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第 62 章
字數:8154 加入書籤
伍汲匆匆趕回, 立刻向李洵匯報了這一情況。
李洵聽完,一時也沉吟不語。
在派伍汲前往樊城之前,他就向被他關押著的江菘打聽了周如植的情況。
據說其出身農學世家,上任後, 其就任之處, 土地畝產量至少都增加了三成。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 最要緊的就莫過於糧食與兵馬。
周如植的本事,無論放在哪裏都是應該供起來的珍寶, 也正是他手中所稀缺的人才。
嘉佑帝能在各方勢力斡旋中穩坐皇位二十餘年,並不是什麽愚蠢之輩。
如今邊境戰亂連連, 幾郡又連續遭遇蝗災襲擊,糧食必然吃緊。
或許正是因為這樣,他也意識到了周如植的價值, 卻因為放不下臉麵,打算磨一磨周如植, 讓周主動請罪,這樣他有了台階可下, 便能再次起用周如植。
如此看來, 不管是嘉佑帝還是林相,以及江菘,都對周如植的評價很高。
這再次證明了周如植的價值,也讓他對周如植越發勢在必得。
不過,既然嘉佑帝放了話, 想用和平手段將周如植接過來就不太可能了。
既然如此,倒不如想辦法直接拿下樊城。
如今北戎遲遲不來攻打, 兵力閑置, 確實是趁機收編樊城守軍的好時機。
“叫程虎過來一趟。”
樊城全是大啟官兵, 如果沒有絕對的必要性,他並不想殺自己人,也不想去炸毀無數勞工辛苦修築起來的城牆。能智取的,便盡量智取。
很快,程虎也來了。
隨著李洵地盤的擴張,程虎手下的班底已經從宣傳隊擴張到了宣傳都。
升了官,待遇提升,再加上論功行賞的賞賜,這小胖子把自己吃得更胖了。
“郡王!”
他風風火火地走進書房,一來就笑眯眯地行禮。
作為一個各項訓練項目都不太行的老油子兵,能有如今的升遷速度,他簡直是死而無憾。
而且,他在郡王手下幹活得勁兒。
以前家中父母妻兒都對他很失望,覺得他隻有一張嘴能吹,可如今,就是他這張嘴,不僅給他自己帶來了“高官厚祿”,還能襄助郡王行事。
郡王親口說了,他是他麾下的得力幹將,功勞不比那些行軍打仗的都頭指揮使差。
在郡王麾下,他覺得自己也是個很有用的人。
每次郡王給他派差,他都很期待。
“這次的差事有些危險,需要去樊城,你可敢去?”
李洵開門見山地問。
樊城是什麽地方,程虎跟著郡王來北疆這麽久,自然是知道的。
那是朝廷軍隊占領的地方。
外人不清楚,他們這些經常與郡王接觸的軍官卻很明白,就如今的形勢來說,郡王與朝廷的關係其實是有些對立的。
去樊城進行輿論宣傳工作,與去敵占區的差別不大。很容易被抓住,治一個妖言惑眾的罪,碰到狠心些的官員,直接砍殺了也有可能。
不過,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進行這樣的工作,先前的燎原,宣傳工作也是他親自帶著人去推波助瀾的。
雖然樊城將領與郡王沒有私交,情況會更危險一些,但他還是毅然道:
“隻要郡王需要,末將就敢去!”
郡王早就跟他說過,宣傳工作做到位了,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時候甚至有憑借一張口舌直接策反對手,兵不血刃就拿下一座城的先例。
他的宣傳工作做得越好,同袍們的犧牲就越少。所以他所肩負的工作,具有巨大的價值。他願意為此冒險!
