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 70 章
字數:8517 加入書籤
被嘉佑帝所惦念著的肅城, 在過年前卻是一派熱鬧與忙碌的景象。
自從郡王掌管肅城後,去掉了各種苛捐雜稅與徭役,百姓們能安心種地, 秋收後的糧食也不需要再交太多稅,口袋裏便要寬裕許多。
農閑時節, 幫著修路修城牆建救濟所, 往山寨運土運煤, 出去運糧食買鐵等,也能額外賺到不少工錢。家裏養的雞鴨豬羊, 軍中大量收購,也不愁沒銷路,又是一筆很大的收入。
不僅是郡城百姓得到了工作機會, 就連周邊的縣, 也有不少百姓在農閑時聽聞消息到郡城來找活兒做, 也或者是將自家養的牲畜賣給牲畜販子,讓他們運到郡城來。
郡城的女眷和孩子們, 幫著軍中做軍服,磨箭矢也能得到一筆不錯的進項。
百姓們手裏的錢多了,那開設店鋪,酒樓,擺攤的也跟著多起來, 又提供了一大批固定就業崗位,再度增加了普通百姓的收入。
對貧瘠的肅城來說,當地百姓活了許多年, 也是頭一次手中有那麽多錢。
有了錢, 自然是要好好過個年來犒賞自己。因此從臘月十五開始, 郡城每逢集市便格外熱鬧, 都是百姓們在采購年貨。
像是燎原,樊城這種地方,軍屬占了多半,每月有軍漢們的固定軍餉與時不時的犒賞拿回家,日子就更加好過。
這次過年,郡王在臘月二十五就開始給軍中輪流放假,放假前,還給各級士兵都發了一種名叫年終獎的賞錢。
四地所有士兵,都舉行了一次閱兵演習,根據各隊的成績評了優,中,差,三個等級。
優等隊每個士兵各發兩個月軍餉,中等發一個月,差等就發半個月。
除此以外,士兵們還得到了一份過年禮包,基礎版的給差等隊,裏頭有米麥各五斤,肉一斤。差等隊占總數的三成。
標準禮包給中等隊伍,裏頭有米麥各十斤,肉兩斤,中等隊大約占總數的六成。
而表現最出色的一成優等隊伍,則獲得豪華禮包,裏頭有米麥各二十斤,肉四斤,糖一兩,油兩斤,綿兩斤,布五匹。
年終獎與禮包內容都在軍需處外頭張貼著,士兵們在隊長的帶領下排著隊前來領取禮包和年終獎,郡王早就宣布過,優等與中差兩等領到的獎賞是天壤之別,但看到最終公布的內容,還是給了中下等兵們一次迎頭痛擊。
眾人排著隊,眼看著隔壁那些優等兵們滿滿兩個手都提不下的物資,以及鼓囊囊揣在懷裏都快揣不下的錢,羨慕嫉妒得眼睛都要紅了。
個個悔得捶胸頓足,要是他們平日訓練再努力一些,作戰的時候配合再默契一些,再勇往直前些,優等兵就是他們了!這是多少錢多少東西啊,領回去家中的妻兒老小得高興成什麽樣子!
隔壁的優等兵們則是個個春風得意。
人的優越感與幸福感那都是比出來的,一看其餘兩等士兵的年終獎與禮包和他們差那麽多,就別提多臉上有光了,心中暗自發誓,明年也絕對不能讓他們趕超,一定要更加努力才行。
一場年終獎發放,花了不少的錢財與物資,卻將全體士兵的鬥誌都給提了起來。
雖然士兵們之間有比較,有落差,但當他們把禮包和年終獎拿回家的時候,家眷們卻是高興得很。
就算是差等兵,這些東西和錢也足夠他們一家過個超級寬裕的年了。這可都是白來的!
除此之外,雲麓寨的工人匠人們,根據工種與貢獻不同,每人分別拿到了一到五個月不等的工錢做年終獎。
製糖坊因為才運營一季,暫且拿到半月工錢做獎賞。
衙門的文書們,也多領了一個月工錢。各級將官與官吏,則是根據貢獻大小,每人封了五兩到五十兩不等的紅包。
烈士家屬,傷殘軍人們,也分別按照軍中的中等標準送去了年節慰問。
總之,每個勤勞努力的人,年前都得到了不錯的回報。
郡王說,今年連勝北戎兩場,收獲頗豐,因此讓大家也過個好年,希望大家明年能更加努力,讓治下在明年能更上一個台階。
這讓許多人心中頓時生出豪情壯誌,就算為了明年能拿到更豐厚的年終獎,也必須得把蠻子們打得滿地找牙才行!
