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 11 章

字數:8561   加入書籤

A+A-




    眾所周知,程朱理學在剛出現的時候,並不是顯學。
    那時候南北宋偏安一隅,岌岌可危,可皇帝和士大夫們卻醉生夢死,隻知道俯首納貢。
    程朱理學的“存天理滅人欲”,其實原本都是對士大夫的要求。
    至於拿寡婦出來說事,其實隻是類比,即許多詩歌中用“節婦”來比“節士”而已。當然,這種類比本身就能顯示出封建社會對女性的壓迫。)
    事實上,二程嘴上說著節婦,實際上鼓勵侄女再嫁。並且二程家族嚴禁自家女眷纏腳,痛斥纏腳是惡俗。
    朱熹有眾多迂腐之語,但支持裹腳也是純粹背黑鍋。
    唯一記載朱熹和裹腳相關的史料,是民國文人胡樸安所編纂的《中華全國風俗誌》中《漳州女子之杖林》一文,稱“朱文公守漳時,立法命之纏足極小,使不良於行”。
    但據可靠史料,漳州女子在康熙時期很少有纏腳之人,在晚清時才開始盛行纏腳,所以這記載也就是攀附名人罷了。
    朱熹再傳弟子車若水曾批判裹腳,“小兒未四五歲,無罪無辜而使之受無限之苦”。以朱熹弟子態度,可見朱熹本人對裹腳的態度。
    這很正常。朱熹與二程一樣,是個儒士老學究,堅信“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對為了“美”而折損身體的事,當然會厭惡。
    那麽程朱理學是怎麽和裹腳扯上關係的?
    當然是因為二程和朱熹都死了。
    在二程和朱熹生前,程朱理學就是指著南宋那群君臣鼻子罵,被南宋貴族階級和當權文人排擠迫害。
    但他們死了之後,就可以成為“聖人”了,程朱理學也成了南宋末年的官方學問。
    活著的神仙隻能被燒死,寺廟裏的泥塑菩薩才是眾人心中想要的菩薩。
    他們就這麽變成了泥塑,裹上了金粉,被供在高高的神龕上,於煙火繚繞中被萬人膜拜。
    二程和朱熹被膜拜,他們的思想也得拿出來說說吧?
    士大夫是不願意“存天理滅人欲”的。於是,守節都變成了女人的事。
    到了元朝,“滅人欲”就更受元朝當權者喜歡了——滅掉了反抗的欲|望也能叫滅人欲對不對?所以元朝大力推廣程朱理學,召集文人為程朱理學寫了許多研究理論。
    那些人紛紛自稱是二程和朱子的學生,被歪曲的程朱理學成了文人們心中的“聖經”。
    但不是所有文人都會被歪曲的“程朱理學”蒙蔽。
    甚至在理學中,也不是人人都尊崇程朱理學。
    橫渠先生張載的“關學”,從二程中程顥為開端的“心學”,浙東學派中的“事功學”,都算廣義上的“理學”,在南宋時就與朱熹的“閩學”分庭抗爭。
    特別是浙東學派,唐仲友與朱熹相互彈劾的千古公案,有部分原因是“事功學”和“閩學”的學術之爭。
    浙東學派在宋元時,最大的分支為“金華學派”和“永嘉學派”,他們最大的共同點是需求“經世致用、義利並舉”。
    其中“金華學派”兼顧理學、心學和事功學派,希望調和各派矛盾,兼具所長。
    “永嘉學派”吸收了“金華學派”中激進的“永康學派”。二永學派是純粹的“事功學派”,主張重視政治、曆史、經濟的研究,對內支持通商惠工惠民,對外行王霸之策,認為“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
    而“永嘉”,就在浙江溫州。
    可惜溫州的“事功學派”在宋時盛極一時,在宋元交際時,便從世上銷聲匿跡——事功學派看理論就知道是實幹派。搞經濟的、去打仗的、作詩文罵金元的……這群人當然跟著南宋朝廷一路難退一路殉國,沒死的也隻能找個山窩窩隱世。
    就算現在元朝都要滅亡了,事功學派的人在這程朱理學的天下,當然閉上嘴慫著,別人問起來就“啊對對對對我也是研究理學”。
    從宋朝黨爭就可以看到,文人學術爭端是要抄對方家滅對方族的,他們又不傻。
    事功學派學統在元明理學大興時斷絕。
    要到了清朝的時候,事功學派才會被王夫之、黃宗羲、顧炎武等人取其精華重新複興,並啟發了清末民初許多儒學文人的思想,促進了他們的改變。
    現在,永嘉永康學派的小貓三兩隻湊在一起,拿著隔壁應天朱元璋的政令悄咪咪開會。
    哎呀,這個朱大帥有點意思,程朱理學那幫子人不肯幫他,我們是不是……
    “方國珍占著溫州、台州、慶元,卻隻知道首鼠兩端,討好大元和朱元璋,根本沒有逐鹿中原之心,廢物!”
