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風滿樓

字數:7847   加入書籤

A+A-




    李懷仙的提議很簡單,那就是跟劉國能他們一起去西安,但是不等他說完,李師道操起刀背就是一頓亂打,怒喝道:“你這奸賊,奈何置我於死地耶?是誰教你說這些的!”
    李師道之所以會這麽問,是因為他了解李懷仙,知道李懷仙絕對不敢帶頭做這種事情。
    麵對李師道的打罵,李懷仙果然支支吾吾,言辭閃爍起來。
    這時,吳少誠、王武俊、何進韜、史憲誠上前齊聲道:“大哥,這些話是我們說的。”
    李師道看向吳少誠,隻見他陰冷的臉上,一如既往地平靜。
    從第一次帶他們殺害艾舉人起,李師道就知道這幾個家夥心狠手辣且野心勃勃。
    尤其是吳少誠,此人平時不顯山露水,無論是軍中之事還是打仗議策,幾乎從來不發表任何意見,但隻要李師道下令,他都能不折不扣完成,人如其名,他看上去的確很少誠。
    但因為他帶著殺胡所,這是李師道發家的起點,匯聚了大量老軍悍匪,幾乎參與了所有惡戰,可謂戰功赫赫,因而吳少誠在軍中的威望已經很高了,從不輕易發表意見的他,竟然在這個時候鼓動李懷仙來找李師道,可以想象,軍中還有大把將士抱著跟他一樣的想法。
    或者,吳少誠背後還有誰人指使?
    吳少誠見李師道一直不說話,又拱手道:“大哥,這些話並非我等一時之意,乃是全軍上下所有將士的肺腑之言。今營中米麥鹽茶將絕,日食稀粥一餐,還能支撐七日,七日之後我軍又何去何從?如今劉國能來邀,咱們起兵正是圖謀陝西,成就王霸之業的大好時機!”
    “是啊是啊!”李懷仙忙著補充道:“咱去長安掃蕩,等賺得盆滿缽滿了,就取道鳳翔奔河西,豈不勝過在此看洪承疇的臉色忍饑挨餓?各路友軍,饑餓者不少,隻要大哥許他們錢糧財貨,誰不肯給三分薄麵?但如果繼續留在宜川,就算擊敗王佐掛,也要再戰王自用啊!”
    李師道麵色如冰,俯身看著兩人,陰沉道:“聽著,我李師道要做什麽,你們無需揣測。你們要做的,就是照我說的去做!知道黃巢是怎麽敗亡的麽?還圖謀陝西,簡直要笑死人。”
    李懷仙從來沒見過李師道如此陰冷的表情,心裏打了個冷戰,頓時噤若寒蟬,但吳少誠、王武俊、史憲誠、何進韜卻是抬起了頭,看向李師道冰冷的目光,吳少誠拱手道:“大哥!你想過沒有?你若不擁兵觀望自保,弟兄們如何活命?如今我們已不是一群響馬,而是實實在在的一股大軍,從殺艾舉人那一天開始,弟兄們想的就不是吃飽喝足睡女人的事了,弟兄們想的是掃滅天下,然後封妻蔭子光耀門楣流芳祖宗於千秋萬世啊!大哥,反了朝廷罷!”
    “夠了!吳少誠,你要教我怎麽做事嗎?”
    “大哥!”
    吳少誠咬著牙,單膝跪地,毫不退讓喝道:“懇請大哥三思,想想什麽是兔死狗烹!若是天下太平,匹夫何用?咱一介響馬賊出身,若有監察禦史出巡,咱會淪落至何等境地?”
    “咱是你李師道的將士,你覺得朝廷將來會容忍我等繼續存在嗎?看看戚家軍,再看看遼東諸師,臥榻之側,皇帝豈容他人酣睡?你幫朝廷富強,可知朝廷一旦富強,首先要除掉的就是你這個跋扈將軍!甚至等不到那一天,洪承疇、左光先、賀人龍他們就會害死你!”
    “吳少誠!”
    李師道再次怒喝,雙眼幾近血紅!
