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出路(中)

字數:4979   加入書籤

A+A-




    朝陽燦爛。


    春眠不覺曉,寨子裏的族人也好,昨日那些疲憊困乏的來客也好,都似仍在酣睡,沒什麽動靜。


    早起巡寨的文阿嬤,卻抬眼望見,外孫女阿鯤,正帶著鄭海珠在爬山。


    文阿嬤於是也帶上兩個侍衛,往那處去。


    到得山腰遇到她們時,隻見鄭海珠正躬著腰,鑽在青青灌木叢裏。


    “鄭娘子,怎地來看這些野茶?”


    文阿嬤慈藹而好奇地問道,仍是用的宋時的稱呼習慣。


    鄭海珠忙過來行禮,恭敬地問道:“阿嬤,附近這樣的茶樹,多嗎?”


    文阿嬤湊手摘下幾片碧綠柔嫩的葉子,放到鼻子下聞了聞,施施然說道:“再往山頂去,還有不少。這幾日,應就可摘新葉。昨天端給你們吃的,還是去歲的茶,怠慢啦。”


    鄭海珠卻認真道:“阿嬤,昨日的茶,可是用火氣蒸過,再焙幹的?”


    “唔,娘子說得不錯,這是我們文氏高祖傳下來的法子,可有什麽不對?”


    鄭海珠望著老太太真誠請教的眼神,莞爾笑道:“阿嬤莫誤會,沒什麽不對,這是唐宋時的古法。如今在陸上,明人多用炒製法。”


    文阿嬤白眉微揚:“娘子可否給老身說得細一些?”


    鄭海珠昨日觀察這位女酋長飲茶時的舉手投足,從那抿湯時的微微皺眉品咂,就猜測她對茶事其實是講究的。


    此刻見她果然對新知識很有興致,便一邊比劃,一邊娓娓道來:“阿嬤,如今置辦鐵鑊和炭火,都比前朝大為便宜又精進,我們將新葉放在那鐵鑊裏,點上火,直接用手掌翻炒。”


    “這,不會傷了手嗎?”


    “並不會。那鐵鑊大如竹匾,熱力勻開,手掌先觸茶,再揚茶,茶落手不落,翻飛往複,那葉兒很快就沒了生青氣,比蒸的葉子更香,衝出的湯色也更清澈好看。”


    “哦,如此。”


    文阿嬤不由露出神往之色,旋即那一抹亮色又暗澹下去。


    “鄭娘子,大明富庶,想必那般鐵鑊,尋常人家也置辦得起。我們邊鄙小島,鐵器稀罕得很,炊事都用土陶罐子,哪裏能有什麽大鐵鑊炒茶。”


    鄭海珠聞言,抬起雙眸,接住了老人複雜的目光。


    但她並未報以同情、悵惘、歉然之類陪著傷感的神情,而是帶著勉勵與豪爽之氣道:“阿嬤莫妄自菲薄,你們這處大島,雖孤懸海外,但顯見得是壺神卷顧的地方,山林沃野豐美,漁獵耕種俱可,即便野茶,也香氣馥鬱,說明土地氣候適合茶樹生長。既如此,待我回去湊些本錢,將茶種、鐵鑊和懂得炒茶的匠人,都帶來島上,可好?”


    “啊?……”


    文阿嬤雖將這故國女子的每句話都聽了個清楚明白,一時卻不知如何接應。


    曆經歲月磨堪的女酋長,目力何其老辣,昨日便已看出,這年輕女子在一夥人裏,也能算個話事人。


    隻沒想到,她這樣快,就主動說出如此想法。


    鄭海珠卻並未因文阿嬤的滯頓而打斷自己的思路。


    “阿嬤,從閩地海港駕船到你這裏,至多一天一夜。海船本就要重物壓艙,閩地有種礦石,正好壓艙。那礦,就是阿鵬在滿剌加也挖過、打過的,我們明人叫錫,又叫鑞。錫罐可以保存茶葉,運到很遠的地方賣掉。所以,阿嬤這個島,完全可以種茶、製茶、打錫罐,換來瓷瓶、耕牛、絲布、鐵具,還有阿鯤房裏那些書、硯台,各種好東西。唔,其實島上可以拿去做買賣的,還有很多,鹿皮、鹿角、豆子、果子……你們的土地那樣廣,還可以挖水渠,種我們吃的稻穀,運回閩地賣掉。”


    年邁的女酋長靜靜地聽著。


    在她還是個孩子時,她母親模湖地給她講過茫茫大海那邊的陸地。


    當她成為妙齡少女、熱情地投入那位外來男子的懷抱時,男子也為她描述過屋舍華美、人物新奇的世界。


    丈夫得瘟疫走了,她將丈夫的兩件布衫改成襦裙,給自己和女兒阿鯤穿。那是部落裏唯二兩件不是葛麻獸皮做成的衣服,是對親人的懷念,更是權威的象征。


    沒想到,在遲暮之年,這個忽然闖入的、穿著更為柔軟的布衫的故國女子,用簡單直白的語言,再次為她打開了想象的大門。


    但很快,年邁的女酋長好像忽然意識到什麽,麵色凝重起來。


    “鄭娘子,你剛才說,如今的大船,從故國到我們海島,隻要一天一夜。阿鵬逃回來時說,他在船上看到了八次日出。所以,天地海疆,其實早已不是我高祖時那般了嗎?”