    “那張士誠算什麽禮賢下士?給了華服美宅就叫禮賢下士?他何曾聽過手下任何一個文人的建議?不過是讓這些文人聚在一起日日取樂!”
    “程朱理學可沒有教他們看著餓死的老百姓大談盛世!張士誠現在正領著蒙元的官,給蒙元搜羅糧食呢!他能結束個屁的亂世!”
    “我看朱元璋就挺好。鼓勵小腳女子放腳勞動,鼓勵寡婦再嫁生育,這都是德政啊!還有那士大夫喜歡什麽小腳女人,本就是上不得台麵的淫|靡之風,就應該禁止!“
    “但是聽說朱元璋對文人很殘暴,文人不順他心意就千刀萬剮片肉下酒啊。”
    事功學派的文人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又是意動,又是猶豫。
    葉錚捋了捋自己的文人胡須,道:“諸位可以稍等一會兒,由我先去。”
    眾人立刻反對,紛紛請求自己代替葉錚去。
    葉錚今年五十有二,是永嘉學派集大成者,水心居士葉適的後裔。
    水心居士葉適歸隱的時候,已經預見到了南宋的覆滅。他心灰意冷,讓後裔隱居深山,不再輕易出仕。但他的後人並沒有停下研究事攻學的腳步,葉錚是最爭氣的一個。
    有才華的人總會忍不住想要施展抱負。葉錚獨自告別家族,離開水心村,在溫州四處收徒教學。
    在這亂世中,葉錚冷眼看著群雄逐鹿,卻沒看到任何一個合適的雄主。
    他本來已經失望,決定回歸山林。但朱元璋因為要給女人放腳一事,有了自絕於全天下正統文人之勢,讓葉錚生出了一絲希望。
    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
    朱元璋此舉,在葉錚看來就是有德有理,是明君之舉。
    自古文人有殺身成仁者,有舍生取義者。即使朱元璋凶名在外,葉錚也願意為了自身理想以身犯險。
    幾位弟子見無法規勸老師,便紛紛打點好行禮,要和老師一同前去應天。
    葉錚有三個弟子。
    大弟子陳啟是永康學派代表人物龍川先生陳亮的族人,修王霸之策,擅長談兵說劍,屯田興兵;
    二弟子陳麟為永嘉學派代表人物止齋先生陳傅良的族人,批判貴義賤利、重農抑商,主張農商並重,對稅收、行商有很深的了解;
    三弟子薛知默的先祖是永嘉學派代表人物艮齋先生薛季宣的後裔,什麽都學,最擅長哲學辯論。
    這三人都為南宋永康、永嘉學派代表人物的後裔族人,當然是因為除了事功學派代表人物的後裔族人,其他人肯定都去學當時顯學程朱理學了。
    年輕人走上“歧途”,對祖先的向往功不可沒。
    於是四人在張士誠文人歌功頌德的刺激下,騎著瘦削的老馬,混入逃荒的人群中,包袱款款奔向了應天。
    在他們啟程的時候,浙東還有三人同時準備啟程前往應天。這三人中,居然有兩人出自名氣頗大的“浙東四先生”。
    已經多次拒絕朱元璋客氣征召,原本曆史中要到明年,經李善長和胡大海一文一武雙重舉薦,在朱元璋“不客氣”的征召後才會去應天的宋濂、葉琛二人,居然在身邊眾多師友聲討朱元璋的時候,要主動前去應天。
    與他們同去的,還有宋濂的師弟王褘。
    劉基受友人所托,前來勸止:“景濂兄,你與你師弟王子充同為朱子門人,怎麽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去投奔朱草莽?!”
