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第 43 章

字數:4466   加入書籤

A+A-




    翰林蔣裕此次承蒙天恩, 代天子巡視肅城,輕裝上陣,一路上沒有遇見戰亂還算順利, 但也走了一個月才到達肅城。
    可即便如此, 他的心情也十分沉重。
    哪怕他是個一直不受重用的翰林, 但讀了幾十年聖賢書, 現實再怎麽磋磨,心中也始終有幾分憂國憂民的情懷。
    從出京開始, 一路所見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災民。
    他們或是因為蝗災,或是因為戰亂,都失去了自己的家園,隻能背井離鄉, 冒著違背律法的風險去人生地不熟的異鄉尋一條生路。
    看著流民們瘦得皮包骨頭的身影,以及道路旁來不及掩埋的餓殍, 他一路的眉頭就沒鬆開過。
    天不佑大啟, 今年蝗災, 戰亂趕在了一起,民生艱難啊。
    隻可惜他人微言輕, 什麽也做不了, 隻能叫人盡量多買些幹糧,一路遇到流民施舍一些,讓他們多吃一頓飽飯,也多幾分活下去的希望。
    走到肅城境內的驛站, 他因為隊伍中的禁軍都頭突然失蹤,直接耽誤了一天多。
    結果第二天, 那都頭自己找回來了, 身上的刀劍錢袋全沒了。
    說是根本不知道怎麽回事, 晚上睡著睡著就從驛站裏跑到了一個山洞裏,他找了好久才重新找回來。
    但據驛站的人說,那都頭失蹤前是看到個漂亮小娘子在對他招手自己出了驛站。
    蔣裕對禁軍部分軍官的做派也不陌生,倒也懶得去管那都頭出去的時候到底發生了什麽事。
    他自己都沒有追究的意思,顯然是不想鬧大的,他這個領頭的欽差也隻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整個欽差隊伍來到肅城城樓之下的時候,已經是中午了。
    深秋不甚刺眼的明亮陽光下,遠遠便看見巍峨的城樓。
    比起一路所見的其他較為破舊的城樓,這裏顯然是經過修繕的,最外層的石頭與磚塊都是簇新的。外麵的路也是重新修整過的。
    進入城門的百姓們井然有序地排隊入城。
    但不知道為什麽,蔣裕總覺得肅城和其他地方是有些不同的。
    蔣裕奉命查探肅城郡王是否有異動,自然是不會大喇喇地帶著禁軍表明身份直接進城,而是用早就準備好的文書偽裝成普通客商進城。
    因此,他此時也隻能老老實實地跟在百姓們身後排隊。
    他正老神在在地觀察著郡城外的情況,便聽到身後傳來一陣喧嚷聲。
    城門站崗的士兵立刻快步過去察看情況。蔣裕也跟著看過去。
    “怎麽回事?”
    一個老婦人道:
    “軍爺,這婦人好像得了病,挺嚴重的,我說讓她男人來找軍爺,他們死活不肯。”
    他指著的是一對中年夫婦,穿著洗得發毛的粗布衣服,男的扶著女的,女的唇色慘白,額發都被汗水打濕了。
    那男人一看就是個老實巴交的,看到眼前的士兵很是緊張:
    “軍……軍爺,賤內就是腹痛,不傳人的!求您讓咱進城看個病!”
    蔣裕微微皺眉,難道肅城的郡城如今不許病人入城嗎?
    正這麽想著,便見那士兵上下打量了那夫婦幾眼,然後轉身快步跑到城門口,跟守門的人說了幾句。
    沒多久,裏頭便駛出一輛馬車,來到了那對病人夫婦麵前,駕車的人道:
    “病人和家眷上來吧,送你們去醫館!”
    這是蔣裕怎麽也沒想到的發展,那回話的男人顯然也沒見過這樣的陣仗,都呆了。
    “軍爺……這……這怎麽好……”
    好一會兒他才手足無措地道。
    那士兵卻理所當然地道:
    “你不必不好意思,郡王早就吩咐過了,有急病或因病不便行走者,都可優先進城,且城門派馬車護送!”
    那先前說話的老婦人此時笑著道:
    “我就說你們這種情況要主動找軍爺嘛,還不聽,看看,軍爺們這不馬上就派車送你們了嗎?這不比你背著她上醫館省勁兒多了?”
    聽那意思,這竟然是常態。
    望著那對夫婦千恩萬謝爬上車的背影,聽著百姓們議論著之前誰家的孫子紮到大腿,也全靠郡王讓提供的馬車及時把人送到醫館才保住命,蔣裕心中大為震撼。
    早就聽聞慎郡王仁德之名,可他完全沒想到這位郡王能為百姓考慮得如此細致周到。
    目光掃過那些含笑看著馬車遠去的百姓,以及麵對百姓道謝爽朗地回應“分內之事”的士兵,蔣裕突然便明白這裏的百姓與士兵與別處到底哪裏不同了。
    這些人身上,都有一種獲得依靠的安心感,他們的眼中都有著對未來的期盼與希望。
    不像其他地方,底層的百姓總死氣沉沉,總讓人覺得他們活得麻木而無望。
    而軍民之間的關係,也不像其他地方那樣,守城士兵隨意欺辱百姓,百姓們敢怒不敢言。
    這裏的士兵們,似乎一點都不覺得他們對百姓親和一點就降低了自己的威信,而百姓們,也是發自內心感激尊敬著他們。
    軍民相和,莫過於如此。
    而且,這些士兵們一個個都挺壯實,臉色紅潤,軍裝體麵,拉出去說是禁軍上兵也有人信。
    百姓們也不像其他地方那樣瘦骨嶙峋,一個個有說有笑,一看就活得很有奔頭。
    可這,真的是一個苦寒邊城應有的樣子嗎?
    排隊走進城裏,觸目所見更是一派熙熙攘攘的熱鬧景象。這肅城之中,雖說繁華不及京城,可百姓們叫賣擺攤,逛逛買買的那份其樂融融絕不比京城差。
    北地好幾個邊城都戰火連連,肅城離燎原隻百裏之隔,這些百姓們為何會如此安心?
    難道這一切都是因為慎郡王?
    蔣裕身負皇命,雖然嘉佑帝也沒明示他到底想知道些什麽事,但肅城如此不同的景象,確實值得探尋一番。
    他招了招手,讓隨從過來:
    “你去打聽一下,郡王在城中風評如何,他來肅城後都做了些什麽事?”
    那隨從正要領命而去,身後一個百姓打扮,身形微胖的壯漢,突然走上前來拍了拍他的肩膀,皮笑肉不笑地道:
    “蔣大人,想知道什麽,直接去問郡王本人不就好了。”
    蔣裕嚇了一大跳,回頭一看,身後不知何時已經站了一隊廂軍,正虎視眈眈地看著他。
    “你……你們要幹什麽?”
    來人道:
    “郡王已經恭候多時,請吧!”
    蔣裕雖然沒有獨當一麵幹過什麽大事,卻也知道,此情此景,郡王想必是早就發現他了。
    他微服入城,身邊的人本就不多,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隻能跟著垂頭喪氣地跟著他們走。
    連他都已經被發現了,城外那僅僅一個都的禁軍,情況恐怕也好不到哪裏去。
    一路上,蔣裕的心沉到了穀底。
    慎郡王如此做派,莫非是要擁兵自立?
    那他這樣來探查情況的欽差,豈不是要落得個有去無回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