    “大哥!”吳少誠卻越發大聲:“大哥,你不為兒郎們想,也該為你自己想想啊!自古以來的跋扈匹夫,莫不是身敗名裂,大哥難道不知道嗎?到時朝廷要殺你,你抗是不抗?”
    “大哥!朝廷是永遠不會信匹夫的,匹夫也不會相信朝廷!隻要大哥起兵,我吳少誠赴湯蹈火也所不辭,若是大哥不反,難道坐視將士饑餓投賊?屆時大哥何去何從?反不反?”
    李師道又怒又訝的看著吳少誠,他怎麽也沒想到,平時悶不吭聲的吳少誠,竟然有這麽好的口才!他說的有理有據,精辟入理,就是李師道,一時片刻也無法反駁。
    可想而知,這番話說給其他士卒聽,會有多具煽動性。
    吳少誠說完,和李懷仙等人一起又拱手一拜,齊聲喝道:“請大哥三思!”
    李師道雖怒吳少誠鼓動軍心,但又不得不好好考慮下他說的問題。
    軍中就快斷糧了,洪承疇是指望不上的,附近能搶的村鎮也都搶光了,七天之後難道全軍幾千人都喝西北風嗎?任你本事通天,吃不上飯就會餓死,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
    李師道一想,頓時也動搖了。
    之前他被馬科五萬大軍的威勢嚇住了,前些日子出戰王佐掛又不利,喪失了信心,此時聽吳少誠他們這麽一說,覺得不打一場似乎也不是那麽回事,但他還是有些擔心。畢竟李卑和馬科這些家夥不好對付。李卑,字侍平,榆林人,千總跡升守備。天啟初,總督王象乾練薊鎮車營五,以卑為都僉書,統西協後車營。尋遷山海關遊擊,坐事罷歸,複起陝西都軍。
    此人善持紀律,所到之處軍民安心。為人有器度,雖大廈將傾,猶鎮靜如常。
    至於馬科,這廝也不好對付,天生的預言家。
    崇禎五年春,賊陷鄜州,其夏攻合水,馬科以參將至甘泉山。七月重兵攻堅,大破延水關,陷陣斬首六百級,野戰追殺溺死者無算,擊斃渾天猴,威震陝北,七年隸洪承疇。
    越明年,李自成欲奔四川,科與變蛟敗之,並窮追至潼關,野戰大破之,李自成僅以十八騎走脫,旋因功拜山海關總兵,從洪承疇赴錦州,科孤軍駐塔山,血戰濟爾哈朗。
    不久,黃台吉親臨前線,明軍大懼。及出戰,連戰連敗,餉道又絕。樸先夜遁,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李輔明遂相繼奔走,明軍全線崩潰,為建奴邀擊,溺海死者無算。
    王樸、唐通、馬科、吳三桂、白廣恩、李輔明等逃出重圍後,馬科與王樸從海路潰歸,法司準備定罪,禦史郝晉認為:“六鎮同罪,皆宜賜死,吳三桂,遼左主將,不戰而逃,奈何反加提督?”兵部尚書陳新甲附議:“請斬王樸,勒令馬科立下軍令狀,再失戰機立斬不赦。”
    十五年,清軍入寇,科領兵戰敗。
    十六年勤王順天府,帝賜宴武英殿,命從大學生吳甡南征無果。
    十七年,從李建泰西征李自成,順軍入降,封懷仁伯。
    細數起來,這廝竟然完美避開了每一次殺身之禍,仿佛就是預言家,戰鬥力應該也是不弱的,且兵力又與劉國能等部相當,如果去西安,這仗勝算不高啊,真是左右為難!
    野心和對朝廷的畏懼在李師道心裏反複拉鋸,舉棋不定,一會皺眉,一會展開,一會起身,一會坐下,煩躁無比。若是王老狗在此,估計會對李師道的貪婪歎為止。
    “大哥何須為難?”
    吳少誠等人冷眼旁觀,知道李師道正在猶豫,便加了一把火,道:“待擊破長安,賺得一年半載開支,再回來剿匪也不遲,關中一府二州三十縣,屆時想養十萬軍都可以……”
    “所謂富貴險中求,若能攻陷長安,洪承疇敗歸鄜州,楊鶴退兵夏綏,關中便是我等之天下,與劉汝魁、劉國能、田見秀、袁宗第等人和平相處,當可效仿河朔故事。”吳少誠進一步誘惑道:“屆時大哥為秦王,劉國能王漢中,劉汝魁扶風,三王分裂關中,豈不快哉?”