    從朱熹的弟子從徐僑、何基二人開始,他的道傳就開始在金華流轉。宋濂和王褘就師承徐僑一係,是朱熹的正經嫡傳。
    劉基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這兩人為什麽會去投奔朱元璋?!
    宋濂沉默不語,王褘則灑脫笑道:“劉兄,你說的是什麽話?朱元璋禁止裹小腳,怎麽就冒天下之大不韙了?我們程朱理學,可沒有說讓女人裹腳這一項啊。”
    劉基皺眉:“我不想與你詭辯。朱元璋被天下文人厭棄,不是因為什麽小腳女人!而是他在此事中所表現出的對文人的輕視、對道德的不屑!他居然為了女人讓文人寫詩去罵先賢,還讓文人去給後院小腳女人洗腳畫畫!這才是他被厭棄的原因!”
    王褘笑道:“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一些文人為了一些上不得台麵的嗜好去折斷女人的腳骨頭,這種事難道不該罵?因為那些文人很有名氣,我們就罵不得了?好了,你也別勸了,我和師兄就是去替你們看看,若不好就辭官回來。”
    宋濂點頭:“朱元璋、方國珍盤踞浙東,方國珍胸無大誌,隻有朱元璋略有雄主之氣。我們身在浙東,遲早會被朱元璋征召,我和師弟先去為你們探探路。”
    劉基聽宋濂和王褘此言,居然有些動搖了。
    他何嚐不知道,如今亂世中群雄並起,各個看上去都沒有個當皇帝的模樣。比來比去,居然朱元璋治下百姓生活最為平穩,看上去是個正經想爭奪天下的人。
    若是朱元璋對他們不再客氣,強令征召,他們為了家族家鄉,肯定不得不去。
    劉基語氣鬆軟了幾分:“你們要去,也不該是這個時候去。現在全天下文人都在聲討朱元璋,你們若是前去,那些文人會如何說你們,你們不會不知道。”
    宋濂板著臉道:“若我們不去,朱元璋身邊隻有小人,對我等豈不是更不利?還是說,伯溫兄你真的相信結束亂世的是張士誠?”
    劉基眼眸抖動了幾下,深深歎了口氣。
    論治學,他不如宋濂;論謀略和對天下大勢的把握,他自認為遠超於宋濂。
    宋濂都能看出的事,他怎麽看不出?
    若接下來沒有新的雄主出現,結束亂世的人,隻能是朱元璋了。
    這個元末亂世並起的群雄們,怎麽都這麽……不太行啊。朱元璋居然是矮子中的高個子了?劉基對如今局勢分外不滿。
    劉基見勸不動宋濂和王褘,便轉向剛從福建建寧避亂回來的葉琛。
    葉琛一直隨元將石抹宜孫在處州鎮壓紅巾軍。今年,朱元璋攻破了處州,葉琛跟著石抹宜孫敗逃福建建寧,現在才輾轉回到浙東。
    劉基同樣想破腦袋也想不明白,你今年剛和朱元璋打過仗,怎麽現在就要包袱款款投靠朱元璋去了?
