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斂財朝廷 五大名窯
字數:3706 加入書籤
聽完蔡京的話我便大驚失色,後人都知道封建社會集權,想不到竟然到了這種程度,把全國稅賦的百分之八十全部上供到中央朝廷,那留給地方的隻有區區百分之二十,那地方上談何建設和發展,怪不得京師到處繁花似錦,日夜歌舞升平,原來都是集全國之力養一座城市,怪不得後人提起大宋就說汴京城,其滿大街店鋪林立,像潘樓南街(鷹鶻一條街,專門販賣稀有飛禽走獸的)、茶湯巷(茶坊一條街)、馬行北街(醫藥一條街)、和樂樓(馬市)、潘樓東街(服裝一條街)等,還有眾多“鬼市子”24小時營業,大量的連鎖店如曹家從食、史家瓠羹店、萬家饅頭店、丁家素茶店、李四家北食店、金家南食店、鄭家油餅店、海州張家胡餅店、馬鐺家羹店等,再看看京師以外的其他城市的情況,那簡直可以用貧瘠來形容,這樣畸形的經濟發展形式,可能是防止地方過於強大,影響到中央朝廷的權威和皇家政權。
不可否認,大宋朝廷是一個最熱衷於搞錢的政府,不管是其君主還是大臣,都非常的重視商貿,因為一邊是沉重負擔的三冗曆史遺留問題,而所謂的冗兵冗官問題是基礎,要解決這官員的問題,勢必會遭到朝廷上下官員的一致反對,畢竟是動了他們的利益和奶酪,所以隻能大規模想盡各種辦法搞活市場,打破一切阻礙於經濟的政策和枷鎖,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和手段為其發展經濟保駕護航,隻有不斷的增加收入,才能彌補越來越沉重的朝廷經濟負擔,畢竟老爺子大修宮殿那可真的都是真金白銀。
但是市場經濟的發展不僅僅是稅收的問題,由於放開了相關的政策,此時的大宋重商程度超越曆代王朝。特別是南方經濟的大規模興起和發展,特別是淮南東路運河沿線的的州、府、縣其經濟實力已經初具規模,還有二浙路運河沿線的城市也是發展的非常不錯。也是大宋朝廷主要的稅賦之地。
縱觀全國其他,據不完全統計,已經形成初步估摸的鎮市大概二千多個及八千多個草市,這些定期開發的小市,在北方叫做集,南方叫趕場,也是極大的助推了當地州、府、縣的經濟繁榮。另外因戰爭關係,西北陸路交通時斷時續,於是對外經濟文化交流主要依賴東南海路交通。朝廷的“五大名瓷”譽滿全球。穿過印渡洋遠達阿拉伯與非洲東岸。進出口商品達300多種,成為當時最發達的海洋國家,不僅推動世界貿易,也把宋代的印刷、火藥、指南針這三大發明,傳到外邦。其中出口的商品主要是絲織品、瓷器、金屬等,進口的商品主要是香料、藥材、象牙、珠寶等。
見我若有所思蔡京便關心問道:太子爺,是不是剛才老臣沒有講明白。我頓時收回了思緒微笑回複道:蔡太師剛才所言對本太子深有啟發,甚好,請繼續。蔡京微微點點頭接著說道:還有就是我朝的對外貿易,朝廷在廣州、杭州、明州、泉州、密州今山東諸城)、秀州今浙江嘉興)五地設市舶司海關)。商船出海,必須向市舶司申請、具保才能通行。否則貨物將遭沒收,人員被懲處。外國商船到達中國港口後,必須立即向市舶機構報告,由市舶司派員上船檢查。一般征收其貨物的十分之一作為入口稅,叫做“抽解”。並規定某些貨物為禁榷物,全部由市舶機構收購,其他貨物也收買一部分,總稱為“博買”。抽解和博買來的貨物,一律送交朝廷。加上目前我朝造船業的進步,指南針的使用,使海上交通極為便利。與我朝通商的有五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其中重要的有高麗、日本、交趾、占城、真臘柬埔寨)、蒲甘緬甸)、勃泥加裏曼丹北部)、三佛齊蘇門答臘東南部)及大食等。正是由於我朝船業的發達,很多外邦客商及貨物都是用我朝製造的餓船隻,目前我朝大型中國海舶載重達1萬~1.2萬石500~600噸),同時還可搭載500~600人。中型海舶載重2000~4000石100~200噸),搭載200~300人。由於目前邊界情況多變,我朝與金人、西夏的榷場經常關閉,所以貿易量不是很大,有時也不定期開放。