李洵對這下屬的反應很滿意。
哪怕程虎獨立執行任務還不滿一年,可大大小小的輿論宣傳工作下來,他已經擁有了足夠的膽識與組織能力。
“你也不用太擔心,那樊城守將貪財,若真不幸被抓,你盡管給他塞錢就是,不夠的,本王也可以拿錢來贖你們。”
他溫聲安慰道。
這話叫程虎心裏暖暖的。
郡王這樣的主子,重視每一個跟著他的下屬與士兵的性命,這是他們的幸運。
“郡王放心,我等會小心行事的。”
他嘴上這樣說著,心裏卻早就有覺悟,若真到了那一步,能活命他當然會帶著弟兄們活下去,但若到了被拿去威脅郡王的程度,他們是寧可自我了結,也絕不願意拖累郡王和大家的。
兩人很快又說起了正事,根據李洵的要求,程虎很快就臨時想了一些宣傳方案。
李洵采用了其中的幾條,讓他下去完善,待準備好具體的章程,再來他這裏匯報,並且領取需要的經費,物資與人員。
程虎動作很快,短短兩天功夫,便已經帶著人去了樊城。
樊城,連山巷子那邊,這天出了個大新聞。
這個軍屬區和燎原曾經的軍屬區沒什麽區別,窮困潦倒,因為物價高漲和克扣軍餉,絕大多數軍中家眷每天隻能吃一頓飯。
因為戰亂根本找不到什麽活兒做,又下著雪,也不能出城覓食,隻能與家人擠在一起取暖,盡量減少力氣消耗來保命。
守將杜茂經常讓人在軍中和城裏宣傳,如今因為蝗災,全國上下都困難,他已經盡量向上頭申請調糧,穩定物價,讓士兵與家眷們多多忍耐。
在那之前,也有人因為軍餉鬧過事,但都被強力鎮壓下去了。
杜茂這個老油條,比袁晨升有手段,血腥鎮壓的同時也知道懷柔安撫,勉強給士兵們漲了十來文的軍餉,因此如今樊城的百姓與士兵們雖然生活得水深火熱,卻還沒出什麽大的亂子。
當然,餓得虛軟無力,對上將軍精心豢養的上兵,想造反也沒辦法,隻能默默忍受著饑餓與寒冷,僥幸地期待著杜將軍真的能運來糧食。
劉三姑家的侄兒,便是在這種眾人都饑腸轆轆的時候,和自己的兩個好兄弟一起,帶著一大車藏在柴火底下的糧食來到劉三姑家看望她的。
劉三姑原本也是燎原人,後來嫁到了樊城,路途遙遠,自從父母過世後,一年也難得與娘家人來往一次。
看到驟然來訪的侄兒,她很是驚訝:
“天保,這大雪天的,你怎麽來了?”
來的這個士兵名叫劉天保。
大雪天裏,附近的居民沒有任何消遣,鄰居家突然到訪的客人,很容易便引起了他們的關注,這些人紛紛站到了自己窗戶底下向外張望。
劉天保看著附近探頭探腦的鄰居,故意大聲道:
“姑,你怎麽樣?我最近聽樊城來的客商說,你們這邊物價高漲,很多人都快餓死了,爹娘都擔心你們,特意喊我過來看看,給你們送點糧!”
說著,就推開了獨輪車上的柴火,露出那底下的米糧來。
“瞧,這是我給你們帶的米糧,快拿進去!”
看著那獨輪車上滿滿四個袋子的米糧,劉三姑和她周圍的鄰居們,眼睛都直了。
自從今年入秋以來,他們就再也沒見過這麽多糧食。
無他,物價高漲根本買不起。
這四袋米糧足有一百斤,在饑腸轆轆的樊城軍民眼中,無疑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劉三姑感動極了,緊接著便想到:
“天保,你給我拿這麽多,你們吃什麽?”
劉天保立刻大聲道:
“放心吧姑,咱們燎原可不像樊城這麽高的物價,咱們那裏米才七十文一鬥,麥也才三十文一鬥,不愁吃不上飯!”
這話立刻引起眾人嘩然:
“這……這也太便宜了吧……”
“對啊,你們那裏的糧價根本就沒漲嘛!”
劉天保道:
“哪沒漲啊,咱們才入秋那會兒米價都漲到一百六十文一鬥了,我們都快活不下去了!後來郡王接手咱們燎原後,從其他地方運了糧,這才把糧價給降下來!”
降糧價,這是整個樊城軍民最迫切的願望。聽到這話,眾人很是羨慕。
“你們那裏可真好!”
“這郡王是哪裏來的官啊,可真是辦了件大好事!”
劉天保驕傲地道:
“郡王可不止辦了這一件大好事……”
說著,就把郡王如何殺了燎原的貪官守將,穩定燎原物價,給士兵們足額的軍餉,提高夥食和各項福利待遇,甚至還給百姓們分田土等種種事宜都說了一遍。
全場的軍中家眷都聽得聚精會神,鴉雀無聲。
所有人心中都不由自主升起一個念頭,郡王統治之下的百姓和士兵,簡直就是過得神仙日子啊!
既然郡王能殺了燎原的貪官守將,拯救百姓與士兵於水火,為什麽不能來殺了他們樊城的守將呢?