    “至於田見秀他們,亦可賞個郡侯,足令其滿意了。”
    李師道看了吳少誠一眼,欲行河朔故事?莫不是李郭之事?
    不過他心裏隱隱也有些讚同,或許是該碰一碰再說,不然如何甘心。
    但是,與劉國能等人合作是分權,給洪包衣合作不一樣是權?有甚麽區別嗎?劉國能等部兵力強大,自己肯定占不到主導地位,但洪承疇仗著出身高貴,一樣非常輕視自己。
    “事已至此,有些話某便直說了。”
    考慮了一會兒,李師道給大夥兒分解局勢道:“此時揮師長安,定然以劉汝魁等人為主。即便屠了陝西百官,大功亦不在我等,能得到什麽好處?咱帶著數千人,千裏迢迢,總不能空跑一趟吧?或許將士們能得到一些財貨,但你們還看得上那些東西?不如並力向前,攻擊王佐掛,即便無法全殲,亦可重創。隨後或向富縣奔道台,或回師渭北劫掠,都可以。”
    吳少誠很生氣,很一巴掌甩在桌子上,連連歎氣。
    王武俊、何進韜、史憲誠、李光顏、李過等人也是大失所望。
    李師道歎了一口氣,語重心長道:“我知道你們忠心,但你們都聽著,咱要造反,必然要有周密部署,就當個流賊,這不夠看。再等幾天,要是洪承疇進兵失利,再說後話。”
    “還有,我李師道喜歡聰明人,但不喜歡嘩眾取寵之人。”
    眾軍將心中微微一凜,都拱手表示記住了。
    等吳少誠他們走了,李師道才對李懷仙說道:“起來吧,以後不許胡來。”
    麵色雖厲,語氣卻好了許多。
    李懷仙起來,垂手站在李師道麵前,大氣都不敢出。
    “三弟,你是不是想把我強綁到劉國能大營,好生米煮成熟飯?”
    “嗯,小弟知錯了。”
    “錯哪兒了?”
    “錯在太笨了!大哥要造反,肯定已有成策,要咱多什麽嘴。咱隻要跟著大哥一步一步往前走就是了,在底下胡咧咧自作主張,那是給大哥添堵!”
    李師道歎氣道:“三弟,你們是我最近的人,再這麽鬧一回,就是逼我去死了。”
    “小弟知錯了。”李懷仙作揖。
    李師道沉吟了一下,又道:“你回去,幫我暗中看著吳少誠,看看吳千戶平時跟什麽人接觸,說些什麽話,回來一五一十告訴我。再告訴大夥兒,不許看唐史,否則別怪我冒火。”
    李懷仙疑道:“大哥,不是你讓咱讀書麽?咋又不準看唐史了?我覺得挺好看的嘛,安祿山真英雄也,可恨田承嗣那挫鳥,竟然反了史朝義,不然鹿死誰手,猶未可知嘞…”
    “別說了!反正不準看!”