目前我朝最具有代表性的手工業要屬瓷器,也是出口貨物的主要商品,而我朝的五大名窯便是這其中的代表佳作,首先是本朝皇上親自設立的官窯,官窯瓷器主要為素麵,既無華美的雕飾,又無豔彩塗繪,最多使用凹凸直棱和弦紋為飾。其胎色鐵黑、釉色粉青,“紫口鐵足”增添古樸典雅之美,“紫口鐵足”是指青瓷胎料中含鐵量高達3.55,致使製品的口緣釉薄處露灰或灰紫色、而底端刮釉露胎處呈黑褐或深灰色。官窯燒製成品後主要用於皇家祭祀等重要場合,不流入民間流通,其有嚴格的規定,哪怕是燒壞的瓷器,打碎後碎片也是運到外城挖坑深埋地下。
其次是汝瓷,汝窯以青瓷為主,“釉色天青色”“蟹爪紋”“香灰色胎”“芝麻掙釘”等是鑒別汝窯的重要依據。其中,蟹爪紋是指釉麵開片的紋理毛毛紮紮;“芝麻掙釘”則是因燒造時足部用很小的支釘支起,然後把汝窯瓷器支在空中燒。這樣燒製的瓷器燒好後,底部釉麵會有幾個點。汝窯瓷胎體一般較薄,釉層較厚,有玉石般的質感,釉麵有很細的開片,而在造型上則比較莊重大方。其工藝精湛,所以非常珍貴。
再是哥窯,許多瓷器在燒製過程中,為了追求工藝一般都不允許有太多的釉麵的開裂紋片,但哥窯卻將“開片”的美發揮到了極致,產生了“金絲鐵線”這一哥窯的典型特征:由於開片大小不同,深淺層次不同,胎體露出的部位因氧化或受汙染程度也不盡相同,致使開片紋路呈色不一。哥窯瓷器釉麵大開片紋路呈鐵黑色,稱“鐵線”,小開片紋路呈金黃色,稱“金絲”。“金絲鐵線”使平靜的釉麵產生韻律美。哥窯瓷器以盤、碗、瓶、洗等為主。
接下來便是鈞窯,鈞窯雖然也屬於青瓷,但它不是以青色為主的瓷器。鈞窯的顏色還有玫瑰紫、天藍、月白等多種色彩。鈞窯典型特征就是“蚯蚓走泥紋”,它的形成是因鈞瓷的釉厚且黏稠,所以在冷卻的時候,有些介於開片和非開片之間的被釉填平的地方,會形成像雨過天晴以後,蚯蚓在濕地爬過的痕跡。
最後就是定窯,定窯之所以能顯赫天下,一方麵是由於色調上屬於暖白色,細薄潤滑的釉麵白中微閃黃,給人以濕潤恬靜的美感,另一方麵則由於其善於運用印花、刻花、劃花等裝飾技法,將白瓷從素白裝飾推向了一個新階段。定窯造型以盤、碗最多。定窯主要為宮廷燒造禦用瓷器的窯場,也是五大窯中唯一燒造白瓷的窯場。
另外還有就是設於江南路的新平官窯,進貢瓷器的器底書“景德年製”四字。以白瓷為聞名,素有“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之稱,瓷質優良,造型輕巧,裝飾多樣。在裝飾方麵有青花、釉裏紅、古彩、粉彩、鬥彩、新彩、釉下五彩、青花玲瓏等,其中尤以青花、粉彩產品為大宗,顏色釉為名產。釉色品種很多,有青、藍、紅、黃、黑等類。其創新就是劃花用刀刻,繡花用針刺,印花用板印,還有錐花用錐尖鑿成花紋,堆花用筆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
瓷器已經成為了我朝出口外邦的重要物品,每年都給朝廷換來的大量的白銀,另外也是深得皇家、士紳權貴等的喜好,很多除了做生活器物外,更甚都是當收藏物品及禮物送人等用途。
宋朝特別重視發展海外貿易,把海外貿易看成是利國利民的大事。早年宋神宗就說過:東南利國之大,舶商亦居其一焉。若錢指吳越政權)、劉指南漢政權)竊據浙、廣,內足自富,外足抗中國指中原地區的五代政權)者,亦由籠海商得法也。所以大宋曆代君主都積極推動經濟外交,以期“歲獲厚利,兼使外藩輻輳中國”。宋朝時期,誕生了中國第一部,也是世界第一部對外貿易法規《市舶法》,比1651年英國頒布的第一個保護英國本土航海貿易壟斷的法案《航海條例》早571年。
此時上自朝廷下至各級地方政府,都致力於營造良好的招商環境,製定吸引外商和保護其合法權益的法規政策,不僅減免賦稅,還設置各種獎勵,賜以服飾、禮品等;外商來華或離開,市舶官員還要設宴招待等。另外還成立的專業的招商團隊隨貿易商船到境外招商引資,對於成績突出的,能招來客商的直接授予官職。就這樣的招商力度,真的是放在曆朝曆代都不可想象,怪不得大宋的有錢那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朝廷的教育下,幾乎全民都在做生意,搞貿易,這樣的氛圍下經濟就自然發展了。
在專業搞錢政府的麵前,雖然由於陸上的貿易之路被敵國所封鎖,但是依然擋不住朝廷搞錢的熱情,利用發達的造船工業,直接通過海上遠航貿易將大宋的眾多商品運送到海外,順便將世界各地的土特產、珍稀物種及大量金銀帶入大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