    葉琛表情比宋濂那張學究臉更嚴肅:“我與朱元璋交戰後,深知朱元璋若無人規勸,其麾下軍士可能會禍害百姓蒼生。他一紙政令自絕於天下正統文人,更令我堅信這一點。孔曰成仁,孟曰取義。我今奔向虎穴,舍身約束猛虎。若能成,自是大功德一件;若不能,伯溫兄你也能下定決心投靠他人。”
    宋濂看了一眼葉琛,眼神幽深。
    葉琛回看,表情還是那麽正義凜然。
    王褘使勁點頭:“劉兄,你有臥龍張良之才。無論哪個雄主得到你,都能有一飛衝天之勢。若朱元璋殺了我們,全天下文人對朱元璋心灰意冷,你再投靠他人,定能奠定新的天下大局。”
    宋濂眨了眨眼,收回幽深的眼神:“沒錯。伯溫,我們的家人就拜托你了。”
    看著三人的殷殷期盼和毅然決然的神情,劉基心中感慨萬千,敬佩不已。
    他拱手彎腰,斬釘截鐵道:“基,斷不負所托!”
    劉基走了,宋濂、王褘、葉琛三人出發了。
    三人在馬背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同時側過臉,不看對方。
    宋濂,朱子嫡傳。
    他將在明朝建國後為朱熹敵對文人,浙東金華學派唐仲友做傳,為唐仲友正名。朱子門人悉數收購宋濂所作《唐仲友補傳》並銷毀。但宋濂仍舊鍥而不舍堅稱真儒價值在於積極治世,而非空談性理。
    王褘,祖父、父親、他,王家祖孫三代皆為朱子嫡傳。
    明朝建國後,王褘盛讚朱熹敵對文人唐仲友的帝王之術為“聖賢之所以為道者”。
    他還在看到浙東學派金華學派創始人呂祖謙其血統後繼無人,自學繼承了呂祖謙道統,為呂祖謙續編《大事記》一百卷。
    葉琛……
    咳,永嘉學派集大成者水心先生葉適,祖籍浙江處州今麗水)。葉琛正好是浙江處州人。
    三人側過臉尷尬了一會兒,不知道誰先把臉轉回來,而後相視紛紛大笑。
    宋濂率先拱手:“經製之學。”
    經製之學由唐仲友首創,反對空談學問,希望將儒家經典用於實踐。
    葉琛笑著拱手:“功利之學。”
    水心居士事功學派,懂的都懂。
    王褘連連拱手:“不主一說,兼理、心、事功之學。”
    宋濂搖頭,葉琛大笑,異口同聲道:“定是師承呂成公。”
    三人揚鞭縱馬,笑聲隨著馬蹄踏出的塵埃高高揚起。
    ……
    朱元璋並不知道,本來在正史中,他在強征“浙東四先生”前,軍中幾乎沒有有名文人,有名的文人全部都投靠張士誠去了。
    而現在,他得罪了天下大部分文人,卻居然有文人主動包袱款款來投奔他。
    本文主角陳標更不知道。
    陳文正是個閑不住的人。他留在應天後,日日帶著陳標出門玩。
    今日,他們居然見到了有人欺男霸女,高興極了。
    陳文正二話不說衝了上去,上下左右一通王八拳,將對方打倒在地。
    哪知道打了小的來了老的,一個中年黑臉漢子帶著一隊軍士衝了過來,把陳標嚇得直跳腳。
    正好李善長帶著幾個將領抱著一堆書路過。陳標大喊:“李叔!救我!那個黑臉叔叔要揍我!”
    李善長把書一丟,挽起袖子就衝了過來:“常遇春!你發什麽瘋!居然敢動標兒!”
    剛回應天的常遇春:“?”
    然後,朱元璋麾下第一猛將常遇春常十萬,被朱元璋麾下第一文臣李善長一把抓住腦袋頂,扣在了地上。
    跟著李善長過來的眾位將領:“……”
    常遇春帶來的一眾軍士:“……”
    正抱在一起你踹我我踹你滿地亂滾的藍玉和陳文正:“……”
    陳標下巴“嘎吱”一聲,差點因為嘴張太大而脫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