的感知,致兒臣無法入手而學也。
    宣和六年(公元1124年)四月十五,午後時分未時二刻)便接到老爺子傳旨下午要到集英殿品茶,便命人更換服飾便帶著隨從在傳旨內侍的帶領下一路過通極門、柱廊、宣右門,經過紫宸殿、垂拱殿、皇儀殿門口,進集英門,到達集英殿,留隨從在偏殿便跟隨內侍來到集英殿內!隻見一張寬大的桌案前坐著王黼、李邦彥、白時中三位宰相,左邊是張邦昌、趙野、蔡京三位執政,右邊則是宇文粹中、蔡懋二位執政,見內侍引我到殿,便一眾齊聲道:拜見太子!我便微微一笑道:諸位請起。便走到右邊的空餘坐位做下,雙手放膝,目視前方,對著眾人一一點頭示意,不一會兒,隻見老爺子在眾多侍衛、侍女的擁簇下緩緩而知,我等便起身跪拜道:拜見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便見老爺子哈哈一笑道:眾位愛卿平身,入坐。我等便依次坐好,隻見老爺子道:今日福建路剛到一批貢茶,特拿來跟眾位愛卿一品,上茶。隻見一侍女手端一精致茶盤,上蓋黃龍布悠然而來隨即便放在大桌案前便揭開蓋布退去。隻見老爺子打開官窯瓶取茶便開始了傳說中的“七湯點茶”。老爺子不但自己喜歡喝茶而已多次親手為臣下點茶,這是有史書記載的)
    日本僧人到中國學習,回去的時候他們就把【茶論】帶回日本去了,日本人就把【茶論】中總結的清、和、澹、潔總結成為日本自己的茶道精神,清、和、澹、靜也是四個字!後來又經過千利休等人的發揚就成了日本茶道和茶道精神中的和、靜、清、寂,最終走向了跟茶沒啥關係的境地,就是拿茶說事而已!日本人從中國帶過去的各種發生窯變的這種建盞也成為他們的國寶,比如說窯變天目詹,至於說日本茶道雖然來自中國的茶文化,但是他們並不能夠明白通達,更達不到韻、高、致、靜的那種境界,其實中國人喝茶從來不叫茶道,喝茶就是喝茶,大不了鬥個茶玩個花樣而已,但是絕不會搞的事事緊張兮兮的,動也不敢動,說也不敢說,讓人感覺像是得了多大恩惠一樣,這個不是我們的品茶方式,中國最好的最高級的文化藝術形式最終都要融入到平常生活裏來,成為百姓日用之事,成為最平常的事,成為最簡單的事,隻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已,如果還是高高在上,搞個啥形式,神神叨叨都屬於初中級階段,還沒有升華到日常生活的層麵,學個喝茶法就整個所謂的茶道,那這事就到這了!翻遍中國曆代的茶書經典,就沒有叫做茶道的,再說我們的書法也不叫書道,我們的茶花也不叫花道,這些中國人的生活日常到了日本就變成了啥道,到再回來就顯得高高在上的樣子!
    說完便見蔡京起身道:啟稟皇上,太子的高論讓臣等豁然開朗,老臣等經常跟皇上鬥茶,而每次都不及皇上,原來差距在底蘊和休養上,老臣服了,皇上乃天人也!說罷會拱手而拜,眾人皆答:臣同感!便見老爺子麵露喜色道:知我者、皇兒也,解惑者,亦皇兒也。皇兒,父皇的事無巨細的感知為何乎?我便也接道:既然父皇對茶講究一絲不苟,必然對茶具也有自己獨特的要求,比如茶盞,盞色貴青黑、玉豪條達者為上,茶盞青黑為最佳更能襯托出鬥茶是茶湯的白沫,所以使用深顏色的茶盞這就是父皇的事無巨細。因為黑白對比是最為明顯和顯目,其鬥茶結果一目了然,而玉豪茶盞上細的豪毛)為淺色,在黑底色上布滿細細的淺色紋理,整體上還是黑色,這樣才能顯出這種茶湯的顏色,更是到了極致的事無巨細。玉豪太白了的話,就跟茶色的白色失去對比性了,也就失去了鬥茶的意義!更加可貴難得的是玉豪的條達,隻有細細的紋理非常清晰才不會和茶湯的白糊作一團,這是到了極其追求事物細節的完美論述。再則對於茶盞的底必差深而微寬,底深則茶宜立而易於取乳,寬則運筅旋徹不礙擊坲,然須度茶之多少要求,更是教育爾等茶盞底部要做的微深一點,微寬一點,然後告訴爾等這樣做有啥好處,再告訴爾等茶盞的大小和茶的多少之間的比例關係,最後還告訴爾等用茶盞為什麽要熱一點。正所謂用盞之大小,盞高茶少則掩蔽茶色,茶多詹少則受湯不盡,盞維熱則茶發立耐久!
    接下來便用茶筅大幅度慢速轉動,這是便見茶麵漸漸生起雲霧,也就是茶的顏色變得比較白。這正是“七湯點茶法”的第四湯“稍寬勿速,輕雲漸生”。
    然後用筅均勻擊打茶麵,其動作自然而帶點隨意,偶爾泛起而高於他處,就用筅輕輕浮動使它凝集起來,便見茶湯如凝冰雪,這就是最終的點茶顏色。這正是“七湯點茶法”的第五湯“乃可稍縱,茶色盡矣”。
    接著便手持筅快速而且用力的擊打,隻見茶麵湯花已漸漸煥發出色澤,茶麵上升起層層珠璣似大大小小密密麻麻的細泡。這正是“七湯點茶法”的第二湯“擊拂既力、珠璣磊落”。
    再使用茶筅用力均勻的把大泡泡擊碎成小泡泡,使茶麵湯花細膩如粟粒、蟹眼,並漸漸湧起。這正是“七湯點茶法”的第三湯“擊拂輕勻,粟文蟹眼”。
    隻見老爺子專注地盯著茶麵,便繼續加沸水於湯花過於凝聚的地方,用茶筅緩慢地把底部沒有打掉的茶粉給他繼續打上來,再慢慢第茶筅輕拂湯花表麵使湯花均勻。這正是“七湯點茶法”的第六湯“以觀立作,乳點勃然”。
    最後再用茶筅在茶盞的中上部快速地擊打,看到茶麵回凝而不動,又看看茶盞中注入的水夠不夠茶盞的五分之三左右及茶湯的濃度,隨後便欣然一笑,滿意地點點頭,茶筅的擊打到此停止。這正是“七湯點茶法”的第六湯“乳霧洶湧,溢盞而起”。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