歡樂祥和的氣氛中,卻是出了些小插曲。
因為考慮到年終會普遍發很多錢,對物資的需求也比較大,李洵很早就讓當地守軍將領,將各城商人們召集起來,研究出一個過年期間的物資需求量,讓商人們申請進貨額度,一旦申請則必須保證該額度的進貨量,以此來保證物資供給量的充足。
可以預見,商人們過年前後都能大賺一筆,與此同時,李洵能收到的營業稅也能彌補一部分大量下發年終獎所損耗的銀錢物資。
因為李洵的這一道命令,各地往東,西,南三個方向的商隊便大增。
從肅城往西邊三百多裏便是上宣郡,再往西六百多裏則是西戎的地盤了。等於說,上宣郡與西戎之間,大概就隔了一個郡。
西戎與北戎一樣,因其地形地貌原因,也是以畜牧業為主的,牲畜皮毛等產量十分豐富,還因其日照豐富,水果也產出頗多,還盛產麻和一些藥材。
大啟對西戎向來以和親與貿易進行安撫,因此常常會有許多牲畜,果幹,皮毛,麻布,藥材等物通過邊關的高旗郡流入內地。
李洵軍中對肉類需求量大,當地供應不上的時候,往往便會從上宣采購。
因為年節,官府提前預告了會大量發年終獎,百姓與士兵們手裏都會很有錢,所以前往上宣的個人商隊也多了許多。
趁著過年東西好賣,肅城也有一些分商人將糖運到高旗郡去賣給西戎人。
李洵在各地巡視了年前的軍中演習,回了肅城郡王府準備陪著七公主好好過個年,親兵卻在他剛回府的第二天下午前來稟報:
“郡王,周郡守帶著幾個商人前來求見。”
如今肅城在李洵的治理下逐漸安定,百姓們手裏也有了錢,倒是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商人前來開店做生意,從其他地方來往肅城的商隊比起之前也多了起來。
作為如今肅城等地的實際統治者,平日裏想要求見或討好李洵的商人很多,但他自從來肅城就一直十分忙碌,根本不耐煩應付這些事,因此,商人們想要見他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不過,周應亭不是不知輕重的人,他帶著這些商人來,很可能是有正事,李洵自然不可能再將他們拒之門外。
“讓他們到外院會客廳等候。”
換了身郡王常服,李洵這才前往了會客的一間偏廳。
“參見郡王!”
等待的幾人齊刷刷下跪行禮。
李洵道了聲免禮,讓幾人落座。
麵對李洵這樣的上位者,天潢貴胄,又手握重兵,幾個商人顯得有些惶恐。
商人們見多識廣,哪怕民間說郡王再怎麽仁德,那也是對他們有生殺予奪大權的上位者,他們又豈敢因為對方有些仁慈的名聲就輕慢了去。
幾人把目光投向周應亭,寄望於他來向郡王陳情。
周應亭隻好做了這個開口的人。
“郡王,這些是肅城的商戶代表。他們從上宣郡來往肅城時,經常遇到悍匪攔路索財,往日裏他們給些買路財便也罷了,如今那些悍匪越發貪得無厭,竟是直接搶了他們兩撥貨物,還殺了不少隨行的鏢師。所以,他們想來跟郡王商量商量,能不能在他們來往上宣郡時,派些官軍護送,他們願給官軍出比鏢師高五成的報酬。”
李洵聞言微微皺眉。
聽這話的意思,這些商人在來往肅城時,竟是經常受到匪徒攔路勒索,看樣子是持續很長一段時間了,如今匪徒們發展到殺人搶劫,他們實在沒辦法,這才想請求官軍庇護。
時刻注意著他神色變化的商人們,見他皺眉,頓時嚇了一跳,趕緊跪下請罪。
“郡王恕罪,是小人們唐突了!若您覺得不妥,隻當小人們沒提過,小人們絕無冒犯官軍之意……”
李洵見狀便知道他們是誤會了自己的意思。
心中微微歎息,這世道裏,商人地位卑微,麵對上位者更是謹小慎微猶如驚弓之鳥。
“都起來。”
幾人戰戰兢兢地站起來,然後聽到郡王溫和中帶著幾分無奈,道:
“派官軍護送有什麽用,不過是治標不治本。除了去往上宣的商路,還有哪裏有匪徒,都一一報來,待過了年,本王派兵直接將他們剿了。”
正好新收入手下的兩萬多兵馬還沒怎麽打過仗,尤其是河原的新兵,在出兵攻伐北戎前,能有地方練練手最好不過。
商人們卻是震驚極了地望著他,根本不敢相信自己聽到了什麽。
李洵見他們如此,又道:
“記住了,以後再遇到這種事,不必忍耐,直接來報就是。不需要你們出什麽鏢師費,你們隻要在肅城依律向本王納稅,本王便會維護你們的商道暢通。”
練兵隻是一方麵,另一方麵,也是為了降低物價。
商人們不可能做虧本生意,他們的每一分成本都會轉嫁到購買者身上。商道暢通了,流入肅城及其餘三地的物資也會更多更廉價,這樣才能提高百姓們的生活水平。
幾個商戶直到聽到後麵的話,才敢相信,郡王的話真的是他們想的那個意思。
饒是他們早就曆經人情冷暖,此時此刻,卻也忍不住心中激蕩。
都說商人奸詐,唯利是圖,不忠不義,不管走到哪裏,他們都是可以被當權者隨意盤剝打壓的。
可如今,卻有人說,隻要他們在當地按規矩納了稅,便會維護他們的安全。
不必忍耐,直接來報……這話讓人覺得就像是孤獨無依的孤兒,突然有了可以依靠的父母一般,讓人忍不住熱淚盈眶。
他們此時此刻才真正領會到,為何郡王會如此受人擁戴。
他們走過了那麽多地方,也隻有在郡王的治下,才不必在官府做任何打點,也一樣能安安穩穩地做生意。
甚至僅僅因為他們交了稅,連路途上遇到了匪徒,也一樣可以被庇護。
“謝郡王隆恩!”