    “是,小弟知曉了。”
    等李懷仙出去,李師道深吸一口長氣,又緩緩吐出。
    真是一個都不省心啊,他有些後悔讓這些武夫上夜校讀書了。
    ……
    ……
    崇禎二年三月十三日,就在洪承疇與王佐掛等部在宜川決戰對峙的時候,朝廷八百裏加急旨意再到,洪承疇率文武百官請使。各科院一共二十六道詔製敕命,內容相當複雜。
    第一件大事,一年多光陰過去,皇帝終於以抓鬮的方式確定了第一屆崇禎朝內閣班子。
    東林黨三號首腦錢謙益,被東林黨元首周延儒聯合溫體仁扳倒,連同門生故吏,坐罪奪職者數十。浙黨元首庶吉士、建極殿檢討、東宮講官、侍讀學士、經筵講官、神宗實錄副總裁、禮部左侍郎、吏部尚書薛三省廷推不宰,遂告溫體仁謀逆,帝震怒,廷杖溫體仁。
    事情鬧到這一步,薛溫兩人同歸於盡,雙雙未能入閣。
    但考慮到薛三省清廉能幹,皇帝詔移南京禮部尚書兼翰林院知製誥。
    辭不赴,歸故裏。
    司禮監令禁兵護薛三省上任南京,薛以死相逼乃止。
    楚黨領袖羅喻義劾周延儒秋試舞弊,乃罷禮部右侍郎,貶為乾清宮日講。
    隆慶進士四朝元老原禮部尚書盛以弘不閣,以本職協理詹事府。
    再推孫承宗,廷議以其結黨遼東不用。再推袁可立,廷議以其跋扈驕橫不用。再推傅宗龍,帝不語,煩其聒噪,群臣會意不複說。再推三司王永光,廷議以其堅決肅貪不用。
    好在皇帝有心治貪,於是將其從三司調任吏部,尚書主持將期京察反貪。
    一套組合拳下來,東林黨二號骨幹李標隱退,錢龍錫以文淵閣大學士擔任第一屆內閣首腦,周延儒以禮部尚書拜東閣大學士,出任次輔,施鳳來、韓爌、來宗道、黃立極事閣。
    所謂新官上任三把火,新一屆政府成立伊始便調整了幾十樣政策。
    第一,以東林黨骨幹侯恂為河南道監察禦史,視察宣府、大同、太原、汴州、洛陽、長安等鎮府,會同各地核實軍隊欠餉情況並造冊登記,看來是準備補發天啟以來積餉了。
    第二,命令河南左參政楊嗣昌、河南右參政南陽鎮守大臣陳奇瑜、江西參政楊文嶽、貴州總督朱燮元、四川巡撫田仰、湖廣按察使丁啟銳等七省高官,轉運本省錢米速發陝西。
    第三,詔令山西總兵王國梁領九營晉師四萬餘眾西渡黃河入陝剿匪。
    第四,會同都察院,決定逮捕陝西巡撫喬應甲,並斥責陝西總督武之望瀆職,以兵科給事中劉廣生為新任陝西巡撫。
    第五,照會司禮監,解除高起潛陝西寧夏甘肅三邊監軍職務,召回順天府問罪,以南京守備太監韓讚周、宣府監軍方正化、東廠掌刑千戶李國輔等宦官重組三邊監軍院。
    第六,請以登萊、寧錦、山海關、盧龍、昌平、遵化之兵入陝,帝令廷議,兵部以防秋建奴不許。最後一點也是李師道印象最深的,朝廷抽銀三百萬,專以補發九鎮邊師積餉!
    不但如此,在三司王永光的調撥下,新餉科還撥付了價值一百柒拾萬銀的錢糧酒肉賞賜犒勞在陝西作戰的各路兵馬,這些物資目前據說已經漕運到了汴州,很會就會從河中入陝。
    另外東廠錦衣衛還派出了幾十個督查小組,專門來陝西秘密偵查軍政事務,都察院當然也沒幹看著,將各道數十位禦史移調觀察區,全麵清查各地藩王官紳豪強一切不法之事。
    朝廷第一次針對陝西流賊組織的圍剿因為先帝暴崩而宣告失敗,第二次攻勢也因為內政昏亂而遲遲沒有進展,如今數月過去,朝廷很快又組織了第三次攻勢,全麵增兵撥款派銀,河南左參政陳奇瑜已經抵達新安,正在組織封鎖陝西黃河漕運,意圖堵死陝西流賊東進河南山西的通道。
    楊嗣昌馬不停蹄,親自來到河中府解縣坐鎮,河南錢米輜重分五路發運入陝。
    北疆由山西總兵王國梁帶隊,已經打上了王自用的主意,今天是三月十三日,料想已經到了榆林,隻需十天即可與賀虎臣會師平涼,各路大軍最遲將於本月末與王自用等賊展開決戰!
    湖光貴州四川方麵,錢米將從襄陽商洛荔枝道進入關中,最遲一個月後抵達!
    看完這幾十封抄送公文,洪承疇直是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