    鄭海珠歎口氣,尋一根樹枝,在地上簡單畫了大明、台灣、滿剌加、歐洲各國、美洲大陸。


    “是的阿嬤,”鄭海珠指著地麵,“既然北邊的笨港最近已有大船停泊取水,隻怕整個大島,很快也會有各種各樣的弗朗基人闖進來了。”


    女酋長和她將要繼承衣缽的女兒阿鯤,怔怔地盯著地麵上仿佛鹿斑的圖形。


    “抓,抓。”阿鯤抬起頭,對鄭海珠道。


    文阿嬤則陷入了沉默。


    ……


    是夜,月朗星稀,南中國海的晚風,即使在早春,依然溫暖如慈母的雙手。


    這個融有南宋遺民血脈的西拉雅人部落,雖然絕大部分成員都不會說漢話,卻康慨地奉獻出最質樸的歡慶,撫慰萍水相逢的大陸客。


    鄭海珠站在練兵場的角落裏,看著劫後餘生的同胞男子們,被灌足了野黍子釀的土酒,熱辣勁上頭,紛紛跳入場中,加入圍著篝火跳舞的土人壯丁與少女們。


    顏思齊也在其間。


    鄭海珠知曉他的酒量,說無底洞亦不為過。


    但此刻,他卻好似醉得徹底,平日裏的老成持重蕩然無存。


    邊笑邊跳,像賣力的伶人,又像滑稽的狗熊。


    鄭海珠越看,越覺得難受,眉頭不由自主地擰在一處。


    “阿珠,你若擔心你這老鄉,我去把他拖出來,送他去歇息,如何?”


    馬祥麟踩著芭蕉樹的影子,走過來輕聲問道。


    鄭海珠擺擺手:“他高興就好,這幾日修船也累了,讓他鬆泛鬆泛吧。”


    又問:“你怎麽不去熱鬧熱鬧?”


    馬祥麟道:“剛在岸邊給那三個兄弟灑了酒,祭奠了一陣,實在無甚心情。”


    話一出口,馬祥麟又覺著,倒好似在諷刺同樣有屬下死於海戰的顏思齊。


    忙轉了訕訕的口吻道:“況且,我操槍弄棒還行,跳這個,實在沒眼看。我娘就笑話我,石砫人不論男女,個個能歌善舞,偏我一聽吹吹打打聲,人就發僵。”


    鄭海珠抿抿嘴:“哦,對了,馬將軍……”


    “我說了,叫我祥麟即可。”


    “祥麟,不瞞你說,當初在匪寨知曉你身份的時候,我就很想見見秦將軍。”


    馬祥麟毫不掩飾驕傲,大大方方道:“這句話,我常聽人說。我娘的確厲害,她的名聲,不是靠什麽門生故吏吹出來的,是靠一仗一仗打出來的。可惜我的槍法還是不如她,她身經百戰,從未受傷,我頭一次上馬殺敵,就叫敵人賺去一塊肉。”


    年輕的驍將說到此處,摸了摸臉上那道疤,抬頭望著中天明月。


    鄭海珠知他思親的心緒燃起,靜待他望月抒懷,過得一歇,才又開口道:“今日見到文阿嬤,我不由要想,她們西拉雅人世代紮根島上,又有漢人血脈相融,其實,朝廷盡可像對你們石砫土司一樣,封爵、賞賜,招撫為大明的一州一府,再從福建遷徙人丁過來,教授稼穡之事,訓練常備之兵,抵禦來犯海疆之敵,於朝廷,於土人,豈非都是好事?”


    【講真,最近一直用野果閱讀看書追更,換源切換,朗讀音色多, 安卓蘋果均可。】


    馬祥麟的目光從幽藍天幕中撤回來,投在女子亮晶晶的雙眸上。


    “阿珠,你如此思慮,其實也是在為一個人謀劃出路,對嗎?”


    鄭海珠垂下眼簾:“我何其有幸,遇到的都是聰明人。”


    馬祥麟輕歎一聲道:“我帶你去見公公吧,他有話要與你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