李洵叫他們起來,然後讓他們去情報營那邊,將他們所知的關於匪徒的信息都登記下來,以便將來他出兵的時候能盡快剿滅匪徒,恢複商路暢通。
幾個商人立刻感恩戴德地離開了,回去後,又將在郡王府得到的答複告知給了其他商人。
眾人聽後,都是觸動不已。
覺得有慎郡王在,這北疆四地哪怕偏僻,卻必然發展得越來越好,將來必然是做生意的好地方。
若郡王真能剿滅附近商道的匪徒,他們將永遠感恩他的恩情,若他將來有用得上他們的地方,他們必然會聽郡王號召,為他效力。
除夕夜,是闔家團圓的日子。
各大工坊和衙門都隻留下了值守人員,全數停工,所有人都懷著喜悅的心情回家與家人一起辭舊迎新了。
慎郡王府也不例外。
周如植早在臘月二十八就已經趕回肅城,接了周家姐妹二人去李洵賜給他的府上過年。
李洵則與七公主,還有楊進祿一起吃團圓飯。
楊進祿說好久沒伺候主子,要站著給李洵布菜,卻被李洵勸住了:
“楊進祿,我從不當你是外人,如今我們流落至此,我身邊最信任的隻有婉兒和你,今天這樣特殊的日子,你還要和我拘禮嗎?”
這話讓楊進祿感動得眼眶微熱,可大過年的,總不能哭吧,硬生生憋住了,然後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
“那奴才就恭敬不如從命!”
桌上都是三人喜歡的菜色,雖然不像是皇宮夜宴那樣極盡奢華,卻充滿了溫馨的氣息。
吃著飯,七公主感慨不已。
“年初得知大哥要到北疆就藩,京城眾人隻當我們是喪家之犬,誰成想,我們來到北疆竟能開辟出如此新天地來呢!”
想到大哥竟然光複河原,打得北戎蠻子不敢還手,還收服了數萬邊軍,自己也招募了一萬多河原守軍,她就滿心驕傲。
李洵調侃道:
“當初有個小姑娘哭得可傷心了,怎麽樣,我就說了可以相信我吧?”
七公主朝他皺了皺鼻子,佯怒道:
“行行行,知道大哥最厲害了,算無遺策!”
李洵含笑看著兩人,目光真摯:
“也要感謝咱們婉兒,小小年紀為我當起這個家,讓我不用操心府裏的事,不然哪有心思在外開拓!”
“還有楊進祿,若非你幫我把控住火藥兵器作坊,前線的戰事絕不會這麽順利。”
兩人得到他如此鄭重的肯定,心頭都跟喝了蜜糖一樣。
“明年我會繼續努力的!”七公主毅然道。
楊進祿也道:
“奴才也是,願全力襄助殿下開疆擴土!”
李洵舉杯道:
“那就祝我們明年一切都更上一層樓!”
吃完飯,李洵還專門為他們兩人送上了一個寓意四季平安的紅包,裏麵封著四百兩的銀票,還特意道:
“四季平安!你倆的年終獎可是最多的!”
楊進祿連忙道:
“殿下,奴才怎麽當得起……”
他怎麽能拿比邊軍守將還要多的獎勵!
李洵認真道:
“在我心裏你們當得起。”
楊進祿微微一怔,隨即嘴角忍不住上揚。
殿下這是偏愛他們呢。
既如此,他就坦然接受好了,如果今年當不起,那就讓明年的努力當得起就好了!
七公主倒是泰然自若地接了紅封,心中甜滋滋的,她是大哥的親妹妹,大哥就是要對她最好,誰要是不服氣就憋著吧!
發了紅包,打發兩人自己去玩,李洵走在府中的花園裏踏雪賞梅。
聽著下人們闔家團圓其樂融融的聲音,他的目光落在東方有些出神。
情勢所迫,這個除夕與新年,林相一家注定要在路上奔波了。
一路過來到處都是冰天雪地,林相身體虛弱,林程又必定會帶傷上路,也不知道情況到底怎樣。