那家夥克扣軍餉,強搶民女,搜刮百姓,一樣的該殺!
關於燎原的變化,很快在軍眷之中廣為流傳,隨著守軍大營的士兵們輪番回家休沐,便又傳到了軍營之中。
百姓們隻敢想想,抱怨幾句,士兵們卻是見過血,敢付諸於實際行動的。
足額的軍餉,每天三頓飯頓頓吃飽,冬天有完好厚實的綿衣穿,立了功有豐厚的賞錢,甚至還能分田土,這每一樣都是底層士兵們無比向往的。
隻要他們能像燎原守軍一樣換個統帥,自己和家人都能過上夢寐以求的好日子,那為什麽不幹?
底層士兵們迅速開始串聯。
有了曾經被鎮壓的前車之鑒,這次他們的保密工作做得極好。
沒有人因為利益背叛。
因為大家都聽說了,郡王那裏,立了軍功賞得可比吝嗇的杜將軍給得多太多了。
既如此,為什麽要為了一點蠅頭小利,昧著良心背叛大家呢。
之前他們反對杜將軍的行動失敗,是因為他們不夠強,但這次他們若能找到郡王做外援,一切就完全不一樣了。
據說郡王的軍隊連北戎蠻子都能打贏,裏應外合之下,還怕杜將軍手下那些上兵麽。
底層士兵的代表,很快以傷病休沐為由,來到燎原,驗證他們聽到的傳聞。
燎原城中,百姓果然生活得很好,軍中家眷比起一般百姓,生活更是寬裕了不少。
而軍中,雖然沒能進到軍營,卻能從外麵看到那些士兵們健壯的體格,與身上穿著的完好又厚實的棉衣,甚至還有上好的牛皮甲。
這一切都說明,燎原守軍不管是在夥食上,還是裝備上,都比他們好太多了。
將消息傳遞回去,底層士兵們的領頭人,一位叫做全福明的隊長,便溜出了軍營,拜訪了那位劉天保的姑媽,沒多久,便通過劉天保見到了慎郡王派到樊城潛伏的伍副將。
得知伍汲的身份,全福明心中頓時鬆了口氣。
樊城鬧出這樣的動靜,還有郡王那邊的副將在這城中,便說明此事不是他們一廂情願,郡王也有心拿下樊城。
如此,他們的心中謀劃的那件事,成功率就大多了。
伍副將得知他的來意與顧慮,立刻給他們吃了個定心丸:
若將來樊城歸順郡王,一應待遇可與燎原守軍等同。
至於其他的,諸如何時行動之類,則要等到請示過郡王再說。
全福明隻能回去焦急地等待著。
樊城的一切順利進行,已經與樊城守軍接上頭,伍汲便立刻回到燎原向李洵請示下一步的行動。
李洵聽完,便把一直在燎原候命的陽鉞叫了過來,跟他說了目前的情況,然後問道:
“你覺得這一仗,該怎麽打才能傷亡最小?”
陽鉞激動得心髒怦怦直跳。
作為在肅城頭一個追隨郡王的廂軍小將,他比不得護衛營資格老,但如今手頭也掌著兩千兵馬。他自籌還是學了郡王練兵打仗的幾分精髓,隻是苦於一直沒機會立功。
這次郡王單獨叫了他來問話,可不就是要給他機會麽。
他可得好好抓住這次機遇。
分析著自己已知的信息,郡王明顯是要像對燎原一樣收服樊城守軍,那麽,那些守軍以後就是自己人,自然是傷亡越小越好。
若是兵臨城下,就算那些守軍不想打,也必須要打。哪怕有內應,攻城戰對雙方也還是會有不小的傷亡。
是否能有什麽辦法能直接進城,並且擒下守將杜茂呢?
苦思冥想了一會兒,他終於有了個好辦法。
“郡王,末將愚見,或可把欽差江大人和那些禁軍身上的一層皮好好利用起來,咱們若偽裝成欽差隊伍,必能兵不血刃打開城門,生擒杜茂!”
這話讓李洵眼前一亮。
他沒看錯人,陽鉞果然很機靈,與他的想法不謀而合。
索性肅城的兵練了許久都沒上過戰場,便不如趁此機會,將他們拉到樊城練一練。
“很好,那此戰便由你帶著肅城士兵去打頭陣吧。”
陽鉞大喜:
“謝郡王!末將定不辜負郡王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